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山東省旅遊發展大會暨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將於9月16日啟幕。這是一次總結山東文旅發展經驗、展示山東文旅發展成就的大會,也是促進山東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擴大「好客山東」美譽度的盛事,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王磊表示,舉辦2020山東省旅遊發展大會暨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從長遠看,對研究謀劃新時代山東旅遊發展思路和布局,解決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問題與短板,厚植髮展基礎,增強發展動力,加快文化旅遊強省建設,具有深遠影響。
況是金秋好天氣,遍遊齊魯已忘歸。近兩年來,山東不斷探索實踐文化旅遊融合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既有的文化資源被深入挖掘轉化,成為推動旅遊新業態發展的重要力量;傳統的旅遊供給也得到升華拓展,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紅色革命文化的傳播產生助推作用。
找準大方位——
講好新時代文化故事
充分展示推介齊魯大地的文化資源,是2020山東省旅遊發展大會暨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的初衷和亮點。
以孔孟為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以沂蒙、膠東抗日根據地為代表的紅色文化,以新時代山東人民奮勇向前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山東是文化大省,近年來一直努力向文化強省邁進。什麼是文化強省?一方面本地文化資源得到科學合理保護,另一方面文化資源的轉化利用成效明顯。
趵突泉(來源/@攝影師麼麼銳)
山東歷來高度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從鄉村歷史文化展室的建設,到「圖書館+尼山書院」的模式,再到諸多學者主動走進基層開展「鄉村儒學」工作,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在各方努力下,不斷得到深化提升。在濟南,兼具歷史文脈與文化內涵的天下第一泉景區,成為遊客爭相體驗打卡的名勝;在濰坊,自成體系的特色民俗非遺資源,通過創造性轉化成為膠東半島的旅遊新看點;在濟寧曲阜,傳統文化研學遊是當地的金字招牌,「三孔」景區每年吸引數十萬各地學子。
臺兒莊大戰舊址
革命戰爭年代,山東是全國知名的紅色根據地。近期,山東正緊鑼密鼓地對全省革命文物現狀進行摸底調查,為今後的保護規劃打基礎。而在注重保護的同時,山東還堅持合理利用、創新發展的理念,推動一批革命遺址、設施免費開放。棗莊、濟寧、臨沂等地專門開闢了紅色旅遊線路,串點成線,讓廣大遊客通過聽故事、看舊址,追憶先烈事跡,珍惜當下生活。
山東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多年來始終走在全國前列。在新時代推動鄉村振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徵程中,山東大力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通過完善設施網絡,豐富文化供給,提升服務效能,山東的文化陣地特別是基層文化陣地,傳播正能量的潛力充分釋放,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世界,生動展現出了「孔孟之鄉」的新氣象,提升了山東人民的幸福指數。
培育新業態——
發揮產業拉動作用
從特色文旅項目到網紅目的地,從精品民宿到「舌尖上的山東」……近年來,山東各地文化產業和旅遊業日益成為提振經濟的「加速器」。聚焦新舊動能轉換、展示山東文化產業和旅遊業融合發展新成就,成為2020山東省旅遊發展大會暨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的「重頭戲」。
2020山東旅遊發展大會「好客山東·百團山東行」發團儀式
8月30日上午,20輛旅遊大巴和近百輛自駕車從濟南方特東方神畫駛出,奔赴省內各地旅遊。這場規模宏大的「好客山東·百團山東行」發團活動,正是山東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提振文旅行業信心而組織舉辦。為此,山東省各地整合推出130條經典旅遊線路和數以萬計的特色產品,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開展了旅行社和導遊、旅遊景區、星級飯店服務質量提升行動等。「規模如此宏大的發團儀式,為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山東文旅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必將鼓舞大家以更高昂的熱情投入行業復工復產中來。」山東省旅行社協會會長王延輝激動地表示。
今年上半年,疫情讓文旅行業受到重創,景區關閉、旅行社歇業、團隊遊暫停……為扭轉行業「愁雲慘澹」的局面,山東持續推進供給側改革,主打適合防控需求的文旅產品,比如,為鼓勵接觸性低、私密性強的自駕遊,推出「六個一百自駕遊活動」,包含「一百場」特色鄉村自駕體驗遊、「一百場」特色主題酒店打卡遊等,既帶動培育一批新業態,又豐富了文旅產品供給。另外,「夜間遊」「智慧遊」等一些新理念、新思路也被提出並付諸實施,成為拉動文旅消費的「潛力股」。
在培育新業態的同時,一些既有文化資源也得以深入挖掘,成為支撐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在日照,傳統農民畫、海洋漁業文化與鄉村休閒旅遊結合,催生了「農、漁、旅」一體的經濟增長新方式;在淄博,在原有陶、琉工業遺蹟基礎上創新打造的1954陶瓷文創園等,正引領「非遺+旅遊+工業」等多業態深度融合。
提高貢獻度——
讓文旅高質量融合
2020好客山東文旅項目雲招商」(省會經濟圈第1場)活動
9月1日,依託線上平臺,一場省會經濟圈「雲招商」活動如期舉行。濟南月亮宮國際旅遊度假區等8個重點在(籌)建項目通過「線上推介」「線上洽談」,定向邀約文旅投資商「屏對屏」交流,集中推介優勢特色、優惠政策等。
以項目、活動、消費為引領,山東正不斷壯大產業集群,文化產業和旅遊業走上高端化、跨越式發展路子。截至目前,全省文化產業項目庫儲備近400個優質項目;第四屆山東文化和旅遊惠民消費季開展六大系列2273項主題活動,省、市、縣三級落實1.38億元資金發放惠民消費券,讓廣大群眾充分享受了惠民福利。
優質的項目、豐富的供給、多元的模式,都離不開利好政策的支持。為加大文旅紓困力度,山東專門出臺《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文化和旅遊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加大專項扶持力度,省本級從宣傳文化旅遊發展資金中安排1.5億元,重點用於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項目建設、集群發展、設施升級改造等補貼;為發展鄉村旅遊,發布《關於推進現代農業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加快促進復工復產的通知》,擬定實施「旅行社+農產品」計劃,推進「設施農業+旅遊」合作,實施「自駕遊+後備箱」工程等。
而前不久印發的《山東省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規劃(2020—2025年)》則從發展鄉村旅遊、智慧旅遊、夜間淡季旅遊及提升「好客山東」品牌影響力等層面作出統籌部署。
借力政策支持,傳統旅遊供給得到升華。以齊文化示範區建設為例,未來將擺脫「單打獨鬥」,融合齊文化體驗、齊長城本體保護、長城村落保護開發等諸多項目,通過展示、體驗聯動,助推傳統文化傳承發展。與此同時,「文旅+」亦向著更廣領域拓展。文化旅遊正與演藝、影視、交通、會展等越來越多的產業融合賦能,進一步提升服務高質量發展的競爭力、貢獻度。
來源:中國文化報
記者:孫叢叢 蘇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