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氏在船上寫妙詞,1000多年後被發現,專家:古代民間藏龍臥虎

2020-12-13 美詩美文

古代到底有多少詩詞高手?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將他們分為4類:一類是偉大的文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之類,他們不但有名氣而且曾對文史有重大影響;第二類是有名的文人,比如李涉、羅隱等,他們挺有名氣,但還稱不上偉大;第三類是普通文人,他們的名字只是在《全唐詩》之類的詩集裡被提了一筆,沒什麼名氣;第四類是民間無名文人,這些人的詩作多數遺失在歷史的長河裡,在古籍中連名字都沒有。

這4類文人裡,前3種的數量並不會太多,數量最多的是最後一種。《全唐詩》一書中就出現了很多無名氏之作,整體水平雖大多比不上前3類詩人,但也不乏珍品。由此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古代民間是有大量詩詞高手的。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就是一首100多年前才被找到的作品,作者為唐五代時期的民間無名氏。詞的名字叫《浣溪沙》,是20世紀初在敦煌石室找到的。當時專家看到這樣一首詞,也不得不感嘆:古代民間是藏龍臥虎。讓我們來品一品:

《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平,長風舉棹覺船輕。柔櫓不施停卻棹,是船行。滿眼風波多閃灼 ,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

當時在敦煌發現了數百首曲詞作品,後被編錄成《敦煌曲子詞》,這首《浣溪沙》就是其中之一。看得出來,這是作者在船上時寫的詞作,這也是這個詞牌下較早的作品。而它最可貴之處,在於用詞曲的方式闡述了平凡生活裡的理趣之美,這比宋代理學家朱熹等人要早了不少。而詞作整體的水平,如今看來也是令人讚嘆的。

詞的上闋,開篇以小見大,由竿頭見船。船本來是停靠著避風的,漸漸地風停了,於是舉棹準備出發了。因為風浪條件適宜,所以哪怕是櫓槳不動,船也在行走著。從這上闋的內容來看,詞人的心情是不錯的,他在仔細地觀察著船行在水中的情形。

詞的下闋,寫的是在船上看到的景物。滿眼都是閃爍的波光,而遠處的山也像走過來歡迎他。其實這就是一種相對運動,山其實沒動,動的是船,這是他的錯覺。所以最後他「仔細看山」,才發現了原來是船行。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難的是如何用詩意化的語言把它表達出來。

從語言上來看,這首詞其實很簡單,沒有過多的彎彎繞繞,但它自有高明之處:

首先,它把寫景和討論自然理趣,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說到底,詩人要說的只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但因為有風、竿頭、波風、山、槳等多個具體細節的描寫,能讓讀者在感受美景的同時體會到這一現象,不著痕跡,這是很高明的。

其次,全詞通篇沒有直接出現人物的心情描寫,但我們一看就知道這是以第一視角寫的,詞人的心情是閒適而愉悅的,所以它其實也達到了以景寫情的目的,很有水平。

我們得承認,從意境的渲染上和遣詞的整體水平上來看,它達不到一流文人的水平,這或許也是其在唐五代時期沒有讓作者紅起來的最大原因。但這樣的作品,也並非是現代一般文人能寫得出來的。它在1000多年後的今天被找到,實在是令人欣喜。

《敦煌曲子詞》的發現,告訴我們在古代民間還有大量這類作品,但它們基本上都遺失在歷史的長河裡,實在是可惜了。這也讓我們更加珍視現在流傳下來的作品,並對那些為了保護古代經史典籍做出過重要貢獻的先賢們,由衷地敬佩。

大家若是有興趣,可以找這一些曲子詞找來讀一讀。這些作品因為一直被封存著,寫完1000多年後才被發現,所以它們與我們如今看到的絕大多數作品相比,有一個最寶貴之處:都是原汁原味的。

現在我們看到的很多詩作,在流傳過程中都或多或少被人修改過,李白的《靜夜思》、《將進酒》等,宋、明的版本都有不小的差距,至於詩仙最早寫的是哪一版,我們其實是搞不清的。但敦煌曲子詞,卻是地地道道的唐代及五代風,相信大家在讀完它們後,會有不小的收穫。本期這首詞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新版《紅樓夢》為何是「曹雪芹著,無名氏續」?
    原標題:新版《紅樓夢》為何是「曹雪芹著,無名氏續」?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自誕生後經歷了曲折的版本流傳。出版「四大名著」至今已有60多年歷史的人民文學出版社,日前推出「四大名著珍藏版」,其中《紅樓夢》署名為「曹雪芹著,無名氏續」,引發讀者關注。
  • 一首充滿禪意無名氏詞,無一生僻字寫出兩個物理現象,高手在民間
    在史書上,它以極簡、極雅的姿態出現,世人於是也用一個極美的詞來形容——陽春白雪。而在民間,它以靈動、有趣的形式流傳,後世也用了一個再恰當不過的詞來描述——下裡巴人。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正是一首下裡巴人的詞作,詞名《浣溪沙》,出自敦煌曲子詞,作者為唐代無名氏。敦煌曲子詞是在敦煌石室裡發現的民間詩詞總集,內含唐至五代時的161首詩詞作品,大多都不知道作者。
  • 作家無名氏早期手稿「落戶」復旦大學圖書館
    還有那些用複寫紙寫的文稿,現在年輕人已經非常陌生了,但我在這些文稿上看到了我們那個時代留下的文化痕跡。」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陳思和教授提及,巴金先生晚年寫《隨想錄》,也使用過這樣的複寫紙。無名氏的長篇小說《死的巖層》原手稿及數份粉絲抄寫稿尤其引人注目。
  • 蒙古國斷崖發現漢朝文字,內容翻譯後,專家:找了1000多年
    幾十年裡,漢武帝曾無數次出兵抗擊匈奴,終於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總算扭轉了對匈奴弱勢的局面,尤其是在到了東漢時期,匈奴內部發生了內亂,漸漸分成了南匈奴和北匈奴兩股力量,野心勃勃的南匈奴想聯合漢朝的力量,徹底吞掉北匈奴勢力,漢朝恰好也想藉此時機利用南匈奴的力量,削弱匈奴的總體實力,雙方達成一致協議後,終於在漳河二年,漢武帝任命車騎將軍竇憲遠赴邊疆,竇憲將軍與北匈奴在稽落山展開廝殺,竇將軍最終大獲全勝
  • 蘇軾被嚴重忽視的妙詞,明明通篇如夢如幻,卻很少有古代名家點評
    這首詞通篇如夢如幻,但因為寫得不那麼豪情,所以很少有古代名家點評它,算得上是被嚴重忽視的妙詞,我們來品一品:《行香子·過七裡瀨》一葉舟輕,雙槳鴻驚。水天清、影湛波平。魚翻藻鑑,鷺點菸汀。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 這2首無名氏的小詞,不輸宋詞大家:一首諷刺十足,一首清新感人
    提起宋詞,我們最先想到的作家,或許便是蘇軾、辛棄疾、晏殊、李清照這樣的詞作大家,但其實,宋詞史上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都不是出自於這些大家,而是來自於一些不太著名的作家,甚至來自於一些「無名氏」的作品。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兩首非常有意思的無名氏的詞作,感受一下宋詞的精妙文化。
  • 10首「無名氏」的古詩詞,雖然不清楚作者,但依舊流傳千古!
    所謂「無名氏」的詩詞,其實就是詩詞的作者無可考。10首「無名氏」的古詩詞,雖然不清楚作者,但依舊流傳千古!1、無名氏·豔歌何嘗行吾欲銜汝去,口噤不能開;吾欲負汝去,毛羽何摧頹。樂哉新相知,憂來生別離。2、無名氏·題壁一團茅草亂蓬蓬,驀地燒天驀地空。爭似滿爐煨榾柮,漫騰騰地暖烘烘。前兩句比喻政治上炙手可熱、氣焰囂張的人轉眼間就身敗名裂化為烏有。後兩句則指那些安於平靜,默默無聞生活的人。3、去者日以疏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親。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
  • 走近神秘多情的文壇「無名氏」
    大概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前後,這兩本書以手抄本在民間流傳,時我在一所中學執教,在收繳學生傳抄的這類禁書堆中,發現了它,粗粗瀏覽,有種莫名的好奇與興奮,始知其人其書。 那時,適逢我社擬出《無名氏傳》(耿傳明著),我們的聯繫便頻繁起來。我主動提出希望他寄一些書稿來供我選用。無名氏先寄來若干部舊著,我選中其一本青年時代的自傳《綠色的回聲》,那是寫他青年時代與一位俄國少女的戀愛往事。我覺得書名太雅了點,建議改為《我心蕩漾》,副題為「俄國少女妲尼婭與我的故事」。並請他續寫上世紀七十年代後他們又恢復聯繫的故事《餘韻》。無名氏很樂意合作,同意我的全部要求,又為本書重新作序。
  • 那些歷史上有名的無名氏,成就了一個個名家
    神秘的無名氏《紅樓夢》續寫者《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自誕生後經歷了曲折的版本流傳。出版「四大名著」至今已有60多年歷史的人民文學出版社,日前推出「四大名著珍藏版」,其中《紅樓夢》作者署名為「曹雪芹著,無名氏續」,引發讀者關注。
  • 無名氏身後慘遭「鞭屍」毀譽
    生前以《北極風景畫》、《塔裡的女人》、《無名書》等作品暢銷海內,享有幾代讀者的無名氏(卜乃夫)於2002年10月11日清晨病逝於臺北,享年86歲。  三個多月後的今天,這位老作家卻遭年輕的夫人出書「鞭屍」。  曾幾何時,無名氏與馬福美這對才子佳人老夫少妻的浪漫故事,為多少讀者津津樂道;而今天,人們方知裂痕早現,浪漫已成泡影。
  • 唐朝姑娘寫一首詞,可媲美「山無陵,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誓言
    我們知道有一首漢樂府民歌《上邪》是這樣寫的:「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這幾句還曾在當年熱播的電視劇《還珠格格》中引用過。這首漢代的樂府民歌,感情熱烈,氣勢奔放,表達了一位痴情女子想要與情人永遠相愛下去和永不分離的決心。
  • 杜牧失戀寫下千古名作,200多年後才子寫首調皮詞打趣,句句高明
    杜牧年少時在湖州遊玩時,曾在民間識得一位心儀的女子。當時他還無功名在身,便與對方家裡約好10年後再來尋她娶她。後來杜牧回到長安,中了進士也當上了官,再回到湖州時已是14年後。可是當年那位女子早在3年前就已嫁人,並且生下了兩個孩子。知道這一切,杜牧後悔莫及寫下名為《嘆花》的千古名作。
  • 山西民間藏龍臥虎 手工藝人折服觀眾(圖)_走進農博會_山西新聞網...
    民間布老虎 程剛/攝  今天上午,農博會民間工藝展廳裡,精美的民間藝術作品吸引眾人駐足欣賞。讓人不得不感嘆:咱們山西民間真是藏龍臥虎!  這位老者就是來自運城萬榮縣的民間藝人董金龍,人稱「面人董」。董師傅從小就對捏麵人特別感興趣,自十幾歲時遇到啟蒙老師到現在已有四十多年了。幾十年來,董金龍騎著一輛老牌飛鴿自行車,走遍了十一個省、四百多個縣。不論走到哪裡,面人都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歡迎。  「據我所知,咱們山西包括我在內,如今只有六個人會這門藝術,而且年齡都不小了。
  • 鐵達尼號沉沒七十多年,其中大量珍寶,被發現後專家為啥不讓碰
    專家們對鐵達尼號沉船事件進行過一系列縝密的分析,只不過其背後的真相聽起來令人匪夷所思。 鐵達尼號沉沒的時間有七十多年,裡面有很多的奇珍異寶,當它被發掘的時候,很多專家卻不讓碰裡面的寶貝,這是為何?其實泰坦尼克這艘船的實際折射意義遠不止看上去那麼簡單,這艘船的內部構造充分地反映出當時那個年代各種社會階層的狀況和資源分配的情形。
  • 元代無名氏之作,僅幾句寫6件令人啼笑皆非的趣事,這才是真貪財
    文壇有許多詩詞、成語來諷刺這類人,但在小編眼裡,都不如這首流傳了600多年的「好財」之作來得經典。這首元曲名叫《醉太平·譏貪小利者》,是一首無名氏之作。全曲短短幾句共寫了6件令人啼笑皆非的趣事,實力詮釋了什麼是真貪財。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醉太平·譏貪小利者》元.無名氏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鵪鶉嗉裡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刳脂油。
  • 一對戀人惜別,過路才子看見後寫首詞,開篇就犯忌卻紅了800多年
    相信喜歡古詩詞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我們平時雖然說很多古代大文人寫詩寫詞都是信手拈來,似乎不用思考便能下筆如有神。
  • 美國把無名氏稱為Jane Doe,為何不叫Lucy、Lily或者HanMeimei?
    一開始,人來人往的大街上,發現一個大袋子。有人報警。警察還以為是炸彈。拆彈專家慢慢走進袋子,卻驚奇發現,袋子的拉鏈自己開了,鑽出一個滿是紋身卻什麼都穿的女人……帶回警局後,他們給這個女人取了個名字,Jane Doe。我覺得奇怪啊,為何是這個名字而非其它呢?為何不是Lucy、Lily或者HanMeimei?
  • 黃河古道發現一艘沉船,專家發掘後,推斷出它是這樣沉沒的
    人類依傍黃河繁衍生息,也讓黃河河底留下了不少古人的遺蹟,在江蘇省徐州市地區,考古專家就發現了一處古代沉船遺址,而關於沉船沉沒的原因,專家們卻百思不得其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少男少女在船上幽會,歐陽修寫下了這首雲雨詞,句句香豔卻不汙
    人生年輕時的愛情都是如此,並不隨著時代的更替而改變,無論現在,還是古代,又或者是將來,因為人是始終是有情感的。年輕時代的愛情,正如《詩經》裡描繪的那樣:為愛痴狂,為了愛我什麼都可不在乎「終風且霾,惠然肯來,莫往莫來,悠悠我思。」;哪怕只有我一人傻傻相信天荒地老,也是值得的「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 才女給丈夫寫首詞,初讀敬她是條「漢子」,再讀時發現沒那麼簡單
    在古代,娶個才女回家過日子,確實也不容易。這倒不是說才女們沒人能高攀得起,而是說才女們在生活中太有想法、太有個性,古代一般男子很難招架得住。本期小美就和大家分享兩首才女訓丈夫時寫下的作品。當年名氣不小的朱淑真奉父母之命下嫁小吏丈夫,對方吃喝玩樂,經常不回家,朱淑真便一氣之下寫了首《斷腸迷》,全文如下:說實話,初次讀到這首詞時,筆者就敬她是條「漢子」。全詞寫得通俗易懂,對不歸家的丈夫,她已經不屑於埋怨了,她恨得「咬牙切齒」。她下樓來,看見丈夫人又不知何處去了,後悔當初嫁給這樣的人。決心從此以後與他一刀兩斷,種種過往的恩情一筆勾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