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課

2020-11-11 興智家庭教育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十分激勵的TED演講。


我看的這次分享片段,它的分享者來自印度,叫ReshmaSaujani,主題是《教女孩勇敢而不是完美》。


視頻雖短短12分鐘,卻句句引人思考。


《教女孩勇敢而不是完美》


回顧視頻裡說,根據一份惠普的求職報告顯示,男女性去求職,男性如果滿足60%的條件,就會去申請工作,而女性通常只有在100%滿足條件時,才會去申請。


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心理學家卡羅爾·德維克曾對五年級學生做作業情況做了研究,看他們如何應對困難的情況。


結果聰明的女學生總是輕易放棄,而且她們智商越高就越可能放棄。


相反,男生們則會很有熱情,覺得這是一個挑戰,而挑戰讓他們感到興奮。


這兩個例子看起來似乎是女生更缺乏自信心的表現,但其實不是。



之所以女生在挑戰面前,更多的是擔憂而不是興奮,是因為在印度的社會固化印象中,女生就傾向於被教育要成為一個完美的人。


大部分女孩子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避免風險和失敗,我們學習優雅地微笑,謹慎地行事,獲得全A的成績


相反,對於男孩子的教育,卻是從小要他們成為一個勇敢的人。


在我國,就男女教育差異問題上,其實也有與跟視頻中她所表達的問題相似的地方。


例如:


古代時,除了名門望族的女孩之外,一般的百姓家中的女孩從小就被社會和人們的觀念剝奪了受教育權,還被灌輸著「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


即使長大了,嫁入別家也是必須遵守婦道,以丈夫、以孩子、以家庭為重,不需要學習太多的文化,只需要處理好家務事以及一些農活就行。


過去,還有許多看不見的「條條框框」都在限制著我國的女性同胞們,它們都在不斷的教女性們要「保守」,「聽話」,「服從」。


這些思想至今還殘存且影響著不少的男性和女性。


因此,只有國家改革開放還不夠,更要人民的思想開放,教育理念開放,靠教育意識的改變才能影響往後越來越多的人。


每個孩子都有成長的悟性


錯誤,有時候就好像生病一樣。


當孩子生病的時候,身體首先的本能反應是不舒服,這個時候我們是著急地帶孩子去就醫看診吃藥,還是先在家裡仔細觀察症狀,看看具體情況,再決定要不要去看醫生呢?


其實我們如何處理孩子生病的過程,恰恰就反映了我們對錯誤的接受程度,這個程度也是我們對於「試錯」的態度。



我們都知道,一些簡單的常見的生活疾病,比如感冒,完全是可以等待孩子自身的抗體起作用來打跑,這個好處是可以幫助產生抵抗力,從而讓自己的身體更強壯。


生活中孩子常見的情況也同理,孩子考試考差了,難過、哭;孩子被老師批評了,崩潰、鬧;孩子在外不小心犯了錯……這些「錯誤的應對困難的行為」,真的只是孩子成長路上的「感冒」而已。


我們孩子的錯誤,相比成人世界中所犯下的錯誤,大多數時候是不值一提的,孩子很大程度上的優勢恰恰就是孩子輸得起,他們有試錯的資本。



很多小孩子在玩競技遊戲時,玩10次,可能會哭9次,但孩子也同樣會在這個過程中逐漸領悟到,原來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讓自己找到更好的方式去爭取結果,這個便是孩子良好判斷力發展的過程。


他們通過修正、思考、調整,最後讓自己變得強大,更遊刃有餘,這便是成長。


成長必須付出犯錯的代價,成長也必須有容忍錯誤的空間。


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麼


當然是讓我們的孩子儘可能的優秀。


什麼算是儘可能的優秀呢?是事事做到完美嗎?我們成年人在工作中都希望自己做到完美,是不是一種頂級的優秀?


我們大人在追求事物儘可能的完美的時候,也會感到力不從心疲憊不堪甚至否定自我,覺得自己就是怎麼也做不好。


可有時候,把事情做到完美是一種優秀,但接納事情沒那麼好,更是一種優秀



馬雲說過:你成功的速度,取決於你試錯的速度。


「成為儘可能優秀,完美的人」——我們作為家長都是這樣期待著我們的孩子。


而完美其實跟表面的事情無關,更不是我們輕飄飄的一句「完美主義」,或者事事做好了就是完美,要知道,這就是最大的「不完美」。


教育最需要提防的就是求完美的心態。



很多時候我們教育孩子不要只看表面,當我們在事無巨細的教育孩子希望他事事完美的時候,其實就是告訴他,你不夠好,你還需要更好。


「在完美期待中長大的孩子,天性被過度的馴化,其作為獨立的自我無法正常舒展,卻消化太多精力去適應他人的要求。」


那我們的孩子就不再是可愛的孩子了,他們只會變成為「完美」的奴隸。



每個人的每一步成長,都需要試錯,包括為人父母,我們也是在不斷地試錯,不斷地改進,最終找到最適合的親子相處模式。


讓孩子有試錯的空間,也能找到針對性嘗試和探索解決方式的方向,這才是試錯的正確打開方式。

相關焦點

  • 知愈心理:天下父母必修課,接納不完美的孩子,修正不完美的自己
    我眼中的這個孩子堪稱完美,成績好,懂事大方,孝敬父母,待人有禮貌。可在他媽媽眼中,他也是個不完美的孩子,他媽媽不滿意地說:「孩子有很多缺點,最遺憾的是小時候沒有訓練好他的協調性,在嬰兒期,他沒學會爬,就直接學走路。沒經歷爬行階段的孩子,腦部與各項身體發展都會受到影響,所以他不像別的孩子那麼手腳靈活。」
  • 接受孩子是個普通人,是每位家長終生的必修課
    對於我們每個成年人來說,接受父母是普通人並不難,因為當我們知道父母在很多事情上無能為力時,往往很容易從期望自己出身名門的幻境中醒悟過來接受自己是普通人也不算太難,當一次次碰壁、一次次摔得鼻青臉腫,我們也常常會嘆一口氣,暗自罵上幾聲,找命運當個「替罪羊」,一切也就順理成章地不用成功了。但承認孩子是普通人卻是難上加難。
  • 接納父母的不完美,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
    世界上最讓人難過就是,年輕時耍脾氣給他們看,年齡大了知道做父母不易,於是追悔莫及。諒解父母的不完美吧,餘生請好好珍惜愛你的他們。01多溝通,了解父母的不完美溝通可以拉近親情,若和父母沒有溝通,愛就不容易互通。
  •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是父母最大的溫柔,別一味強求孩子完美
    世界上沒有人是完美的,可奇怪的是,有的家長在教育時一定要孩子做到完美,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其實,能夠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是父母給孩子最大的溫柔和學問,別一味強求孩子完美。1、孩子性格更健康父母是孩子最親近也最信任的人,如果他們能夠接納孩子的缺點和不足,那麼孩子會擁有一個較為輕鬆的心態。這樣的孩子往往更堅強,面對風浪和困難不容易被摧折,也不會因為失敗而變得極端和過度敏感。此外,不強求完美後,孩子很少會鑽牛角尖,心境變得豁達很多。這樣的孩子更能發現生活中的美好,感知幸福的能力強。
  • 對最親近的孩子不挑剔,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課
    ,大多都是父母教育孩子時口不擇言、出手粗魯引起的。…而父母呢?這是父母們最愛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這句話不是對孩子的坦誠剖白,有的只是給孩子增加的無形壓力。有一個孩子被診斷出抑鬱症已經有一年半了,他的父母帶他來治療。通過三個月的治療,孩子明顯有了一些好轉。
  • 家長一切為了孩子,卻毀掉了孩子前程:接受失敗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無數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暢通無阻,卻忘了接受失敗也是人生的「必修課」。 雖然絕大多數父母沒有能力將孩子一路「保送」至高等學府,但過度照顧的案例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一些家長替孩子做手工做到深夜;一些家長陪孩子一起上輔導班,自己做好筆記之後回到家再給孩子講解一遍;還有一些家長在孩子不知情的情況下去找老師,讓他們給予自己的孩子「特殊關照」......
  • 「輸不起」的孩子也贏不了,適當的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
    孩子的成長需要「愛」,但愛的本質不僅僅是給予,更不是百般的遷就,不是讓孩子永遠地感受「快樂」。適當的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近年來,青少年輕生事件屢見不鮮,且有低齡化趨勢。和父母爭執、被老師訓斥、成績不理想、犯錯怕遭責罵......甚至是「爸爸不讓看電視」「老師沒收手機」這樣不能稱之為「事件」的起因,竟成了一朵朵鮮活生命凋謝的緣由。
  • 「輸不起」的孩子也贏不了,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
    成長中的孩子也必須經歷「成對」的教育,必須讓他經歷心理上的一種痛苦、克制、忍耐。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只能接受快樂,不能承受一點點痛苦,問題是很嚴重的。我曾看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有個小學生從一年級到三年級都是班長,上四年級時競選班長落選,內心接受不了,乾脆不去學校,甚至絕食,後來休學一年,接受心理治療。
  • 袁詠儀被兒子討厭叫「壞媽媽」,學會傾聽,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課
    由於性格原因,袁詠儀對自己兒子常說的一個詞就是「不!」她不喜歡兒子反駁她的觀點,當兒子做的事情沒有達到她的預想時,她從不聽解釋,對待孩子就是一頓數落。孩子和自己漸行漸遠的距離讓袁詠儀不得不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她學著放慢自己的語速、對孩子有更多的耐心。慢慢地,兒子也願意和袁詠儀親近了起來。每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都希望父母能夠傾聽自己的心聲。袁詠儀在之前不喜歡傾聽孩子心聲,導致孩子對她有了距離感。袁詠儀的行為也是很多父母的真實寫照。對待孩子,父母應該做一個認真的聽眾,明白孩子心裡所想,才能發現問題所在。
  • 完美教育不可取,學會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而那些沒有心理壓力的孩子他們在快樂中成長,能夠非常坦然的接受自己的不足,內心也會變得更加陽光。父母怎樣正視孩子的不完美讓孩子認識到自身的長處與不足在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短板之後應對挑戰的能力會大大提升,父母也就能更加坦然的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了。
  • 《完美的世界》:孩子的性格教育比能力教育更重要—父親的必修課
    《完美的世界》:孩子的性格教育比能力教育更重要—父親的必修課手槍落在距離菲利普不遠處,布奇看著膽怯的菲利普,鼓勵他拿起手槍,並教他做出還擊的舉動。布奇不是菲利普的父親,卻做了很多父親做不到的事情,那就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選擇穿錯過的萬聖節鬼服而不是牛仔褲;尊重孩子犯錯的權利,以平和的方式教導孩子並相信他會改正。「愛子心切」總是讓父母蒙蔽了雙眼,如果父母不能理解孩子的行為,總是想要說教,仿佛說教的越多,孩子改正的可能性就越大。
  • 人民日報:優秀父母的必修課——學會如何正確表揚和批評孩子
    良好的家庭教育對每個孩子的成長都至關重要,學會如何科學教育孩子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課,孩子表現好時應該及時表揚,孩子犯錯時也需要合理懲罰。家長要如何表揚孩子呢?現在很多家長對賞識教育有一個誤區,認為賞識孩子就要對孩子猛誇,哪怕是孩子真做錯了事也不敢嚴厲批評,大多數時候都會選擇先忍耐,實在忍不了就打孩子一頓,回到老路上去。
  • 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課
    這怕是都不合適吧!真的不知道咋辦啊!培養一個孩子真的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課不要到管不住的時候才開始說,我也管不住了親,無能為力了,愛咋樣咋樣吧!或者是把責任推給孩子,她自己不好好努力,我已經盡力了,錢啊,衣食住行都沒少的,還能咋辦呢。真的,父母總是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好,工作能力強,掙錢多啊。有對象啊,結婚,生孩子啊!然後自己家的孩子就是這哪哪都不行,在要求孩子的同時父母也得是榜樣吧!
  • 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在孩子眼裡,父母是完美的,而在父母眼裡,孩子是有缺點的,完美的孩子則是別人家的孩子。所以提出幾點說明要求,讓大家認清自己得孩子第一點,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我表哥有一個要好的朋友,他兒子是我們這個城市去年高考的狀元。大家都認為這個孩子是完美的,有好的成績,理解,慷慨,孝順父母,禮貌待人。
  •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才是父母最大的修行
    ,何嘗不是間接接納了孩子的不完美呢? 如果換成我們,當知道孩子被老師嫌棄的時候會怎麼做?會坦然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並給予鼓勵嗎? 不要像拔苗助長一樣對待孩子的成長,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也許孩子的潛力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大得多。
  • 接納不完美的孩子,是父母的必修課,熟知原理,親子關係更融洽
    重要的是,父母要給予孩子無條件的積極關注,無論孩子調皮、哭鬧還是發脾氣,都應該不做任何負面評價和要求父母只有持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孩子,才能真正看見孩子,理解他的感受,看見他的需求,給他正確的引導與鼓勵。,你看看自己,基本功特別紮實,這就是你的優勢啊,這個舞蹈的方向節拍比較多,可能你對 方向這一塊並不是很清楚,你看看這次比賽的孩子們,她們的年齡都比你大啊,最大的那個姐姐,她已經上5年級了,而你才上2年級,但是你的水平這樣真的很厲害了,我們接受自己暫時的缺陷,去彌補,相信你會越來越好的,對不對啊。」
  • 合格家長的成長 從接受孩子的不完美開始
    這個寒假,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了全球,在家學習的我看著這不完美的世界,感到了很多無奈。和女兒在家中24小時共處,矛盾和摩擦越來越多。一些小問題在積累的過程中,發生了質變,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再看看自己的孩子,內心也有許多不甘。這時候,女兒說,她本來就是不完美的。我在反思自己是不是要求太高了,孩子不管怎樣,是否完美,都是我的孩子。幾米有本繪本《我不是完美小孩》,精美的繪畫,對孩子內心的剖析,深深吸引了我。和女兒在家共讀繪本,內心越來越平靜。
  • 愛與付出:家長和孩子的幸福必修課
    愛,是孩子一生的幸福必修課,也是家長與孩子必須一起修煉的人生必修課。怎樣才能讓孩子學會愛呢?這是每位負責人的家長都在不停的思索的問題。讓孩子體會到無條件的被愛,作為家長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愛要大聲說出來」。父母要養成說「我愛你」的習慣,要把對孩子的愛公開表達出來,並告訴孩子公開的表達情感和愛是很好的。對於孩子們的問題,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告訴孩子我們愛他們。在生活中,不僅要通過為他們所做的事情表達我們的愛,還要對他們說「我愛你」,在表達無條件的愛的過程中我們還要給孩子擁抱。
  • 「輸不起」的孩子也贏不了,適當的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
    成長中的孩子也必須經歷「成對」的教育,必須讓他經歷心理上的一種痛苦、克制、忍耐。  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只能接受快樂,不能承受一點點痛苦,問題是很嚴重的。我曾看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有個小學生從一年級到三年級都是班長,上四年級時競選班長落選,內心接受不了,乾脆不去學校,甚至絕食,後來休學一年,接受心理治療。
  • 學會應對孩子叛逆,是父母自我提升的必修課
    但現實當中,不是每個孩子都能遇上夏爸爸這樣的父親。甚至有些孩子出現的叛逆心理和行為,作為父母卻沒有辦法去理解和應對。真正的教育應該學會應對孩子叛逆的辦法,既是為了孩子的成長,也是為人父母的一場修行。01 學會放手讓孩子成長,是父母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