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1868年5月3日,日本幕府統治正式結束

2020-12-16 往事推送

江戶幕府,是日本歷史上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幕府政權,從創始者德川家康從(圖)1603年受封徵夷大將軍開始,直到1867年末任將軍德川慶喜大政奉還於明治天皇。在江戶幕府時期,徵夷大將軍是實際上政權的控制者、國家的最高領導人,號稱日本國大君,天皇朝廷不過是被幕府架空甚至被監控的象徵性元首。

德川慶喜(圖)是江戶幕府的第15代將軍,也是末代將軍。面對日漸衰落的幕府體制,德川慶喜原打算藉助外力實行西化,繼續維持幕府政權合法性,但隨著英法等國解除幕府權力的路線確定,德川慶喜失去外部力量的支援。1866年底反對倒幕的孝明天皇暴斃(因此有傳是倒幕派所為),至此江戶幕府已經搖搖欲墜。

1867年,薩摩、長州和廣島三個強藩組成倒幕同盟,德川慶喜為了避免一場內戰,主動舉行了大政奉還儀式(圖),將政權還給明治天皇,希望以此苦肉計能夠在新體制下繼續保存幕府的實力。

儘管舉行了大政奉還儀式,但是倒幕同盟並不信任德川幕府的任何舉動,決心發動以「王政復古」為名的政變,建立由天皇主導的新政府。德川慶喜面對倒幕派的強大壓力,只能選擇一戰。帶領幕府軍一萬五千人由大阪進攻京都,決戰為數五千人的政府軍,幕府軍卻於鳥羽伏見之戰大敗,慶喜只得逃回江戶。圖為戊辰戰爭中的薩摩藩武士。

戊辰戰爭失敗後,德川慶喜(圖)在海軍奉行勝海舟遊說下,同意投降,在1868年5月3日,德川慶喜交出江戶(今日本東京),改封於靜岡,領70萬石地,德川幕府在江戶265年的統治結束。

1868年4月6日,明治親政後不久,率領公卿諸侯祭告天地,頒布《五條御誓文》為國是綱領,展開維新圖強大業,並大力推行有利於發展資本主義的改革,開啟日本現代化的明治維新時期。1868年9月3日,頒布江戶改稱為東京詔書,將「江戶」改名為「東京」。1868年10月12日,明治於京都御所進行加冕禮。明治二年(1869年)10月13日,開始遷都東京。圖為明治進入東京。

退任後,德川慶喜遷往靜岡居住,且日益失去對政治的興趣,沉迷於打獵、射箭等活動,儘量避免與天皇會見。1897年他從靜岡回到東京居住。翌年他前往皇居(即前江戶城),首次覲見明治天皇。1902年被冊封為公爵。圖為晚年德川慶喜。1913年,因肺炎而逝世,終年七十六歲。圖為隱居時期弓術成為德川慶喜最經常參與的活動。

相關焦點

  • 德川幕府統治日本260多年,倒臺以後何去何從了?
    德川幕府,在日本江戶時代橫行的封建政權,自掌權起,建立起260多年的統治。當時的日本仍處於封建社會,德川幕府建立統治後,不斷加強中央集權,還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此時的外界風雲變幻,日本全然不知,直到國門被打開,才開始進行改革。一直推行封建統治的德川幕府,早已無法控制覺醒的國民,被無情地推翻。
  • 日本風雲:從幕府統治到明治維新,倒幕運動是如何影響了日本的?
    在1852年「黑船事件」後,日本迫於美國武力威脅被迫開國,結束了日本長達200年的閉關鎖國政策,在這次事件後,日本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幕府的統治開始慢慢瓦解,隨後各地陸續爆發的「倒幕運動」,讓幕府統治日本千年的歷史徹底終結。
  • 德川幕府統治日本264年,被推翻後其家族後代結局如何?
    就在大家以為織田信長能統一日本的時候,他麾下的大將明智光秀,生出野心要取代他,並決定在本能寺幹掉織田信長。 1582年6月1日,明智光秀把織田信長派去救助羽柴秀吉的援兵,大半拉了回來,約1.3萬人,團團包圍本能寺,「本能寺之變」爆發,織田信長只有100多親信守衛,寡不敵眾,只能點火自殺。
  • 德川幕府統治日本264年,末代幕府將軍退位後,他們家族依舊繁榮
    當然了,這僅限於一種象徵,真正的權力,還是在德川幕府手裡。德川幕府自此統治了日本264年之久,最後一任幕府將軍是德川慶喜,真是個喜慶的名字。列強用大炮打開了日本的門戶以後,德川幕府逐漸失去了人心。尤其是維新派的人都覺得必須要將德川幕府趕下臺,否則日本又要回到戰國時代了。
  • 德川幕府統治日本265年,被推翻後,其家族怎樣了?說出來別不信
    德川幕府是由徵夷大將軍德川家康於1603年在日本江戶所建,共經15代徵夷大將軍,歷時265年,是日本史上最強盛的武家政治組織。徵夷大將軍首次出現於794年,原本是平安朝為對抗蝦夷人所設的高級臨時軍官職位。
  • 德川幕府統治日本264年,被推翻後其家族結局如何?答案來了
    這種從政壇上退出的家族,後來居然奇蹟般地在商場上打造出了一片自己的天下,其實也是挺神奇的。 不過其實這也可以理解,家族積累了200多年的財富,等到他們退出政壇以後,自然有資本成為日本的重要財團之一。這種情況其實不止日本有,還有某個鄰近的國家也是有的。只不過一個是耗費了數代人的努力,一個是一兩代人的積累罷了。
  • 部編版:九下歷史第4課《日本明治維新》導學案
    1853年和1854年,美國海軍艦隊兩次強行進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開國門,否則開戰。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條約上簽字,開放港口。不久,西方國家接踵而至,幕府統治發生動搖。二.「倒幕運動」1.為什麼日本會發生倒幕運動?
  • 日本的統一和德川幕府的統治
    1558年,尾張國大名織田信長(1534——1582年)應用從葡萄牙輸入的槍炮,依靠由武士組成的騎士隊和由農民組成的步兵隊,開始了統一日本的事業。1568年, 佔領京都。1572年,結束了室町幕府的統治。織田信長未能完成日本的最後統一,1582年他死時,僅統一了日本的一半。
  • 德川幕府統治日本264年,被推翻後其家族結局如何?說出來很難信
    但凡說到日本歷史,就不得不提大名鼎鼎的「德川家族」,自從德川家康上位後,德川家族在此後的日子裡統治日本長達264年,公元1867年,德川家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交出政權,日本政府將會如何對待他們?德川家族的結局又會怎樣? 在說德川家族之前,我們要先簡單了解一下「幕府」為何物。
  • 日本:事實與歷史,你真的了解這個民族嗎?
    地球上很少有國家比日本擁有更豐富多彩的歷史。 在亞洲史前薄霧籠罩下的日本移民中,日本見證了天皇的興衰,武士統治,與外部相互幹擾,在亞洲大部分地區擴張,失敗和重生。在20世紀初期,日本是戰爭最激烈的國家之聲一,如今,日本經常成為和平主義的聲音,並在國際舞臺上表現出克制。
  • 德川幕府統治了日本265年,明治天皇登基後,德川家族又怎樣了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只有在群雄割據的年代,才會湧現戰神名將,正所謂「殺一人是罪,屠百萬是雄」,在日本的歷史上,唯有戰國時代,名將頗多,最著名的就是戰國三傑,即: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
  • 江戶時代幕府統治下的日本是一個怎樣的形態?又發展了些什麼?
    引言16世紀末年和17世紀初年以漫長的幕府統治猛然一分為二為特徵。事實上,在兩個多世紀的時間裡,德川革命使日本與世界其餘部分隔離開來,並強化了封建習慣和制度。16世紀末年,一位名叫豐臣秀吉的農民之子在日本列島建立了獨裁統治。
  • 倒幕運動拉開了明治維新的序幕,讓日本走上現代工業化道路
    倒幕運動是日本近代歷史上重要的歷史事件。明治維新前,日本以中下級武士為主體的改革派,集中在西南部經濟較發達的薩摩、長州、土佐、肥前四藩。他們認識到國家的落後民族危機,提出「尊王攘夷」口號,實質是推翻幕府統治。
  • 1603年-1868年德川時代日本首都在哪裡?其實不是京都而是江戶
    在談及日本歷史的時候,往往有這麼一件重要的事情不容忽略:慶應四年(公元1868年)七月十七,明治天皇下詔將江戶改名為東京,並在同年十至十二月行幸東京,隔年(明治二年,1869年)更將皇室與政府駐地從京都遷到江戶,我國一般直接稱這個事情為「遷都東京」。
  • 德川幕府的最大危機:日本史上「倒幕運動」與「明治政府」的建立
    鳥羽伏見到上野戰爭慶應四年(1868年,同年改明治元年)正月,駐大阪城的德川慶喜炮製「討薩表」,將舊幕府軍隊派往京都。三天後傍晚,京都郊外的鳥羽,伏見二地幕府軍與薩摩,長州兩藩的討幕派軍隊發生交火。鳥羽伏見之戰是真正意義上的舊幕府和薩長討幕派之間的戰爭。
  • 日本武士也算半個貴族,為什麼他們還要不遺餘力地推翻德川幕府?
    ①嚴格的身份等級劃分,斬斷了下級武士上升的階梯,他們成為武裝倒幕的主力軍1598年,豐臣秀吉病逝,年僅6歲的小兒子豐臣秀賴即位,作為五大老首席的德川家康代理國政。1603年,德川家康率兵打贏了關原合戰,他的政敵石田三成、小西行長等被處死,自此德川家獨霸日本政壇,德川家康本人被封為徵夷大將軍。同年,他創立了江戶幕府,開始了日本長達260餘年的德川幕府時代。
  • 日本明治維新為何成功?
    明治維新既是日本從鎖國到開國、全力追趕西方近代工業文明的重大舉措,也是日本從幕府統治的封建制國家走向君主立憲的近代化工業強國的轉折點,同時還是與晚清中國在國力上拉開距離的關鍵所在。從1192年到1868年的日本「武家政治」,歷經鎌倉時代、室町時代、戰國時代,到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時代,通過武力,完成了從一個武家到另一個武家的權力過渡,形成從1615年到1868年長達二百五十三年的德川幕府統治的江戶時代。德川幕府統治的結束,是德川幕府統治合法性流失的結果,那麼,德川幕府統治的合法性是如何逐漸喪失的呢?一是幕府在無意之間喚醒了天皇的權力意識和各社會階層的權利意識。
  • 世紀通簡史:日本的封建統治時期,明治維新,德川幕府(一)
    德川幕府統治下的日本德川幕府的封建統治德川幕府統治時期(103—1867年),設在江戶的幕府是全國最高統治機關,國家大權掌握在幕府將軍手中。將軍稱為「徵夷大將軍」,他依靠以老中(有時在老中上面設置大老)為首的幕府官僚進行統治。
  • 明治維新背後的國家體制重構,幕府政治背後的危與機!
    武家統治最初是1192年建立的鎌倉幕府。隨後是室町幕府,併到德川幕府結束。幕府統治都是世襲的為了減少日本社會對幕府統治的阻力,這些幕府經常打著天皇的招牌。雖然曾經也與天皇發生過競爭,甚至是戰爭,但是天皇依然被幕府保留下來。幕府掌握實際的國家權力,而天皇則是名義上的精神領袖。這種日本社會下的二元政治架構使日本社會長久以來保持相對穩定。
  • 日本的鎖國開國與倒幕運動
    19世紀中期,日本仍然是一個閉關自守、封建落後的國家。天皇是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實權掌握在世襲的將軍手中,當時的日本是由德川幕府將軍統治著。天皇、將軍、大名、武士構成了日本的封建統治階級,他們殘酷剝削、壓迫佔全國人口80%的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