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年初九、天公生,介紹一下玉帝的家庭成員吧!

2021-02-26 愛家務

識別二維碼關注

【擴展閱讀】點擊標題,可看全文

【今日導讀】

七不出、八不歸,上九辦事一大堆

玉皇大帝的家庭成員,被人搞亂倫理

為迎接新年的到來,《愛家務》推出系列文章、介紹春節每天的習俗。

作者:如去佛

正文3580字,閱讀需要約10分鐘。

<以下正文>

主題

風俗:安太歲,祈願萬事亨通、順遂勝意。

飲食:餄子,表示同心協力,健康富有。

賀歲:天空,祈願順天應時、風調雨順。

神明:玉帝,表示君臨天下、世道太平。

春節作為我國一年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其間的每項民俗活動、都被賦予了美好的祈願或寓意。到了正月初九這天,人們要表達的節日心願就是萬事順利了。

早年間,民間流傳有「七不出、八不歸,上九辦事一大堆」的說法。「七不出」,是說初七之前不要開門做生意、出門辦事情;如果硬要這麼做,也做不好、或者辦不成。「八不歸」,說的是出門在外辦事兒的人,如果事情辦的不順利、也不要在初八這天放棄回家。「上九辦事一大堆」,是說選擇在初九這天出門辦事,不僅能辦成,還會辦得又多又利索。

時至今日,仍有不少人還會把最讓自己頭疼的事情放到「正月初九」這天來辦;因為他們都相信,選在這天去辦、效果最好。

「七不出,八不歸」的說法也有不同版本的解釋。

如:「七不出」是指出門前、如果七件事情沒有操辦妥當就不要出門:柴、米、油、鹽、醬、醋、茶,即平常我們說的「開門七件事」。以前出門的人都是當家的,是一家的主心骨;因此,必須安排好家裡的生活才能出門。

「八不歸」是指出門後、這八件事沒做好就不要回家: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是先人傳下來的八條做人道德,違犯任何一條,都對不起祖宗,無臉回家、面對家人。

為什麼大家認為初九這天辦事兒效果特別好呢?這是因為,民間普遍認為正月初九是「天公生」,也就是玉帝的生日。

玉帝過生日這天,下界的大小官員都必須要通情達理,任何人也不敢推諉、刁難別人。若不然,萬一惹個亂子、讓玉帝不高興,就會闖下滔天大禍。官員都變得通情達理了,辦事兒自然就容易。

初九、拜天公

民間對玉帝有多個不同稱呼,如玉皇大帝、玉皇上帝、玉天大帝、昊天上帝、天公祖等,也常被簡稱為天帝、上帝、天公、上天等。傳說,玉帝居住在天上的玉京(玉清宮)裡,是天界的皇帝、權威最高的神。祂統領著三界內外、十方諸神及人間眾生,地位至高無上。

民間描述的玉皇大帝的形象,無論是塑像還是畫像,多是身穿九章法服,頭戴十二行珠冠冕旒(liú);有的還手持玉笏,旁侍金童玉女,大體都是秦漢時期的帝王打扮。

玉帝的這種形象,是在唐宋以後才逐漸定型的。民間之所以把玉帝的形象設計成秦漢時期的打扮,是因為秦漢是我國統一王朝的起點,以秦始皇為代表的秦漢時期統治者,具有前所未有的、至高無上的威儀。

在民間,「天公生」這天的祭拜儀式相當隆重。初九一早,全家大小都要齋戒沐浴,並禁止露天晾曬衣服,尤其是女人的褲子、內衣;也不得露天倒垃圾、髒水、大小便……所有露天的髒汙,都會被認為是對玉帝不敬。

屆時,在庭院裡、或胡同口等,要提前布置好露天的祭拜現場。通常是用長板凳覆蓋金紙、然後在長凳上放上八仙桌,桌上靠後擺一道紙糊的「天公廟」。「天宮廟」象徵玉帝神位,往往會做的很高大。

桌子的前中央要擺設一個香爐,爐前有扎紅紙的麵條三束及清茶三杯,爐旁擺有燭臺。香爐和燭臺的後面,擺放供品。這是「頂桌」,上面供奉的以清素齋品為主,如五果(柑、橘、蘋果、香蕉、甘蔗)、六齋(金針、木耳、香菇、菜心、豌豆、綠豆)等。

另外還有「下桌」,擺放的供品用來供奉玉皇大帝的各位從神、部屬。「下桌」上通常會有五牲,如雞、鴨、魚、蛋、豬肉(或豬肚、豬肝)等;有甜品,如生仁糖、蜜棗、糕點等;還有其他一些具有吉祥含義的食品,如閩臺地區的紅龜粿(龜形,外染紅色、打龜甲印,象徵長壽)等。

拜天公

拜天公

有的地方會在「頂桌」上擺三牲,主牲為大豬頭(或五斤大豬腳),邊牲為雞、魚(或者魷魚乾、墨魚乾),這三項組成「三牲」,放在一個大長方形木盤或圓形大瓷盤中。頂桌除了擺放供品以外,還要有酒瓶、酒杯,要有鮮花、蠟燭各一對。

祭拜開始時,先點上一對大紅燭,然後焚燃香火;由長輩領著合家大小,跪在桌前,一邊叩謝玉皇大帝的浩蕩天恩,一邊向玉帝說出自己內心的祈願。

祭拜儀式中,大家還要向玉帝敬酒。除了向玉帝獻酒,家家戶戶也都要在今天飲酒慶祝。九與酒諧音、九不離酒,所以,各家各戶都要備好酒席、喝個痛快,給玉帝慶生。


初九當天也有「安太歲」的傳統。玉帝慶生這天辦事兒的效果好,所以,大家往往會選擇在這天辦一件大事兒「安太歲」。

當年生肖犯太歲者,如果自己知道如何操作,就在家裡「安太歲」;如果自己不懂,可在這天到寺廟中,寫上自己的姓名、年歲,給寺廟捐點兒香油錢,委託他們替自己供奉。

犯太歲的專業叫法是「衝剋歲君」。陰曆2021年是牛年,屬牛的坐太歲,屬羊衝太歲,屬狗的刑太歲,屬馬害太歲,屬虎克太歲;這幾種情況,都屬於「犯太歲」。

關於值太歲、衝太歲、刑太歲、害太歲、破太歲的更具體解釋,請查找如去以前寫的文章。

每種形式的犯太歲都意味著不順利:值太歲者,易有壓力;刑太歲者,易遇牴觸;衝太歲者,易起衝突;破太歲者,易出破敗;害太歲者,易招反目。

但是,犯太歲未必一定是壞事兒;歷史上很多大富大貴、三公九卿,就是通過衝剋發達的。命理學中,有句熟語叫「不病不為奇」。生辰八字,和太歲大運結合,激發衝動,往往是成就事業的時候。

玉帝是我國道教神話傳說中的天地主宰

相反地,普通百姓,默默無聞一生,多半因為八字和歲運都很平靜,沒有衝突和大起大落。所以,「犯太歲」其實是一個中性名詞,只是意味著這一年將會遇到較多的突如其來的變化,整體運勢的好壞因不同命格而會有差異。

接下來,話題轉回玉帝,替玉帝闢個謠,澄清一下上天的家庭關係。

民間流傳著關於玉帝的很多說法,其中下面的說法都違背了道教本義、是歪理邪說:

其一、玉帝將退休,接任玉皇的是「關聖帝君」或者「真武大帝」;

其二、玉帝有「西王母」、「后土皇地祇」、「七仙女」等親人;

其三、玉帝就是佛教中的帝釋天。

按照道教的信仰,玉皇大帝亙古不變,並且沒有后妃、沒有女兒。但是在民間,一直流傳有玉帝的家庭倫理關係。比如,很多人認為: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是夫妻。其實這是錯的。即便按照人間的倫理,這也是錯的。

下面我們梳理一下,玉帝的倫理關係。這些關係,僅存在於文學作品和口口相傳的民間故事中,並不符合道家的教義。

玉帝是天上的皇帝,是天公,那麼其太太自然就是天后。

天后是誰呢?各位看官,是統轄整個大海、號令四大龍王的海神娘娘(媽祖)。海神娘娘的名字有: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天上聖母、湄洲娘媽,等。玉帝管著天、太太管著海,這才合情合理。

不過,也有人認為玉帝既然是天公,那麼祂的太太就應該是地母;而地母,就是后土娘娘,也叫地母至尊、地母娘娘等。所謂「天公地母」、「皇天后土」嘛!可是,一個事實是:地球上海洋的面積佔七成多,陸地佔不到三成。綜合起來看,還是海神和天公相配更合情理。

天山天池

玉帝是三界之王,玉帝的母親,就是王母;所以,王母娘娘就是王之母,是玉皇大帝的媽。

傳說,王母娘娘名叫瑤瓊,也稱金母、瑤池金母、西王母,是由先天的陰氣凝聚而成的,是所有女仙之首。祂長年住在崑崙山瑤池仙宮裡(現天山天池)、掌管著崑崙仙島。

女仙之首的配偶當然是男仙之首,祂是由先天的陽氣凝聚而成的東王公,也叫東華帝君、東皇、木公、青童君、東皇公、扶桑大帝等,是玉帝之前的三界統治者。

另據道教說法,元始天尊是宇宙誕生的源,是祂和太元聖母化育了東王公和西王母。

玉帝有沒有兄弟姐妹呢?

民間傳說,張姓始祖揮公是黃帝的孫子,其第九個子叫張盈。張盈長子是張玉皇,位居「天地三界十方萬靈主宰」、也即玉帝;張盈小兒子是傳說中的閻羅王,管人世生死。按這個傳說,玉帝和閻王爺是一對親兄弟;但是,此事如去並未看到有文字記載。

而對於玉帝的姐妹,則可見諸文字。比如《西遊記》,悟空對二郎神說:「我記得當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麼?」

由此可見,二郎神的母親是玉帝的妹子(一般認為是妹妹,也有說是女兒的);也就是赫赫有名的碧霞元君。

在《封神演義》中,也有一位龍吉公主、曾自我介紹說:「吾非別人,乃昊天上帝親女,瑤池金母所生。」瑤池金母就是西王母。由此看來、後來被封為紅鸞星君的龍吉公主,應該也是玉帝的親妹妹(玉帝稱昊天上帝是後來的事情)。

玉皇大帝

二郎神是玉帝妹子的孩子,也就是玉帝外甥。

民間傳說中,玉帝的妹妹下界後,除了和楊君生了一個男孩叫二郎(楊戩)外,還生有一個女孩叫三娘(楊嬋),也就是三聖母。這個三聖母就是【寶蓮燈】中的沉香之母;也就是說,沉香是玉帝妹妹碧霞元君的外孫。

重點到了:玉帝的下一代中有了妹妹家的外甥、外甥女、外孫,有沒有自己的孩子呢?換句話說,玉帝的下一代中有了二郎神、三聖母,是不是也該有個排行老大的啊?


沒錯,是有一個的。玉帝下一代中的老大—>天公的嫡子—>天子……天子?各位看官,你是否覺得這個名詞好熟悉?

那是人間的皇帝啊!事實上,從我國周朝開始,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皇帝)就開始稱"天子」;他們號稱「受命於天」,自己是在替玉帝打理人間事務。


版權聲明:歡迎轉載、轉發|投稿信箱:xiaonian@xiaonian.com|商務合作:13361023835|推送排程(除紀念日、節假日)周一國事/周二家事/周三天下事(宗教)/周四生老病死/周五人情世故/周末回憶錄*本文涉及原始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第一時間妥當解決。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素衣輕語原創長篇小說《等你開始》

相關焦點

  • 閩南正月初九熱鬧又講究的「天公生」民俗
    閩南地區有許多閩南民俗,其中正月初九又稱為天公生,在這一天,人們會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又俗稱"敬天公"。敬天公是閩南地區最盛行的閩南民俗之一。今年的天公生陽曆在2020年2月2日,原本正月是閩南人一年中拜拜最濃重的時候,但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來襲,疫情嚴重,所有的廟會活動都取消了,泉州祭拜天公大型活動也不例外,一般都是在家裡自己舉行了,廟會就沒有參與了,但是在家拜天公的氛圍一點都不減,熱鬧又講究!
  • 2018春節年初九祝福語吉祥話大全 大年初九習俗及禁忌有哪些
    天日即正月初九,漢族民間傳說中玉皇大帝的生日。農曆正月第九天,一般都是在立春的節氣剛過,恰是「一陽初始」是大自然開始「萬象回春」的時刻。明王逵《蠡海集》記載:「神明降誕,以義起者也。玉帝生於正月初九日者,陽數始於一,而極於九,原始要終也。」 明黃道周的《月令明義》:「正月初一日,天神地祇朝三清玉帝;初九日,玉皇大帝聖誕。」
  • 漳州數千人齊聚玉尊宮 500桌供品祭「天公生」
    閩南網(微博)2月27日訊 今天是農曆正月初九「天公生」,也就是玉帝誕辰日。算好了祭拜時辰,傳統子時(初八23時~初九01時),市民在主祭的帶領下,形成整齊的隊列,完成向「天公」行祭拜禮、上香膜拜、祭奠、敬獻供品、鮮花等9個禮俗。同一時間,臺灣宜蘭草湖玉尊宮也由主祭發出信號,舉行祭拜天公儀式,整個儀式持續2個小時。閩南文化研究院段凌平副教授介紹,中國拜天的傳統,從夏朝就有,一般是希冀普天和順,收成豐碩,家平人和。在傳統習俗中,拜天公是件大事。
  • 福建漳州:正月初九「拜天公」 閩南民俗鬧新春
    2019年2月13日,福建漳州,正月初九天寶玉尊宮拜天公現場。閩南地區的正月初九是「天公生」,也就是玉帝的誕辰日,這一天,天寶鎮附近的鄉親們都要在玉尊宮前的供桌上擺上豬羊、水果各色貢品,燃放煙花、爆竹祭拜天公。2019年2月13日,福建漳州,正月初九天寶玉尊宮拜天公現場。
  • 2018正月初九日子好不好 在臨沂人們慶祝天公生日嗎
    今天是正月初九,很多網友可能都不知道,正月初九在中國民間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這一天是玉皇大帝的誕辰,人們把正月初九叫做天公生。有網友問正月初九天公生這一天日子好不好?小編為您介紹一下。   古代漢族人民認為九在數目中表示多數,最多,最大,因此為上。又稱這天是「天日」,傳說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必須隆重慶祝。
  • 正月初九敬天公傳說和由來 大年初九玉皇大帝誕辰(圖)
    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俗稱「天公生」,漢族傳統農曆節日之一。「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稱之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他是統領三界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泉州人什麼時候要拜拜?泉州民間拜神明農曆日期一覽
  • 閩南民俗:正月初九「敬天公」——閩南「天公生」
    農曆正月初九,閩南傳統節日「天公生」。很多老閩南人對這一天的重視,可能更甚於春節,主婦們從初八這一天早晨就要開始準備了。不論是三牲五牲還是五果六齋,圓圓滿滿的一桌都是希望隆重為天公祖「慶生」,好為新的一年祈求平安幸福。
  • 千人齊聚玉尊宮共慶「天公生」 500多桌供品一溜排開
    千人齊聚玉尊宮 共慶「天公生」  500多桌供品一溜排開,兩岸玉尊宮同朝拜  閩南網2月27日訊 今天是農曆正月初九「天公生」,也就是玉帝誕辰日。每到這一天,漳州家家戶戶都會擺上各色供品,燃放煙花爆竹祭拜,而最盛大的要數薌城區天寶鎮珠裡村玉尊宮舉辦的祭拜活動。
  • 正月初九,拜天公壽誕
    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稱」天公生「,傳說此日為玉皇大帝生日,每逢玉皇大帝的生日,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道教和民間主要習俗有祭玉皇、道觀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時,婦女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
  • 正月初九,拜天公
    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玉皇大帝又叫天公,因此正月初九又俗稱「天公生」或者「玉皇會」。 玉皇大帝是主宰三界最高的神,他是統領三界內外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一切神、佛、仙、聖和人間、地府之事。
  • 正月初九「拜天公」!咱泉州人的大日子,這些習俗一定要懂!
    來源綜合廈門廣電泉州人都知道昨天深夜至初九凌晨許多人都拜「天公」熱鬧、隆重程度堪比除夕夜和元宵夜噢~拜天公「拜天公」活動是閩南地區盛行的傳統民俗,每逢農曆正月初九,家家戶戶都會供奉祭品祭拜天公相傳正月初九這一天是閩南地區「天公生」,也就是玉帝誕辰日,每到這一天的前夜,珠裡村玉尊宮的家家戶戶都會在宮前的廣場上擺上供品祭拜。
  • 正月初九敬天公!閩南春節要拜拜 泉州人農曆拜神明一覽
    在臺灣、福建等地,玉皇大帝又被稱做「天公」,所以正月初九的玉皇生日,在閩南話中又被叫做「天公生」。玉帝除統領三界十方內外諸天神佛之外,還管理宇宙萬物的興隆衰敗、吉兇禍福。玉皇大帝在漢族民間信仰中是眾神之最,所以拜天公的儀式也超越了三清天尊,比一般神明來得隆重。
  • 【志載年俗】大年初九,拜天公壽誕
    【志載年俗】大年初九,拜天公壽誕 2020-02-02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閩南人正月初九「拜天公」是一件不亞於除夕的大事
    天公生的祭拜儀式,是從初八深夜開始,一直持續到初九凌晨。祭拜儀式過後,全家人吃一頓豐富的年餐,以示團圓、吉祥。漳州天寶玉尊宮拜天公每年初八晚10時至初九凌晨1時,盛大的拜天公儀式在薌城區天寶鎮珠裡村的玉尊宮舉行,100多隻已宰殺的豬羊被抬上供桌,千名香客一齊祭拜「天公」,場面壯觀。儀式上,大家向「天公」行祭拜禮、上香膜拜、奠燭、敬供品、獻鮮花......
  • 正月初九|農村老人說「七不出,八不歸,上九出門一大堆」啥意思
    今天是農曆正月初九,在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中,正月初九是傳說中的玉皇大帝生日,如果玉皇大帝在生日這天過得開心快樂,心滿意足,他就會降福人間,在新的一年一定是個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發財年。在我國福建、臺灣等地的人民也把它叫作「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
  • 正月初九是什麼日子?2021農曆正月初九宜什麼忌什麼?
    我國傳統農曆正月初九這一天,在民間的說法就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有些地區還會準備很多齋食用來膜拜。有關2021年農曆正月初九宜什麼忌什麼,接下來一起來了解下。
  • 閩南人正月初九拜天公
    ③甜粿在閩南城鄉,農曆正月初九絕大多數家庭都有拜天公年俗。今年2月5日是農曆正月初九,剛交子時,拜天公的鞭炮聲交織,通宵達旦,持續不斷,比起除夕之夜的「開新正」還熱鬧幾分。閩南民間天公信仰與彼岸臺灣如出一轍,十分普遍,正月初九「天公生」是閩南地區最隆重的歲時祭祀之一。天公者,即道教所稱的玉皇大帝,後逐漸演化為民間神祇,俗稱天公、天公祖。
  • 正月初九是什麼日子,關乎整年的運氣,
    ,臘月初八之後的每一天基本上都會有一個習俗,例如小年、除夕、春節、財神節等等。今天是正月初九,很多人想問大年初九會是什麼日子呢?其實有許多老人或者是生意人都會把正月初九作為「辦事日」因為「七不出,八不歸,九出剛好辦成事」,而生意上的人也喜歡把平時難辦的協議或者是生意推到今天來辦理,希望能夠馬到成功。那么正月初九究竟是什麼日子呢?其實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只玉皇大帝的誕辰,俗稱「天公生」。
  • 永春5歲男童學做菜脯龜 傳統小吃拜「天公生」
    小男童學做菜脯龜  「拜天公」用的菜脯龜  正月初九俗稱「天公生」,這一天在閩南地區,市民大多會「拜天公」。在祭拜儀式上,龜粿總是少不了的一份菜式。在永春讀幼兒園的5歲小童牛牛昨日就跟家長學習當地菜脯龜的製作方法。
  • 正月初九「拜天公」,閩南人最為重要的節日,甚至於比除夕還重要
    正月初九的民俗:正月初九作為「天日」,"天公節",所以離不開「天」這個字眼了,相傳這一天是我國本土道教玉皇大帝的生日,所以也有地方稱為「天公生」,在這一天,我國傳統漢族民俗是婦女要準備清香花燭及祭碗,擺在路口或者堂屋內的天井等露天的地方祭拜上天,以求天公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