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裡挑燈看劍:宋詞大咖辛棄疾鮮為人知的彪悍人生

2020-12-20 西樓訪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南宋開禧元年(1205年),一個年邁的老人登上鎮江城外長江邊的北固山登高望遠,站在北固亭裡老人遙望中原,中原看不見,眼前只有大江東去,天地之間一片蒼茫。懷古憶昔,心潮澎湃的老人感慨萬千,一氣呵成寫下了這首千古名篇。

他叫辛棄疾,這一年66歲。

01何處望神州

京口北固亭

宋高宗紹興十年(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年),辛棄疾出生於濟南歷城(今山東濟南歷城區),此時距離北宋末年「靖康之變」已經過去了十三年,整個北方早已淪為金國領土,也就是說辛棄疾出生時腳下的土地就已經被金人佔據了。

嚴格意義上講辛棄疾生下來就是金國人,儘管南宋從未放棄對北方領土的收復,但也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而已。

辛棄疾的祖父在靖康之變時因為家族人口眾多無法舉家南遷,被迫留在山東當了金國的官,可他並沒有放棄抗金復國的使命,因此他對童年的辛棄疾寄託了厚望,教導他樹立精忠報國的遠大志向,從小親眼所見金人佔領區內百姓的不幸與苦難使得辛棄疾立志要解救他的父老鄉親們。

長大後的辛棄疾學習成績優異,能文能武,和好友党懷英並稱「辛黨」,聞名於家鄉。此時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傳來,令辛棄疾精神為之一振。

完顏亮南徵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在長江邊遭遇大敗,完顏亮本人也被叛亂的金國貴族殺死,北方各地聞訊紛紛反金歸宋。

辛棄疾在家鄉聽到消息後也拉起兩千人的隊伍投入了起義大潮,後來他帶兵投入耿京領導的起義軍,擔任耿京的掌書記。當時有個名叫義端的和尚耐不住青燈古佛的寂寞,也拉起一支隊伍加入耿京大軍,而且他和辛棄疾關係很要好,十有八九還是辛棄疾把他引薦給耿京的。

結果義端這和尚沒過幾天便受不了起義軍的清貧生活,偷走了耿京的帥印投降了金軍,耿京聞訊大怒,要殺辛棄疾洩憤。辛棄疾也很羞愧,誰讓自己交友不慎,認栽吧。

可辛棄疾又不甘心就這麼稀裡糊塗死掉,便立下軍令狀,向耿京保證三天內抓回義端謝罪。辛棄疾連夜帶兵追趕,在半路追上義端一刀砍落馬下,提著腦袋回去向耿京交差。

此時辛棄疾年僅二十二歲,自古英雄出少年,辛棄疾就是最好的例子,能文能武,寫得一手好詞,使得一身好功夫,文武雙全的高配在整個宋代都不多見。

02沙場秋點兵

沙場秋點兵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耿京派辛棄疾奉表歸宋,宋高宗在建康(今南京)接見了辛棄疾,對他大為讚賞,封其為承務郎、東平節度使掌書記,並讓他帶著東平節度使的官印回山東向耿京復命。

結果辛棄疾剛走到海州(今江蘇連雲港)就接到一個噩耗,耿京被部將張安國、邵進殺害,叛徒們已經投降了金軍。進退維谷的辛棄疾心一橫,決定冒一次險,他帶領人馬夜襲金軍大營,將張安國等叛徒抓回來押到建康處死,因為這次奇襲金營辛棄疾名聲大噪,被封為江陰僉判,此時的辛棄疾還是個23歲的小夥子。

此後的數年間辛棄疾先後出任建康府通判、滁州知州、提點江西刑獄、京西轉運判官、江陵府知府、湖北安撫使、隆興府知府、江西安撫使、湖北轉運副使等職務。

在滁州任上時,當時江北剛剛遭遇完顏亮的洗劫,戰火熄滅後的滁州一片廢墟,民不聊生,辛棄疾到任後立即招攬流民回鄉、減免賦稅、編練民兵、鼓勵軍民積極開荒屯田,終於使滁州迅速恢復了生機。

看來辛棄疾不但詞寫得好,打仗有一手,處理地方政務也是一個標準的能臣幹吏,難怪能不斷升遷。

03坐斷東南戰未休

北固亭

淳熙七年(1180年),四十一歲的辛棄疾再次出任隆興(今江西南昌)府知府兼江西安撫使,這一年他在上饒修建了自己回歸南方後的第一所宅院,取名「稼軒」,自號「稼軒居士」。

此後的二十多年裡他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這裡度過的,由於朝廷裡主和派佔據上風,辛棄疾這樣的主戰派備受打壓冷落,加上辛棄疾又是從金國佔領區的山東反正來歸,這種尷尬的身份也影響了他的仕途發展,說白了朝廷還是不信任他這種從金國回歸南宋的前大宋子民嘛。

辛棄疾的新家還沒建好就又接到朝廷詔令,赴任湖南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撫使,當時湖南盜匪橫行,治安極度惡化。辛棄疾一到任便大張旗鼓推進湘西剿匪,募集重金編練了一支特種部隊「飛虎軍」,其中包含步兵二千人、騎兵五百人,戰馬鎧甲全都是最好的裝備,又拿出重金到廣西等地買馬。為了編練這支飛虎軍,辛棄疾花錢似流水,結果引來了朝廷的彈劾,有人彈劾辛棄疾借練兵之名貪汙,不明真相的宋孝宗發下金字牌責問。

辛棄疾為了證明清白,督促工匠加班加點趕進度,終於提前完成了飛虎軍的編練,建成後的飛虎軍成為當時南方各省駐軍中戰鬥力最強悍的一支勁旅。湘西的匪患在飛虎軍的進剿下也很快灰飛煙滅,一舉蕩平。

04夢回吹角連營

夢回吹角連營

政績卓著的辛棄疾後來又第二次出任隆興府知府,此時江西遭遇嚴重饑荒,辛棄疾一到任就出榜安民,警告那些糧商敢囤積糧食哄抬物價者處死!又四處籌集資金招募商人到外地購糧回來,很快便緩解了江西的饑荒。

可以看出辛棄疾面對非常情況的霹靂手段也是非常厲害的。

然而有句話叫「樹大招風」,辛棄疾的政績很快便引起了一批人的嫉恨,他們不斷在朝廷裡說辛棄疾的壞話,皇帝難免也會被蒙蔽,於是不久辛棄疾便被罷職了,給了一個主管衝佑觀的閒差事。

紹熙二年(1191年),賦閒在家多日的辛棄疾再度出山遠赴福建,出任福建提點刑獄,加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撫使。當時福建沿海經常有海賊出沒騷擾沿海州府,辛棄疾將湖南的經驗移植到福建,編練了又一支新軍「備安軍」用來防備海賊,接下來又是花錢似流水,這再度引起朝廷主和派的不滿,群起攻擊辛棄疾。

「劾其用錢如泥沙,殺人如草芥。」——《宋史·辛棄疾傳》

於是辛棄疾又一次被罷官,領了份閒差事回家休養去了。

05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北固亭

嘉泰三年(1203年),主張北伐收復失地的宰相韓侂胄起用主戰派人士,辛棄疾這位老資歷的主戰派大佬再次被點名出山。

此時已經64歲高齡(在古代這真的是高壽了)的辛棄疾沒有推辭,而是欣然從命奔赴遙遠的紹興府出任知府兼浙東安撫使,後來更是進京受到宋寧宗的親切接見詢問北伐事宜。

要北伐就離不開辛棄疾這位經驗豐富、資歷最老的主戰派大佬的協助,韓侂胄為了壯大聲勢,又把辛棄疾調往北伐用兵的前沿陣地鎮江,出任鎮江知府。

此時的辛棄疾已經是位66歲的老人了,但他仍然沒有拒絕,義無反顧趕到鎮江協助北伐事宜,拳拳報國心,天地可鑑。

開篇那首千古傳誦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就是創作於這一時期,年邁的辛棄疾登上北固亭眺望長江,心事重重的他想到韓侂胄的輕率冒進,不禁捏了一把汗,南宋此時根本沒有做好北伐的準備就草草準備出兵北伐,辛棄疾的心頭湧起一絲不祥之感。

辛棄疾

沒過多久,可能是辛棄疾對這次草率的北伐提出了異議,遭到言官們的攻擊彈劾,又又又一次被罷官閒住,一氣之下辛棄疾告老還鄉回到上饒老家隱居,整日裡填詞做賦,卻難掩滿腔悲憤。

後來朝廷又多次徵召他出山做官,都被辛棄疾婉言謝絕,也許他已經意識到恢復無望了吧,至少在他有生之年怕是看不到恢復中原故土了。

06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可憐白髮生

開禧三年(1207年),朝廷再次徵召辛棄疾入朝,到行在臨安府去報到,此時辛棄疾已經臥病在床無法起身了,他只得上奏朝廷以病為由婉言謝絕。

同年九月,一代宋詞大咖、愛國將領、書法家辛棄疾病逝於上饒老家,享年68歲。朝廷聞訊後,賜對衣、金帶,紹定六年(1233年),追贈光祿大夫德祐元年(1275年),經謝枋得奏請,宋恭帝追贈辛棄疾為少師諡號「忠敏」。

據說辛棄疾臨終前還奮力高呼:「殺賊!殺賊!」,我突然想到了三呼「過河」的宗澤,想到了遺言「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陸遊,究竟是一股什麼樣的力量支撐著他們頑強的意志和信念呢?

莫說嶽飛、李綱、宗澤這樣的鐵血軍人,就是辛棄疾、陸遊、李清照、陳亮、張孝祥這些文弱書生都一個個慷慨激昂、赤心報國視死如歸,怎不令人動容。

今天的人們只記住了辛棄疾等人的驚豔詩詞,卻忘記了他們那一個個彪悍的人生,血管裡澎湃著的盡忠報國的信念和精神,必將萬古流芳。

相關焦點

  • 醉裡挑燈看劍:宋詞大咖辛棄疾,鮮為人知的彪悍人生
    辛棄疾也很羞愧,誰讓自己交友不慎,認栽吧。  可辛棄疾又不甘心就這麼稀裡糊塗死掉,便立下軍令狀,向耿京保證三天內抓回義端謝罪。辛棄疾連夜帶兵追趕,在半路追上義端一刀砍落馬下,提著腦袋回去向耿京交差。  此時辛棄疾年僅二十二歲,自古英雄出少年,辛棄疾就是最好的例子,能文能武,寫得一手好詞,使得一身好功夫,文武雙全的高配在整個宋代都不多見。
  • 將軍與詞人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風輕輕地吹過耳邊,鬢角添加了幾絲帶著憂愁的白髮,當身為將領的辛棄疾看著那片戰場,心裡在想些什麼呢?奮勇殺敵,熱血噴張,辛棄疾的一生中有著那麼一大段的戰場生涯。也許是使命感,也許是悲憫之心,也許是見慣了烽火連天、民不聊生,也許是一腔報國救民除賊的血液在流動。
  • 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我們真懂?看看詩詞大會冠軍雷海為的解釋
    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我們真懂?看看詩詞大會冠軍雷海為的解釋《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 醉裡挑燈看劍:史上最具殺氣的文人辛棄疾是如何煉成的?
    大文豪海明威說過:「你可以殺死我,但你不能打敗我!」從這一點看,就不能說宋「弱」。 今天咱們講的話題是,醉裡挑燈看劍——史上最具殺氣的文人辛棄疾是如何煉成的?一個文人都具有殺氣,宋弱在何處?那麼能寫下「醉裡挑燈看劍」這樣暗含殺氣之詞句的辛棄疾,究竟有怎樣的錚錚鐵骨,又是怎樣練就其具有武將氣質的人格魅力的呢?本期分解。
  • 名師解讀丨辛棄疾《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點上方 藍色字體 一鍵關注詩詞解讀 | 國學經典 | 百家講壇| 精品課程| 美文名篇- 公號內回復「目錄」,送你往期經典詩詞解讀 -- 回復「百家講壇」,給你看詩詞人物的傳奇人生- 回復「資源下載」,獲取經典視頻的音頻資料
  • 醉裡挑燈看什麼?
    有次當堂讓學生默寫,交卷時有個孩子第一句就寫錯了,「醉裡挑燈看劍」,劍寫成了見,當我指出其問題時,他解釋道:辛棄疾醉了,看不清東西,把燈調亮,能看到看清情況,所以一直理解為挑燈能看見。這番話還沒落音,發現另一名學生將看劍寫成了看箭,解釋起來同樣振振有詞:箭也代表兵器,他殺賊心切,起來看看箭袋中沒能發射出去的箭,以示尚有一腔熱忱……沒等他說完,掌聲已經雷動,嚴肅的課堂一下子沸沸揚揚。
  • 「醉裡挑燈看劍」的「挑燈」是什麼意思?並不是拿著燈的意思
    比如」醉裡挑燈看劍「,很多人以為」挑燈「就是拿著燈的意思,這是想當然耳,實際不是這個意思。「挑」字有兩個讀音,一讀「tiāo」,是擔的意思,一讀「 tiǎo」,意為用細長的東西的一頭把東西舉起或弄起。「挑燈」的「挑」,是後一個讀音,意思是撥動燈芯。為何要挑動燈芯呢?
  • 醉裡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
    「醉裡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李芷樂誦讀著南宋著名愛國詞人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賽後他告訴記者,辛棄疾晚年常居鉛山,葬在鉛山,寫下了許多經典詞句,通過誦讀,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朗誦能力,還可以進一步激發廣大學生的愛國情懷。
  • 辛棄疾這首最熱血的豪邁詞作,我們都曾經學過!
    與唐詩相對應的,是宋詞。唐詩是中國詩詞文化的頂峰,宋詞也不甘落後。唐詩中有田園風光,有邊塞豪情,有大唐氣象,有民生艱難;而宋詞中更多的是壯志未酬,多愁善感。而且,由於宋朝所面臨的與唐朝迥然不同的邊陲形勢,使得宋詞中出現了文武雙全的詩人。比如辛棄疾。
  •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快來《帝國神話》裡沙場秋點兵吧!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快來《帝國神話》裡沙場秋點兵吧!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 辛棄疾一首像出徵時檄文的詞,大氣磅礴,不可不讀
    宋詞中豪放派,首推辛棄疾了,今天我們就來共同賞讀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此詞叫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陳同甫就是陳亮,也是南宋著名的抗金義士,他和辛棄疾是平生知己,所謂英雄相惜。
  • 宋詞巔峰之戰!蘇軾辛棄疾睡不著各寫首《西江月》,千年難分高下
    在宋代詞壇,辛棄疾估計是唯一能與蘇軾相提並論的詞人了!對於蘇軾來說,寫文是畢生所好,一生寫詩2700首,詞350餘首;對於辛棄疾來說,寫詞是閒居時最大的樂趣,一生寫詞600餘首。有人愛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就有人愛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悲壯;有人愛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中的深情,就有人愛辛棄疾「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絕美。本期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來自二人的《西江月》。
  • 辛棄疾不僅是偉大的詞人,更是身懷絕技的俠客
    辛棄疾在他的詞中說:「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這可不是書生的紙上談兵,而是撫劍感慨刀光劍影的一段往事。公元1161年,金人完顏亮大舉南侵。二十二歲的辛棄疾也的濟南南部地區拉了一支二千餘人的隊伍,後加入耿京領導的山東義軍。
  • 為何會有家長建議,將「醉裡挑燈看劍」移除課本?聽聽專家怎麼說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這是南宋「詞中之龍」辛棄疾的大作《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 大宋「段子手」辛棄疾,晚年寫下一首幽默趣詞,實則在罵天下小人
    如果你認為他的人生只有戰爭那你就錯了。兩宋詞人中,辛棄疾是很有個性的一位。因為他除了霸氣和萬丈豪情,詞中之龍還有幽默風趣的一面:生氣了就"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醉酒後也會變得傻乎乎,「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懷念沙場時"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看到有小孩偷棗子,又變身成搞怪大叔,「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閒看
  • 為何「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這句詞最能表現男子漢氣概?
    如果說武將裡詞寫得最好的,非辛棄疾莫屬,如果說詞人裡武功最好的,非辛棄疾莫屬。這說明什麼?說明你在辛棄疾的詩詞裡既能體會出飛揚的文採,還能夠體出他獨特的男子漢的氣概。辛棄疾的這句盡人皆知的「醉裡挑燈看見,夢回吹角連營」出自他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詞以寄之》的開頭兩句。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 「詞中之龍」辛棄疾的另一張面孔——徵戰沙場的少年將軍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提起辛棄疾,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這位留名青史的豪放派詞人。但你們知道嗎?就是這樣一位與蘇軾齊名,合稱「蘇辛」的一代文人,居然有兩副面孔,他不僅是個抒情大詞人,還是一位徵戰沙場、無懼生死、鐵骨錚錚的真將軍,一個不折不扣的歷史英雄。
  • 辛棄疾最給力的十首豪放詞:氣吞萬裡如虎
    辛棄疾也是宋詞的集大成者,是當之無愧的豪放詞巨擘。辛棄疾不但能寫出「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等膾炙人口的經典婉約詞,更有「醉裡挑燈看劍」「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 因為7個字,家長建議將辛棄疾《破陣子》移出課本,有道理嗎?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家長建議將辛棄疾《破陣子》移出課本,有道理嗎?這首詞真的能對 中學生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力嗎?這首《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寫出了辛棄疾年老之後思想深處始終想著國家,始終想著收復失地的壯志雄心。
  • 家長建議刪除語文書中「醉裡挑燈看劍」,只因裡面7字,有理嗎?
    除了文人的身份,辛棄疾還有一個更為響亮的名號,那便是「愛國將領」,21歲那年,辛棄疾便帶領2000餘人參加了起義軍,奮起反抗金人,辛棄疾每每衝在最前方,立下赫赫戰功,很快就得到了起義軍首領耿京的器重,後來金主完顏亮在前線為部下所殺,金軍北撤,辛棄疾終於看到了勝利的曙光,並與南宋朝廷取得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