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奉牌位為中華民族從古至今都在沿用的一種,用來表達對祖先感恩之情的一種形式。牌位原為儒家所用,中國佛教從宋代起予以採用,在牌位上書寫死者法名,置於佛壇或某處,表示祭祀死者之靈。但關於牌位的用材、高度等可是頗有講究的,接下來天恩閣小編就為大家進行詳細的普及。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牌位的材質,最簡單的是拿紙做,如果選擇紙質牌位,對於去世前三年的逝者,使用白色紙製作牌位,三年以後可選擇紅色紙製作牌位。然後也可以選擇木質牌位(棕紅色,棕黃色都可以),不分年限不分顏色,這裡大家不妨考慮選擇天恩閣製作的牌位,材質由為進口紅木,具有耐腐耐蝕,越用越有紅木自帶光澤。
另外,牌位的高度,一年要是十二個月的時間,第一塊牌位高度為一尺三,第二塊到第五塊牌位高度是一尺二(40cm);一年要是閏年,十三個月的時間,第一塊牌位高度為一尺四(46.6cm),第二塊到第五塊牌位高度是一尺三(43cm)。需要注意的是牌位高度均含底座在內的高度。
其次,則是關於牌位的位置擺放,第一塊牌位為中華萬姓宗祖牌位,第二塊牌位為供奉者自己祖先姓氏牌位,第三塊牌位媽媽祖先姓氏牌位擺放位置,第四塊牌位外婆祖先姓氏牌位擺放位置,第五塊牌位妻或夫本姓祖先牌位擺放位置。供第一個牌位中華民族萬姓宗祖牌位,再連接到中華歷代宗親,按道教講就是福澤傳遞,以此祖先就會福澤你的後代。
眾多周知,在中國過去的時間,孔老夫子提倡的祠堂特別多,因為年久失修,以及文化風波的衝擊導致很多祠堂都沒有了,而將供奉牌位這一傳統延續下去,不失為紀念逝去親人的一個絕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