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該怎麼辦?告訴老師?忍讓避開?轉學?有這個煩惱的不只有一個人,像一些明星子女也有。
前段時間,《婆婆與媽媽》的真人秀綜藝的熱播,讓大家關注到了幾對家庭的日常相處模式和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其中秦昊和伊能靜一家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爭議。
伊能靜在和婆婆講述小米粒在校生活的時候,講到了女兒由於轉學到新環境,加上比較安靜不愛動,所以受到了別的同學的區別對待,被孤立的小米粒很是難過。
這件事讓在一旁安靜聽著的秦昊突然變得神情黯淡起來,談及女兒小米粒,他說道,小米粒是個善良,但是有點膽小的女孩子,被欺負了也不會還手。
後來伊能靜提到小米粒又多次被同校的小男孩欺負,伊能靜的婆婆沒有表現出太大的反應,但是此時此刻秦昊情緒開始變得激動,滿臉心疼,激動地描述女兒在校園被欺負的場景,情緒失控甚至失聲痛哭。
這樣的女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和被欺負,心疼的只是家長,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父母不允許別人欺負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讓孩子得到不公平的對待,但父母除了心疼孩子,還能做些什麼呢?
父母要謹記教育孩子做個善良正直的人是個好事,給孩子灌輸與人為善的交際思想,這點並沒有錯,但也不能讓孩子太善良。
在對待好朋友以及長輩甚至一些陌生人的時候,要懷有善意之心去面對和每個人的相處,但是,善良並非意味著可以容忍一切懷有惡意的攻擊,不友善的態度對待,甚至肢體暴力。
孩子太過於善良會表現出軟弱的一面,父母在教導孩子過程中一定要強調,要隨時保護自己的權利和安全,別人沒有權利和自由來用暴力凌駕在任何一個平等的人之上。
這個社會往往也是如此,&34;,許多人因為不爭不搶,性格內向就會被一些自以為強勢的一方欺凌。
父母應該要學會教育孩子,如何去面對那些不公平和暴力的現象。教育孩子與人為善,不欺負別人這是家教問題,而同時,教育孩子保護自己,不一味忍讓也是家長該做的事情。
所以,記住,別把孩子教得太善良,把孩子教得太善良,這也是父母教育的失敗。
父母的教育對孩子來說很重要,除了要引導孩子開朗樂觀,傳遞與人相處之道以外,父母還要常和自己的孩子溝通,引導他們去接觸和認識到如何解決與人相處中發生的各種問題。因為父母不可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一直保護子女到老,父母能做的,就是要讓孩子學會用自己的力量去反對一切不公平的事情。
對於孩子被欺負,也許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處理方案,但要記住,讓孩子一味逃避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孩子受欺負和排擠之後就轉學,這樣孩子永遠不會學會長大和正確處理人際交往,還是養成孤僻的性格,要讓孩子學會強大。
我有個朋友就向我講過她媽媽是怎樣處理孩子間的矛盾的,朋友弟弟還在讀小學的時候長得比較&34;,班裡有個比較壯實的男生就總愛捉弄他,有一次實在是把她弟惹急了,就動手揍了對方,兩人就打起來了,弟弟個子小但力氣大,所以沒吃虧,反倒是對方被打得多了幾處淤青。
後來,老師趕來調停還通知了家長,由於朋友弟弟是先出手打人的不佔理,所以朋友媽媽當著老師和對方家長的面自然是教育了他一頓,但回家後,媽媽卻對弟弟的行為表示肯定,並和他說,下次再遇到忍無可忍的事情也要像這次一樣反擊。
面對善,以善待之,惡,則要用道理和態度反擊,適當的時候寬恕孩子的出手也並非不可以。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小C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