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 非常詳細的CATTI 英語二級筆譯備考經驗

2021-02-18 CATTI考試資料與資訊

文 | 芸瑄

首先介紹背景。非英專,工作黨,大齡奔三,想轉行翻譯可以在家兼職為以後帶孩子做準備。英語水平不自量力的自評為中等偏上。5月份第一次考二筆綜合84,實務62。去年10月份了解到有2筆這個考試,中間大概努力學習了3個月左右,後面懈怠了一段時間,考前刷了一些實務就去考試了。

雖然自我認為英語水平不錯,但是其實三筆的綜合教材拿到手查單詞查到手軟。這可能才是真實水平。。

使用的參考書:

買過的,很多,12天,韓剛,官方的二筆三筆綜合實務,真題,林超倫,劉毅,如魚得水,葉子南,新東方那套語法,各種雜七雜八的時政翻譯技巧啊一些mti的參考書,我都買了。甚至,我曾一度想買習主席的治國理政,不過後來價格阻止了我。

(這裡插一句,紙質書價格多半不菲,經濟吃緊或者想利用碎片時間學習的,考慮kindle電子書。價格便宜,手機pad電腦kindle上都能用。)

雖然我的準備時間跨度很大,我依然還是只看完了一本官方三筆綜合,大半本三筆實務,小半本二筆綜合,半本如魚得水,前2章還是3章的武峰。。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最好看完一本再買下一本。

下面說一下我對這些參考書的個人感覺。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第一本:官方三筆綜合

這本書可以說是我看得最認真的,仔細到每一個不認識的單詞都查了字典,標註了釋義。每一個沒看懂的語法都參考了語法書或者百度。由於年紀大了,再加上很久沒有接觸過考試英語,看這本書感覺頭都大了,進度龜速,但是這個緩慢的學習過程收穫頗豐。

首先擴大的是詞彙量,可以很放心的告訴大家真實的二筆考試單詞難度依舊沒有超過三筆的這本綜合教材。語法難度也比教材低不少。如果你對單詞沒信心,或者像我一樣看完這本綜合以為自己單詞肯定要掛了的,放寬心,教材比考試難太多,

其次,這本書可以很好的幫助我這樣丟棄考試英語很久的人找回感覺。這本教材是單元式寫法,每單元一篇原版英文文章,後面跟上詞彙、辨析、語法等等的講解和習題。這和以前我們用的英文教科書和學習方式很像。如果你和我一樣,對自己的英文底子產生了質疑,那麼從這本綜合開始是很好的選擇。

只看三筆綜合考二筆沒問題嗎?沒問題。二筆三筆綜合難度沒有本質區別,無非詞彙語法和閱讀三大塊。三筆綜合這本書裡面詳細的講述了每種題型的解答方法,穿插了大量的詞彙、語法、閱讀等等的基礎知識,並配有大量的習題。認真對待每道題,用好字典和百度,用這一本複習二筆的綜合完全夠用。但基礎比較好的同學,可以考慮跳過三筆這本書直接看二筆綜合,二筆綜合單刀直入直接上題目,對不需要循序漸進「復健」英語能力的人來說,可以比較高效的熟悉題型,了解難度。

最後,善意的提醒大家,官方的二本三筆二筆綜合教材中間有不少錯誤。比如,二筆全書第一道選擇題的答案就是錯的。。然而我無聊翻微博看看其他人都怎麼複習二筆的時候,看到一些同學的學習方法就是找一本本子,把原題抄一遍,再用顏色很漂亮的筆把錯誤的答案解析抄一遍,微小博,發送,學習完畢。。個人意見這些教材的錯誤瑕不掩瑜,多問為什麼多查字典教材的錯誤還是可以幫助大家進步的。但只想找本書死記硬背的話,考慮放棄官方綜合教材,兩害取其輕。

不認識的單詞我是用金山詞霸和百度查的,講道理,查紙質字典的速度正常人不會有太大區別,沒必要在平時的時候浪費時間翻紙質。金山詞霸可以創建生詞本,沒事拿出來翻一翻也不失為擴充詞彙量的好方法。

第二本:官方三筆實務

這本書的構造基本就是兩篇英中,兩篇中英,中間夾雜一些翻譯技巧。雖然網上有一些負面評價,但仔細看看就會發現是一本很中規中矩適合翻譯入門的教材。沒有什麼華麗的詞藻,基本都是直譯,專注信達,雅也很不錯,很值得看的翻譯入門和考試參考。

我並沒有每篇都翻,基本有空的時候一個單元裡面挑一篇英中練一下,其他三篇都是直接看教材,看注釋,了解技巧。翻譯這個東西,要靈性一點,掌握技巧,培養語感,要比死摳一字一句有效率。另外,教材的中英翻譯,重點看一看官方文件相關。其他題材的中英翻譯個人認為更像為了考試而寫的翻譯答案,而非超高質量的翻譯。所以中英更多時候可以參考白皮書、工作報告、重要講話等等的官方翻譯。

同樣的問題看三筆實務夠不夠考二筆?夠了。二筆三筆選一本看就好。相對而言三筆這本更基礎一點。但翻譯技巧和行文都是相通的。

第三本:武峰的12天突破

為什麼我只看了2、3章就放棄了呢?因為定語從句前置和後置的翻譯該書給的方法是小於8個詞前置,大於8個詞後置。小白時期的我對這個方法產生的第一個疑問是什麼是定語。後來我不那麼白了,也就不需要數單詞,直接跟著感覺走就翻完了。

所以,純技巧性的書籍,如果看的過程中不會迷失自己,就看。看的時候和我一樣更茫然,換一本更適合自己的。

第四本:各種渠道獲取的中英資料

catti公眾號和china daily英語點津可以當作主要渠道,其他的可以看一看外交部發言人的公眾號。

首先,白皮書和政府工作報告以及重要講話肯定是要看的。這個看不是說走馬觀花看一遍,也不是去死記硬背。而是總結中英翻譯常用表述方式。其實官方中英翻譯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特點,能逐詞逐句翻的絕對不炫技。我曾一度懷疑為什麼要用這種面無表情的翻譯方式,後來就想通了。能讓別人用英文看懂就行,越簡單反而越不容易有歧義,而重大報告和國事相關就是容不得半點歧義。

這其實是給我們減少難度的。語法幾乎可以不考慮,句式越簡單越好,常用詞彙就那麼多了解一下之後很快就可以形成自己的套路。

但是,考前一定要看。至少看一篇政府工作報告或者白皮書的總結(比如catti公眾號君po出來給大家的)。套路會了之後中英是拿分和節省時間的利器。比英中好翻。

第五本:單詞書

其實三筆綜合那本已經有不少詞彙了,不放心可以考慮看一看專八或者劉毅。個人感覺gre有點超綱可能用不了那麼難的。國內考試的出卷老師多半也是國內教育系統內的,優先參考的肯定也是國內詞彙的出題思路,所以專八詞彙怎麼都要比gre接地氣。

有個app叫百詞斬,背單詞很好玩,注意力集中不了的小夥伴可以試試。那個app我測的詞彙點巔峰時期在1w2,很長一段時間不看單詞大概會跌到1w。所以我如魚得水只看了一半左右沒看完。

推薦用kindle買單詞書。因為單詞書的例子、習題以及衍生裡面也有很多不認識的單詞,紙質書還得用詞典查很麻煩,電子書長按就可以了比較節省時間。

平時積累:有什麼看什麼

我不懶的時候會每天聽加看一篇voa。注重語感培養學習哪門語言都不會吃虧的。並不會拿這篇voa去練翻譯,就單純聽一下內容,看幾眼不認識的單詞什麼意思。

然後利用英語點津的英中新聞做泛讀,查不認識的單詞,粗略的看一下原文和翻譯。英語點津的編輯君翻譯功底還是很好的,用來做泛讀很有參考價值。

其他的資料也都可以用,比如金融時報的公眾號,聯合國教科文的公眾號,反正就是沒事多看多接觸。我個人不太推薦的是英文原版小說。如果目的只是為了通過考試的話,小說很大程度上只有鞏固背過的單詞這一個及時可見的效果。而大部分人選擇去做的翻譯單,也是從非文學翻譯開始的。就複習考試和翻譯起步而言,時間不充裕的情況下小說可能不是最好的選擇。

考試當天的臨場

接下來說一下臨場。

字典:陸谷孫的英漢大詞典和新世紀漢英大詞典

當你看到別人帶著小小的牛津時,你可能會有一瞬間的尷尬和不適。但是當你真的遇到不會的單詞時,這兩本字典自帶halo和翅膀。如果你沒有學霸的自信,還是扛這兩本磚頭去考場,安心很多,真的。

比如5月的二筆,涉及了柬埔寨地名。講道理「柬埔寨」這三個字的中文不對著字典抄我都不會用筆寫,而Cambodia我的第一反是某非洲小國。這些生僻的地名在考場上查到了,基本也就不慌了,心態穩了,操作空間也就大了。

(實務62分幾乎快擦線飄過的表示怎麼吹這兩本字典都不夠,換本字典我可能就要11月再戰了)

時間分配:綜合隨意,實務抓緊

綜合的時間不緊張,提前翻一下卷子規劃一下即可。60分就合格,遇到不會的先隨便填一個,不必太過較真每一題的正誤,答完所有的題目才是重點。

複習時間緊張的小夥伴,注意保重閱讀的正確率。單詞是要花時間積累的,但閱讀不用。所以閱讀還是有必要好好做的。

實務的時間3小時,還是很緊張的。我寫完之後回頭檢查,還剩一篇沒有檢查到。而檢查完的那些查出了不少錯誤和失誤,所以留時間檢查是很有必要的。建議最後留15到20分鐘檢查,根據這個安排前面的翻譯時間。另外,二筆沒時間打草稿的。我的卷面上有不少寫錯了就直接橫槓劃掉在空白處寫的修改。我猜掃描完了閱卷老師應該看得很痛苦。但事實證明即使是這樣,我還是過了。所以比起打草稿導致寫不完,不如犧牲一下卷面。閱卷老師心裡都有數,最主要是看翻譯水平,不會捨本逐末過度關注卷面。

我有一個認識的人也是同天考,考時堪堪寫完,最後實務59。如果有時間檢查這1分說不定就有了。所以,留時間檢查還是很重要的。

當然,連寫3個小時的字,手有多痛,這個大家都懂。準備一桿順手的筆吧。順便希望筆譯考試早日進機考。我記得託福08年之前就是機考了,10年過去了,我們國家自己的考試也是時候考慮享受一下科技的便利了。

當天流程

我在南京考的,在某職業學校。教室裡有鍾可以看時間。開場考試有鈴聲,結束前的15分鐘還是10分鐘有提醒鈴聲,最後結束的時候也有鈴聲。

考試時我準備了一個透明拉鏈的文件袋,裡面裝了5、6桿黑色籤字筆、1桿自動鉛筆和1桿答題卡鉛筆,以及一塊橡皮。袋子裡面還裝了報名表、準考證和身份證。準考證和身份證會被再三查驗。字典和文具都可以放在抽屜裡,因為桌子真的非常的迷你,坐的不舒服,也沒什麼空間。書包和手機統一放在教室的前面,監考老師保管。

我沒帶水,不過有人帶的,考場應該是可以喝水的。不是必須的話還是少喝水,中途要去洗手間的同學,會被監考老師叫來同性志願者護送一路去洗手間,大概是為了防作弊。

考試中間會聽到「轟」的一聲巨響,基本就是某位同學的磚頭字典掉在地上了。。還聽到有同學和監考老師說,實務的翻譯文章寫錯答題卡的位置了。監考老師的回答大概是,「我也沒辦法」。心疼那位同學的同時,也不得不說塗錯答題卡和寫錯答題卡也基本就前功盡棄了,儘量避免吧。

考試強度很大,最主要體現在時間長。早飯和中飯一定要吃。如果運氣好有人接你的話,下午結束讓他/她帶點零食飲料,沒人接就自己準備放包裡吧。用筆寫字=體力勞動,不可小覷。

我考完零星在某翻譯網站接了一些單子。感覺經過一系列二筆的準備,接點小單子賺個水果錢還是不成問題的,這個考試難度還是很接近現實的,換言之,想從事翻譯相關行業還是可以從考試裡獲益匪淺的。另外,有基礎的同學跳過三筆考二筆是沒有問題的。提升實務翻譯速度即可。

最後,祝大家考試順利,心想事成。

相關焦點

  • 2018年5月日語翻譯資格考試(CATTI)二級筆譯經驗
    備考catti筆譯的各位,大家好。沒想到長期讀別人經驗談的我,也有給大家寫經驗分享的時候,真的感到十分榮幸。
  • 2020年catti二級筆譯考什麼?
    6月10日,2020年catti考試時間終於出通知了,catti上下半年合併考試,考試時間:11月14日-15日。天啊嚕!目前離考試時間還有一百多天!這意味著備考時間大大地延長了,為了幫助大家明確備考方向,網校特意為大家整理了二級筆譯核心考點及備考計劃。二級筆譯考試具有一定的難度,備考時間延長,肯定會有一些同學學習積極性下降,學不進去,在這個階段我們該怎麼備考呢?
  • CATTI 英語一級筆譯備考經驗(下篇)
    而劣勢之一在於漢語的句式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的英文,形成所謂的「中式英語」,看起來可能會非常累贅(這種譯文的優點或許是非常便於視譯吧……),走向極端的就是字對字翻譯,意思上牛頭不對馬嘴,廣泛見於各種公共場所標識(例:「滅煙臺」譯為「Destroy Yantai」,多麼可怕……);劣勢之二在於(考試之外,日常工作中見到的)許多漢語文章本來就寫得語句不通,指代不明,邏輯混亂,造成理解障礙
  • 2019年下半年二級筆譯經驗分享
    我是18年11月過的三筆,19年6月過的三口,19年11月考的二筆二口宅在家沒事,決定做一個經驗分享,算是回顧一下自己複習的歷程,也希望可以幫到有需要的人。這次考試應該是catti改革前的最後一次考試,具體怎麼變化我還沒有看,好像變化不是很大,只是對詞彙量要求更高了(我聽說的因為之前也通過了三口,所以也會分享一點點口譯備考的經驗和教訓~我用到的教材主要有:韓剛老師的《90天突破二級筆譯》、外文局的catti官方教材(我用的是舊版)因為備考考研的前期一直在肝GRE的單詞,所以詞彙量有了巨大的提升,對於綜合能力有很大幫助。
  • 在家安心學習,CATTI筆譯備考
    與大量宅在家裡無聊的小夥伴相比,身邊有很多優秀筆譯員已經早早開工半個月了,很多平時做口譯的小夥伴也開始轉移重心接一些筆譯工作,所以在此也建議大家調整一下策略,多多關注一下筆譯的工作,特別是面向海外公司或國內優質公司提供筆譯服務(經驗證,最好的策略是國外的翻譯公司,在網上搜索一下歐美國家的翻譯公司,直接發英文簡歷去測試,能力強的應該會有不錯的收穫),當然在調整策略和方向的同時,也要做好準備,把筆譯的基礎在打牢一些
  • 非英語專業考生二級筆譯備考經驗
    作者:uir007  最近,總有網友讓我談一談備考二級翻譯考試的經驗,我一直推說忙而沒有寫這篇文章,真正的原因是畏難,因為這篇文章很難寫好。在我暫別這個論壇之前,我還是嘗試著寫寫備考的經歷和一些經驗,希望對今後參加翻譯考試的網友有所幫助。
  • 2018.11CATTI備考經驗:俄語三級筆譯經驗
    微博@外語戰神catti2019看了網絡上許多CATTI考試英語各科目的備考經驗貼,俄語科目經驗貼真是少之又少,本人決定以親身經歷撰寫本經驗貼造福所有學習俄語的朋友
  • 非日語專業過日語catti二級筆譯經驗(內含經驗匯總)
    在答辯的前兩天查到日語二級筆譯的結果,飄過,自準備要考catti以來就一直關注日語口譯的公眾號和微博。
  • 2019.11CATTI備考經驗:保姆級英語二級筆譯備考通關經驗
    前兩學期都在感受校園生活,不學無術,非實用課程和強制籤到的講座亦太多,排擠了我認為對自己有用的課程,且平時疏於練習,每次都是考前半個月才努力備考,最終失敗也是必然的。二、備考書籍第三學期,具體時間是2019年9月22日開始,我購買了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官方指定用書系列的:因翻碩免考二筆綜合,故未購買《英語筆譯綜合能力真題解析》,平時無單獨背誦英語單詞
  • CATTI筆譯備考,時間都給你安排好了
    有課文講解、筆譯技巧和強化訓練。歸納得還是挺全面的,可以讓你對筆譯的方方面面有比較整體的把控。認真做肯定會有收穫。配套練習的講解還比較詳細。缺點就是選的很多材料偏老,內容偏多但是不夠精,全部做完要花很多時間。官方教材裡面還包括一本《筆譯常用詞語運用手冊》:這個算是《英語筆譯實務》的超級濃縮版,十六個單元,一個單元一個話題,匯集了筆譯常用詞彙和常用表達句。
  • 2020.11CATTI備考經驗:英語二級筆譯備考方法、思路與感悟分享
    來源 |  MTI日常小記 Dance in Life對於二筆的經驗貼,我想網上搜一搜,包括各種公眾號會有很多,有非常細緻型的,
  • CATTI筆譯備考,你準備好了嗎?
    此次備考分為名師網課、作業練習、讀書、日常打卡和真題衝刺等多個部分,是多位一體的備考策略,非常適合想獲取CATTI三級和二級筆譯(二級和三級主要差異在於翻譯文段的長短,可以一起學習)的小夥伴學習,也適合希望提升筆譯功底的小夥伴。
  • 人事部二級筆譯CATTI通過經驗
    大家好,兔幾參加並通過了2018年5月的二級筆譯考試,分數不算高,綜合90,實務64,寫了一點備考二筆和考場上的經驗帖,希望對你有幫助。
  • 肉鬆的CATTI三級筆譯經驗貼
    我從喜歡英語的時候就有長大以後當翻譯的夢想,不管是高考擇校或者未來大三考研的理想專業,我都希望能夠離我的翻譯夢更近一點。陰差陽錯又或者意料之內地進了現在英語教育專業,雖然離翻譯偏了這麼些距離,但好歹也還是個英語專業。這是我的內心動力。       大致決定要考CATTI的時候是在2018年7月份。
  • 非英專大四通過CATTI三筆,一定要總結動詞的用法 | CATTI三筆經驗貼
    我是學商科的一名大四學生,參加了2020年十一月份的三級筆譯考試,結果是比較令我滿意的。其實我在此前已經參加過一次三級筆譯,但由於當時沒有認真備考,實務部分只考了54分。報名了高齋外刊精讀翻譯班以後,筆譯實務成績提高了很多。備考前水平非英專,大學英語四六級都是大一考的,四級600+,六級570+。
  • CATTI備考經驗|二口二筆備考經驗分享
    The Daily是紐約時報旗下的,語速很慢,話題也很有價值,推薦;④ 油管頻道:Vox, CNBC, PolyMatter, 還推薦一個娛樂號The take,裡面的Mean Girl, Smart Girl等各種專題都非常有意思;⑤ 可可英語app的「數字口譯」欄目可以練數字口譯。
  • CATTI 英語一級筆譯備考經驗(上篇)
    考過口譯的同志們想必都能感受到的是出了考場,甚至錄音一結束,你就知道自己這回考得怎麼樣,有多大把握考過60分;但筆譯實務麼,就我自身感受而言,完全是一門魔幻的考試。作為一名偽英專生(旅遊管理(英語)專業),我旁聽了一點其他班的翻譯課,還報了高口輔導班。大三考完高口以後,在考研備考期間,我雄心勃勃直接報了二筆,認真準備,研讀教材,自我感覺還湊合,最後就華麗麗考了40多分吧。。
  • TutorABC英語提醒:2019 CATTI三級筆譯報名時間將近,該如何備考
    近期,人事部公布了2019年CATTI三級筆譯考試時間:2019年度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工作計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2019年度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計劃及有關事項的通知《人社廳發〔2018〕142號》按照目前公布的具體考試時間
  • 山東省2018年11月catti筆譯三級筆譯實務真題英譯漢(附答案)
    山東省2018年11月catti筆譯三級筆譯實務真題英譯漢 ·部分題,模式基本上差不多,內容沒有很多。catti三級真題2017河南是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中國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造紙、火藥三大技術均發明於河南。
  • 最全保姆級2019年11月 CATTI 二級筆譯備考通關經驗
    前兩學期都在感受校園生活,不學無術,非實用課程和強制籤到的講座亦太多,排擠了我認為對自己有用的課程,且平時疏於練習,每次都是考前半個月才努力備考,最終失敗也是必然的。二、備考書籍第三學期,具體時間是2019年9月22日開始,我購買了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官方指定用書系列的:因翻碩免考二筆綜合,故未購買《英語筆譯綜合能力真題解析》,平時無單獨背誦英語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