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中原地區春節民間諸神供奉文化

2020-12-24 筆墨之林

民俗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春節民間供奉諸神是民俗文化方面的一個重要內容。在生產力落後的古代,人對大自然恐懼而又崇敬,依靠著神靈的」庇護披荊斬棘。在人們崇拜信仰諸神的過程中,逐漸由崇拜信仰大自然轉向對英雄人物的崇拜。春節民間供奉諸神,不少原型是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在農耕社會,農民一年辛苦繁忙,無暇顧及祭祀神靈,空閒的春節期間便是他們祭祀神靈和祖先的「節日」。

期盼來年風調雨順

中國人對神的信仰崇拜,主要源自中原傳入的神靈、仙佛,雜糅本地傳說的地方神仙,形成全國各地獨具特色的神仙人物,又有著共同的信奉體系,因而形成一種「多神信仰」。小編將利用四章春節特輯,以北方中原地區(主要是河南、山西、河北、山東部分地區)現存的民俗為例,對春節民間供奉諸神中進行分享,包括最重要的六神:天地、土地、灶王、財神、門神、祖宗神。

神位

天地神

天地神俗稱天地爺,家家供奉,神像貼在院中最顯眼的北牆正中間神龕(供奉神像或祖宗牌位的小閣子)內或牆上。天地神像下面擺有上香上供的桌案。人們把天地神放在諸神之首祭祀。春節民間每天上供祭祀,首先祭祀天地神。

「天地爺」的專屬對聯 「天地三界主,十方萬靈神」

亦或「天高自古懸日月,地厚至今載山河「

天地神神龕位

神位解讀:

天地神的主神是傳說中的玉皇大帝,他是道教多神中地位最高、職權最大的神。他的全稱是「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簡稱「玉皇大帝」。天地神像上寫著「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十個字。「天地」就是指蒼天大地;「三界」有兩種說法:佛教認為三界指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民間所說的三界是指傳說中的天界(天神居住的地方)、地界(人類居住的地方)、冥界(鬼魂居住的地方);「十方」是指東南西北四方,加東北、東南、西南、西北四方,再加上下兩方,合稱十方;「萬靈」,顧名思義,是指萬物之靈,「真宰」就是主宰,真宰就是指玉皇大帝。「天地三界十方萬靈」就是玉皇大帝管轄的範圍。

天地神中最有名的配神太上老君(左上角第二人)。太上老君原型之一為《史記》中所寫的老子。《史記》記載老子活了一百六十歲或二百歲,這是正史記載最長壽的人。老子一生性情恬淡,只求長生不老,別無他求。他曾寫下大名鼎鼎的《道德經》,道家奉為經典,老子也被道家奉為鼻祖。據考證,老子在今沙河市廣陽山(今渡口村北)山洞中寫下《道德經》五千言。今廣陽山尚有老君洞,《道德經》是多神論道教聖典。

——(春節特輯1)

註:本文素材和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南方有家裡供奉祖先牌位習俗,北方地區卻沒有?原來有這種原因!
    其實不能說北方沒有在家裡面祭拜祖先牌位的習俗,只能能說北方城市很少會有人在家供奉祖先牌位,只有在農村的一些宗族長輩家中都是供奉的有祖先牌位,每逢清明、鬼節或過年之時都會進行祭祖。與之相對比的南方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供奉祖先牌位的習俗,便是在城市裡面也有一些老人會在家裡供奉上祖先的排位。只不過北方的沒有南方普及罷了,而之所以會造成這種原因,是因為兩地受到了傳統文化的影響。
  • 為何古代北方經常侵略中原地區,南方則很少侵略中原地區
    北方少數民族地區雖然氣候比較寒冷,而且大多數是沙漠和戈壁,但是他們開發得比較早。按照史記的記載,匈奴人是夏朝的後裔,也就是說,是一部分夏朝的中原地區的人遷徙到北方去生活。因此在那時候,北方就已經發展起來了。 除了中原地區分化一部分人,到北方地區去發展以外,由於西北地區還是中西方的結合部,所以西方的民族,又不斷地向東方遷徙。
  • 春節:門神、財神、天地全神,為何一家之主是灶神?
    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開始,一直到過了元宵節才結束。在中原地區如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等地,每年臘月二十三會「祭灶」:這天人們就將灶王爺的畫像請下來焚化掉,送灶王上天言好事。
  • 在家裡供奉祖先牌位,南方和北方為什麼差別那麼大?
    在北方則不是,這不是因為北方人不好祭祖,而是北方人在歷史上一段時期,統治階層不允許家庭祭祖所造成的。有人把北方人在歷史上的遷徙聯繫在一起,說是中原人遷徙或是避難到南方,也就把北方的祭祖習俗也帶到了南方。這種說法是因對歷史關於祭祀方面的知識不了解所致。
  • 南方和北方的小年為什麼會相差一天
    明天是就農曆二十三了小年了,進入小年後就真正進入春節了。進入小年後大家都開始準備過年的用品了,你準備好年貨了嗎?南方和北方的小年並不是同一天,你知道為什麼嗎?小年的習俗有哪些嗎?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吧!「二十三,糖瓜粘」。農曆臘月二十三,我國北方稱為「小年」,而南方地區則錯後一天,在臘月二十四迎來「小年」。
  • 先來預習~讓揭陽春節習俗2021陪您「雲過年」
    阿龍 製圖彭妙豔,揭陽市文化研究會會長、我市著名學者、地方歷史文化專家,同時也是「揭陽春節習俗」非遺項目的傳承人,對於揭陽的春節習俗有著較為全面的研究,他詳細解讀了揭陽春節習俗三方面涵蓋的內容:生活習俗方面,主要有:冬節(也稱過小年)吃湯圓,酬神(對年初許下願的神或請到家中供奉祈平安的神進行答謝
  • 新石器時代中原農耕文化的擴散與漢藏語系北方起源說
    當地球氣候變暖,部分來到東南亞地區的黃種人開始向北方的中國遷徙。隨著氣候的持續上升,先民逐漸來到北方及青藏高原地區。來到北方的先民之後發展出現代漢族,而到達青藏高原的先民則與先期來到這裡的棕色人種融合,成為現代藏族人的祖先。
  • 細數中國民間供奉的9位財神爺,他們各司其職,不能隨便亂拜哦
    而在華夏先人的傳統信仰之中,便自然擁有了管理財富和接受世人供奉的專有神話形象——財神。千百年的時間流轉之中,財神也逐漸形成了特有的民間文化淵源。如今,萬家燈火之下多數人早已沒有了往日在家中供奉神靈的習慣。但財神的形象仍然始終保留,身穿華服,手持元寶,莊嚴威武卻不失慈祥的財神模樣也早已深入人心。
  • 「新春故事匯」春節民俗故事之五:羊日「迎神」的傳說
    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象徵著團結、興旺。關於春節有很多的傳說故事,大年三十至初六,《新株洲》陸續推出《新春故事匯》特別欄目,讓大家了解更多關於春節的文化典故,看看每個習俗背後都有哪些有趣的傳說。
  • 春節習俗:溫州蒼南民間活動
    蒼南地處浙江東南,東瀕大海,西部多山,現有人口130多萬,大都為明清時期閩地移民後裔,閩、越兩種文化的衝突和融合,形成了蒼南多元宗教信俗文化。春節、元宵節期間,蒼南民間信俗文化活動豐富而獨具特色。二、楊府爺信俗與「太平龍迎新春」活動楊府爺是我國東南沿海最著名的民間神祗之一,信仰群眾遍布浙閩粵、港澳臺乃至東南亞地區,其影響力僅次於海上女神媽祖。蒼南縣雲巖鯨頭楊府殿附近鄉村每年春節至元宵之間都要舉行劃太平龍儀式,喜迎新春。信眾按時將大量的竹扎紙船燒給楊府廟的神靈楊府爺,稱為「還願」。
  • 江蘇文化日曆 | 徐州10大民間工藝 你知道幾個?
    幾千年來,中原文化、三秦文化、齊魯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在這裡碰撞、揉合、衍生、演變與發展,形成了徐州深厚獨特的文化底蘊和優越的文化資源,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多樣、項目豐富。其中,傳統民間工藝品可稱得上是一座瑰麗的寶庫。徐州剪紙、香包、風箏,邳州獅子頭、年畫,銅山麵塑、沛縣泥模,豐縣糖人貢、吹糖人等先後被列入國家和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受到各級政府的保護。
  • 農曆十一/十二月諸神誕日,這些神仙,你都知道嗎?
    2018年還有20天,春節越來越近,農閒時節,民間各類傳統的民俗活動便愈加頻繁活躍,而這些民俗活動大多與「諸神誕日」有關。「諸神誕日」指神仙出生之日或得道升仙之日,後世為紀念,舉行隆重活動,長年累月,相沿成習,既成民俗。
  • 贛南地區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文化——於都嗩吶
    嗩吶是廣大民眾喜愛的管弦樂器之一,在贛南地區的民家中,擁有深厚的基礎。尋常百姓,他們吹奏嗩吶來舉辦婚喪、搬遷、慶豐收、升學等的事情。遇上迎神賽會一類的大型活動,人們也邀請嗩吶樂隊來壯大氣氛。但是,在贛南一帶,最具特色的嗩吶文化,當屬於都嗩吶。
  • 為何「土地公」是民間最普遍的信仰,帶你了解他的傳說與民間習俗
    這是一句讚揚土地公的民間俗語,那麼這位土地公是何方神聖,為何受人如此敬仰呢?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他是一方土地上的守護者,是與那塊土地形成共存的神,傳說土地公也可以隨意上天,但是為了百姓福澤而留在了人間。土地公的信仰是源於古代先民的原始崇拜,先民們覺得地載萬物,取材於地,因此供奉土地公,以祈求地潤萬物,五穀豐登。
  • 教師節:師是古代「五聖」之一,民間為何供奉「天地君親師」牌位
    自古對於師道的敬重,可以說是超過一切神靈的,已經提到了和「天地」同等的地位,所謂「天地君親師」為五聖,至今一直在民間的家庭中供奉牌位,這裡體現了對「師」的重視。尊師重教,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是和「敬天法祖、地德載物、忠君愛國、孝親順長」等終極關懷所在是一體的,以此為基礎,便有了「天地君親師」文化為載體的正堂牌位的敬奉。
  • 清代民俗畫家繪的五十幅神像圖,讓你了解中國民間尊崇的各路神仙
    傳統民間文化藝術的價值:周培春是民間藝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民間文化藝術的發展更親民、更接地氣,容易被平民接受,「大俗即大雅」,這些民俗文化藝術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和不可缺少的部分。歷史價值也非常高,是研究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民間傳統、民俗等等的重要參考史料。
  • 山東人的民間信仰:百樣「神」管百種事,有趣、隆重又充滿虔誠
    但說一千道一萬,山東仍舊是經濟大省、工業大省、農業大省……同時民風淳樸,熱情好客,文化底蘊深厚等特點,也不是網上討論一下,就能被遮掩的。所以,一直想聊聊「一山一水一聖人」的山東。不過,今天聊的話題是山東人的信仰和忌諱,有些內容是聽來的,並沒有親見;有些則是早年間的文字記載。因此,如有錯漏,山東老鄉們或者北方朋友們請指正。內容比較多,咱們分三部分來說。
  • 龍舟競渡:諸神的遊戲,大隱隱於市的「民間」樣本
    龍舟競渡:諸神的遊戲,大隱隱於市的「民間」樣本 巴曉光,祖籍黑龍江,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畢業後即加入福建東南衛視,擔任主持人。
  • 農曆十月諸神誕辰大全,看看你與哪位神仙同一天生日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神仙文化豐富,在我國古代人們祛邪避災、許願祈福的心理之下,誕生了舉不勝舉的神仙,整理的十月諸神誕辰,看看你與哪位神仙同一天生日?現"田都"二字之旗護駕,故稱"三田都元帥",民間信奉的音樂之神。十月初二 周將軍誕周將軍則周倉,關聖帝君的貼身侍衛,有「天下第一忠心之人」之稱,經常被供奉在關羽神像的兩側,執掌稽查善惡,糾察凡塵。
  • 小小的客家釀豆腐,縈繞著客家人千年的「中原情結」
    以秦嶺淮河為界,中國產生了地理意義上的北方與南方,巨大的氣候差異,造成了農業的差異。北方地區相對乾旱少雨,形成了以旱地農業為主的農耕文化,十分適合小麥等喜旱作物的生長。在以農業為支柱的古代,中原地區的地理和氣候特點,決定了它成為華夏文明的源頭。我國南方的廣大地區,氣候溼熱多雨,並不適合小麥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