棒球教練孫嶺峰:讓孩子們成為改寫命運的戰鬥天使

2020-12-23 央視網

棒球教練孫嶺峰:讓孩子們成為改寫命運的戰鬥天使

央視網消息:「我就想帶領這些孩子,從棒球領域裡做世界老大。」孫嶺峰的語氣堅定有力,就像是在陳述一個既定的事實,而強棒天使隊滿牆的獎盃則成為了這句話無聲的註腳。

退役之後幹什麼?

18歲時,孫嶺峰入選中國國家棒球隊。他擔任過隊長,6次榮獲亞洲棒球錦標賽「盜壘王」,曾被評為中國棒球聯賽最有價值球員。而他與棒球的結緣則是機緣巧合,「最早我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是練摔跤的,當時在摔跤隊先得被別人摔,我被人摔了一年,教練跟我說下周可以去摔別人了,但下周我師父來學校選才,就把我給逮著了,我就特別有意思地進入了棒球隊。」

剛剛進入棒球隊,孫嶺峰還無法以主力的身份上場打球,「我的身高不足,力量不足,我所有的東西都不是優秀的。」小學畢業時,跟孫嶺峰一樣練棒球的同齡人都保送了北大附中,唯獨孫嶺峰沒有,他從這時開始反覆告誡自己:「如果你沒成功,一定是你想成功的願望不夠迫切。」別人跑5圈可能就休息了,而孫嶺峰則在跟自己的第10圈較勁。日積月累之下,孫嶺峰在賽場上迎來了收穫——僅用三年時間他便從北京二線隊走進了國家隊。在之後的運動生涯中,孫嶺峰用自己的實力贏得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標籤:永遠的國家隊第一棒。

2010年,孫嶺峰迎來了運動員的必經之路——退役。退役之後應該幹什麼,成了縈繞在孫嶺峰心頭的問題。他當過江蘇省棒球隊總教練,也創辦過體育文化企業,還將中斷數年的中國棒球聯賽運營起來,但這些都沒能讓他的心安定下來。反而之前,一段公益經歷埋下的種子發了芽。

2015年,孫嶺峰和幾位朋友正式創辦了「強棒天使棒球基地」,對集中貧困地區的兒童進行棒球訓練。「我當時的想法特簡單」,孫嶺峰迴憶,「我自己願意付出我10年的時間,把這些孩子真真正正培養成頂級人才。」

缺錢的滋味

真正開始幹的時候,孫嶺峰才發現這件事比他想像中還要難。做運動員時,他不知道缺錢是什麼滋味。「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所有建設產生的每一個點都需要錢。你能夠想到花錢的地方絕對連三分之一都不到。」

2016年,最初的小湯山基地因為拆遷不得不搬家,而先期投入的兩百多萬元啟動資金已經用完。焦慮的孫嶺峰甚至想過向孩子們「攤牌」:「我們做不下去了,要崩盤了。」但看看孩子們,孫嶺峰將就放棄的念頭拋在了腦後——孩子是無辜的,不能撒手不管。

為了尋找新的場地,孫嶺峰跑遍了北京各個郊區,「地方得夠大,要滿足幾十人的生活訓練,還不能貴。」在朋友的建議下,孫嶺峰成立了強棒公司,通過社會融資解決了燃眉之急,最後將基地遷至昌平南七家村。

為了節約資金,孫嶺峰帶領隊友自己動手裝修新基地,「我經常開玩笑說,我沒有帶出一支棒球隊,卻帶出一支裝修隊。」孫嶺峰笑著說,而新基地內的冰箱、空調、家具往往都來自跟朋友的「化緣」,「身邊的朋友也很多,那個人給倆空調,那個人給一冰箱,就這麼東拼西湊把第二個基地建起來了。」

後來因為城市拆遷,強棒天使又從昌平南七家村搬到了通州宋莊,而今年又一個笑稱被孫嶺峰「坑」了的朋友在宋莊往南30公裡的地方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新家,園區內還有一片荒廢的專業棒球場地。

從種子做起

計劃啟動之初,孫嶺峰確立了三個選孩子的標準:孩子需要幫助,年齡7歲到9歲,身體健康。這些孩子中很多家庭不完整,父母離世,經常打架鬥毆等。要獲取他們的信任,對孫嶺峰來說是很困難的事,「開始都認為我是騙子,有的孩子開始認為大爺把他給賣了,又哭又鬧又踢又踹的。」孫嶺峰拿出了十二分的耐心,「但是帶著他大爺一塊來,來了之後玩一天兩天就適應了,適應了他大爺就走了。」

更多時候加重孫嶺峰負擔的原因還是他自己。「有一次我去四川的山裡,我看到一個孩子,她背著柴火上學,拉著妹妹上學……」孫嶺峰迴憶,「如果我要不把她接走,可能她幾年以後就嫁人了。」本來只打算接一兩個的孫嶺峰一下接回了十八個孩子,其中十個都是女孩。

基金會的同事勸孫嶺峰要量力而行,但他始終覺得自己克服困難的能力要比這些孩子強:「我管不了那麼多人,但是我能接一個算一個。」

隨著強棒天使隊隊員的增多,為了提高訓練水平,孫嶺峰將自己的恩師張錦新也請了過來。「我是把師父忽悠過來」,孫嶺峰笑著說,「我跟師父說您看我弄一基地,我給您養老。」而從事青少年棒球工作近40年的張錦新很快就在基地長住下來,給孩子們指導技術,「住了一個禮拜,不想走了,我覺得他們明天也需要我,後天也需要我。」72歲的老教練成了孩子們的「師爺爺」。

不僅是棒球訓練,文化課更不能缺失,「師父當時給我們的理念就是,先學習、再教球。」在昌平南七家村時,孫嶺峰還聯繫了附近的學校,上午將隊員們送到學校上文化課,下午回來接受棒球訓練。平時還有一些志願者前來進行輔導,開設的課程還包括了國學和禮儀。

2017年7月「強棒天使隊」有4名孩子入選國家少年棒球隊,赴日本參加著名國際青少年棒球賽事PONY杯,並榮獲成長組冠軍;2018年8月,球隊受邀作為亞太區唯一一支代表隊,參加2018年PONY世界大賽U11 Bronco組決賽階段的角逐,這是中國棒球歷史上首次直接獲邀代表亞太區參加國際青少年棒球賽事,刷新了中國體育的歷史。2019年12月球隊作為除了主辦地深圳外的唯一一支球隊,受邀參加了在深圳舉行的「第三屆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U10組別的比賽,並獲得該組別所有的個人單項獎。

孫嶺峰希望通過棒球培訓讓孩子們有一技之長。雖然孩子們童年不幸,但是體育靠實力說話,他們完全可以靠棒球改變命運。

「其實我以前是一個挺隨意的人,但是因為做了這件事,我變得特別專注,因為這家裡有一堆孩子等著我。」孫嶺峰說得很柔和,在他看來,孩子們身上有種特別的氣場,能讓人更想往正面的方向走。(文/謝博韜)

相關焦點

  • 探訪強棒天使棒球基地,「熊孩子」如何成為「棒少年」?
    用5年時間,打造6支青少年棒球隊,在國內獲獎十餘次……紀錄片《棒!少年》的上映,讓強棒天使棒球基地走進了觀眾的視野。雙手長滿老繭,身上十幾處傷痕,這些平均年齡只有13歲的棒球少年,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在棒球之路上不斷前行,他們要用手中的球棒改變自己的命運。
  • 感動社區人物金獎|孫嶺峰:教孩子們向命運「叫板」,往前衝
    新京報訊(記者 張靜姝)「強棒天使」棒球隊創始人孫嶺峰,是新京報第十四屆感動社區人物評選頒獎典禮金獎得主,也是此次活動中,最後一位現場宣講人。背景屏幕循環播放著棒球隊的男生和女生們,展示著在棒球隊的點滴。1月8日,新京報第十四屆感動社區人物頒獎, 孫嶺峰分享。
  • 「叫板命運」的大涼山女子棒球隊
    1月13日,強棒愛心棒球基地,「師爺」召集隊員講解動作要領。目前,基地共有9名棒球教練,被孩子們稱作「師爺」的便是我國第二代棒球人的張錦新教練。他為國家培養輸送了大量棒球人才,孫嶺峰便是其徒弟之一,因此,孩子們稱他作「師爺」。
  • 來自殘缺家庭,用棒球改變命運:紀錄電影《棒!少年》定檔
    這是一群父母或早逝、離異,或無人照顧的「事實孤兒」和問題兒童;這是一個關於他們參加世界頂級少年棒球比賽,通過棒球努力改變命運的故事。關於這群孩子的真實故事,被這部名叫《棒!少年》的紀錄電影講給了大家。父母們可以從影片中得到諸多啟示:如何成為孩子的好導師,正確發掘孩子的天賦和優勢;孩子們也將從這群野草般的同齡少年身上獲得激勵,煥發鬥志。《棒!少年》劇照(圖據片方)他咬牙切齒地說——「我什麼都不是,我就是個流浪狗!」「我看了影片以後,覺得自己變了。」
  • 那群夢想成為棒球「姚明」的事實孤兒怎麼樣了?
    他替孩子做好了人生規劃:最大的願景,是這些孩子中天賦最高的人能衝向美國棒球大聯盟殿堂,成為登陸MLB的「姚明」;不能成為職業球員,孩子也不能荒廢教育,他們可通過棒球特長上大學或進專業隊;再不濟,也能成為一個懂禮儀的棒球傳教士,跟隨自己在棒球產業領域打拼。 他的郵箱中,仍然還有上千封「事實孤兒」渴望接收的郵件。
  • 揮棒叫板命運
    「砰——」棒球應聲而出,一瞬間裡他扔下球棒瘋也似的衝向一壘。二壘,三壘,本壘,有了,得分!強棒天使基地的68位小棒球手明白,這一次,不是命運選擇了他們,而是他們在揮棒叫板命運。不一般的強棒天使12月上旬,北京的氣溫終於跌破零度。
  • 豆瓣8.8,這群叫板命運的「棒球孤兒」,看哭無數人
    2015年,他在北京郊區組建了一支名為「強棒天使隊」的棒球隊,招生的要求特別簡單,只要窮人家的孩子,他希望用棒球改變困境少年的命運。每次去偏遠村莊招生,雖然那裡的孩子連棒球是什麼都不知道,但是帶走他們卻特別簡單。「(打棒球)管吃管住嗎?」「管!」
  • 少年》上映:一群「沒有爹媽可拼」的少年,如何叫板命運
    但在北京西郊,一個叫做「強棒天使棒球基地」的地方,卻聚集著一群來自全國各地各地的底層少年,在前中國棒球國家隊長孫嶺峰的帶領下,試圖通過棒球獲得與命運叫板的力量,以此改變窮苦的人生。他們的故事,既精彩又震撼。文丨周瀅瀅 編丨Travis最近,正在熱映的紀錄片《棒!少年》,引來了很多關注。
  • 一群野草般生長的困境少年 用棒球叫板命運治癒人生
    少年》裡的孩子們已經成為這一運動領域的佼佼者。  這支名為強棒天使隊的棒球隊成立於2015年,去年參加五次全國性的賽事,獲得四次冠軍、一次亞軍。球隊創始人孫嶺峰曾是中國棒球國家隊的隊長和主力,2008年,他帶領國家隊參加奧運會獲得第八名,那是中國棒球隊一次歷史性的突破。負責球隊訓練的是孫嶺峰的師傅張錦新,他一生摯愛棒球,從事棒球培訓40多年,為國家隊輸送了60餘名國手。
  • 這群打棒球的「熊孩子」火了,網友:戳中淚點
    少年》更是在豆瓣達到8.7的高分成為2020年上映新片中豆瓣年度最高分國產電影在北京郊區的強棒天使棒球基地裡有一群棒球少年————有天賦者可以進省隊和國家隊成為專業球員或者日後憑一技之長找到安身立命的工作這支球隊創始人孫嶺峰曾是前棒球國家隊隊員
  • 棒球「孤兒」
    孫嶺峰說,他希望能將孩子們打造成一支頂級棒球隊,或者至少,把他們培養為不卑不亢、能適應主流社會的人。在孫嶺峰的棒球基地,孩子們正在訓練。現在,他們不僅有好的教育和生活,其中的4名孩子還代表國家棒球隊走出了國門,赴日本參加了比賽,並取得了「2017年小馬聯盟ECC杯」亞太區選拔成長組冠軍的成績。基地負責人是前棒球國家隊隊長孫嶺峰。孫嶺峰在2009年退役後,擔任過江蘇棒球隊總教練、參與運營中國棒球聯賽,因為覺得「這些事情釋放不了我的能量」,於2016年元旦投身這項公益活動。
  • 少年》導演許慧晶:用棒球「叫板命運」,需要給困境兒童一...
    在中國棒球國家隊前隊長孫嶺峰以及70歲傳奇老教練「師爺爺」——孫嶺峰的恩師張錦新的帶領下,這群孩子們得以奔赴美國、日本等國家參加比賽。五年間,球隊從不被看好到打出國門,在亞洲紅土棒球場上熠熠生輝;曾經吃不飽飯、營養不良的孩子,如今各個變成訓練有素的棒球隊員,其中有的更在比賽中獲得最佳投手獎、最有價值球員獎。
  • 少年》:困境少年 用棒球叫板命運
    2015年,球隊創始人孫嶺峰「師爺」曾是中國棒球國家隊的隊長和主力。王一博:「孩子們的出身很讓人心疼,但他們奮進、朝氣蓬勃的少年模樣,卻能帶給我們更多力量。」因不能融入團隊的統一訓練,被罰不能參與訓練時,教練在場上對其他孩子們說要把少年們訓練成一群狼,而他在角落裡邊流淚恨恨的說「我就是一條狗,一條流浪狗」。
  • 少年》:棒球給了他們一個家
    影片中的孩子們幾乎都是沒有家的,他們要麼是孤兒,要麼是留守兒童。愛心棒球基地為他們建造了一個新家,讓他們得以吃飽穿暖,風雨無虞。這群孩子們通過向命運揮棒,抵達了一個新家。馬虎跟他爸視頻,特別興奮地說:「這裡每一頓都有肉」。
  • 棒球少年從山區孤兒到去美國打比賽
    少年》的上映,一群棒球少年進入公眾的視野,位於北京郊區的棒球愛心基地和一個叫孫嶺峰的男人也成為媒體競相報導的對象。 最初,這部紀錄片的排片很低,很多人想看卻沒有機會,在各方的呼籲下,排片才漸漸多了起來。人們被一群和命運對抗的孩子打動了,他們的歡笑、淚水、傷痛和成長,似乎給疫情之年的人們帶來了力量和希望。
  • 少年》關乎體育,更關乎挑戰命運
    強棒愛心棒球基地創始人希望通過紀錄片傳達給更多人,「總有人在默默與命運抗爭」  《棒!少年》關乎體育,更關乎挑戰命運  ■本報記者 謝笑添  自從體育紀錄片《棒!少年》公映後,強棒愛心棒球基地創始人孫嶺峰的生活更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