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員工離職時刪除公司文件,被判刑了!

2020-12-27 騰訊網

不知道我們的HR小夥伴有沒有遇到這樣一種情況:

員工因為公司辭退、領導責罵等原因心懷不滿的離開公司,刪除了電腦中的工作文件,並拒絕向公司提供該電腦的開機密碼、工作信息。

這種時候小夥伴們時如何解決的?

是不是無奈聘請專業的電腦公司解除密碼、恢復被刪除的數據,要求該員工承擔密碼解鎖及數據恢復費用?

如果員工表示她離職時完成了工作電腦及物品的移交,公司從未禁止刪除電腦中的文件,他沒有義務進行賠償。

那麼,員工離職時刪除自用工作電腦中的工作文件,要不要承擔賠償責任?

針對這個問題HR便利店整理了一些相關案例來給大家分享。

1

案例詳情

「你設計的是什麼東西?你還好意思來做設計師,你面試提供的作品是哪裡抄來的吧。」部門經理退回了許麗(化名)入職後提交的第一份設計作品。

許麗為報復公司刪除了後臺部分數據,造成公司網店無法繼續照常運作。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檢察院以破壞生產經營罪對許麗提起公訴。

據檢察機關介紹,2018年8月,90後女生許麗帶著幾份自己滿意的作品,來到上海一家內衣店應聘設計師的崗位。面試非常順利,考官對她提交的作品表示滿意,讓她第二天就到公司上班。

第二天,許麗去公司報到,並向她的部門經理提交了第一份設計作品。

沒想到,令她感到自信滿滿的作品卻被部門經理退回。許麗自覺從未受過這樣的委屈,和部門經理大吵一架後,一怒之下辭職回家。

回到家,許麗始終咽不下這口氣。

她發現自己雖然辭職,但公司並未將她的網絡帳戶權限關閉,決定報復公司:她登錄公司的淘寶及天貓網店後臺,更換了公司網店的頭像及主頁,隨機刪除了部分商品的圖片及產品分類。

隔天, 公司發現網店無法繼續照常運作,影響了正常經營。為修復網站,公司花費了近3萬元人民幣。

2

法院審判

許麗為洩私憤,以刪除、修改計算機數據的方式破壞生產經營,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構成破壞生產經營罪。

虹口檢察院以破壞生產經營罪對許麗提起公訴。虹口法院審理後,判處許麗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

類似案例

案例一:財務主管不滿離職刪除公司文件,賠償7000元損失

《新聞晚報》報導,因不滿勞動合同到期離職,財務主管未及時歸還公司電腦並私下刪除機內相關文件,造成公司為數據恢復的經濟損失而被告上法庭。

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對此作出一審判決,被告施先生應賠償原告上海某半導體設備公司經濟損失7006元。

案例二:女員工辭職遭拒絕,惡意刪除公司數據被拘留7日

《北京晨報》報導,工作僅20多天的女排版員楊某提出辭職遭到拒絕後,將公司內部四臺電腦中的大多數電子數據刪除。記者從豐臺警方獲悉,楊某因擾亂公共秩序被警方行政拘留7天。

案例三:一職員辭職時為洩憤,亂刪電腦文件判處有期徒刑3年

黃某在離職前夕刪改了自己使用的電腦中的一些文件,被企業告上了法庭。

經過長達近半年的調查和多次開庭、激烈辯論,企業還請來佛山市公安局網絡科進行鑑定。南海區人民法院對這起案件作出判決:以破壞生產經營罪判處黃某有期徒刑3年。

3

工作交接應該

遵循誠實守信原則

在職業高度自由的今天,入職、離職的現象十分普遍。

法律在賦予勞動者廣泛權利的同時,也對勞動者提出了很多義務性要求,如在離職時,員工應完成工作交接手續等。

然而,員工離職時,應該交接的工作內容包括哪些方面,法律並沒有明確規定,雙方在籤訂勞動合同時一般對此也沒有明確的約定,特別是在電腦辦公成為一種普遍工作方式的當下,對於電腦中存在的電子數據應否成為交接的內容,更是鮮有規定。

實踐中,對是否已經完成工作交接手續,勞企雙方往往各執一詞,糾紛的發生難以避免。

對此,有關法律人士指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50條規定: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

也就是說,員工離職時,應遵循誠實信用原則辦理工作交接,及時返還企業的財物以及相關經營資料,包括存儲在電腦硬碟上的相關數據及文件,以保證用人單位相關工作有序、順利進行,不影響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HR們看完之後最好也提醒下公司員工,尤其是年輕的員工,離職不能太任性,刪除文件要小心,屬於企業生產經營中正在使用的文件千萬不能刪,最好是,輕輕的離去,不帶走一片雲彩,否則,惹禍上身就麻煩大了!

內容整理自澎湃網、東方網、新聞晚報、勞動法研究、檢察日報、人力資源法律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聯繫後臺,侵刪。

溫馨提醒:微信公眾號改版啦,所以HR小夥伴們想要第一時間收到我們的推送,多多點擊在看、轉發、評論(當然也可以直接星標),隨手一點,絕不錯過精彩瞬間~

相關焦點

  • 離職時擅自刪除工作文件,一員工被判賠償數據恢復費用
    (ID:mycnlawyer-com)  法律在賦予勞動者廣泛權利的同時,也對勞動者提出了很多義務性要求,如在離職時,員工有義務完成工作交接手續。而供職於一家貿易公司的邱女士,離職時卻拒絕向原公司提供工作電腦的開機密碼,並刪除了電腦裡存儲的重要文件。公司只得聘請專業公司,解除密碼並恢復數據。
  • 案例解析丨員工離職後擅自刪除工作文件,法院判賠償數據恢復費用
    對於員工來說,離職時,同樣需要履行義務做好工作交接,如電腦返還,公司帳號註銷、鑰匙歸還、消除門禁等工作,配合公司的各項工作,並不是甩手走人一身輕鬆,否則也是很容易惹上官司的哦,下面我們看一個案例:其使用的電腦系公司分配給每位員工各自使用的,並未存儲過任何重要文件,不足以影響公司正常開展業務。另外邱女士表示,在移交電腦前,其刪除了部分與私人有關的文件,這是任何離職員工都會進行的操作,公司從未禁止刪除電腦文件,勞動合同中對此也無任何約定,自己沒有義務進行賠償。她還強調,公司支付的數據恢復費用遠超市場價格,存在偽造可能。
  • 員工離職把自己有關項目資料刪除,拷貝留底,隔天接到領導電話蒙了
    職場上工作變動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變成了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而每一次離開公司,員工都應該將自己手頭上的工作交接清楚,避免出現歷史遺留問題,但是也有一些人在離職的時候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心思,將工作電腦上的各項文件資料全都刪除乾淨,但是自己卻在刪除之前保留備份,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接著往下看。
  • 員工事先備份項目資料,離職前全部刪除,公司打電話索要霸氣回絕
    最近在網上看到有網友吐槽,說自己朋友手下的某個員工主動提出離職,公司批准之後,朋友以為他就拿著東西走人了。沒想到,這個員工在離開公司之前,把電腦裡所有的工作資料都刪掉了,而且還把公共磁碟裡的項目資料刪除了。這些被刪除掉的資料,這個員工已經提前備份帶走了。現在公司需要這些資料,可是他卻拒絕歸還資料,並且還說自己現在在休年假。
  • 員工離職把自己有關資料刪除,拷貝留底,隔天接到領導電話蒙了
    有時員工離開公司時是帶著怨氣的,並不是好聚好散,有的人甚至不想完成交接工作,但是無奈為了那點賠償金或者是壓了一個月的工資,也都會忍讓一番。而職業論壇上有這樣一則帖子,講述的是某網友的朋友手底下的一位員工辭職了,但是卻把他自己工作電腦上的所有資料都刪除了,而且還做了備份文件,公司讓他交出來,卻被拒絕,而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怎樣正確離職?公司會怎樣正確處理員工離職的問題?
    對於員工不辭而別,許多公司在規章制度中都有相關規定,員工多久不到崗位計算「自動離職」,但這種離職類型的「自動離職」並不等於勞動合同的終止!正確的方法是公司根據「勞動合同法」處理勞動合同的終止。除非你能證明員工的倉促離職給單位造成了經濟損失,否則你可以向員工索賠,但在這方面很難證明。五、員工自動離職後,TA回來要開離職證明,可以拒絕嗎?在實踐中,許多僱主不籤發離職證書,因為工人未經批准而離開,導致公司損失或未能履行工作轉移義務。那麼,僱主是否可以基於這個理由為它辯護呢?
  • 員工被裁,離職證明上寫被辭退,結果要求HR重寫時愣住
    身在職場,幾乎所有人都避免不了離職這一流程,大多數時候,即使是離職,企業和員工也會保持一種比較良性的關係,隨著企業管理制度越來越完善,企業一般會給員工出具離職證明,而這份證明對員工的作用也多是助力其找到更好的工作。
  • 浙江杭州松下員工發朋友圈,被公司告知刪除不然離職
    讓日本的松下公司處於口浪尖上呢?一起去看看吧9月18日剛剛過去,但是浙江杭州的松下電子卻不平常。據相關媒體報導:松下電器公司在杭州工業園區。 9月18日,一名中國員工在朋友圈轉發的內容上寫道:「不要忘記民族的屈辱,要記住歷史」。
  • 離職後,公司未及時開具離職證明,員工可以要求賠償嗎?
    入職新公司時,新公司往往會要求你提供原公司出具的離職證明,否則,新公司將會拒絕你的入職申請。那麼,離職後原公司未及時開具離職證明,員工可以要求賠償嗎?本案中,甲公司與小劉解除勞動合同後,確實存在未及時向小劉出具離職證明的情形,該公司雖主張未及時出具離職證明的責任在於小劉,但並未提交證據證明,而小劉提交的證據顯示系因甲公司未能出具離職證明而導致小劉未能入職新單位,故甲公司應當賠償由此給小劉造成的損失,甲公司關於不予賠償損失的主張不能成立。
  • 公司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需要如何賠償員工?被迫離職員工如何舉證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KK,今天跟大家分享下「正式員工,公司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需要如何賠償員工,被迫離職員工該如何舉證?」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吧!舉證1:離職證明背景回顧:我至今入職七個多月,因公司原因被迫離職,手續和賠償已經和公司談妥,主要是在手續上還有些歧義和爭議,離職的那天大家都不是挺開心的
  • 績效不及格被勸退,50歲IT技術主管刪除公司全部存儲信息後被判入獄
    檢察官指出,「作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Stafford 能夠訪問其他員工的系統登錄憑證,並有權在履行技術支持職責的過程中使用這些憑證。」 「Stafford 還負責在員工離職後,禁用相應用戶的網絡訪問憑證。」
  • 離職員工洩露技術秘密 軟體公司如何應對
    案件的緣起C某曾是A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擔任公司的技術部經理、軟體開發工程師。在A公司所主張的核心軟體開發期間,C某參與了大部分的研發工作。之後,C某從A公司離職,去往B公司任職。在C某離職後的某天,A公司的法定代表人D某接到了客戶的郵件,發現B公司可能使用了其公司的核心軟體技術。
  • 面對「不辭而別」的員工,公司能夠拒絕出具離職證明,發放工資嗎
    雖說離職是勞動者應有的權利,但《勞動合同法》關於離職時有著明確規定的,員工要離職的,應該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告訴公司,這樣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如果還處於試用期的話,則只需提前三天告知公司即可。然而,很多想要離職的員工很喜歡給公司來個「不辭而別」,可以說這樣的隨性員工讓許多公司的負責人相當頭疼。對於這些「不辭而別」的員工,很多公司都會在員工手冊、公司規章制度裡面明確規定:「曠工超過三天的員工,視為主動離職,公司可以辭退該員工,而工資發放日之前主動離職的員工,將拿不到屬於自己的工資,等員工回來辦理完離職手續後,再發放工資」。那麼問題來了,這條規定是否合法呢?
  • 員工離職申請表
    員工離職申請表填表日期:姓 名部 門職 位入司時間合同到期日學 歷已□未□3、交還相關重要文件與資料。4、離職人員計算機系統作業。5、移交清冊暨《員工離職申請表》。已□未□已□未□已□未□二財務部門1、公司個人借款歸還。已□未□2、應收帳款催收。
  • 離職證明中能不能寫離職原因?高院判例來了!
    ,故要求原公司刪除《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書》第二條後重新出具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文件。的規定,該規定並沒有排除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上記載解除勞動合同的原因,故關宏宇以此為由要求公司刪除《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書》第二條後重新出具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文件,本院不予支持,故關宏宇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駁回。
  • 員工離職,公司應該在什麼時候為員工結算工資?
    員工離職,一般公司不會為一個員工直接結算工資,都是等著下個月一起結算。那麼,公司的做法是不是合法的,離職時對於員工的工資結算時間,法律是如何規定的?一、公司應該在什麼時候結算工資?(一)按照法律規定,員工離職時,公司應該在員工離職時就結算員工的全部的工資。《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9條規定,勞動關係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勞動者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公司依法向離職員工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就應當支付。
  • 員工被裁,離職證明上寫被辭退,結果要求HR重寫時愣住了
    離職證明,職場人士避之不及的四個字。這份證明是員工將要失去這份工作時才會收到的文件。如果員工在職時表現突出,公司的Hr就會在員工的離職證明裡誇讚該員工,為員工找到更好的工作助力。但有些公司為了減少損失,在裁員時會通過離職證明來威脅員工,藉此達到讓員工主動離職的目的。
  • 菲律賓一菠菜公司為防止員工跳槽,拒還離職員工護照
    博華資訊報導:菲律賓有網絡博彩公司為防止員工跳槽,要求凡是離職員工,都不給護照,自己去大使館補旅行證回去。下面是公司發的通知重要通知:各主管及行政注意!即日起,如有個別員工確實要離職的,經過溝通留不下來的,不管什麼人都不能給護照,讓他去大使館補旅遊證回去,這才能保證不是跳槽、被挖,為不影響集團風氣,必須按此策執行,絕不能給跳槽機會。如有主管跟行政不經過公司同意擅自給護照的罰款十萬人民幣。不給護照原因:1.如果不是跳槽,只要護照不是拉黑回去護照同樣能補2.如果護照拉黑,回去同樣剪掉,跟補旅行證沒兩樣。
  • 員工離職遭公司索賠 60 萬,法院:不用賠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遊進國 艾家靜 見習記者 柴軍虎)王某是一家公司的技術總工程師,在他離職後,公司以帶走商業秘密、為其他公司提供服務為由將王某起訴,並要求王某賠償 60 萬。&34; 該公司代理人認為,王某將公司產品的設計等技術信息對外公開兜售,並利用相關技術為其他公司提供服務,存在違約行為,給公司帶來了損失,於是訴至法院,&34;此外,公司代理人還要求王某歸還所有涉及到的項目相關資料,包括方案圖、效果圖、工作日誌、與客戶聯繫資料、報銷單據等
  • 員工離職時,為什麼有些企業不願給員工失業金?
    離職員工必須要滿足以上三個條件的,才能領取失業金。據我所知,員工失業金可以連續拿二年,通常只有一千多元左右。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員工離職了,如果符合領取失業金的所有條件,但往往還有些企業不願意讓員工拿失業金,那就是企業有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