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學商科的一名大四學生,參加了2020年十一月份的三級筆譯考試,結果是比較令我滿意的。
其實我在此前已經參加過一次三級筆譯,但由於當時沒有認真備考,實務部分只考了54分。報名了高齋外刊精讀翻譯班以後,筆譯實務成績提高了很多。
備考前水平
非英專,大學英語四六級都是大一考的,四級600+,六級570+。大學前三年基本沒有學過英語了,四六級單詞都沒有背完,考試都是吃的高考時積累下來的老本,結果就是大學下來,英語水平逐漸降低。
很慚愧的一點是,剛接觸到翻譯時,對自己太過自信,以至於沒有認真備考第一次的三筆考試,最終成績下來真的是給了我當頭一棒。
另外,值得注意的點是,我高考時是一名少數民族考生,考試科目不是高考語文而是少數民族漢語考試,這就導致我語文水平不好,遣詞造句能力較弱。
總結下來就是,英語語感不錯,筆譯綜合這一門倒是可以糊弄過去,但詞彙基礎太差,語文文字功底也不好,不論是英譯漢還是漢譯英都會比較吃力。
備考經驗
1.綜合:跟2019年下半年的三筆考試相比,2020年的三筆綜合難度確實有所提升,不過兩回我考了一樣的分數,所以我其實在自我安慰,我英語水平肯定是提高了,只是考試題目變難了(狗頭)。
言歸正傳,其實我沒有刻意去備考綜合,但由於在跨考英語翻譯碩士,所以一直在背單詞。
個人感覺詞彙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決定綜合考試的成績。同時我也承認,如果我花更多的時間去練習了綜合考試的各類題型,我的成績應該會更好看一些。但我是跨考生,複習時間緊迫,也只能把重點放在單詞上。
對於我這種英語基礎不太好的考生,背單詞其實是投入產出比最大的一個學習任務,因為不僅綜合部分要考詞彙量,筆譯實務部分也會涉及到詞彙量問題。實務考試是可以帶詞典進去的,但是如果不會的單詞很多,一個一個查是根本寫不完題目的。
所以我來講一下我背單詞的經驗。首先,是要了解自己的詞彙量,在這裡不要看各個背單詞軟體裡的詞彙量測試,個人感覺這個不準。我的建議是翻一翻不同的單詞書,看一看有多少不認識的單詞,記得不準確的,熟悉又陌生的那種單詞也要算作不認識,翻譯還是要看對單詞的精準記憶的。
我最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要認清自己的詞彙量,選擇單詞書。我是非英專考生,所以走了很多彎路,其中最讓我後悔的就是,沒有背專四單詞,直接開始背專八。這樣跳過一個階段背單詞實在是太難了,記單詞非常慢,忘得又非常快,到最後心態直接崩了。然後我就退一步,開始背專四單詞了,這才是符合我英語水平的詞彙書。背完專四,再回去背專八,背單詞過程就順滑了很多。
閱讀理解這一塊,其實我就是每次翻譯看高齋外刊精讀翻譯班作業之前都會快速讀一遍外刊,做到理解原文大體的意思。一開始這麼做是因為翻譯外刊時發現,不看一遍文章,直接動手翻譯,容易出錯,後來就一直這樣快速瀏覽一遍了,也就鍛鍊了我的文章閱讀速度。
至於單選,我必須承認考試時絕大部分的題我都是在幸福二選一。
2.實務
備考資料:高齋外刊精讀翻譯班講解、高齋catti衝刺班每日作業、十二天
參考我第一次裸考三級筆譯,如果你是一個沒有學習過翻譯的人,進了考場,考筆譯實務可能會有以下幾種感受:
1. 單詞的意思我都懂,也知道是什麼意思,但就是要琢磨很長時間才能翻譯出來。
2. 我是要按文章順序翻譯還是改變順序,我能不能改順序,我能改多少,糾結。
3. 標點符號該怎麼辦,雙引號裡的內容要怎麼辦。
4. 我的漢譯英好幼稚啊,為什麼明明知道很多單詞,可是最後翻譯時能想出來的全是高考基礎詞彙呢。
還有很多,以上是我第一次考試的感受,我能回憶起來的有這些。跟著高齋的外刊精讀翻譯班學了幾個月以後,我再考場上,就沒有這些問題了,避免了再沒有必要的細節上浪費時間。
我是先看了十二天,裡面講了翻譯理論和技巧,看完就是,道理我都懂,可是翻譯時還是想不起來。
學習完理論知識以後,高齋的外刊就是我的實踐環節了。其實我當時報高齋外刊班,是為了備考翻譯碩士,因為很多學校的英譯漢都是翻譯外刊。鍛鍊了這一類文章以後,考場上遇到就不會因為細枝末節的問題耽誤時間了。
比如外刊裡的人物採訪要怎樣翻譯,人名要怎麼翻譯,長難句要怎麼翻譯。這些當然都涉及到翻譯理論知識,看外刊講解的過程就是夯實複習理論知識的過程。
外刊班只有英譯漢,所以我也報了高齋catti衝刺班,因為時間不夠,只學習了不到一半的課程。我主要是跟著外刊班學的,但是也沒能全學完,可能只學了三分之二。
也很巧,catti英語三級筆譯的英譯漢和漢譯英,高齋的兩個班作業裡都有相似話題內容,但很遺憾那兩篇作業都是我沒做的。但鑑於我還是通過了三筆考試,說明我的學習方式是沒有問題的。
高齋外刊精讀翻譯班:
1. 先快速閱讀一遍外刊。
2. 自己翻譯,翻譯時把比較難的地方標出來。
3. 看外刊講解,跟自己的譯文對比,在群裡提一下自己的問題,等答疑。
4. 隔天複習,先試著把自己翻譯時標出來的難點,重新翻譯一下,在重新看一遍講解筆記。
5. 周末時再看一遍重點。
高齋catti衝刺班
實在是時間不夠,我基本上時自己翻譯一遍以後,直接背譯文。
還有就是學習動詞,個人感覺是,漢譯英只要知道要怎麼譯動詞就已經翻譯完一半了。
在catti衝刺班裡學到的比較好用的萬能結構,這些結構可以直接套用,還有一定逼格。
另外就是學習怎麼長短句結合,怎麼用被動語態。在三筆的漢譯英,對照著老師給的譯文,按她給的標準練習就可以了。實際上,通過短短幾個月的練習,根本翻譯不出老師的那種譯文,但是可以學習到她的思路。
注意點
不論是外刊班還是catti班,講解筆記乾貨過於密集,一個筆記就是二十多頁,是很難全部都記下來的。我相信大家都沒有那麼多時間,所以一定要記得挑重點。我一開始就是想把例句都學下來,然後發現太花時間了,後來是只有在無法完全理解某個單詞或詞組的用法時看一看例句。
我還建議可以在catti的漢譯英一文裡,重點看一下動詞,那種你知道但是不會用的動詞,積累下來就會發現漢譯英做起來非常的順利。
推薦閱讀:
大四通過CATTI二筆!這份經驗貼分享了超棒的翻譯學習方法
CATTI三筆經驗貼 | 英專大三過三筆!「小心安命,埋頭任事」
CATTI二筆經驗貼 | 英專畢業八年,堅持做練習,才能從容面對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