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臺北老街因電影成婚紗熱地

2020-12-20 中國臺灣網

圖:臺北老街因電影成婚紗熱地

2014年08月01日 10:31:5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影片《艋舺》在島內的走熱,帶動影片主要取景地——位於臺北老街的「剝皮寮」,成為時尚熱地。各種追潮的婚紗攝影和藝術攝影、廣告攝影等紛紛來此取景。

 瀏覽更多圖片新聞

[責任編輯:薛白璐]

聯繫我們

投稿郵箱:twwtougao@163.com

聯繫電話:010-83998731

相關焦點

  • 臺灣寫真:在臺北老街感受「艋舺」情調
    中新社臺北10月7日電 題:在臺北老街感受「艋舺」情調  中新社記者 王健  近來臺灣鄉土影片《艋舺》在島內走熱,其主角阮經天也頗有問鼎金馬影帝之勢。位於臺北西側老城區淡水河畔的「艋舺」老街因此人氣躥升,更顯熱鬧。
  • 老街「剝皮寮」成臺北新地標:時光打磨舊日風華
    用時光打磨的舊日風華  2010年底,臺灣本土片《艋舺》的電影場景進行了拆除,這引來眾多遊客前往參觀。《艋舺》中的場景主要是剝皮寮老街,它重現了臺北萬華地區百年前的歷史景觀。  剝皮寮,位於萬華區廣州街,康定路及昆明街所包圍之街廓。
  • 被電影《艋舺》捧紅的臺北老街剝皮寮改頭換面
    被電影《艋舺》捧紅的臺北老街剝皮寮改頭換面     萬華區還有個神秘三角地帶的小角落,叫做「剝皮寮」,因為《艋舺》的開拍,「剝皮寮」終於在交錯的時空中被喚醒過來。
  • 臺北婚紗搬遷啦!臺北婚紗搬遷啦!!臺北婚紗搬遷啦!!!
    臺北婚紗搬遷啦!臺北婚紗搬遷啦!!臺北婚紗搬遷啦!!!
  • 周末「老臺北」一角:「穿越」迪化老街的時空
    中正紀念堂風景優美,一直是拍婚紗照的熱門地點,愛國東路因地理位置良好,同業聚集,發展成為婚紗街。許多婚紗名店都駐紮於此,形成一條人人嚮往地婚紗大街。  店家們為了創造商品獨特性,各自規劃專有的主題套裝商品,提升臺灣婚紗攝影水準,完善服務品質。讓許多女生站在美麗的櫥窗面前,無一不幻想著自己人生中最幸福最美麗的那一天。  地址:臺北愛國東路,毗鄰中正紀念堂 捷運中正紀念堂站2或者3號出口/捷運古亭站6號出口  電影街 武昌街
  • 電影營銷成功案例:臺北老街「剝皮寮」乘《艋舺》起航
    電影營銷成功案例:臺北老街「剝皮寮」乘《艋舺》起航   如今到臺北旅遊,一個之前略顯陌生的名字——「剝皮寮老街」引來越來越多的關注。   而剝皮寮老街位於臺北的萬華區(原艋舺區),就是這部電影的主要拍攝地。2009年9月,剝皮寮老街歷經10年整修,終於落成,正式開放供遊客參觀。一年以來,已吸引了數十萬人次參觀,短時間內成為臺北最著名的景點之一。   一條老街,一部電影,成就了一個通過文化創意產業進行「城市營銷」的成功案例。
  • 電影營銷成功案例:臺北斥巨資整復剝皮寮老街
    臺北剝皮寮老街一景。人民圖片   如今到臺北旅遊,一個之前略顯陌生的名字——「剝皮寮老街」引來越來越多的關注。  而剝皮寮老街位於臺北的萬華區(原艋舺區),就是這部電影的主要拍攝地。2009年9月,剝皮寮老街歷經10年整修,終於落成,正式開放供遊客參觀。一年以來,已吸引了數十萬人次參觀,短時間內成為臺北最著名的景點之一。  一條老街,一部電影,成就了一個通過文化創意產業進行「城市營銷」的成功案例。
  • 剝皮寮:臺北老街的閩南情緣
    這片臺北古早風最為濃鬱的城區,生機盎然。  艋舺,被視為臺北的發源地,在清朝末年商賈雲集,繁榮樣貌一時無二;日據時期,日本殖民者按照日語發音將此地易名為萬華,並沿用至今。  數年前,一部同名電影將此地的名氣再度打響。時至今日,遊客因影片劇情,只知艋舺曾是幫派林立的魚龍混雜之地,而不了解這裡因不同時代的建築交織而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價值。
  • 臺北金山老街 吃遍傳統古早味(圖)
    臺北金山老街 吃遍傳統古早味(圖) 2008年06月19日 17: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金山老街與金山地瓜經常共生共體,地瓜儼然成了金山的招牌名產。
  • 張震臺北甜蜜新婚 嬌妻秀價值15萬婚紗(圖)
    原標題:張震臺北甜蜜新婚 嬌妻秀價值15萬婚紗(圖) 張震(右)今日完婚,新娘莊雯如穿著白婚紗亮相。(圖片來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11月18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37歲的張震今日和相戀4年的圈外女友莊雯如完婚,兩人包下臺北光點電影院1、2樓及戶外花園招待賓客。張震表示:「心情很緊張,想辦一場很溫馨的聚會,跟親朋好友們分享我們結婚了。沒有要很盛大,光點是侯孝賢導演投資,選在這裡剛好也跟電影比較多(有)關係。」
  • 臺北四天:婚紗攝影甜蜜之旅(圖)
    第2頁:Day3&4  臺北四天:婚紗攝影甜蜜之旅  臺北是婚紗攝影這個領域的鼻祖,無論什麼樣的新娘,經當地影樓的折騰後都會有林志玲般的效果,而且臺北的花田、沙灘、古蹟、農莊、瀑布等天然景觀的攝影效果也相當不錯。
  • 十年「拉皮」改頭換面 臺北老街借「艋舺」起航
    今年9月,臺北剝皮寮老街修復開放一周年,「翻開老相簿——剝皮寮影像記憶展」正在此熱鬧舉行。一年來,這裡吸引了數十萬人次參觀,短時間內已經成為臺北最著名的景點之一。這個時下臺灣年輕人必去的老街,在《艋舺》這部電影的「加持」下,成為臺灣觀光業和電影業相得益彰的典範。  今年臺灣的電影市場上,《艋舺》是一朵奇葩。
  • 臺北寫真:徜徉淡水老街 古色古香很隨意(圖)
    九月十五日,記者參觀臺北淡水老街。站在臺北淡水漁人碼頭的棧道上遠眺,可看見對面的觀音山和出海口盡頭的臺灣海峽。作者:曾福志中新社臺北九月十六日電題:徜徉淡水老街中新社記者 曾福志 陳立宇淡水河流經臺北後的出海口就叫淡水鎮,淡水鎮是座歷史古鎮,一八五八年就開埠通商,是臺灣北部最早開發的港口。歷史悠久的淡水鎮因其老街而聞名,但記者初識淡水卻是始於坐檯北捷運,臺北捷運南端新店,北端淡水。
  • 臺灣寫真:在剝皮寮感受臺北老街風情
    中新社臺北9月2日電 題:在剝皮寮感受臺北老街風情  中新社記者 郭軍  位於臺北市西南老松小學南側的剝皮寮老街,是該市現存最古老、規模最大的清代完整街道。近年來,這條老街聲名日隆,大陸及港澳的遊客也紛紛慕名而來。採訪之餘,記者有幸前往一睹這條老街的風採。  據相關資料介紹,剝皮寮成型於清代嘉慶年間。
  • 圖:臺北縣烏來老街特色美食「溫泉蛋」
    圖:臺北縣烏來老街特色美食「溫泉蛋」 2008年09月01日 12: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8月31日,臺北縣原住民族行政局、文化局邀請大陸在臺駐點媒體記者,赴大臺北地區唯一的原住民鄉鎮烏來採風。烏來老街上的「溫泉蛋」為當地特色美食之一,系用溫泉直接煮熟。
  • 圖:臺北淡水老街「阿給」配魚丸湯
    圖:臺北淡水老街「阿給」配魚丸湯 2008年09月16日 10: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到臺北淡水,你最不能不吃的是「阿給」配魚丸湯,「阿給」是日語「油炸豆腐
  • 剝皮寮:臺北百年老街的閩南緣
    剝皮寮:臺北百年老街的閩南緣 2018年03月27日 11:11   來源:福建日報
  • 臺北「十分老街」十分幸福,跟隨《那些年》沈佳宜放天燈
    其實,題目這個臺北「十分老街」並不準確,應該是新北市平溪區。連綿青山間,因煤礦而修築的平溪鐵路線伸向遠方,景色秀美、樸實,又帶著幾許懷舊情愫。平溪線在上世紀80年代一度面臨被關閉,後經地方人士力爭而保留,用於發展旅遊觀光業,如今重煥光彩。
  • 吳玲:臺北的老街
    這條聲名遐邇又頗帶點匪氣名字的老街,是因為四五年前趙又廷主演的電影《艋舺》將此作為拍攝地而為許多大陸人所熟悉。艋舺為原住民語,意為獨木舟。剝皮寮街是現今臺北保存最完好的清代街道之一。老街不長,三幾百米,閩南風格建築,陳舊的紅磚映襯黑瓦和深褐的木門、木窗,環廊和拱圈上花木扶疏,顯得蒼古、深幽。穿行其間,猶如翻閱一幀幀泛黃的老相片,又若置身在一幅上世紀的黑白故事片裡,自己一不小心成了片中的主角。
  • 漫步老街,和臺北來一次深情凝望
    對於臺北,很多人知道她是一個現代化的大都市,然而在車水馬龍的繁華背後,很多老街卻在默默散發著歲月的芬芳。下面就跟隨我們的駐臺記者鄭妙去漫步臺北周邊那些老街,看歲月流轉,品歷史滄桑。 但凡了解臺灣的人都知道,「一府二鹿三艋舺」,這是臺灣的歷史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