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能說北方沒有在家裡面祭拜祖先牌位的習俗,只能能說北方城市很少會有人在家供奉祖先牌位,只有在農村的一些宗族長輩家中都是供奉的有祖先牌位,每逢清明、鬼節或過年之時都會進行祭祖。
與之相對比的南方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供奉祖先牌位的習俗,便是在城市裡面也有一些老人會在家裡供奉上祖先的排位。
只不過北方的沒有南方普及罷了,而之所以會造成這種原因,是因為兩地受到了傳統文化的影響。
古時候南方地區被稱為南蠻,因為在中原人看來,南方人有時候做事不合禮節,有時候做事方式也非常野蠻粗糙。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雙方在祭祖的原則還有方式上有著很大的不同。比如說當時北方只有一個宗族的長老,或者說一個國家的主人才有祭祖的權利,普通人是沒有祭祖的權利。
而且祭祖時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必須要在特定的節日按照特定的順序一步步地走完。而南方則是任何人都可以祭祖,想什麼時候上炷香就什麼時候上炷香。因此中原人覺得南方人如此做法太過於粗鄙。
比如當年周天子在分封諸侯國的時候,諸侯王雖然手中有兵權政治權,但是他們唯獨沒有祭祖權,因為祭祖的權利只有在周天子的手中。
在當時的世俗認知中,即便周天子手中並沒有多少軍隊,諸多諸侯國還是要遵循朱天子的意思,畢竟周天子手裡掌握著祭祖權。也就相當於周天子所做的一切代表著祖先的意願,作為子孫自然不可以違反祖先的意願。
有一些諸侯王即便想要祭祖,也要在周天子之後。雖然他們手中軍隊強大,但是絕對不敢無視祖宗的規矩。
不過在當時周天子尚未涉足的南方,任何人都有機資格祭拜祖先,因此讓北方人認為他們此地太過於粗蠻,也就有了南蠻之稱。
不過後來隨著周天子皇室衰落,便開始有些諸侯國根本不遵循周天子的禮數自己祭祖,而當時這種行為也就是公開在挑戰周天子的權威,這要比直接不聽從周天子的命令還要過分。
雖然周天子的禮儀崩塌,不過人們仍然形成了一個認知,只有權力高的人才有資格祭祀祖先,而這樣的一個習慣也作為風俗流傳了下來。比如在清朝末年人有保留著只有皇帝才有資格祭天,祭泰山。
其他的一般官員除非得到了皇上的預批才有資格去祭拜泰山。受到這方面的影響,在北方農村也只有那些資歷較老的長輩才有資基資格祭拜祖先,普通的人是沒有資格祭拜祖先的。
因此在農村也就存在著一個現象,只有一個宗族的長老家裡面放著有祖先的排位,而且也只是等到特定的節日會對祖先進行祭拜,平常人的家裡面根本沒有這些祖先的排位,按照標準來說他們沒有資格供奉祖先的排位。
與之相對比的南方則有所不同,南方並沒有所謂的宗族領導才有資格去管理祖先的宗祠,任何人都有資格祭拜,所以在南方很多人的家裡面都有祖先的排位。
而且南方在祭拜祖先的時候,也不一定會按照特定的節日。比如家裡面有什麼好吃的東西可以供奉或說對先人比較思念了就會上炷香。
所以正是因為這一點原因給大家造就了一個認知,南方人才比北方人更喜歡祭拜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