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對公平是怎麼解釋的?

2020-12-23 古籍註解

國學大師曾仕強說過這樣一句話,「公平就是不公平,不公平就是公平」。公道和公平自在人心,人都會追求公平,同時也會追求不公平,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此話怎講呢?比如分蛋糕,每個人都想能夠公平的到得應得的那塊蛋糕,但每個人同時又想著能夠得到比別人大塊的蛋糕,對於公平來說難就難在這裡了,幾千年來雖然一直有一小部分人為了公平這兩字在努力,但始終不能完全做到。

很多人都看過易經,因為悟性有所不同,所以在領悟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其實易經對公平說的很明白,也許很多人會詫異「易經根本就沒有提到過公平」,能看出來差異的說明仔細的研究過易經,易經是通過間接的方式來解釋公平的。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已陳,貴賤位矣」,這句話出自《易傳·繫辭上》。不管對這句話持什麼樣的態度,不管是贊同還是反對,都無法改變既定的事實——天尊地卑。話又說回來,很多人認為這句話是糟粕,但昧心自問真的是這麼想的嗎?有誰為了所有人的公平真正的努力過!又有誰從沒有把自己所謂的公平建立在別人的不公平之上呢!恐怕是沒人能夠做到,因為天道如此,否則無法運轉。

天尊地卑原意就是天在上、地在下,這一既定事實誰能改變的了?就算是真的改變了,那萬物還怎麼存在呢?當然也有人會認為易經講的天尊地卑跟公平與否完全無關,天地各有各的獨特性,只有天地完全一樣才不會出現天尊地卑,也就不存在公平這個概念了。但天地若是完全一樣,那就又成了鴻矇混沌了,還談什麼「八卦相摩,剛柔相蕩」化生萬物?

按易經的解釋,天道本身是不公平的,但是天道又向著公平去作用,用易經的術語來說就是「天道本體不公平,但天道體用向著公平往來」。雖然天尊地卑,但「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水流低處,高者漸下,下著漸高。

不只是天道逐漸向著公平前進,人道也是如此,「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總會有人向著公平去努力,因為人的內心對公平有需求,只不過都認為自己無能為力,所以漸漸隨波逐流、人心不古。公平是人為的,只有人為的努力才會越來越公平。

相關焦點

  • 易經名詞解釋
    易經名詞解釋 因其闡發經文大義,如本經之羽翼,故稱之「十翼」,後世將其統稱為《易經》。傳有二萬多字,全部易經二萬四千多字。   《彖傳》:附於每卦卦辭之後,解釋卦辭的意義,凸顯最主要的爻的地位和意義。 「彖」與「爻」一樣是易經特有的文字,據說是古代巨獸,牙齒剛利,能咬斷粗繩,故有「剛斷」之意。彖的行文風格氣勢雄健,斷言斬釘截鐵。
  • 怎麼用易經算卦?
    《易經》是中國第一經,也是群經之始。許多人都以為《周易》就是《易經》,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易經》指《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而《連山》、《歸藏》已經失傳,僅有《周易》廣傳於世。我們都知道易經可以用來佔卜算卦,那麼應該怎麼用易經算卦呢?
  • 什麼是易經?解釋的人很多,但這個解釋才算靠譜——零基礎學易2
    尤其是學易經,這個更不好說清楚,因為很多人已經先入為主的把易經和佔卜劃為等號了,然後再和封建迷信連在一起。其實易經最初的作用就是用於佔卜,以開民智。如《上繫辭傳》中說「聖人觀象設辭焉而明吉兇是也」,《史記·禮書》說「能慮勿易」,也是這個道理。這個具體的以後會說。其實易沒有想像的那麼高不可攀,正如孔子所說的「百姓日用而不知」。那麼易到底是什麼呢?
  • 李居明風水運勢《易經》六十四卦的詳細解釋
    李居明風水運勢《易經64卦》的詳細查詢表,可以查看《周易64易卦》的詳細說明,附錄,《易經64卦》的詳細說明和用文字解釋。周易的六卦63_易經的六卦(水與火)_KanShanglixia周易的六卦63的詳細說明易經的六卦。母雞,小麗珍,吉祥結局的開始就是混亂。翔說:水在燒,琪琪。先生們考慮一下可以防止它。白話詮釋吉吉六卦:繁榮。
  • 現在學習易經算晚嗎,易經是怎麼來的,越早知道越好!
    世界教科文組織還把《周易》作為第一本指導人生的書籍,連《聖經》都排在《易經》之後。可見世界都認識到《易經》的重要價值。我們作為中國人,為國粹《易經》能走出國門受到世界的矚目和推崇而感到自豪和驕傲。可是我們現在還有很多人對《易經》持懷疑的態度,認為就是一本算命的書,對傳統文化的精髓卻棄之不顧,著實讓人可惜。
  • 怎麼學易經算卦?看什麼書?乾心易學
    ,但是沒有人可以帶,不知道如何學習,不知道怎麼學更有用,還有很多問題,比如學習預測會不會對自己不好?其實學習易經沒有任何要求,只要我們願意學習願意看就可以學到很多很實用的東西,不管是自己預測還是替別人預測都可以,易經就是周易,如果要是學習預測學,那就是周易六爻預測,因為周易六爻預測就是根據易經的六十四卦演變過來的
  • 原來《易經》是這樣解釋的
    《易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其實這一句出自《易經》的解說著作《文言》是解《易》之作的「十翼」之一。它是專門解讀《易經》中《乾》、《坤》兩卦的文。諸位應該都知道金庸小說裡的《降龍十八掌》,它的招式用詞都是出自這個《文言》。
  • 易經的智慧曾仕強教授易經為什麼淪為算命工具易經三大特性是什麼
    真正成為《易經》是周文王也就是周西伯,他在牢裡煞費苦心,一個字一個字斟酌。一方面他是受到紂王的壓制,很難能夠暢所欲言有一點躲躲藏藏,有一點難言之隱,有一點說不出來的苦衷。但是他也替我們創造了一個叫做留白性。我在字裡行間,我留了很多可以拐彎抹角的空間。你看他寫完以後,我相信很多人想改它。因為你只要能夠改動它一個字你就成名了。但是怎麼樣也改不了,就算裡面有很多這樣解釋,那樣解釋,搞不清楚的。
  • 《易經》的核心就是象,必須依靠《繫辭》才能理解象的含義
    象,是《易經》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也可以說是整部《易經》的核心,《易經》自秦漢以後之所以分成兩派六宗,或者加上丹道、堪輿、星相、醫藥共為十宗,乃至後世又有理、象、數之說,可全是《易經》的象所惹出來的事。古往今來,有很多的文人學者對於《易經》的象,提出過各種各樣的觀點,綜其內容真可謂浩如煙海。
  • 易經入門 易經是什麼?都包括哪些內容?
    即用最簡單的概念去解釋最複雜的世界。3、不易。變中有不變。世界在變,陰陽八卦不變,故可以「以不變應萬變」。《易經》的「經」則是指經典的著作。儒家奉《易》、《詩》、《書》、《禮》、《樂》、《春秋》為「六經」。「經」是後來為了尊稱這些書而加上的稱呼。《連山易》《連山易》是夏代的易學。
  • 《圖解易經》,一本終於可以讀懂的易經
    先解釋《周易》是易經的三個版本之一,其他的兩個版本失傳了,所以你可以認為易經就是《周易》。易經是一本樸素辯證法哲學,用陰陽對立統一的哲學思想解釋萬物(所有人、所有事、自然和社會),其實就是矛盾對立統一思想,但作者沒有好好闡述他的哲學思想,或者闡述的內容遺失了,最後依賴一本卜卦的字典保存了下來,是關於64個卦和每個卦的6個爻的吉兇解釋,這樣的書當然沒有人去閱讀。
  • 所謂易經卜卦究竟是怎麼回事?
    我們很多人都對易經有過了解,但又對其不甚了解。因為裡面的文字都晦澀難懂,所以很多人對易經感興趣卻無從下手。其實易經不是什麼天書,它之所以叫易經不是叫「難經」那它肯定不會是很難學的一本書。可以怎麼說,只要你學會了易經六十四卦,並把它熟練,結合自身的閱歷,自然也能推算出很多方面的東西。關鍵點在於自身的經歷結合,一個人如果才二十歲出頭,讓他算卦是很難準確的。為什麼這麼說呢?試想一個年紀比你還小的人,閱歷也不夠豐富,他連國外都沒出過,你問他在外國該怎麼賺錢,給你算卦有可以參考的地方嗎?
  • 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怎麼也沒想到出自《易經》
    我們都知道成語「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出自《易經》,其實還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也出自《易經》自強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乾卦·大象傳》看乾卦的《大象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思是:「天體的運行剛健不已,君子因而要求自己不斷奮發上進。
  • 二進位和《易經》還有關係?為什麼說《易經》是超科學?
    人類生命密碼的鑰匙:《易經》外國學者認為《易經》是人類生命密碼的鑰匙,1953年克裡克提出了DNF雙螺旋結構模型,1966年遺傳密碼之父尼倫伯格帶領團隊將遺傳密碼破譯。然後這群學者突然發現,這東西怎麼和東方的《易經》有這麼多的重合地方。
  • 面向少年的《易經》教學實踐:怎麼學,怎麼教,怎麼考?
    文傳君:面對中小學生,《易經》應該怎麼學,怎麼教,怎麼用,怎麼傳播,肖子善老師在四川曲成苑教育開展了三四年紮實的教學實踐
  • 易經是迷信嗎?陰陽八卦在易經中有何作用,學習易經的目的
    易經原來很多人認為是迷信,不錯我也是這樣認為的,首先我們來說說什麼是迷信,迷信這個詞聽起來有一種愚昧和落後的意思。充滿了貶義。其實本身迷信這個詞沒有貶義的意思。從字面解釋,痴迷於自己的信仰應該是褒義的意思才對吧?
  • 張海濤:數字易經是讓更多人輕鬆解讀易經的「人的說明書」
    也基源於此,從《易經》中簡化而來的「數字易經」也遭到了不少人的誤解,今天我們請到了數字易經的傳承人,臺灣數字易經創始人張耀宗大師大弟子張海濤先生,來為我們解讀究竟什麼是數字易經? 筆者:張老師,數字易經與我們傳統的《易經》有什麼關係?
  • 錢一:英語單詞造詞邏輯是基於《易經》思維
    我們將用10萬單詞量的原始配方來證明,英語單詞的造詞規律和邏輯就是基於我們中國的群經之首——《易經》思維。」記者覺得非常奇怪,英語怎麼可能和《易經》結合起來?這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事,今天可還是頭一次聽說。錢一教授介紹說:「世上本沒有語言,但人與人生活過程中,需要溝通交流,就需要一種媒介作為概念傳輸的工具,語言的產生就成了必然。那怎麼產生語言呢?
  • 易經應用|探源《易經》的流派——明義理、解象數
    《易經》成書於周朝,伏羲氏畫出先天八卦,周朝的周文王演繹八卦,周文王的兒子周公將其發揚擴充,而成書《易經》,經乃卜筮之書;《易傳》成書於戰國中後期,以孔子為代表的易學家對它做了哲學、政治學方面的新詮釋,寫成《易傳》,也叫《十翼》,發揮《易經》思想而自成體系的哲學著作。
  • 為什麼要學習易經?
    易理派通俗來說就是易經的哲學思想,象術派簡單點說就是易經的佔卜吉兇功能。所以你看,其實很多人學易經無形之中已經看到了易經的兩大功能,「象數」與「易理」。《易經》講教育要有包容之心,包容蒙昧者,接納陰柔者。啟蒙者的胸懷一定要包容寬廣,對蒙昧之人,不乏同情憐憫。這樣,才能取得啟蒙之功。連我身邊人都說你心態真好,這種人你怎麼能包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