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題,在教育過程中更好的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動機,促使他們主動學習,充分調動幼兒的主體性,是我們每個家長都應該重視的問題。
未來的社會需要的是會學習、會根據自身需要選擇信息,自主性、主動性、創造性非常強的人,我們培養的孩子必須具備適應未來的基本素質,特別是孩子主體性發展,即主動性,獨立思考,判斷能力,探究精神,創新意識,自信心等的培養教育,為其一生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目前,我們的家長習慣於「教」,但不注幼兒主動地「學」,強制性的灌輸,忽視孩子們的興趣需要,大人是主宰,幼兒被動的學習現象,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長期存在,大人「辛辛苦苦」控制著幼兒,束縛孩子的手腳,或表面上讓孩子操作擺弄,實際上孩子還是在大人的指揮下,一步步被動地參與,孩子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放,不可能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獲得更多的經驗。
很多手工製作或者各種遊戲,幼兒只是模仿或者參與,不加思索,不知道裡面的道理,大人讓怎樣做他就怎樣做,長期以往,待他們失去了主動性,養成了懶惰,不利於他們發散思維的培養,長大後循規蹈矩,沒有開發意識,成為生活的弱者。
這裡面特別要說的是,大人們在幼兒教育過程中管得多,限制的多,保護的多,控制的多,幼兒不能成為自己的主人,這樣的現象當然不僅僅是在教學中,還有生活中也會出現這種現象,把孩子的顏料調的不好看,要求他必須像大人一樣調配,怕孩子摔著碰著要求他們必須靜靜坐著,怕孩子畫畫達不到要求,要求他們必須照著大人的範畫畫,玩遊戲時怕他們亂玩,要求他們按照大人的要求玩等等,這種教育必然造成孩子過分依賴成人,做事循規蹈矩,遇事沒有主見,不會自己做決定,下判斷,很難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
3~6歲是一個人主動性,獨立性,自主性發展的最佳期,孩子的好奇心,探索精神是處於萌芽時期,如果我們大人能抓住每一個教育的機會,對幼兒進行實時的引導,將有利於他們一生的發展。
如大人在興致勃勃的講述花草時,孩子們卻是關心花草中中的蝴蝶,七星飄蟲,螞蟻等可愛美麗的小動物,那我們為什麼不滿足一下他們的好奇心,去觀察一下,小動物們,講講他們的生活習慣,他們外形特徵,關於他們的有趣的故事,相信這比我們一味的強調花草,強調孩子們觀察花草的效果要好得多。尊重幼兒的參與權,營造寬鬆的氛圍條件,給他們提供各種機會參加實踐活動,發揮孩子的主動性,自主性,創造性,讓他們成為活動的主人,是他們主動獲得發展,這也是我們大人教育的關鍵。
培養幼兒的主動性,促進其主動性的發展,大人們應該注意在學習活動中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因勢利導給幼兒更多的成功經驗,包括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和欲望,在遊戲活動中使他們成為優秀的主人,關注幼兒在優秀中學到了什麼,有什麼新的體驗和發現,將以往的管教變成支持,鼓勵。在環境中,使他們成為環境的主人,增長見識,培養自信心。
總之未來的社會,最根本的素質就是主體性的發展,大人應創造各種機會讓孩子探索發現,給他們更多獨立自主的權利,給他們更多的成就感,讓幼兒主動活潑的參與活動,給他們一個輕鬆愉快,無憂無慮的童年。
[小黑川教育漫談,隆重推出各階段教育,傳經送寶欄目,力求文章短小,直奔主題,盡情關注。
內容來自自己的學習筆記與心得,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