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藥物開發與藥物改良捷徑 PEG修飾概述

2020-12-09 健康一線視頻網

作者 | 雲天

現代研究證明,聚乙二醇(PEG)是一種惰性、非致癌性聚合物,是目前修飾生物活性分子和納米粒子表面的首選聚合物之一。聚乙二醇修飾又被稱做分子的PEG化(PEGylation),可以增強疏水性藥物、蛋白質、脂質體、核酸的溶解性、提高其穩定性和延長半衰期。很多化學藥物、蛋白質、多肽等在產生功效的同時,存在自身缺陷,而PEG修飾恰好可以彌補這些問題,包括:增加修飾物水溶性、降低修飾物免疫原性、改善修飾物藥代動力和藥效性質,提高修飾物臨床應用範圍等。

圖一 PEG修飾藥物Movantik及其工藝路線

Movantik是化學藥物PEG衍生的代表,該藥物由阿斯利康公司開發,2014年獲得FDA批准上市,用於阿 片類藥物引起的慢性非癌症疼痛患者便秘的治療。在化學結構上,Movantik是納洛酮(Naloxone)的一種七甘醇衍生物,通過生物不可降解的醚鍵進行耦聯得到。納洛酮PEG修飾得到Movantik的工藝路線如圖一所示,該工藝路線以納洛酮和2-甲氧基乙氧基甲基氯(MEMCl)為起始原料,在鹼性條件下實現酚羥基的MEM基保護。然後在硼氫化鈉條件下實現羰基的不對稱還原得到中間體2;中間體2與Br代的聚乙二醇3經williamson醚化反應得到前體化合物4;最後在TFA條件下脫去MEM保護基即可得到目標產物Movantik。

Esperoct則是大分子藥物PEG衍生的代表,該藥物由諾和諾德公司開發,2019年獲得FDA批准上市,用於成人和兒童A型血友病患者的預防性治療和急性治療。Esperoct是長效重組凝血因子VIII(FVIII)的PEG衍生物,顯著延長了Esperoct的半衰期,且具有優秀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一般地,A型血友病患者每周需要接受3次凝血因子輸液治療;而Esperoct只需要4天接受一次輸液,可使患者的年出血率降低96%。

圖二 FDA批准的PEG修飾藥物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PEG修飾藥物的開發技術不斷提升,諸多PEG修飾藥物相繼獲得了FDA等藥監部門批准上市。圖二所示是FDA批准的代表性PEG修飾藥物,由圖可以看出,包括輝瑞、羅氏、默克、安進等醫藥巨頭在內的諸多醫藥企業均加入了PEG修飾藥物開發隊伍;所開發的藥物的適應症包括癌症、B肝、C肝、貧血、血友病、痛風等,應用範圍非常廣泛。

概括的來說,PEG修飾主要有三大優勢:

A.改善藥動學和藥效學性質:研究顯示,一般經過PEG修飾後,體內的藥動學性質會發生顯著改變,包括:血漿半衰期延長,體內藥物釋放提高,腎清除率降低等;

B.增強穩定性:蛋白質、多肽類PEG化後,在其表面會形成較厚的水化膜,阻止凝集、沉澱現象的產生。PEG與脂質衍生物之間的連接建(醯基、醚基、二硫鍵等)修飾也可增加脂質體的穩定性。此外,PEG的柔性鏈可產生空間位阻效應,使修飾物免受蛋白酶攻擊,增加修飾物的穩定性。

C.改善藥物體內分布:藥物經PEG修飾後,分子量增加,在全身給藥過程中大大減少其其經腎小球濾過作用,從而經尿液的排洩減少。此外,PEG修飾後的藥物在體循環中穩定性提高,滯留時間延長,有益於改善藥物在體內的分布,特別是利於大分子藥物在具有滯留增強效應的腫瘤及炎症部位的蓄積,從而延長藥物體內治療時間。

近年來,隨著研究開發的不斷深入,利用PEG作為連接體的PEG雙官能團異端修飾藥物等新型PEG修飾藥物(X-PEG-Y)相繼問世。未來隨著修飾技術的不斷提高,定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優秀PEG修飾藥物出現,為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治療選擇。

參考來源:

1. Drug Development through Modification of Small Molecular Drugs with Monodisperse Poly(ethylene glycol)s,2020,https://dx.doi.org/10.1021/acs.oprd.0c00273;

2. 聚乙二醇雙官能基異端修飾的研究進展,《中國醫藥生物技術》,2020;

3. Adva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EG deribatives and pegylated protein drugs, 2018;

4. Research Progress of PEGylation Used in Modifying Drugs, 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2016.

相關焦點

  • 中國腫瘤藥物的創新趨勢
    儘管其中大多數都是已有藥物的派生藥,但首創候選藥物也在不斷湧現。 在此,我們概述了中國國內腫瘤藥物研發的概況,旨在分享有關藥物生態系統的演變和研發趨勢的見解。有關數據和分析的詳細信息以及附圖,請參閱補充信息。
  • Science:藥物分子高難度修飾新技術
    因此,當他的實驗室在最新的一期《Science》上報告了另一種全新且強大的藥物分子修飾技術後,人們似乎已經習以為常,並不吃驚了。(Strain-release amination. Science, 2016, 351, 241-246)他們的這項技術使得很多非常有用卻又非常困難的藥物分子修飾成為可能,為合成複雜的藥物分子提供了新的利器。
  • RNAi藥物開發下一個突破口在這裡
    目前,已有多個用於肝臟和非肝臟適應症的候選藥物正處於I期、II期和III期臨床試驗中,針對中樞神經系統和其他非肝臟組織的研究性新藥(IND)即將進入臨床。除此之外,用於RNAi有效載荷和遞送輔料的新技術很可能在未來5年內在更多的組織和適應症中得到發展。總而言之,這些進展表明,RNAi治療在未來十年將有許多途徑來進行富有成效的創新。
  • 中國藥科大學與天士力創新藥物研究院戰略合作籤約
    來源:人民健康網7月29日上午,中國藥科大學和天士力共同籤署戰略協議,雙方共建「中國藥科大學-天士力創新藥物研究院」,打造校企合作創新典範。據主辦方介紹,雙方將整合資源和人才優勢,創新體制機制,結合天士力在新藥領域戰略布局需求,共同布局和立項創新藥物研發靶標和品種,開發相關的創新藥物、改良型新藥及上市產品深度開發
  • 衛材藥業與WREN THERAPEUTICS籤署共核蛋白病治療藥物開發合作協議
    (總部:英國劍橋,以下簡稱「Wren」)近日宣布,雙方已籤署一項獨家研究合作協議,旨在推動一款擬用於治療帕金森病和路易體痴呆等共核蛋白病的新型小分子藥物的開發,該藥物以α-突觸核蛋白為治療靶點。 Wren擁有一款基於網絡動力學的藥物發現創新平臺,可對小分子藥物對蛋白錯誤摺疊和聚集信號通路的抑制作用進行精確的定量分析,而這些蛋白錯誤摺疊和聚集是導致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病理機制。Wren對共核蛋白病的研究重點是發現可選擇性控制α-突觸核蛋白聚集過程的新型小分子抑制劑,而α-突觸核蛋白的聚集過程與共核蛋白病的發病和疾病進展相關。
  • 從分子骨架看小分子藥物創新
    這一期的ACS MedChem Lett發表一篇化學文摘(CA)兩位科學家對小分子藥物骨架的分析,似乎指向小分子藥物創新在加速。作者分析了自1938年來在美國上市的1089個小分子環狀新分子藥物(NME),發現最近15年全新分子骨架新藥(定義為pioneer)上市開始提速、上市速度超過等排體修飾(settlers,大概相當於me-too)和側鏈修飾(colonists, 大概相當於me-3)新藥增長速度。這些新骨架藥物更可能是高度創新藥物,83%的小分子突破性藥物(BTD)是新骨架分子。
  • 中央財政十年已投兩百億支持創新藥物開發
    來源:一財網中國的創新醫藥正在快速變革與發展。中國科學院院士、重大新藥創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技術副總師陳凱先日前在一論壇上透露,「在過去十年間,中央財政共投入近200億元支持中國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其中針對創新藥物的投入佔比超過一半。」
  • 北大天然藥物與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周德敏/張禮和團隊研究成果...
    2017年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於2018年2月27日在京發布,北京大學天然藥物與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周德敏/張禮和團隊研究成果「將病毒直接轉化為活疫苗及治療性藥物」入選。(文/宋書香)附:周德敏教授簡介 周德敏教授長期致力於基於化學-生物學交叉的新藥發現和藥物創新過程中新技術、新方法研究。
  • 阿斯利康宣布在滬建全球研發中心:要在中國開發更多創新藥物
    此外,新成立的AI創新中心將設立專項團隊,專注於與技術公司和本地初創公司合作,開發創新解決方案,惠及更多患者。通過此次進博會的平臺,升級後的阿斯利康全球研發中心將與AI創新中心、藥品貿易服務等業務領域組成新的業務實體——阿斯利康上海醫藥有限公司。
  • 科濟生物CT053全人抗BCMA CAR T細胞注射液納入藥物品種
    關於突破性治療藥物程序  藥物臨床試驗期間,用於防治嚴重危及生命或者嚴重影響生存質量的疾病,且尚無有效防治手段或者與現有治療手段相比有足夠證據表明具有明顯臨床優勢的創新藥或者改良型新藥等,申請人可以申請適用突破性治療藥物程序。對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程序的藥物,在藥品審評審批過程中會有更多與藥監機構溝通交流的機會,從而加速藥品的上市進程。
  • 小分子藥物開發新冠適應症梳理
    世界各國都在針對COVID-19開發各種藥品和疫苗,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中國因疫情控制得力,進入臨床階段的創新藥並不多,美國則受疫情大爆發的影響,各大藥企在美國開發新冠藥的熱情高漲,至今已有77款小分子藥物進入臨床階段,約佔全球進入臨床階段小分子藥物的64%。以下為詳細內容。
  • B肝在研新藥多疫苗進展,表面抗原下降受限,簡介藥物化學學科
    B肝在研新藥多疫苗進展,表面抗原下降受限,簡介藥物化學學科簡單來講,藥化需要對藥物結構以及活性深入研究,利用所學化學知識來確定所需要開發藥物,並從分子層面深入研究其在體內作用機制。藥化英文名為Medicinal chemistry,研究對象是藥物而不是人體,簡單的講,藥化是負責新藥從發現直到合成,並闡明其藥性以及和機體細胞間相互作用的綜合學科,也是國內外藥學專業的前沿學科。創新藥從何而來?主要是通過藥物化學家對藥物分子設計或者從先導化合物修飾,來獲取實體創新藥物。
  • Nat Chem:突破性技術或可加速藥物的開發過程
    文章中,研究人員設計並且檢測了一種新型的分子結合技術,該技術能夠有效縮短或簡化人類和動物藥物的發現和開發過程,相比當前方法而言,這種新技術在開發新型藥物上還更加經濟,而且對環境無害。這種新型合成方法能夠用來合成含氮的一系列化合物,大約75%的藥用化合物都會利用氮原子,而諸如此類藥物也被用來治療一系列疾病,包括癌症、細菌感染、炎性疾病、注意力缺失/過度症候群、阿爾茲海默式症以及糖尿病等。藥物就是具有不同原子排列組合的化合物,相比傳統古老方法而言,這種新型的藥物合成方法能夠採取較少步驟的化學合成過程,其能夠潛在開發出第二代新型藥物以及開發新型的藥物療法。
  • C3抑制劑pegcetacoplan:將成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
    2020年12月11日訊 /生物谷BIOON/ --Apellis Pharma是C3靶向療法開發方面的領導者,致力於通過開創性的靶向C3方法開發首創和同類最佳療法,用於治療由補體級聯反應的不受控或過度激活所驅動的廣泛疾病,包括血液學、眼科學和腎臟學領域的疾病。
  • 國產創新藥迎來高光時刻!CAR-T療法擬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名單
    資深行業專家劉明睿表示,這兩份徵求意見稿的開篇,都明確了所發布方案的目的是為了鼓勵研究和創製新藥,加快具有明顯臨床優勢的藥物研發進程和註冊上市,體現了國家鼓勵創新和滿足臨床急需,提前介入溝通,指導新藥開發者,在企業和政府之間搭建一個橋梁,促進有臨床價值的創新藥儘快上市服務廣大的患者的願望和決心。
  • 2019年,FDA批准48個創新藥物
    翻譯:六行醫藥(北美)翻譯室華平 來自:蒲公英 新藥和生物治療產品在開發方面需要創新,而在此過程的每個步驟,FDA的藥物評估和研究中心(CDER)持續致力於為製藥業提供支持。
  • 藥物遞送公司Lyra Therapeutics提交上市申請,加快鼻竇炎藥物開發!
    美股 藥物遞送公司Lyra Therapeutics提交上市申請,加快鼻竇炎藥物開發!2020年3月6日,Lyra Therapeutics是一家臨床階段公司,致力於開發專門針對耳,鼻和喉(ENT)疾病的藥物,提交美股上市申請S-1文件,擬公開發行股票上市,募資最多5750萬美元
  • 從Dravet症候群治療藥物研究進展 看罕見病用藥開發思路
    對於芬氟拉明重新開發,很多投資者剛開始並不看好,因此,從Zogenix公司接手該項目至完成III期臨床研究時,Zogenix公司的股價已翻了幾翻。對於投資者們對該藥物的改觀,主要來自於該項目在Dravet症候群患者中治療的現在療效,與Epidiolex目前研究數據顯示,低劑量芬氟拉明對Dravet症候群的效果更佳。
  • 硫培非格司亭已經獲得WHO全新通用名命名的國產創新藥物
    《硫培非格司亭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20)要點硫培非格司亭注射液(HHPG-19K)是在非格司亭的基礎上進行聚乙二醇修飾而成的長效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製劑。2018年5月硫培非格司亭獲得國家藥物監督管理局批准用於成年非髓性惡性腫瘤放化療引起的中性粒細胞減少伴感染患者。
  • 吉貝爾在研創新藥物抗抑鬱藥獲歐洲發明專利
    公告稱,本次獲得專利證書的發明專利名稱為氘取代1-[2-(2,4-二甲基-苯硫基)-苯基]哌嗪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及其藥物組合物和用途,為公司在研創新藥物抗抑鬱藥沃替西汀衍生物(JJH201501)在歐洲的授權專利,專利期限為20年,生效國包括英國、德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義大利。此前,該化合物專利已在中國和美國獲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