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的「爆魚面」

2020-12-18 人民網

原標題:婆婆的「爆魚面」

最近有網友在調侃:現在的過年不是過年,是放假。當「穿新衣」、「辦年貨」等傳統春節習俗漸漸淡出我們日益繁忙的生活時,「年味」也在悄然而逝。

但在我們家,婆婆會用她的方式,來懷念記憶中的過年氣息,「自製爆魚」便是最鮮美也是最溫暖的一道年味。按照海鹽當地的習俗,立春前要祭祀祖先,婆婆早早地盤算著這個一年中最重要的儀式。祭祀物品有很多講究,其中「魚」是家家戶戶都會備好的。祭祀用的魚,通常是挑選鮮活又碩大的草魚,大則重達三四斤,寓意「連年有魚」。

祭祀完後,如何處理這個魚,就看各家本領了。婆婆自小心靈手巧,又愛鑽研菜品,每年臨近年關,她會不厭其煩地處理乾淨活魚,仔細切塊分裝醃製,再架好一口油鍋,極有耐心地一塊一塊過油煎炸。當然,婆婆做的爆魚,挑逗到味蕾還是她自己研究的醬汁,鹹淡適中,鮮香至極。我曾在一旁「偷師」,發現這些美味的調和沒有過稱,沒有講究,也沒有固定程序,全憑婆婆瞭然於胸的經驗。最家常的蔥、姜、蒜、糖,再拿醬油、水邊加熱煮沸,過程中不用試味,所有的都寫在她不緊不慢的舉手投足間。鄰居們也津津樂道婆婆的手藝,熱心腸的婆婆,也願意左鄰右舍順道加工,大家都誇,這個味道比大飯店的廚師都比下去嘍。

在一個冬日的暖陽裡,大伙兒抓著爆魚當零嘴,談論著一年來的瑣事,孩子們在院子裡的大枇杷樹下玩「過家家」,我們似乎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也看到了很久以後的自己。陽光很暖,心裡很安靜。其實,我們最懷念的還是《從前慢》,這大概就是我們最不想丟掉的「年味」吧。

而我,最饞婆婆做的「爆魚面」。在我匆匆趕著上班的早晨,婆婆總能掐算好時間,用嫻熟的動作,下面,焯菜,調味,撈麵出鍋,一碗夾著這焦糖色、油綠色、玉白色的爆魚面,帶著騰騰的熱氣,在春寒料峭的早晨,給了我無盡的底氣和溫暖。

(責編:郭揚、翁迪凱)

相關焦點

  • 天津的上海風味,紅油麵與爆魚面,兩種不同的吃法!
    爆魚是一種江浙滬一帶的小吃,南方很多麵館都會將爆魚當做面的澆頭。一些江浙菜館有沒有這個包子哥不知道,但是把作為一種早點,還把他改良成適合天津人口味,並且發揚光大的,就只有天味樓了。進門右手就是排隊的隊伍,抬頭就是早點的菜單,基本上午8點多粥就都沒有了。我們先從包子哥推薦的招牌爆魚面開始吧。
  • 江蘇崑山的麵條美味——紅湯爆魚面
    奧灶面裡面的紅湯爆魚面最為有名,而紅湯爆魚面又以江蘇崑山的出名,那一種湯的清香,澆頭的美味讓人很是難以忘懷,那麼究竟怎麼能夠才能在家自己做出這樣的美味呢?你喜歡吃麵條的你換一種滋味,那麼不妨一起走進今日的美食小課堂吧,說不定就能夠學會今天的麵條。
  • 這裡的爆魚面堪稱一絕,一口就讓人神魂顛倒!
    想吃爆魚面全上海最不能錯過的一家「絕口老弄堂爆魚麵館」上海最囂張霸氣的餐廳之一很多上海人對它有著深深的喜愛之情>招牌爆魚面堪稱一絕吃上一口,兒時的記憶瞬間湧上心頭小資君更是冒著大雪不惜前去拔草!滬上一絕的爆魚面奶白色的大骨湯底,兩大塊爆魚飄在麵條上面,再配上一勺自製的雪菜,熱騰騰的湯麵在冬天這樣寒冷的季節裡最為治癒了,爆魚是事先燒好的,需要放在面裡暖一暖吃,即使這樣泡在裡面,也不會變軟。
  • 天津吃一碗12元的特色爆魚面,半斤魚加面,好吃秘訣全在湯底!
    天津吃一碗12元的特色爆魚面,半斤魚加面,好吃秘訣全在湯底每一個地方都有屬於每一個地方的特色美食,食物之所以能夠好吃,很大原因也是因為有人們特別仔細的製作。現在街邊美食又如此的多,如果不把美食做出特色來,那還真是能以有征服人胃口的資本的。
  • 爆魚面:不可錯過的江南美味,麵條就是要這樣煮才好吃又有營養
    但是在江南有一種面是百吃不膩的,去過江南的一定都吃過,那就是鼎鼎有名的爆魚面。在江南他們從來不會把麵食當成主食,但是他們卻喜歡在早上的時候來一碗熱騰騰的澆頭面,像蔥油麵,摘菜肉絲麵,鱔絲面,酥肉麵之類的。不過爆魚面確實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述一下爆魚面的做法,那些喜歡做飯的朋友可以跟著學一下。
  • 爆魚面,先將魚塊煎炸好後,再放入滷水中滷製,澆入滷製爆魚汁,配上...
    爆魚面以前在老家,每天都吃米粉,心裡才踏實。在蘇州住了近十年,隨鄉入俗,慢慢的喜歡上麵條了。在江南一帶,蘇州的麵條比較有名,如奧灶面,燜肉麵,爆魚面,蟮糊面等等。今天做的是爆魚面,先將魚塊煎炸好後,再放入滷水中滷製,將煮好的麵條加入高湯,澆入滷製爆魚汁,配上爆魚,撒上蔥花即可。原料:麵條、草魚、小青菜、骨頭、洋蔥、香菜根、蔥白、蔥花、薑片、食用油、鹽、生抽、老抽、蠔油、料酒、胡椒粉、雞精、八角、桂皮、幹辣椒、草果。
  • 這碗藏在水鄉老街裡的爆魚面酥到骨子裡
    在江南一帶,每逢過節,家家戶戶的餐桌上必定有爆魚,就連趕早的一碗澆頭面,爆魚也是不二之選。而湖州爆魚面做得好吃的店,很多都藏在街邊小巷中。冬日清晨,61歲的梅水琴早早來到農貿市場裡,精心挑選了一條13斤重的青魚。走過吳興區東林鎮泉益村新政橋,拾階而下,沿著泉家潭老街往裡走,她開了21年的老店就藏在這裡。
  • 爆魚秘制汁怎麼調?
    爆魚常見於江蘇一帶城市的街頭小巷,可當作零食,也可下酒下飯。浸入的湯汁是爆魚好吃的靈魂,北方醋烹鯽魚也就一種口味,但爆魚可以有不同口味,不同的湯汁調製方法和味道也就有了不同的風味,湯汁的調製成了每個店家秘不外傳的配方。正宗的南方爆魚我也就在電視上看到過,沒親自品嘗過,但是類似的做法在我的平常工作中還是經常製作過的。
  • 爆魚麵湯濃不膩,食而不厭,兩者搭配恰到好處!
    喜歡吃麵食的朋友可以嘗試著自己做一做,畢竟爆魚面這道傳統小吃只流行於江南一帶。平常我們吃麵基本上加的醬料都是蔬菜類型,很少有將魚放在麵條上。在固有思維中魚放在麵條上會腥味比較大。究竟江浙一帶的人是怎樣講爆魚面做的幾乎沒有了腥味?爆魚面究竟該怎樣來做呢?不妨讓我們一起走進爆魚面的美食小課堂吧!
  • 火爆大街小巷的蘇式爆魚在家怎麼做?一碗醬汁就改變沒味道的草魚
    爆魚也被叫做燻魚,江南地區吃的比較多,尤其是蘇州,各大節日和聚會都少不了來一份爆魚,就連在吃麵都要選紅油爆魚面!可見爆魚在蘇州有多受大家喜愛了,爆魚其實很容易理解,就是油炸後的草魚,但是又沒有想像中的簡單,從醃製時的調料,再到魚塊的炸制,還有最後醬料的搭配,如何把無滋無味的草魚做成美味,就成了關鍵!
  • 非常簡單蒜爆魚,看了就想吃
    以前想吃蒜爆魚的時侯,只能去飯店才能吃到,自從會了這快手版的蒜爆魚,那可是隨時都能吃啊,而且味道絕對贊,仔細看哦,主要是調醬汁很重要,20分鐘搞定一道大菜用料米醋白砂糖生抽李錦記蒸魚豉油可加 可不加鹽、雞精少量(也可不加)幹紅辣椒少許蒜爆魚
  • 徐州重口味菜之蒜爆魚,你今天吃了嗎?
    蒜爆魚對不對?不止食客點的概率大,徐州幾乎每家餐館都會有這道菜,因為這可是徐州人比較喜歡的魚的做法,口味重,魚肉入味,非常迎合徐州人的重口味啊!蒜爆魚~ 在徐州已經風靡好幾年了 ,它是很多家常類小餐館的主打菜 。還有的餐館就乾脆以蒜爆魚'為店名! 我如果外出吃飯想吃魚,最先點的菜就是它!
  • 大河北區早點有吃「鮑魚面」的?
    第一次聽說 江都路有家早點鋪兒賣「baoyu 面」時 我也以為此「baoyu」就是彼鮑魚 大餅果子老豆腐都鎮不住津城早點江湖
  • 蘇州這家破爛小店,天天換新油炸爆魚,有人天不亮就來排隊
    魚是非常有營養的一種美食,魚的做法有很多種,其中江南地區有一種爆魚,非常受歡迎,爆魚的做法看似不複雜,但是做得好吃卻是不容易的,每一步都要高標準完成才行,用炸過的魚泡過調味料,魚肉配著這調味料的香味讓人百吃不厭。
  • 蘇州人的一碗麵
    蘇州人的一碗麵是有歷史傳承的。歷史上的蘇州是達官貴人的退隱之地,文人薈萃。他們把「風雅」二字揉成了花瓣化作了深巷中的清風。而世上最大的風雅就是把是把俗事做到極致的優雅。因此,蘇州人做的一碗麵,精緻程度恰如蘇州園林裡廳堂陳設中的盆景。蘇式盆景樁、盆、幾三者是作為一個整體來呈現的。
  • 網絡祝年|年夜飯也叫外賣,上海人最愛點四喜烤麩、爆魚……
    網絡祝年|年夜飯也叫外賣,上海人最愛點四喜烤麩、爆魚…… 澎湃新聞記者 鄒娟 實習生 鄭榆坤 2019-02-04 11:34
  • 蘇州丨中國十大麵條之一的奧灶面,連美食家也要排長隊去吃。
    它家的招牌奧灶面,被評為「蘇州十碗面」,還號稱「東山第一麵館」!  這碗奧灶面,是江南獨有的面,還名列中國十大麵條之一,別說吃貨了,就連專業的美食家也要排長隊去吃它。    雖說是方便包裝,但用料跟實體門店一樣實誠,這肉有半張臉大……  燜肉肥而不膩、爆魚香酥厚實、大排醬香軟糯……這品質真絕了!
  • 2019無錫十碗面出爐
    傳統老式面香辣牛展面爆魚面五香牛肉麵且聽小淘姐下回分解明天一早,吃麵走起!
  • 被熱騰騰的麵條叫醒一天 蘇州人是如何吃麵的?
    燜肉、炒肉、大排、肉絲、爆魚、爆鱔、鱔糊、滷鴨、蝦仁、蟹粉、素交……一個澆頭不夠,那就雙澆、三澆,也是老蘇州最常規的吃法了。美味齋黑黑的甜麵湯和傳統的爆魚是愛吃甜食者的心頭好,酥餅加了蝦仁,他們家的蝦仁要比朱鴻興的更透亮鮮美,一顆一顆像小珍珠。美味齋湯頭雖然偏甜,但是鮮美,讓人忍不住多喝兩口。
  • 崑山人美好的一天,是從一碗奧灶面開始的!
    因為食材純天然,做出來的湯竟然鮮美異常,幾經流傳,才有了如今的奧灶面。崑山人美好的一天,是從一碗奧灶面開始的!崑山奧灶面奧灶面不僅選料講究,還注重「五熱一體」,所謂「五熱」是碗熱、湯熱、油熱、面熱、澆頭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