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海洋病毒通過感染硅藻介導海洋微食物循環

2020-12-22 騰訊網

硅藻作為一種光合自養真核藻類,是水生態系統中重要的初級生產者,反映了水環境的平均狀況。硅藻是一類細胞壁矽質化程度高的單細胞植物,目前發現的的種類有一百多萬種,數目眾多。硅藻在食物鏈中屬於初級生產者,在水生生態系統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硅藻細胞壁具有的特殊瓣片結構及矽質(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屬性,對細胞內的物質具有非常好的機械保護作用,因此硅藻細胞在環境中的耐受力極強。

海洋生態系統中浮遊植物、浮遊動物以及細菌 的動態變化是由其增殖和消亡的不平衡所造成的,這裡指的消亡包括捕食作用、沉降作用以及自然消亡。近年來,隨著微生物在海洋生態系統中的作用被逐漸認識,病毒作為海洋浮遊生物的致死因子的 作用也逐漸被揭示出來。研究海洋病毒的原因之一就是細菌生物量出現大規模的減少,而海洋病毒 被視為造成這種消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的病毒種類的不斷發現及研究方法的改進,使人們對病毒在調節海洋生物種群方面的作用的認識得到了長足 的發展。病毒通過侵染造成宿主的疾病(多細胞生物)和死亡(單細胞生物)來調節生物種群的大小。

海洋病毒對海洋微食物環中各環節的生物種群的數量都具有顯著的影響。噬菌體是浮遊病毒的重要類群。一般認為,病毒對表層水體異養細菌的致死率為10%-50%,這與原生動物的捕食作用一樣 是海域中原核生物衰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對諸如含氧量低的水域等環境中的異養細菌致死率則可達50%-100%;對大西洋深海海域的病毒-細菌侵染率的研究表明,大約10%-40%的細菌被病毒侵染。

近期根據羅斯科羅格斯大學領頭的一項研究表明,海洋病毒感染硅藻,硅藻死亡後可提供營養和有機物質為其他藻類循環使用,同時環境改變使得病毒感染引起的硅藻死亡率上升,這項研究對於解硅藻如何影響碳循環和應對海洋變化(包括氣候變暖引起的水域)非常重要。硅藻是一種產生地球氧氣約20%的單細胞藻類,它有助於將二氧化碳儲存在海洋中。

資料參考: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9/07/190718112457.htm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它們以病毒為食?居然改寫了海洋食物鏈
    這在業內被譽為是「改寫海洋食物鏈」的發現。那麼,什麼樣的生物以病毒為食,科學家是如何發現的,病毒為什麼對它們沒有傷害呢?生物學家一直在尋找噬食病毒的生物一直以來,病毒似乎只感染並裂解殺死生物,而不會被生物當成食物,這看上去不合常理。因此生物學家一直在尋找噬食病毒的生物。
  • 敢吃病毒的生物你見過嗎?科學家:它們將改寫海洋食物鏈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科學家通過長期的探索和研究,發現海洋裡普遍存在「海藻-原生生物-魚類」這樣的食物鏈。這一發現被認為足以改變海洋食物鏈,但實際上最早發現這一現象的並非這支團隊,而是加拿大科學家柯蒂斯·薩特爾的課題組。據了解,這個課題組在1993年通過實驗發現,病毒是一些原生生物的食物。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對病毒進行螢光標記,然後放入不同種類的原生生物,隔一段時間後檢測水中的病毒情況。
  • 冰川融化的另一影響,病毒出現跨海洋轉移,是否會引發海洋災難?
    而曾經可能是一個整體的海洋在被大陸漂移影響後,也開始出現了區域分塊。眾所周知地球上存在五大洲四大洋,其中四大洋裡生活的海洋生物都有一定的範圍,很少出現大西洋的生物跑到太平洋去的情況。但是近些年來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已經出現了生物融通的現象。
  • 微塑料汙染環境需重視起來 adidas海洋紗線利用海洋塑料利用回收
    當前存在兩種微塑料分類:初級微塑料是指進入自然環境之前尺寸小於5mm的任何塑料碎片或顆粒,包括衣服的微纖維等;次級微塑料是指大型塑料產品通過自然風化過程進入環境後降解而產生的微塑料,來源包括水瓶、塑膠袋等。研究人員按照世界衛生組織製備嬰兒配方奶粉的標準,將聚丙烯嬰兒奶瓶消毒、風乾,然後倒入加熱到70℃的水。
  • 科學家在海洋內發現20多萬種病毒,從何而來?對人類有影響嗎?
    文/濤聲依舊科學家在海洋內發現20多萬種病毒,從何而來?對人類有影響嗎?這些年來海洋環境問題不斷的開始出現,很多人都開始關心海洋環境問題所帶來的影響,海洋環境逐漸的糟糕,那麼勢必會對人類所生存的環境帶來影響,因為地球的生態圈都是環環相扣的,而食物鏈也決定著受到汙染的海洋食物,必將會進入人類的口中。
  • 微塑料汙染海洋,貽貝、牡蠣和扇貝汙染最嚴重
    微塑料已被確認會對人體產生影響,但程度要看涉入的量有多少,現在科學家仔細在計算每種食物中的微塑料含量,最新研究發現,海洋生物其中的軟體動物,包括貽貝、牡蠣和扇貝,是所有海鮮中微塑料汙染最嚴重的類別。微塑料是由較大的塑料顆粒分解產生,有些是作為清潔劑或美容產品的添加劑直接生產的,最終通過廢水進入水道和海洋。一旦到達海洋,微塑料就時常被野生動物吃下吐,常常讓動物因難以消化而死亡。
  • 地球環境告急,海洋微塑料無處不在,正以這種方式回到人體
    其實,這樣的垃圾不止中國一家,世界各國所產生的垃圾都在不斷地向海洋中集結。更可怕的是,它們分解成了更小的顆粒,分散在地球各個角落,甚至流入人體內。我們將它們稱作「微塑料」。所謂微塑料,是指那些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顆粒,相比白色汙染,它們肉眼難辨,蹤跡難尋,還有可能流入食物鏈,最終累積在生物體內。加州大學海洋研究所的調查結果顯示,如今每立方米海水中就有830萬微塑料的存在,幾乎是之前估計的100萬倍。同時,隨著海水的長途漂流,微塑料也被空氣吹向世界各地,又通過降雪留在其他地方的地表。
  • 人類最害怕什麼,海洋到底有什麼可怕的東西?
    而如今科學家們在海洋最深的海溝區域都發現了塑料垃圾的存在,這也說明了人類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威脅已經存在,人類需要排放多少塑料垃圾,才能達到如今的這種破壞程度?根據聯合國一份報告指出,全球所有塑料製品中,只有不到1/10會被循環利用,近八成被填埋或散落在環境中。
  • 經過4個多月的海上漂泊,海洋光譜號回到上海母港
    5月29日,「海洋光譜號」經過四個月零二天的海上漂泊後平安回到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船上400名超期服役的中國船員也回到闊別已久的祖國,據5月30日的報告顯示,400名船員的核酸檢測結果全部呈陰性。此前的4月23日, 「海洋量子號」 獲準停靠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全船353名超期服役的中國船員平安回到久別的祖國。
  • 海洋球池衛生堪憂 夏季遊玩要當心
    即將入伏,炎炎夏日,商場裡兒童遊樂場內,五顏六色的塑料海洋球池成了家長們遛娃的最佳去處之一,但其衛生與安全隱患未被完全重視。連日來,記者走訪多家兒童遊樂場所,發現這些海洋球的衛生狀況令人擔憂。專家指出,沒有經過嚴格消毒的兒童遊樂場所存在極大的感染風險。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碩士研究生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
    2、病毒:掌握病毒的結構,病毒的繁殖;掌握病毒病,癌病毒,類病毒,病毒和幹擾素,病毒起源。3、原核生物:掌握細菌,了解藍藻門和原綠藻。4、真核生物:了解植物界,了解真菌界,了解動物界。五、生物與環境----生態學1、了解環境因子;掌握限制因子和最低量定律,掌握生物因子。
  • 海洋塑料顆粒稱為PM2.5 NIKE耐克海洋紗線回收材料再生產品
    然而,還有一些汙染物同樣對環境和人體影響巨大,但卻少為人知,比如這種海洋汙染物——「微塑料」。那麼,微塑料是什麼?海洋中為何會有微塑料?微塑料會對海洋生態環境產生哪些影響?實際上,微塑料的粒徑範圍從幾微米到幾毫米,是形狀多樣的非均勻塑料顆粒混合體,肉眼往往難以分辨,被形象地稱為「海中的PM2.5」。
  • 買阿迪達斯海洋垃圾鞋就能保護海洋環境?圖樣圖森破!
    作為拯救海洋活動的一部分,該舉措鼓勵重新利用海洋廢物來解決日益嚴峻的海洋塑料垃圾問題。塑料微粒/微纖維研究人員發現,通過反覆洗滌再生塑料服裝,這些精心設計的品牌服飾會對我們造成更多的傷害。顯然,這些微纖維 - 尺寸小於1毫米的細小人造纖維 - 實際上是海洋垃圾塑料的最大來源。其中很多就可能來自你簡單地刷洗鞋子。
  • 海洋廢物料汙染 耐克海洋紗線與OBP認證機構攜手回收垃圾循環利用
    例如,如果海洋環境中存在多氯聯苯、雙酚A等持久性有機汙染物,一旦微塑料和這些汙染物相遇,正好聚集形成一個有機汙染球體。微塑料相當於成為汙染物的坐騎,二者結合起來可以在環境中到處遊蕩。微塑料部分來源於塑料製品,本身釋放著有毒有害物質,對海洋環境造成直接危害。同時微塑料容易被海洋生物吞噬,在海洋生物體內蓄積,危害海洋生物安全,危害海洋生態系統的穩定。
  • 除了海洋裡,空氣中也有浮遊微塑料 你呼吸了嗎?
    但由於空氣中的微塑料比海洋中的體積更小,肉眼完全看不見,很難掌握其移動和擴散途徑及範圍,因此成為當前研究的一個緊急課題。另一方面,研究人員目前並不清楚微塑料究竟會對人體造成何種影響。福岡工業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首次在日本九州地區的空氣裡檢測出了微塑料。
  • 臺灣海洋大學林三賢籲兩岸適度開放海洋議題
    「建議後ECFA時代不涉及到國防軍事的海洋議題,兩岸可以適度開放。尤其是海洋經濟、技術方面的議題,更可以大幅度的開放,對兩岸經濟發展都有促進」,臺灣海洋大學副校長林三賢博士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提出上述建議。
  • 【熱點資訊】碧沃豐生物科技保護海洋環境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海洋的面積佔了71%,海洋是人類生命的搖籃,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第二空間。但人類向海洋排放的汙染物正在威脅野生動物的繁衍生息,對海洋造成了嚴重破壞,也威脅著人們自身的安全與健康。目前,我國已出臺了保護海洋環境、維護海洋健康生態系統的相關政策,「大力發展藍色經濟,保護海洋環境,建設海洋強國」已寫入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個人、企業、團體、政府都有義務保護海洋環境,與海洋和諧共生,互利共贏。碧沃豐,致力於通過自然的力量解決環境汙染問題,擁有豐富的治汙菌種庫,50多種微生物治汙菌劑,可針對性地解決不同類型的環境汙染。
  • 海洋球 歡樂背後的衛生隱患
    但是,這些海洋球乾淨嗎?&nbsp&nbsp&nbsp&nbsp玩了海洋球回家就病了&nbsp&nbsp&nbsp&nbsp6月22日,市民李女士帶著4歲的兒子來到解放大道一商場兒童遊樂場玩耍。第二天,兒子的手腳便出現了小皰疹,在醫院檢查後確診為手足口病。李女士懷疑可能是遊樂場的海洋球不衛生,孩子被感染。
  • 海洋球池暗藏極大隱患!
    而在這些地方,就不得不提一個孩子們都喜歡的歡樂世界――海洋球池。↓↓↓對,就是這個地方!海洋球池固然能給孩子們帶去無限歡樂,但是背後的危險及各種安全隱患,你又是否清楚呢???海洋球池,一個歡樂與危險並存的世界 孩子們喜歡海洋球池,可能單純是因為它絢麗多彩、有趣好玩; 而爸媽們也喜歡海洋球池,是因為把孩子放在裡面,ta可以自己在其中一玩大半天,不哭不鬧,帶起來甚是輕鬆。 所以,大家在歡樂之餘也就忽視了這裡的重重危險!
  • 英媒:海洋球池充滿致病細菌 幼兒極易感染
    參考消息網5月11日報導英媒稱,一項對兒童物理治療設施中設備的最新研究發現,海洋球池裡充滿了致病細菌。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6日報導,美國北喬治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六個地點進行了研究,發現了31種以上的細菌,它們能導致從膀胱感染到心臟內膜感染的一切疾病。令人不安的是,擁有海洋球池的診所可能數天甚至數周時間才會打掃遊樂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