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神論者的過年祭祀,真的好神奇啊!

2020-12-15 就明朝人事

平常日子,一個無神論者宅居在家,很少跟宗教有什麼聯繫,但到了過年就不一樣了。從陰曆12月中旬開始,母親在電話中向我通報她的日常生活,似乎所有的重心都是圍繞著「過年」這兩個字了。

買土豬肉,自己動手醃製鹹肉,買甲魚、青魚乾,貯備瓜子、花生和給壓歲錢的紅包,貼春聯、掛紅燈籠,磨糯米做糖糕,給老房子除塵,房前屋後鏟草、清掃……還有買大紅蠟燭和錫泊,準備這兩樣東西,當然是為了祭祀用的。

我家的祭祀,一年一次,都安排在除夕的下午,年夜飯之前,也是遵循逝者為大的古訓。從上午開始,母親就拴上圍裙,戴了套,開始忙活,冷盆熱炒、雞鴨魚肉一樣都不能少,而且是特地做的。不過也有了改良:雞用的是昂首挺胸的大公雞,記得以前是一定要殺掉煮熟的,只是在雞尾巴上留了幾根長翎,雞背脊處粘了紅紙,很娘地擺出老母雞孵小雞的姿勢,現在麼,活的也行,只是整個祭祀的過程中,這活物不太安靜;魚也不再是一大碗紅燒魚塊了,而是用了活的小鯉魚,像是為了討個鯉魚躍龍門的好口彩,且祭祀過後,小鯉魚就由家裡小孩捧著,拿到河埠頭去放生,也有積德行善的意思。

大年三十的午飯都是草草了事的,照我家的規距,我母親負責準備祭祀用的飯菜,而我站在煤氣灶前操弄年夜飯的各種吃食。但還是得時不時地幫老人家一把,畢竟祭祀在前,年夜飯在後。其實在燒菜的時候,母親已經嘟嚷著,嘴裡念念有詞,含含糊糊的,只知道有招呼逝去的祖宗回家來享用祭祀的意思。爺爺奶奶九十多了,逢到這當口,也柱了拐杖過來幫忙。我的工作是先搬好八仙桌,注意點是得轉換一下桌子的擺法,橫的變成豎的,朝東的一面變成朝北的。然後是奶奶放好銅製燭釺,我母親過來點上大紅蠟燭,插到燭釺上,一瞬間,灰暗的堂屋裡,滿是躍動的燭光,煙霧燎繞之中,八仙桌上一一擺開熱氣騰騰的各種吃食,還有活雞、鯉魚,祭祀算是正式開始了。

奶奶在桌沿上放了磁質小酒盅,且反覆點數,要保證一個不多,一個不少。爺爺解釋過的,酒盅多放了,會招來無處去的孤魂野鬼,少放了,祖宗們老遠趕來,且一年只有一次,到了這兒卻沒他的位置,他會不高興的。想想也確實是這樣的道理,像我們家,除了爺爺上溯的幾代先輩,還有一個「承繼太太」(幹奶奶的輩份,只傳家產,承繼者給孤老太養老送終)。兵荒馬亂的年月,老太太的男人子女都去世很早,留下她一個孤老太太,又不幸地被一貫道(一貫道:民國年間邪教組織)分子灌迷魂湯,騙光了幾大壇銀圓,於是就由我爺爺負責給她養老送終,而她的祖屋就傳給相鄰的我們薛家。因為她是承繼過來的,所以要比一般先輩還得多加關照。「承斷太太伲也吃啊(方言,意為:承繼太太你也吃啊)……」連母親都不會忘記客氣一下,同時又念叨幾句承斷太太在世的最後幾年,眼已經瞎了,可對我這個長房長孫有多麼的好,最後催促我給各位祖宗添點酒。

然後是依次向回祖居來吃年夜飯的祖宗行禮。爺爺奶奶一大把年紀了,可仍舊一絲不苟地趴到地上,「咚咚咚」地磕頭,父親跟著磕頭,母親解下圍裙、袖套,撣了撣衣服上的塵跡,也磕了頭。輪到了我們這一輩,那就是鞠躬了。兒子作為高中生,長輩們還一再提醒他,要他在祖宗們面前許個願,祖宗們肯定會保佑他考個好成績的,兒子也聽話,又雙手合十許了願,且再次鞠躬。之後,除了爺爺奶奶,坐在一邊,陪著祖宗們繼續吃年夜晚,我們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過了約半個小時,奶奶招呼我父親到堂屋裡去,給祖宗們再倒一次酒。這時候,祖宗們的酒大約也喝好,我們又趕緊盛了幾碗白米飯,搬上桌去,生怕他們餓了肚子。酒足飯飽之後,奶奶和母親一道,搬出準備好的幾大籮錫箔,就著燭火點燃了,化在八仙桌邊。

別小看了這些紙做的金元寶銀元寶,那可是祖宗們在另一個世界裡一年的開銷。

就這樣,請祖宗們吃的年夜晚吃好了,作為過年最重要的項目之一的祭祀也結束了,然後,才是我們這些生者的年夜飯真正地開始動起手來。

母親在煤爐上用砂鍋燉鱔筒湯,我站到煤氣灶前乒桌球乓地揮勺炒菜,農村有線廣播播送著鎮長村長們的新春祝福,整個家庭氣氛一下子由肅穆變成了歡快。

記得有一年我是外出旅行過的年。人在旅途,年夜飯是在一個陌生城市的肯德基裡吃的,但這倒也沒什麼。吃完雞肉漢堡,我用手機給老家的親人長輩拜了年,問了好。等到街道上的鞭炮聲響起,煙花呼叫著衝上天去,我走著走著,心裡突然有一種不安襲來,我知道我這個年少了點什麼,缺了些什麼……

相關焦點

  • 過年祭祀風俗
    《春節小景》豐子愷 過年祭祀風俗 整個春節期間,離不開大快朵頤的美食享受,大年夜的年夜飯更是一頓美食盛宴,而祭神祀祖,也是過年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 過年了,你們老家還祭祀祖先嗎?
    過年祭祀,在菏澤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過年緬懷先輩,也是對祖先的尊敬,所以每年的臘月二十九的晚上,或者大年初一的早上都會上墳祭拜,一大家子帶上貢品和鞭炮去祭拜。我記得我從小就跟著父親去祭祀,以前都是大年初一的早上,天不亮就出發,現在都是提前一天,臘月二十九的下午去。
  • 網友美文:滿族皇帝過年的祭祀活動
    記得幾年前,有家電視臺請一位從事滿學研究的知名學者錄製節目,當時臺下一名女生提問「滿族皇帝入關前怎麼過年?」這位學者回答:「皇家也過年,貼對聯,放鞭炮,吃年夜飯,高興時努爾哈赤還下來跳舞……」筆者認為這樣的回答實際上等於沒有回答。於是,筆者春節前就開始整理這篇關於「皇帝過年」的文章。這裡也有不少學術問題,如祭祀神像,北京故宮和瀋陽故宮的看法和結論不相同,筆者均沒採用。
  • 英語漫畫-無神論者Atheist
    「One adavantage of an atheist boyfriend is he worships only me.」今天來看看Atheist無神論者這個詞,a+thei+st, a-是表示否定『不』的前綴,thei-是『神』的詞根,-st表示什麼什麼人,比如scientist就是科學家。
  • 無神論者的實用主義宗教指南 —— 《寫給無神論者》
    宗教信仰帶來的情感慰藉和精神力量神秘而強大,宗教體制也深遠地影響了人類歷史的發展,它規模化地改變人性,使得陌生人之間友善而團結,其教義中的規程和制度在世界各個角落被信眾踐行 —— 在不動用任何脅迫和監督手段的情況下。
  • 2020年的大年,除了吃喝,還可以這樣趣玩過年祭祀
    確實現在對於吃吃喝喝已經膩味的年輕人,越發喜歡在過年的時候玩味中國文化。對於過年的祭祀,城市裡不搞,但在鄉村還是隨處可見的,大家並不陌生,但仔細一想又說不清楚。當然為什麼我們會這樣,歷史原因我們也不用去細究。隨著我國傳統文化的復興,大家把它作為一種文化又重新玩味起來。
  • 過年了,祭祀祖先的炮竹是不越大越好,燒的紙錢是不是越多越好?
    和諧春節,文明鄉風過年了,祭祀祖先的炮竹是不是越大越好,紙錢是不是燒得越多越好,打牌是不是打得越大越好,酒席是不是辦得越豪華越好?炮竹聲聲辭舊歲,那曾經的聲聲炮竹清脆婉轉,點到即止,並不讓人覺得刺耳,仿佛在奏著春的樂曲!
  • 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者
    對此,我們要加強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引導、督促廣大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做徹底、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者,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馬克思主義由于堅持了徹底的唯物主義,就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領域徹底否定了超物質的神靈,因此必然是無神論者。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高度認識和把握人與神的關係,揭示了宗教教義將人神關係異化的本質,闡明了宗教不過是對社會存在的歪曲反映這一事實。
  • 過年的鄉愁
    廿六去買肉,大概是二十六這天,我們的鄰村——劉村是趕「會」(趕集)的日子,買年貨的開始了,一般人家就到劉村的會集上買年貨,好過的人家有的去公社圪壋店買年貨,也有的去縣城木欒店買年貨;去鄭州買年貨的,在我的印象中村裡沒有。其實我記事的時候,過年的豬肉是生產隊殺豬分給各家各戶的,按人口數平均分配,先後次序按捏蛋兒(抓鬮)排定,那也是個村民們盼望的重大日子啊!
  • 越南過年:有祭祖有聚會,都會唱西遊記,村長問你們也這樣和諧嗎
    進村就看見一些村民在忙碌,男人們在布置一個「舞臺」上面的越文標語大意是建設和諧村莊,高興過年。一隻很大的烤全豬放在桌子上,邊上圍了很多小孩子,眼神中透著垂涎。蛩春告訴我這烤豬是祭祀用的。而村裡的一些女人則在一個院子裡生火做飯做菜了,一男一女在炸春卷,越南很喜歡這種食品,從北到南飯桌上都有。
  • 你們以為祭祀只是拜神?看過古人的操作,才知道
    文|小熊前言提起祭祀,我們大部分人的認知概念可能就是每年清明節掃墓祭拜祖先的樣子,源自對祖先的信仰。但是祭祀真的只是拜拜祖先那麼簡單嗎?實際上祭祀大有來頭。祭祀祖先之事在我國古代有非常特殊的地位。早在先秦時,就有「祭祀產業不入官」,到宋朝開始成為歷朝歷代遵循的制度。
  • 她的交友圈真的好迷啊……
    編輯:皮皮 這個圈子真的好小啊.... 昨晚《拜託了冰箱》裡,papi說自己和周冬雨其實早就認識了。
  • 民間的祭祀食俗!祭祀天地日月需要什麼供品?其實心誠即可
    祖宗雖遠,祭祀不得不誠」。古人對祭祀活動是十分重視的,與讀書傳承文明同等重視。古時,人們無法認識風、雪、雷、閃電、地震、蟲災、日蝕、月蝕等自然現象,難揭其奧秘,攝於其威,於是只能跪地祭拜。祭祀活動說到底是人們表達對先人或神靈的一種懷念與感恩之情,《禮記·祭法》有「有天下者,祭百神」的記載,足見古代人祭典活動之多和重要程度。
  • 新年,過年,過的這個年到底是什麼?
    再過幾天2018年就要過去了,2019新的一年正在向我們走來,那麼,這個2019年的第一天,是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過新年呢,很多人都會說,肯定不是啊。那麼我們要過哪一個年呢?堯對舜說:「你今後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後也可安心瞑目了。」後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後來人們把堯死後,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
  • 農夫果園「好開心啊,過年又喝果汁了」大篷車巡展活動...
    好開心啊,過年又喝果汁了2020年12月22日,農夫果園「好開心啊,過年又喝果汁了」 大篷車巡展活動在河北省利川市汪營鎮嘉美購物廣場火熱開啟。每年過年期間,都是果汁消費高峰期,人們總是會提前一兩個月來囤貨,農夫果園在臨近過年之際,開啟大篷車巡展活動,堪稱「更懂大家的心」,而活動本身的優惠力度也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
  • 2021第5周 2月12日 「新年好啊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而可怕的又真的是問題本身嗎?並不啊,如果真的在踏踏實實往前走最後....都會好的...這些大道理都聽過很多遍了,自己也不是沒有體會過堅持到最後的成就感,也有一點點偶爾在心底閃閃發光的記憶。在青海湖,騎行,因為時間原因,一般三四天的路程必須兩天騎完,360KM,以我的文字功底很難描繪出那的風景和當時的心境。
  • 美國知乎:為什麼人們會變成無神論者?網友:神的力量越來越小
    標題:為什麼人們會變成無神論者?Gari Sullivan,摩洛哥人們可以回到最初的無神論狀態,但我提醒你:事實上我們都是天生的無神論者。在我們被告知相信一個人之前,沒有人相信上帝。你不再是一個無神論者的原因是因為你的父母讓你不再是一個無神論者。戴夫·湯普森,來自法國當我9歲到10歲的時候,我對科幻小說很感興趣。我學習了一種我稱之為「暫停懷疑」的技巧。例如,為了故事的緣故,假裝比「輕快旅行」更有價值。
  • 過年蒸饅頭,大火好還是小火好呢?很多人用錯方法,難怪饅頭塌陷
    過年蒸饅頭,大火好還是小火好呢?很多人用錯方法,難怪饅頭塌陷現在距離春節只剩下不到半個月時間了,每次到了快過年的時候家裡邊就人荒馬亂的就好像是快要打仗一樣,每一個家庭主婦都嚴陣以待,將過年需要準備的食材提前都準備好或者去置辦年貨,除了能夠買到的那些東西之外,在滬還要額外再準備很多食物,比如說要提前先炸一些酥肉,蒸一些饅頭等等,尤其是在北方地區饅頭,本來就是平時吃飯的主食,在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更是少不了饅頭這個東西了
  • 除了磕頭、燒紙、上香,除夕祭祀你還應該知道這些
    燒紙、放鞭炮、依次磕頭,把祖先的在天之靈請回家去一起過年。家裡的老堂屋的正中會懸掛起一幅族譜,上面書寫有所有已故祖先的名字,相當於舊時的牌位。之後燒上香、擺上供品,再次跪拜。意思是在春節闔家團圓之際,不敢忘記已故的先人,所以在除夕這天請回來一起過年。小的時候,我一直相信真的有在天之靈一說,雖然不可能看到,但以為和已故的人真的可以通過某一種方式得以交流。
  • 令人毛骨悚然的古代祭祀
    又快要過年了,估計有很多家庭會祭祖吧,在十字路口燒燒紙,或者家業比較大的,能在自家祠堂擺上貢品祭拜一下,這是我們中華民族流傳了上千年的習俗,不過現在祭祀比較文明了,燒燒紙,擺點瓜果點心,燒幾根香跪下磕三個頭,跟逝去的先人叨咕叨咕就算完事了,那放古代祭祀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今天我來給大家講講世界恐怖習俗之一的活人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