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為了監測我國的國際收支方便制定宏觀政策,制定了我國的國際收支統計體系,許多涉外收付款都要通過經辦銀行向外匯管理局進行國際收支統計申報,也叫間接申報。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哪些交易是進行間接申報的。
首先我們來說說申報的主體。我們將主體分為兩類,分別是境內居民和境內非居民,再將這兩類分別區分為個人和機構,一共得到四類。簡單地區分,境內居民機構是指註冊地為中國的機構,境內居民個人是指持有中國居民身份證或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的個人,境內非居民機構是指註冊地為非中國的機構,境內非居民個人指持有境外永久居留證、外國護照、港澳居民來往內陸通行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等有效證件的個人。
然後我們說下申報的範圍。首先,以上四類通過境內銀行從境外收到的款項和對外支付的款項都需要申報。其次,四類之間的部分交易也需要申報:
1、 境內居民個人和境內居民機構因境內交易只能用人民幣結算,無法通過外幣收付,收付款均無須申報。
2、 境內居民個人與境內非居民個人通過境內銀行的外幣收付需要申報,人民幣暫時無須申報。
3、 境內居民機構與境內非居民機構通過境內銀行的收付都需要申報。
4、 境內非居民之間的收付無須申報。
5、 境內居民機構與境內非居民個人之間的外幣收付需要申報,人民幣收付僅在涉及資本項目、貨物貿易進出口、代發工資和收付款人在同一家法人銀行內的收付款需要申報,其他人民幣收付款暫時無須申報。收付款人在同一家法人銀行內是指收付款人的帳戶在同一家銀行,不區分分行總行,比如都是中國銀行開戶,一個在北京分行,一個在上海分行,也需要申報。
6、 境內居民個人與境內非居民機構通過境內銀行的收付都需要申報。
最後需要提醒中國的企業,這裡的第5條往往是容易忽視的,特別是代發工資與在同一法人銀行內的人民幣收付款。這一部分數據銀行是可以監測到的,希望大家在碰到時,主動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