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粥油 飯焦在中醫學裡能養生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餘燕紅 通訊員 許詠怡

  天天在吃飯,你知道米飯裡也有中醫學嗎?聽聽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番禺院區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鄭豔華怎麼說——

  粥油

  將大米、小米一起用來熬粥後,很大一部分營養進入湯中,其中尤以粥油中最為豐富。

  鄭豔華介紹,粥熬好後,冷卻一段時間,便可發現在粥的表面浮著一層細膩、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質。中醫把它叫做米油,俗稱粥油。粥油性平,味甘,功能益氣健脾,滋陰養胃,利小便通淋。

  中醫認為,大米熬粥後大部分的營養和精華都在粥油裡,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在古代醫家看來,粥油的滋補作用絲毫不亞於人參、熟地等名貴的藥材。《紫竹林單方》提到「治精清不孕方,用粥油日日取起,加煉過鹽少許,空腹服下,其精自濃」。也就是說,男子想調精助孕,不妨空腹喝點加了鹽的粥油,以助養腎精;女人產後喝的小米粥,也是藉助了粥油的滋補作用;老年人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腎精不足的問題,如果常喝粥油,可以起到補益腎精、益壽延年的效果;幼兒、患有慢性胃腸炎的人,喝粥油能補益元氣、增長體力。

  粥油

  製作步驟

  (1)備小半碗小米(或大米)。洗乾淨待用。

  (2)鍋裡放適量的水,燒開後,再將米放入,待再燒開後轉小火慢熬,期間不要再加水。如果喜歡稀粥的,熬半個小時左右;喜歡稠點的,可再多熬20分鐘。

  (3)關火後不要馬上動粥。放涼一點的時候,傳說中的粥油就飄起來了。

  需要注意的是,為了獲得優質的粥油,煮粥所用的鍋必須刷乾淨,不能有油汙。煮的時候最好用小火慢熬,而且熬製時最好不要添加任何佐料。

  飯焦

  飯焦也叫鍋巴,但不是現在零食的鍋巴。傳說三國時代,劉備茅廬三顧,請諸葛亮出山時,諸葛家徒四壁,無甚招待。其妻黃月英,見鍋裡還剩些鍋巴,遂用米湯煮鍋巴,香潤爽口。

  鄭豔華稱,燒焦的食物在營養學上被列入垃圾食物、致癌食物。但中醫講的「焦」只是微微焦黃、焦黑的狀態,並且用的是無油幹炒的方式,是通過炒焦來增強藥材本身消食化積的能力。比如焦三仙,是用三味炒焦的藥材組合而成的。

  很早以前民間就以焦鍋巴入藥了。飯焦具有和中、健脾、消食、止瀉之功,胃弱者及慢性胃炎、不思飲食者宜食;脾虛、消化不良、久瀉不愈的老人、小兒宜食;病後消化力弱、食積腹痛者宜食。或以水煮成焦鍋巴粥,則焦苦之味全無,竟成焦香可口之味;或以之為細末,1日3次,每次1勺(約10g),開水送服。

  名中醫蒲輔周曾經以焦鍋巴為主藥,輔以山楂、神曲、砂仁、雞內金、蓮子之類,製作鍋焦丸,並認為此丸性味和平,無論男女老幼,中虛脾弱,肌肉消瘦,久患下利(腹瀉),或大便不成形,俱可久服。

  飯焦的製作

  (1)用電飯煲是沒有飯焦的。可以試試做煲仔飯或石鍋飯,這比較容易產生飯焦。

  (2)如果在外品嘗煲仔飯或石鍋飯,鍋底的飯焦,也不要浪費啦。

  蓮子飯焦粥

  原料:蓮子肉50克,飯焦(鍋巴)、白糖各適量。

  方法:蓮子浸泡半小時後與飯焦一起,加水,用文火煮粥,等蓮子肉爛熟,調入白糖即可。早晚餐溫熱服食。

  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容易溏洩的人群。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餘燕紅 通訊員 許詠怡

相關焦點

  • 粥油很滋補 飯焦能入藥
    你喜歡喝粥還是吃飯?喝粥時,你有沒有留意過上面有一層黏稠的膜?沒錯!就是俗稱的粥油。吃飯時,你有沒有留意過鍋底那層微微焦黃的鍋巴?是不是嚼起來很香?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番禺院區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鄭豔華說,其實粥油和鍋巴還是調養身體的好東西。
  • 廣州的四大發明——粥粉面飯
    總慢半拍的麥兜認真思考後答道粥粉面飯老師也認真想了一下說算你啱啦(粵語:算你對啦)民以主食為天華夏地大物博江南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文思豆腐細如六朝煙雨而川渝火鍋裡紅油翻滾食材則熱鬧似長江碼頭五湖四海各有看家本領但無論是江南江北山居海漁
  • 中醫養生食譜之粥品
    米湯米湯的功能:米湯又叫米油,是用上等的大米熬稀飯或做乾飯時,凝聚在鍋面上的一層粥油,米湯性味甘平,能滋陰長力,能驅寒提神、暢腸胃、生津液有很好的補養作用。粥熬好後,上面浮著一層細膩、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質,中醫裡叫作「米油」,俗稱粥油。很多人對它不以為然,其實,它具有很強的滋補作用,可以和參湯媲美。通常所說的粥油是由小米或大米熬粥後所得的。中醫認為,小米和大米味甘性平,都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的作用。對女性而言,食用米湯可以調節內分泌健康。
  • 輕鬆做出有飯焦的「煲仔飯」,就這麼簡單
    差不多每一季的《阿爺廚房》都會做煲仔很久之前就想要做煲仔飯,無奈一直覺得家裡沒有明火爐灶,挑戰煲仔飯可能有點搞笑,但最近看《阿爺廚房》又看到鼎爺在做煲仔飯,就想著自己試試搗鼓一下,沒想到一次就成功這些帶油膩或者是帶肉汁的食材放在煲仔飯的飯表面,在蒸熟的過程中裡面的油份跟肉汁就會慢慢滲入到飯裡面,就會讓飯更有味道,而且也會讓飯焦帶有一點肉香味或有香味,嚼的時候更有勁。
  • 自製「皮蛋瘦肉粥」,萬萬別直接放皮蛋,多加一步,粥裡沒腥味
    自製「皮蛋瘦肉粥」,萬萬別直接放皮蛋,多加一步,粥裡沒腥味現在人們的生活是越來越豐富了,各種美食琳琅滿目,對於人體所需來說,早餐顯得非常重要了,人們一般的早餐都是包子粥、油條豆漿等等,喝粥是1我們國家的傳統,現在粥的品種也特別多,比如:小米粥
  • 學做養生又健康的幾種營養粥
    很多人為了養生每天都會熬製不同功效的粥。可是怎麼樣去煮一鍋好粥呢?煮粥我們應該注意一些什麼呢?怎麼樣才能讓粥煮出來好喝呢?別著急,小編今天就來告訴大家這些方法。六大技巧教你做出一碗美味粥夏日炎熱,做飯成了一件大家內心都拒絕的事,那麼煮粥便成了很好的替代。但是要注意了,粥裡有些東西是不能放的,這會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
  • 可替代「參湯」的「米油」,特別適合病後體弱者
    飲食小知識:廚房裡的中藥炮製學同樣的食材炮製後性味發生變化,可以發揮不一樣的作用。昨天給大家推薦了由米飯炮製而成的飯焦,今天推薦的也是從大米炮製而成的產品——米油。今日推薦——米油材料:大米適量。做法:大米以及適量清水加到砂鍋中,滾開後轉慢火燜煮。當粥煮成粘稠時,可以見到上面浮著一層細膩、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質,即是米油。
  • 粥無定式,那麼,中國到底哪裡的粥最好喝?
    山西的小米粥裡能加一切,比如小碴子。只不過換了個糝糝稀飯的名兒罷了。圖/網絡 出沒出米油,是判斷一碗小米粥成功與否的關鍵依據。羊肉泡粥。圖/網絡 廣州丨有粥食粥,有飯食飯 一煲靚粥,是廣州人解饞養生的早晚秘籍,更是行走江湖、互表情誼的不二法則——「有粥食粥,有飯食飯」
  • 自己熬粥,怎麼熬出「米油」,粥鋪老闆稱:「這1步」絕不能錯
    粥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飲食,對於養生的人來說,粥更是一日三餐都離不了的飯食。喝粥極其養胃,所以腸胃敏感的人適合常喝粥,但是我們自己熬的粥為什麼很難熬出米油,聽粥鋪的老闆說,是因為我們用錯了水。
  • 廣東話百科:飯焦(「飯焦」好吃嗎?)
    廣東話百科:飯焦  點樣讀:  飯焦(faan ziu)  乜意思:  「飯焦」是指鍋巴。  點造句:  每次食煲仔飯我都會食埋啲飯焦。(每次吃煲仔飯我都會把鍋巴也吃了。)  你唔好食咁多飯焦,因住熱氣。(你不要吃那麼多鍋巴,小心上火。)  話你知:  在粵語中,「飯焦」是鍋巴的意思。此外,粵語中的「食飯」是吃飯的意思,「住家飯」是指在家裡做的飯。
  • 讓這家春節不停業24小時粥店來告訴你
    這家24小時營業的潮汕砂鍋粥,2019年登陸海口後,就成了許多養生吃貨的打卡點。新年快到了,店內還新推出新款鮮到上頭的海鮮粥,新款正宗潮汕小吃,吃貨的清單又要刷新啦。店裡的明檔完全透明,每次到了飯點,這裡就忙得停不下來。
  • 「飯泡粥」——上海人的「一粥一飯」
    作為吃著和茶泡飯極其類似的「飯泡粥」長大的1970年代生上海人,今天就說說這「一粥一飯」。「飯泡粥」即上海人所說的「泡飯」,不是像潮汕砂鍋粥那樣把生米熬成粥,再加種種佐食,而是通常在剩飯裡加入小半碗開水,乾濕程度須適宜,太幹口感冷熱不均,太水衝淡胃液。「茶泡飯」炮製法與「飯泡粥」幾乎完全一致,區別只在多了一味茶葉。
  • 蘑菇最好吃的做法,幹炸蘑菇,外焦裡嫩,比肉還香
    蘑菇最好吃的做法,幹炸蘑菇,外焦裡嫩,比肉還香!媽媽特別喜歡買超市打折的東西,不管家裡有沒有需要,看到總是會買一些。最近超市的蘑菇搞活動,原來五塊多的蘑菇,現在三塊錢一斤就能買到,媽媽一下子買了大約兩斤,說實話蘑菇這種東西我們家人都是不太喜歡吃的。
  • 粥,最能撫慰中國胃的食物
    陳元朋是一位喜歡還原真實場景的歷史學家,在他《粥的歷史》一書裡,就將先民烹米的做法細細推敲。史學家們通常認為,新石器時代的先民常食用的幾種穀物分別為黍、稷、粟、稻。無論何種穀物,脫殼以後的做法一是火烤、二是石燔(音fán),而粥的做法屬於第三種,同樣也是火上加熱,但要置於容器裡加水、使其軟化——也就是《古史考》裡黃帝的「蒸谷為飯,烹谷為粥。」
  • 隨園食單:飯粥單,小菜單
    胃雖仍嗷嗷待哺,心卻先一步被治癒了粥飯本也,餘菜末也。本立而道生。作《飯粥單》。往往見富貴人家,講菜不講飯,逐末忘本,真為可笑。餘不喜湯澆飯,惡失飯之本味故也。湯果佳,寧一口吃湯,一口吃飯,分前後食之,方兩全其美。不得已,則用茶、用開水淘之,猶不奪飯之正味。飯之甘,在百味之上,知味者,遇好飯不必用菜。「粥」見水不見米,非粥也;見米不見水,非粥也。
  • 煎荷包蛋最怕油熱下鍋!聰明人都會先做這2步,煎出雞蛋外焦裡嫩
    煎荷包蛋最怕油熱下鍋!聰明人都會先做這2步,煎出雞蛋外焦裡嫩。很多人會覺得煎荷包蛋做法是非常簡單的,只用把雞蛋打入油鍋中煎至兩面焦黃就可以出鍋了,但實際上說著簡單,做著卻不那麼容易。經常有人在煎荷包蛋的時候總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雞蛋外面粘鍋焦糊,裡面的蛋黃還是生的。
  • 來到廣東,沒人能抵擋得住一煲煲仔飯的誘惑,尤其是經典的腊味飯
    這時他家的貓剛好叼著一根臘腸回來,於是他把那根臘腸搶了過來放到飯裡面一起焗熟,沒想到的是這鍋飯居然香氣撲鼻,因此這種做法就一直流傳到今天了。 廣東人做煲仔飯多選粗陶瓦煲,它壁厚保溫性強,最能保持原汁原味。江湖有種講法叫「少年煲」,指的是只使用過一兩次的煲,因為新煲有雜味影響口感,而煮過太多次的老煲猶如「油膩」的中年大叔,吸油至飽使米飯變黃。唯有剛煮過幾次的「少年煲」做出來的煲仔飯,最具好滋味。
  • 7080後,你還記得農村柴火「飯焦」嗎?
    ▼沒錯,就是它!屬於70、80、部分90後小時候的回憶!飯焦:燒米飯時,在鍋底形成一層略焦而不炭化的飯焦,其味脆而香。小時候,每次吃飯,兄弟姐妹都搶先去盛飯,把鍋裡的飯盛都起來,看看有沒有黃燦燦的飯焦,總是小心的將黏附於飯焦上的飯粒刮乾淨,剩下的,就是最喜歡的「飯焦」了。
  • 海鮮粥怎麼做,不少人可能不清楚真正的做法,想要養生進來看看!
    各位朋友大家好,這裡是環球美食資訊中國人,愛早晚喝點粥,粥確實是個很好的食物選擇,健康營養,又適合我們中國人的體質,男女老少皆宜。愛喝粥,一方面是因為粥比較好消化,另一方面粥裡可以加很多的料進去,有料的粥,就不得不提到海鮮粥了!
  • 味道故事:香油果子、糊包粥,魯西南食物中的「絕代雙焦」
    將兩片油條面劃上幾刀,貼在一起,拉成圈,下油鍋炸透,就是了——和北京的「焦圈」大差不差,但比焦圈大了好多。炸好的香油果子,色澤金黃,焦香酥脆,能甩油條一條街。一說得有30年了。那時候麥子收季了,興走親戚,這個「走親戚」是特指,特指婦女回娘家——有俗語道:「收了麥,娘看妮;打了場,妮看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