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身上有父母的影子嗎
別著急回答這個問題,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是從小在爸爸的嚴加管教中長大的,小時候一直都很怕他,挨罵是常事,他的脾氣不好,會因為一點小事情就大發雷霆,然後什麼髒話狠話都往外噴的那種。
記得有次他要我去地裡把紅薯拿回來,我看電視就忘記這事了,晚上問起,我說沒有拿回來,他要我現在就去拿,當時已經天黑了,我哭著跑出去...
圖片源於網絡
長大後我在心裡暗暗發誓,一定不要活成父母的樣子,我一定要對自己孩子好,好好培養他們,不亂發脾氣,充分的理解和包容他們,前幾年都還好,但是現在生活壓力越來越大。
我發現,我好像也活成了我爸爸的樣子,因為一點小事情就會大動肝火,前段時間經常會因為一點小事情也對孩子發火。其實事後,我也知道這其實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當時理智告訴我這是不對的,但是被壓的喘不過氣時,觸及到臨界點時,就會爆發,爆發的時候的跟我父親年輕時候的秉性越來越像,暴躁!易怒!要強!
圖片源於網絡
直到我讀了原生家庭這本書,我才知道早年原生家庭的影響是會伴隨人一生的,如果說環境可以影響一個人,那麼原生家庭就可以塑造一個人。
書中有7種有毒家庭,1.天下無不是的父母,2.不稱職的父母,3.操控型父母,4.酗酒型父母,5.身體虐待型父母,6.言語虐待型父母,7.性虐待型父母
中國家庭裡面最典型的就是虐待型父母和操控型父母,很多父母(包括我)經常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用「脾氣」管教孩子。
有毒家庭的真正可怕之處在於代代相傳,潛移默化的傳給孩子,孩子未來也會是這樣。
圖片源於網絡
書中分為兩部分,一:有毒家庭的行為模式,二:擁抱你的內在小孩(與自己和解)
在看第一部分的時候,感覺小時候很多經歷都是在寫自己,很多地方都感覺那麼的似曾相識。作者用對話、小故事的呈現形式出來,看起來的時候非常有畫面感。
第二部分的時候,作者教的不是原諒,而是如何釋放內心的悲痛和憤怒(擁抱童年的自己),只有將責任歸於那些應該負責的人——你的父母之後,真正的解放才能降臨。
作者的主旨不在於控訴父母,而在於傳授具體的對策,使那些受過傷或者仍在承受父母傷害的人們獲得勇氣和力量,從與父母的父母關係模式中解脫,恢復自信和力量,得到自由和幸福。
讀完這本書後,在我老公身上論證了原生家庭的影響力。
朝夕相處的時間只有短短幾年時間,但足以影響一個人一生的行為習慣。誰在家庭的影響力越大,孩子受誰的影響就越大。現在再想想,你的脾氣秉性,行事風格上有他們的影子嗎。
如果你也是有毒家庭裡面長大的孩子,別再讓孩子得這種「病」了。(共勉此文)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