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強棒天使棒球基地,「熊孩子」如何成為「棒少年」?

2020-12-24 北晚新視覺網

用5年時間,打造6支青少年棒球隊,在國內獲獎十餘次……紀錄片《棒!少年》的上映,讓強棒天使棒球基地走進了觀眾的視野。雙手長滿老繭,身上十幾處傷痕,這些平均年齡只有13歲的棒球少年,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在棒球之路上不斷前行,他們要用手中的球棒改變自己的命運。

手上磨出血也不放棄

「嘿!哈!」下午2時,位於通州區漷縣的強棒天使棒球基地,球場上傳來了隊員們的喊聲。室外氣溫接近零攝氏度,一群10歲上下的女孩子正進行訓練。

跑步、高抬腿、折返跑……熱身結束,孩子們將外套脫下後,整齊地碼放在訓練場的一角。每兩個隊員相隔10米,左手戴著棒球手套,開始傳接球練習。

這些孩子剛來基地報到兩個月,棒球的基本功還不紮實,教練楊赫強站在一邊不停地糾正細節:「投球的手不要太僵硬,前腳站好之後就別動了,腳步別那麼碎。」

比賽專用的棒球裡填充著橡膠,且被麻線牢牢纏緊,打在身上的滋味可不好受。「哎呦!」10歲的爾西被飛來的球打中肩膀倒在了地上,小隊員們立刻上前查看,楊赫強卻站在原地沒動。不到三秒鐘,爾西又站了起來,原本齜牙咧嘴的表情也變成開懷大笑。「別看只練了一個月,這些孩子每天都會被棒球砸到。從剛開始哭起來沒完,到現在拍拍土就站起來,這項運動帶來的樂趣和痛苦,他們都習慣了。」

「嘟!」楊赫強叫停了訓練,開始了比賽環節。他將20個孩子分成兩隊,依照棒球規則進行4輪比賽。比賽進行到第三輪,擊出棒球的爾西全力奔跑,最終穩穩站上了一壘。可當第二名隊員準備擊球時,爾西卻突然舉起右手示意。大家這才注意到,爾西的左手正淌著鮮血。原來,由於長時間的揮棒訓練,爾西左手大拇指的外側磨出了一道口子,傷口原本已經結痂,但在剛才揮棒時,傷口崩開了。僅僅過了10分鐘,包紮好傷口的爾西重新回到場邊,舉手示意後再次投入了比賽。

在棒球基地,每一個孩子的手上都有厚厚的老繭。教練說,扭傷、拉傷以及紅腫、淤血,對孩子們來說是家常便飯。14歲的小雙是強棒天使U15的主力投手,他曾和右臂的傷情做了一年的鬥爭。「因為投球時姿勢不對,我的右臂拉傷了,從胳膊肘到肩膀特別疼。」比賽臨近,小雙就用繃帶纏緊右臂,每次比賽都是咬著牙打完的,每次下場右臂疼得都無法動彈。

從混世魔王到球隊主力

「大家好,我叫馬虎,今年十二歲,來自十字路口。走丟了,然後就被棒球愛心基地撿到了。」在影片《棒!少年》中,主人公之一馬虎的這句臺詞讓人印象深刻。如今已經15歲的他,完成了從混世魔王到球隊主力的蛻變。

來自寧夏的馬虎身體素質出眾,但是初來棒球基地的他,卻被貼上了「小混蛋」「愛惹禍」的標籤。食堂打飯插隊、嘴裡出言不遜……他能因為各種原因與隊友打架。基地的教練們說:「那段時間真想把馬虎送回家。」

然而棒球基地就像個熔爐,馬虎也在一點點的改變。一次訓練中,馬虎因為訓練不認真,被教練懲罰去蛙跳,不跳完不許吃飯。聽到自己要受處罰,馬虎心裡很不服氣,每跳一步就要在原地歇一分鐘。教練孫嶺峰走到馬虎身邊說:「我讓你蛙跳,這是對你不認真訓練的懲罰。我相信你可以做到,如果不行你就回家吧。」

為了證明給教練看,身體素質出眾的馬虎一口氣跳了3圈。「真棒!去吃飯吧。」孫嶺峰欣慰地離開了球場。蹲在地上的馬虎卻陷入了沉思。「我第一次見識到我身體裡的能量,原來我並不比別人差。只要好好訓練,教練就喜歡我,隊裡的小夥伴也會願意和我做朋友的。」馬虎說。

自此之後,訓練場上的馬虎就像換了一個人,不僅訓練認真,而且還比其他隊員付出了更多的努力。馬虎說:「那時我比較胖,每次訓練結束後我都要繞著球場跑十圈,晚上回到宿舍我也會加練仰臥起坐、手臂彎舉、高抬腿。我把休息和吃飯的時間儘可能壓縮,以便用來鍛鍊。」

在揮棒訓練中,馬虎的手掌因為長時間握棒被磨出了很多水皰。一次發力時,這些水皰破了,疼得他蹲在了地上。隨後,他戴上手套繼續訓練。可訓練結束後,手上的膿水卻將手套牢牢地黏在了手掌上。馬虎說:「我一咬牙,就把手套揭下來了。可是鮮血也流滿了手掌,導致我一周都沒能參加訓練。」

馬虎的進步讓棒球基地所有人驚嘆。目前他是球隊裡跑步速度最快的,投球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110公裡,擊球速度也達到每小時130公裡左右。

學到的不僅僅是球技

強棒天使棒球基地成立於2015年,創始人孫嶺峰是前國家棒球隊隊長,曾帶隊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他說:「取名叫強棒天使,就是希望這些孩子像天使一樣,而且是戰鬥天使,要讓他們樹立不服輸的信念。」

棒球基地中還有一位重量級人物——張錦新,孩子們口中的「師爺爺」,他是孫嶺峰的啟蒙老師。從事棒球運動40多年,張錦新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發展青少年棒球上,如今他是棒球基地的總顧問。張錦新坦言,這些孩子需要他,而他更需要這些孩子。

「這些孩子的年齡,契合了我從事的專業。我之前教孫嶺峰打棒球,現在他又招來了這麼多孩子,感覺和我自己的孩子沒有什麼區別,我有義務把棒球一代代傳下去。」張錦新感慨地說。

馬虎口中的「十字路口」,也曾代表了棒球基地內每一位孩子的境遇,這些出身貧寒的孩子面對自己的未來曾經十分迷茫。孫嶺峰說:「相較於其他孩子,基地裡的小球員幾乎沒有選擇。幸運的是他們可以來打棒球,這項運動的條件並不嚴苛,無論高矮胖瘦,各種身體條件,都能在棒球場上找到一席之地。所以是棒球選擇了他們。」

每一個進入基地的孩子都是先從禮儀學起,所以孩子們在訓練前會整齊地擺放運動服、比賽時會與對手友好握手、向裁判脫帽致意、賽後列隊感恩場地,甚至用餐前也會感恩做飯的叔叔阿姨。

從2017年參加第二屆清華大學尹嘉瑞杯青少年棒球邀請賽獲亞軍,再到2019年底獲得第三屆「海峽杯」學生棒球聯賽總決賽季軍,強棒天使們已經獲得各類棒球賽事獎項近20次,其中冠軍的戰績佔了半數。也是在2017年,基地的4位小球員還入選了國家少年棒球隊。

一路磕磕絆絆走來,強棒天使棒球基地已有棒球隊員60名左右,各級別的青年隊6支,其中還包含兩支青少年女子棒球隊,這在全國範圍內都是少有的。

「我要去打職業聯賽。」「以後我也想當棒球教練。」說到未來,基地中大部分孩子都會給出這些答案。孫嶺峰說,棒球不僅給他們帶來了出色的球技,還有自我認同和自我接納,這種力量讓他們不再迷茫,也更有勇氣向命運抗爭。

原標題:雙手長滿老繭 不向傷痛服輸 棒!靠堅強改變命運的少年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張群琛 文並攝

流程編輯:u004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普及棒球運動 傳遞愛心公益——青年湖強棒愛心棒球基地正式揭牌
    中經網網絡媒體矩陣(王海珠)12月20日下午,以「普及棒球運動,傳遞愛心公益」為主題的「青年湖強棒愛心棒球基地」揭牌儀式在北京青年湖體育文化有限公司圓滿落下帷幕。東城區教委、東城區體育局為基地進行了授牌。
  • 從零開始學打棒球的少年們如何追夢?愛奇藝自製紀錄電影《棒!少年...
    《棒!少年》講述了一群出身草根、來自全國各地的困境少年,在前國手和70歲傳奇教練的帶領下,從零開始學習打棒球,直至赴美徵戰的真實故事,展示了一幅生命力蓬勃的少年群像。他們突破困境、叫板命運,勵志、熱血,搞笑且催淚。電影《棒!
  • 來自殘缺家庭,用棒球改變命運:紀錄電影《棒!少年》定檔
    這是一群父母或早逝、離異,或無人照顧的「事實孤兒」和問題兒童;這是一個關於他們參加世界頂級少年棒球比賽,通過棒球努力改變命運的故事。關於這群孩子的真實故事,被這部名叫《棒!少年》的紀錄電影講給了大家。本片被稱為「非常適合帶孩子去看的一部真實電影」,片中少年們通過棒球訓練收穫的成長與蛻變,可說是體育育才的生動例證。父母們可以從影片中得到諸多啟示:如何成為孩子的好導師,正確發掘孩子的天賦和優勢;孩子們也將從這群野草般的同齡少年身上獲得激勵,煥發鬥志。《棒!少年》劇照(圖據片方)他咬牙切齒地說——「我什麼都不是,我就是個流浪狗!」
  • 《棒!少年》:棒球給了他們一個家
    《棒!少年》真實真誠真摯,有紀錄片直擊人心的感染力,也有故事片的動人敘事。它值得更多的排片、更高的上座率,以及更大更響亮的掌聲!這部紀錄片我看了2遍。不是他們選擇了棒球,而是棒球選擇了他們,他們投出的球、揮出的棒,都是在叫板命運,是在嘗試用自己的雙手逆天改命。2「如果不打棒球,我就是一個流氓。」馬虎這個超級無敵熊孩子,人如其名,虎得一筆,到處幹仗,惹是生非大魔王。
  • 強棒!中國居然有這樣一支棒球隊
    接收這批孩子的強棒天使棒球基地,在北京市郊。強棒天使棒球基地的創始人,前奧運「國手」孫嶺峰教練這樣解釋道。孫嶺峰7歲開始打棒球,曾因為個子矮落選北京棒球隊,於是他沒日沒夜的練習,終成棒球「黃金一代」的傳奇人物。如果有哪種競技體育不問出處,甚至連天賦都不苛求,「不拘一格降人才」,那就是棒球。
  • 推薦丨豆瓣評分8.7 眾明星力薦 《棒!少年》:困境少年 用棒球叫板命運
    很多明星也紛紛發文力推,熊孩子、少年、戰鬥、抗爭.這就是今年FIRST青年電影展的最佳記錄片《棒!少年》的關鍵詞。從FIRST載譽歸來後,《棒!少年》的網絡口碑也一度引爆,是今年上映的豆瓣國產電影最高分。
  • 「強棒」獲注資,將助力中國棒球運動發展
    新華社上海1月29日電(記者朱翃)1月29日,前中國棒球國家隊隊長孫嶺峰創立的強棒聯合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簡稱「強棒」)在滬宣布獲得復星集團和黑蝶資本的注資,三方未來將在弘揚和推廣棒球文化、培養棒球人才以及促進中國棒球產業發展等方面緊密合作。
  • 《棒!少年》上映:一群「沒有爹媽可拼」的少年,如何叫板命運
    但在北京西郊,一個叫做「強棒天使棒球基地」的地方,卻聚集著一群來自全國各地各地的底層少年,在前中國棒球國家隊長孫嶺峰的帶領下,試圖通過棒球獲得與命運叫板的力量,以此改變窮苦的人生。他們的故事,既精彩又震撼。文丨周瀅瀅 編丨Travis最近,正在熱映的紀錄片《棒!少年》,引來了很多關注。
  • 這群打棒球的「熊孩子」火了,網友:戳中淚點
    少年》更是在豆瓣達到8.7的高分成為2020年上映新片中豆瓣年度最高分國產電影在北京郊區的強棒天使棒球基地裡有一群棒球少年——培養打棒球的專業技能——有天賦者可以進省隊和國家隊成為專業球員或者日後憑一技之長找到安身立命的工作這支球隊創始人孫嶺峰
  • 《棒!少年》為杭州棒球少年公益點映
    12月5日晚,《棒!少年》特別為杭州黃龍魔方棒球隊的棒球少年舉辦了一場公益點映,這也是黃龍體育課-賽事課的一項特別活動。《棒!少年》是國內罕見的中國棒球題材電影,講述了一個關於成長和希望的故事。電影採用紀實的形式聚焦一群曾被生活「放棄」的少年,從零基礎開始學習棒球,跟著70歲的傳奇教練訓練,努力通過棒球改變命運的真人真事。
  • 關於拯救、意外和野心,《棒!少年》的背後
    紀錄片《棒!少年》全國公映的當天,孫嶺峰換掉了微信頭像。新頭像是他和「強棒天使棒球隊」裡4名隊員馬虎、小雙、李海鑫、大寶的合影。隨著影片走上銀幕,這群十四五歲的孩子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周迅、徐崢、王一博、TFBOYS、鄒市明……文體各界大咖紛紛在微博推薦《棒!少年》,為這群「叫板命運」的少年加油。
  • 棒!少女!「叫板命運」的大涼山女子棒球隊
    12月10日,強棒天使棒球基地,女子U10的小隊員正在訓練。U即英語under簡寫,後接的數字代表參賽隊員年齡,U10即指參賽隊員需要在10歲以下。「叫板命運」的棒球少年紀錄片《棒!1月8日,強棒天使棒球基地,男女隊員在訓練結束後踢起了足球。男隊員進球後,社一子午(左1)與隊員一起慶祝。
  • 揮棒叫板命運
    「砰——」棒球應聲而出,一瞬間裡他扔下球棒瘋也似的衝向一壘。二壘,三壘,本壘,有了,得分!強棒天使基地的68位小棒球手明白,這一次,不是命運選擇了他們,而是他們在揮棒叫板命運。不一般的強棒天使12月上旬,北京的氣溫終於跌破零度。
  • 對話《棒!少年》導演許慧晶:用棒球「叫板命運」,需要給困境兒童一...
    孤兒、留守兒童、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殘疾人子女……在北京的市郊,一群來自於大山裡的困境少年被選入到了一個名為「強棒天使隊」的愛心棒球基地。今年是愛心基地成立的第五個年頭,從最初的男子棒球隊,到如今新增的女子棒球隊,基地已經累計救助困境兒童80多名,其中,有68個孩子在基地接受著系統而艱苦的棒球訓練和文化教育。
  • 《棒!少年》:如果沒有棒球,我可能就是一流氓
    少年》這部紀錄片刷屏了,有人說,看完這部片子,你能深刻感受到底層少年是如何叫板命運的;有人說,真沒想到,棒球居然是這麼有魅力的一項運動;有人說,要想鍛鍊孩子強健的體魄、健全的人格,還是得讓他們多參加體育運動;有人說,每個孩子都是可以發光的金子……小編閨蜜甚至隔空給我喊話:你!必須!帶兒子去看這個紀錄片!那麼,《棒!少年》究竟是怎樣的一部紀錄片?
  • 揮棒擊碎困境吧,少年!(影視熱點)
    少年》走進廣大觀眾的視野,以在公益少年棒球隊揮棒改變命運的真實經歷,向人們講述了一個關於殘酷與善良、困境與奮進的故事。作為2020年第14屆FIRST青年影展「最佳紀錄片」和「觀眾選擇榮譽」兩項大獎的獲得者,《棒!少年》在全國影院公映前就引起多方關注。
  • 棒球教練孫嶺峰:讓孩子們成為改寫命運的戰鬥天使
    棒球教練孫嶺峰:讓孩子們成為改寫命運的戰鬥天使 央視網消息:「我就想帶領這些孩子,從棒球領域裡做世界老大。」孫嶺峰的語氣堅定有力,就像是在陳述一個既定的事實,而強棒天使隊滿牆的獎盃則成為了這句話無聲的註腳。
  • 《棒!少年》|豆瓣8.7,感動,但我一點都不想誇他們棒
    在「強棒天使隊」中,沒有淘汰制,哪怕是託底的隊員,也可以留在棒球隊做小隊員教練,成為機構的員工。 這些小隊員,要麼是留守兒童,要麼是孤兒。他們來自偏遠地區,不僅家境貧困,缺乏管教,品性還一個比一個頑劣。他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就已經不能更差了。比如小隊員馬虎,哪怕是在棒球訓練基地,也時常露出一副流氓痞氣:「把我惹急了!
  • 12月11日《棒!少年》全國公映,叫板命運!
    少年》的笑點和燃點也一點都不少,很多觀眾都被片中熊孩子馬虎各種搗蛋行為給逗樂:吃粉筆、舔膠水、翻跟頭、摩託搖……這些不同於一般少年的淘氣讓觀眾感受到影片的真實動人,以及孩子們身上近乎無限的純真活力,尤其前半段,幾乎每隔十分鐘現場觀眾就會發出笑聲,有觀眾表示「這些孩子平時看著真是『熊孩子』,上了棒球場,又有一種閃閃發光的感覺」。
  • 專訪《棒!少年》導演:中產運動與貧困少年之間只隔著一份善意
    手中的球棒擊打棒球的同時,也向人生的磨難予以回擊。影片《棒!少年》記錄下了這群棒球少年不屈的青春故事。公映十天以來,與不到五百萬的票房和百分之零點幾的排片形成對比的是,豆瓣8.7的開分、"2020最高分國產片"的名號,和陳可辛、周迅、易烊千璽等文娛人士"自來水"般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