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兔幾參加並通過了2018年5月的二級筆譯考試,分數不算高,綜合90,實務64,寫了一點備考二筆和考場上的經驗帖,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綜合:詞彙量
對於綜合真的只有詞彙量能拯救,在背詞彙的時候建議1.背詞根詞綴2.同義詞替換。3.形近詞。背詞根詞綴比較省力氣,背一個詞根可以立馬記住幾十個詞,建議大家可以每天背一個詞根詞綴,兔幾之後會開設詞根詞綴專欄與大家分享我的心得;大乾貨:閱讀就是考原文和題目之間的同義詞替換,專八閱讀亦是如此,因此學習時要自己總結一些詞的同義詞,比如instinct/ intuition,在閱讀中兔幾也在隨時總結一篇文章中的近義詞,如大火:fire, blaze, conflagration, 經常總結,單選中和閱讀題就非常輕鬆愉快了。其次是形近詞,經常總結形近詞,在他們同時出現時才不會搞混,在單選中考官非常喜歡將形近詞放在一起,一種容易迷糊。在閱讀中,兔幾也會區分形近詞,如veteran和inveterate,總之自己總結的詞才是記憶最深刻,學習最有效率的詞。
除了單獨背單詞外,我也提倡將詞彙放到文章裡記,兔幾平時喜歡看一些英文原版小說,不是很難的小說,比如A Dog’s Purpose /The Flipped等,在快速閱讀的時候就能遇到很多介詞搭配固定用法, 印象深刻的是我考二筆時詞彙中be susceptible to 「易受感染的」就是在閱讀中遇到的,所以改錯題詞彙辨析也不太難。
總之,對於綜合來說,單詞就是王道,有了單詞的地基,建樓就容易太多了,背單詞固然痛苦,但單詞是可以「背完的」,生詞基本越背越少,堅持背單詞,直到某天發現看大部分英文原文都沒有「眼障」時,就是成就感爆棚的時候。
二、實務:閱讀理解能力
英譯漢:
直白來說,我個人認為英譯漢主要考察閱讀理解能力。二筆考試時間短,考生基本只能做到「信」和「達」,這也足夠通過了。那麼一個長句、複雜句或聯繫上下文句讀懂了就自然能翻譯出信;至於達,在讀懂的基礎上快速轉換成中文語序(語感)和語言特點(四字詞語)即可,記得第一篇never has been heard before,先視譯「從來沒有聽說過」,覺得囉嗦不像書面語,然後改成「聞所未聞」,簡明準確,想必是給文章加分短語。
「信」需要大家有閱讀外文的習慣,可以結合中文專業翻譯,注重句子達意,避免望文生義;「達」需要自行總結中英文語言差異(如有靈無靈句),在消化借鑑大師的理論基礎上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論。
漢譯英:
主要靠平時練習了,這塊我比較薄弱,平時練習得較多,但是練精不練多,在翻譯的時候,每一段練習完要總結自己的問題,找到解決辦法,然後把這個辦法運用到下一次練習中。比如做題時我會先劃分句意群,覺得哪些中文短句表達一個意思,然後把它們劃分到要翻譯成英文的一個句子裡,然後用三種連接句子的辦法連接——連詞、定語從句、分詞(也是自己總結的,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總結方式),再檢查一下語法沒有錯誤就差不多了。其他內容主要靠平時積累,考場上時間緊張,來不及做多餘的思考,第一遍視譯,然後在心裡通順句子,然後快速工整寫下來,保持卷面整潔,儘量不要改動,給判卷老師一種「很自信,文章一氣呵成」的感覺。通過考試要求其實也不高,畢竟翻譯沒有絕對標準,所以在考場上做好內容「信」,語法無錯誤,再用四字詞增加「達」,60分的及格線真的沒那麼難。
最後建議一定要帶官方建議字典,專有名詞其實很重要,試想你是改卷官,看到專有名詞都能翻譯對的文章是不是整體印象就比較好。最後,我仍然覺得能力大於考試技巧,英語能力上來了考試通過是自然的事,沒有紮實基本功的技巧也不會得到嫻熟的運用,所以還需要平時堅持閱讀外刊、聽英文材料,理解文章意思,提高英語能力。Good l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