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聚德利潤暴跌,看老字號的出路在哪裡?

2020-12-22 康斯坦丁

據相關媒體報導,中國老字號全聚德公司在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7.76億元,同比下滑4.53%,淨利潤僅有8865.71萬元,同比下滑34.81%,如此暴跌,已經創下其上市以來最大跌幅,更尷尬的是,這家著名老字號烤鴨店,還沒找到強有力的措施,來保住自己的客源以及廚師。曾幾何時,談起北京烤鴨,人們腦海中就會自動浮現出全聚德的招牌,正如談起漢堡、冰可樂,人們就會想起肯德基、麥當勞什麼的,但冰火兩重天,這些洋快餐在中國的店面越來越多,覆蓋範圍已經從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逐步下沉到二三線城市。現在,很多農村老太太的願望,就是希望吃一口孫子點的紐奧良雞腿堡,卻很少有人嚷嚷著去北京吃一次烤鴨,即便是有錢的年輕人,也不會經常去吃全聚德。

因全聚德的招牌實在太過響亮,常年吸引著外地遊客前來試吃,特別是有的門店提供「片鴨子」的表演:一個帶著高帽的廚師,在烤鴨的身上要切夠108刀,整個過程都淌著油,遊客們最興奮的時刻莫過於咔咔咔地給廚師和鴨子拍照,然後,發朋友圈標記到此一遊,但真正把烤鴨蘸上甜麵醬,才知道如此高油、高糖、高價格的食物,並不是期望中的珍饈美味,不過是外地遊客慕名而來,只能咬著牙吞掉,飲食體驗真心一般。

全聚德,一隻墮入凡間的老鴨子

創建於1864年的全聚德,有著百年的歷史,是家喻戶曉的老字號,生命力能延續至今,肯定有著非常獨特的配方以及競爭者無法模擬的味道,如採用果木烤鴨,從選鴨、填餵、宰殺、到燒烤,都是由老師傅一絲不苟地完成的,老北京人記憶中的全聚德烤鴨:外形美觀、皮脆柔嫩、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因其做工精良、味道鮮美,國家管理者曾多次欽點其列席國宴,用來款待外賓,可以說,這家老字號一直站在神壇俯視競爭者,加之,數百年的資本積累,促使其成為中國最早一家上市的餐飲企業,風光一時無倆。

但隨著時代發展,老百姓的餐桌日益豐富,競爭越來越激烈,國內外餐飲業湧現出大量的後起之秀,不僅積極創新烹飪配方,還把用餐過程包裝成為一種難得的體驗,如肯德基、麥當勞以快餐和廣泛性贏得消費者,而海底撈則擁有全宇宙最暖心服務,有顧客問:剩下的半個西瓜,我能帶走嗎?服務員回答:當然不能,隨後從廚房裡拿出一整個西瓜,讓顧客以最體面的方式離開,同類型的烤鴨店,如大董烤鴨、羲和雅苑、四季民福等,無論在產品質量,還是服務水平上,都不輸給全聚德,昔日的神壇鴨子,已墜入凡間。

首先,令全聚德走入困境的第一要素就是產品質量,因提高生產效率,他們放棄了最初的果木烤鴨,轉而採用電烤箱,老北京人感嘆:即便是來到以前的店鋪中,也找不到原來的味道了。鼎盛時期的全聚德烤鴨講究個「色香味意形」,只消看一眼爐子中的烤鴨,就直流口水,現如今烤鴨更像是批量複製的產品,消費者再難對著其流口水,反倒是一隻只烤鴨自己冒著油,如此高油、高脂的食物,讓很多本地人望而卻步,畢竟,首都人的腰圍已經越來越粗了;其次,全聚德因地處北京,且光環仍在,大量外地遊客都本著「來都來了,錯過可惜」的心態試吃全聚德,如此心態給北京的全聚德帶來一種虛假繁榮,致使其太過依賴「試吃」的銷量,以至於,慢慢丟掉自己的手藝,也大概忘記餐飲企業的命脈其實是回頭客,而非試吃客,加之,如今網絡發達,遊客之於全聚德的的差評可瞬間傳遍網絡,更尷尬的是,有國企背景的全聚德尚沒有向市場低頭,而是依舊高高在上,甚至強制收取10%的服務費,這些因素給消費者帶來極差勁兒的體驗,利潤暴跌也是情理之中。

老而彌堅,拒絕老路適應新時代

歷史就像一個篩子,但凡能掛上100年的老字號,絕非等閒之輩,即便作為普通消費者,也更願意其能煥發生機。其實,餐飲巨頭最核心的競爭力,自然是口味和配方,把這個做好了,全聚德也就成功一半,如前文所述,他們最早採用果木烤爐,每一步都是匠心獨運,新時代的全聚德首先要找回昔日味道,在生產效率和工藝複雜度方面做出平衡,同時,重視配方的創新和人才的培養和保留。事實上,全聚德遇到現在的困境,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廚師的流失,因待遇問題、體制僵化,全聚德幾乎很難留下優質的廚師,很不幸地成為烤鴨界限的「黃埔軍校」,同樣是老字號,百草廳在保留人才方面就頗有心得,即便是藥鋪倒閉,被官府查封,掌門人都會留住配藥的老先生,三年、五年地發工資,等到黴運過去,東山再起時,他們都變成千金難買的寶貝。憑藉全聚德的實力想要留住高級人才,獎金、配房、配車應該都不是問題,只是需要優化留才政策而已。

如今物質豐腴,老百姓的選擇非常多,有些目不暇接,如此背景下,餐飲品牌的服務就非常重要了,網上流傳全聚德強制收取10%的服務費,應該不是子虛烏有,這種事情對品牌的傷害非常大,他們要逐步放棄「店大欺客」的作風,把頭低下來,認真做服務,比不上海底撈,最起碼也要笑臉相迎,而不是按照「宰客」的經營心態。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早已不是單一的實體店面經營,網上訂單和外賣日益風靡,滲透到中國的生活基因中,全聚德此前推出「小鴨哥」外賣服務,不僅無法和美團、餓了嗎競爭,倒是因烤鴨變涼、卷餅太硬之類的問題,惡評如潮,最終「巨虧」關門大吉,其實,與其直接和成熟的外賣競爭,倒不如結成同盟,要知道,現在的外賣小哥訓練有素,湯不能灑一滴,送到消費者家裡都要求是熱氣騰騰的,送烤鴨肯定更專業。

此外,這是一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好的產品也要有好的宣傳,當年,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進入中國,口味相當不受待見,但他們除了更新配方之外,更是請了大批年輕偶像代言,如周杰倫、潘瑋柏等等,使得可樂文化快速在年輕人中間蔓延,直接衝擊茶文化、醋文化啥的。全聚德雖然是全國馳名商標,但缺乏足夠的品牌營銷,竟沒一個如黑芝麻糊式的經典廣告,況且,老字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要是能把全聚德烤鴨的故事拍成電視劇,或者多上幾次《舌尖上的中國》,品牌認識度絕對會培育出新時代的新鴨子。(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相關焦點

  • 全聚德三個季度虧掉三年利潤,降價也難挽救?百年「老字號」做錯了...
    來源:新浪財經在以往,到北京遊玩,大家一定會去天安門廣場看升旗禮、到長城走走,然後去全聚德吃烤鴨,但是現在,大家到全聚德拍拍照,留下一張「到此一遊」的照片就可以了,很少有人會去吃烤鴨了。跌下神壇,百年招牌淪為拍照背景牆。
  • 北京老字號「全聚德烤鴨店」文革劫難
    說到北京美食,老字號全聚德烤鴨店一定是名列其中。它是清朝時河北人楊全仁(1822-1890)創辦的。據說,楊全仁剛到北京時,在前門肉市街做生雞鴨買賣。隨著生意日漸紅火,他在1864年盤下了肉市街一家瀕臨倒閉的乾果店「德聚全」,立新字號為「全聚德」,開始經營烤鴨和烤爐肉。
  • 全聚德三個季度虧掉三年利潤 疫情對餐飲業的影響有多大?
    在以往,到北京遊玩,大家一定會去天安門廣場看升旗禮、到長城走走,然後去全聚德吃烤鴨,但是現在,大家到全聚德拍拍照,留下一張「到此一遊」的照片就可以了,很少有人會去吃烤鴨了。跌下神壇,百年招牌淪為拍照背景牆。
  • 北京全聚德同仁堂等6家老字號確定英文名
    1月8日,全聚德、同仁堂等6家老字號徵集的英文名字確定,其中,「全聚德」翻譯成「Quanjude Peking Roast Duck-Since 1864」。  「迎奧運———傳神詮釋老字號」公益翻譯活動自2007年8月初啟動以來,收到了來自全球翻譯志願者提交的翻譯作品共計25萬餘份。
  • 淨利潤幾近腰斬,IDG清倉減持,全聚德究竟做錯了什麼?
    擁有156年歷史沉澱的老字號企業,如何留住消費者,讓這個金字招牌繼續發揚光大,成為當前全聚德人需要面臨的難題。2020年初,疫情襲來,餐飲企業遭受重創,老字號全聚德(002186.SZ)近日收到了深交所的問詢函。
  • 老字號定英文名 全聚德QuanjudePekingRoastDuck
    昨天,全聚德、同仁堂等6家老字號徵集的英文名字確定,其中,「全聚德」翻譯成「QuanjudePekingRoastDuck-Since1864」。     「迎奧運———傳神詮釋老字號」公益翻譯活動自2007年8月初啟動以來,收到了來自全球翻譯志願者提交的翻譯作品共計25萬餘份。首批誕生的6家老字號每家徵集到的翻譯作品均在3萬份以上。
  • 全聚德等四家老字號店堂展示英文名
    本報訊(記者王皓)昨天下午,「迎奧運——傳神詮釋老字號公益翻譯活動」進入店堂展示階段,一組組中英文對照的展板出現在全聚德、張一元、瑞蚨祥、戴月軒等老字號店堂內,為古香古色的氛圍增添了「洋味」,引來中外顧客駐足觀看。
  • 烤鴨一哥全聚德為什麼不行了?
    一提起烤鴨,很多人腦袋裡都能直接蹦出來三個字:全聚德。是的,就是那個創始於1864年的百年老字號,來北京必吃之店,巔峰時期一年賣出千萬隻烤鴨,周恩來宴請過尼克森的地方,老北京只認這一家的中國烤鴨一哥全聚德。
  • 全聚德賣不動了,烤熟的鴨子飛了
    全聚德並未在財報中提及利潤下滑的原因。不過,在其早前發布的業績快報中,全聚德曾提及,餐飲門店接待人次減少,營收下滑,同時帶動部分上遊食品工業收入減少。顧客減少、利潤下滑並非首次出現。以烤鴨聞名的全聚德,從2013年開始,營收、利潤再無明顯增長。
  • 江瀚:全聚德沒看到報復性消費?烤鴨一哥全聚德為啥怎麼都做不好了?
    面對著巨大的下滑,光用一句沒有報復性消費就可以說是全聚德沒有問題了嗎?我們該怎麼看? 二、烤鴨一哥全聚德為啥怎麼都做不好了?說實在,我們說烤鴨一哥沒見到報復性消費,這真的是他自己的問題,最近一段時間特別是進入五月份之後,在各地消費券的刺激之下,很多地方都是瘋狂消費,不少餐飲店是人滿為患,大家都在瘋狂消費,那麼為啥全聚德就是不行呢? 首先,老字號卻成為了旅遊景點。
  • 全聚德上新秋冬新菜C位卻不是烤鴨,老字號拿什麼擦亮「金字招牌」?
    近日,老字號全聚德第一次召開秋冬新品發布會,香草奶茲焗明蝦、黃椒醬鴨掌牛肝菌等12道中西融合的新菜品讓人們眼前一亮,和平門老店內新開闢的四合院風格餐廳也吸引了許多人打卡拍照。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張晨霖 攝近幾年,頂著老字號光環的全聚德逐漸走下神壇,業績承壓。今年以來,全聚德開啟了降菜價、開新店、擺地攤等一系列改革「組合拳」,為的是再次吸引本土消費者,真正打造「北京人的餐館」。裝修門店、上新菜單後,全聚德的全新形象能讓消費者買帳嗎?
  • 全聚德全面取消服務費,主動降價,網友:晚了,煮熟的鴨子都能飛
    作為一個老字號的傳統名吃,全聚德的大名不可謂不響亮,不僅為國內的大眾都知道所熟知,它的名聲甚至是傳播到海外,以前外國友人到了中國,首先指名要去吃的,就是全聚德的烤鴨。然而最近幾年,關於全聚德的各種聲音不斷出現,其中最讓大家熱議的無外乎兩方面,一是價格太高,二是口味和服務較之以前變化太大。
  • 年貨都不買全聚德了,老字號烤鴨店是怎麼淪落到這麼不受待見?
    一、年貨都不買全聚德了根據AI財經社最近的報導,無論是對於忠實的老顧客,還是初探味道的外地遊客,作為京味「老字號」的象徵之一,全聚德已經成為北京文化符號的一部分。但隨著年輕一代消費者的崛起,以全聚德為代表的傳統京味菜館已不再是市場主流,特別是全聚德烤鴨的年貨市場上選擇全聚德的人正在減少。
  • 全聚德咋翻譯? 北京老字號徵外語金字招牌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全聚德、東來順、同仁堂、瑞蚨祥、榮寶齋……這些耳熟能詳的北京老字號早已享譽海內外,但外國人對它們恐怕是只聞其名,不知其義。從8月6日開始,首次「傳神詮釋老字號」公益翻譯活動將面向海內外展開,這將成為老字號的第二塊金字招牌。
  • 從高端宴請到「北京人的餐廳」 全聚德能否一戰翻身?
    摘要 【從高端宴請到「北京人的餐廳」 全聚德能否一戰翻身?】全面取消服務費,降低部分菜品價格,押注食品工業,調整產品和服務模式,全聚德這家老字號餐企在156周年之際,要將宴請聚會餐廳轉變為「北京人的餐廳」。
  • 數字說|全聚德三季度虧損5387萬 「中華老字號」們現在過得怎麼樣?
    數字說|全聚德三季度虧損5387萬 「中華老字號」們現在過得怎麼樣?2020-10-27 18:04:37來源: 財新網作者:李嘉琪 楊均瑤 高旭 韋夢責任編輯:耿銘鍾 商務部認證的中華老字號共
  • 北京招牌全聚德烤鴨,如今虧損8850萬元,是烤鴨不好吃了嗎?
    北京的招牌全聚德烤鴨如今虧損8850萬元。全聚德是中國的老字號。1864年,換句話說,清朝同治三年,全聚德成立。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全聚德烤鴨已經成為中國烤鴨行業的領頭羊。很多各行各業的精英都來品嘗這家烤鴨店。全聚德烤鴨名氣越來越大,甚至被譽為「中國第一吃」,多次被玄武國宴宴請。然而,這些年這家傳統老店的境遇卻每況愈下。
  • 全聚德烤鴨3個月虧9000萬,為挽回損失下調菜品價格,但無濟於事
    或許有人說,可能是因為狗不理本身沒有這麼悠久的歷史才導致的,但今天擁有著百年老字號的全聚德北京烤鴨好像慢慢的走上了狗不理的曾經道路。全聚德這幾年的收益並不好,加上今年的特殊事件,2020年的前三個月收益減少了足足55%,淨利潤虧損達到了9000萬左右。
  • 全聚德外賣上線 老字號增添價格親民家常菜 近50款菜品15家北京...
    疫情防控期間,不少餐廳都推出了外賣服務,以便市民用餐,作為百年老字號的全聚德自然也不例外。2月18日,全聚德集團外賣在餓了麼、美團外賣平臺正式上線,在餓了麼外賣平臺上,此次全聚德外賣有低至5折的菜品,還有滿30減10、滿60減20、滿100減30等的大力度優惠,其中不乏大師菜、特色菜,更有為百姓量身定製的小份菜、胡同熱炒等。據悉,此次外賣涉及全聚德集團旗下的全聚德、豐澤園飯店、四川飯店3個品牌共15家北京門店。
  • 155歲全聚德半年關5家店,為何連北京人都不去了?網友:我們不傻
    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在幾千年文明的歷史長河中,逐漸演變出了各種各樣的美食,而這些美食經過歲月的沉澱和洗禮之後,有些美食也成了我們中國的中華老字號,就比如北京烤鴨全聚德,天津狗不理包子等等,都是具有100多年歷史的中國傳統美食,甚至名聲傳到了國外,連老外們都會來品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