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圖作文是小學生作文的一種基本形式,它能培養觀察能力,想像能力,表達能力和有條理的思維能力。
2、看圖作文的要求包括看圖和作文兩個方面。
3、看圖,就是觀察。觀察要有個順序,要準確、細緻、抓住重點,還要合理想像,以便準確地理解圖的主要內容和中心。
4、作文就是表達,它要求將觀察所得,圍繞圖的中心,有條理、有重點、具體地寫出來。
5、 看圖作文關鍵是合理想像。畫面上的景物都是靜止的,我們應該通過想像,使人活起來,讓他們自己說話、行動,要反映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就是要使畫面內容變成活動著的電影鏡頭。但這種想像必須是合理的,是表現文章中心服務的,主要人物和情節必須與畫面內容一致,不能另編一套。
6、一年級初級看圖寫作篇
1、標題寫中間。
2、開頭空兩格,有幾幅圖就寫幾個自然段。
3、第一句要明確寫清:什麼時間、人物、地點,誰、在哪兒、幹什麼(題目沒給出確切的人名可以自己隨便取一個)。
7、通過仔細觀察,展開想像,能夠寫出每幅圖「最重要的情節」,必須詳細寫。所謂「詳細寫」,就是能寫出人物間的對話,圖中的人物具體是怎麼做的,並能夠用上恰當的動詞。別人一看就知道這句話寫得就是這幅圖的內容,而不是其他圖的內容。
8、能正確使用「,」「。」「?」「!」。能寫通順的句子,不丟字,不多字。學過的字必須寫字,沒有學過的字可以寫拼音。
9、幾句話是三句話以上。
10、二年級以上看圖篇 看圖寫人篇:看圖寫人六要素,身份、外貌加動作,性格、語言和看法。
11、看圖寫物篇:看圖寫物四要素,確定實物名稱、形狀、顏色和功能
12、看圖寫景篇:看圖寫景六要素,即時間、地點、景色、順序、特徵和看法,也就是說要記住看圖寫景並不難,時間、地點加美景,順序、特點要美言。
13、看圖寫事篇:看圖記事六要素。通過豐富的圖片信息,觀察圖畫中的人物、地點、事件,想像發生該事的原因、經過和結果。
14、記敘順序
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分敘。
15、表達方式
敘述,描寫,議論,說明,抒情。
16、人物描寫
肖像,語言,神態,動作和心理描寫。
17、環境描寫
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描寫。
18、記敘文的寫法
1.時間2.地點3.人物4.事件與事件背景5.反映的道理(主題)6.自己在這個事件中的頓悟,體會,感想。
這些都同樣重要,如果少了其中任意一點,就不是記敘文了。
19、常用修辭
比喻
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的、淺顯、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用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生疏事物解說、幫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種類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 甲像乙 出現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猶如 如: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樣 暗喻 甲是乙 出現 是、成為 如: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就是一幅青山綠水畫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現無知:地上射起無數的箭頭,房頂上落下萬千條瀑布。
擬人
把物當做人寫,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 作用:把禽獸鳥蟲花草樹木或其他無生命的事物當成人寫,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如: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誇張
對事物的性質,特徵等故意地誇張或縮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質,烘託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 類別 特點 例句 擴大誇張 對事物形狀、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加以誇大柏油路曬化了,甚至鋪戶門前的銅牌好像也要曬化 縮小誇張 對事物形象、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加以縮小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塊天地 超前誇張 把後出現的說成先出現,把先出現的說成後出現 她還沒有端酒杯,就醉了。
排比
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相關聯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強語言氣勢,增強表達效果。 如: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
對偶
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於記憶,有音樂美感。 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自嘲》)
反覆
為了強調某個意思,表達某種感情,有意重複某個詞語句子。 反覆的種類:連續反覆和間隔反覆,連續反覆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間隔反覆中間有其他的詞語。 如:山谷回音,他剛離去,他剛離去。(柯巖《周總理你在哪裡》)(連續反覆) 好像失了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想,黨國倒愈像一個國。(魯迅《「友邦驚詫」論》)(間隔反覆)
設問
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們思考,有的為了突出某些內容。 如: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首先有它的物質基礎。(賈祖璋《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反問
無疑無問,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 如: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
引用
引用現成的話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兩種。 如:"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落後",我們應該記住這一真理。
借代
用相關的事物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 借代種類:特徵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全體、整體代部分。 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先生,給現錢,袁世凱,不行麼?(葉聖陶《多收了三五鬥》)
反語
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表達本意,以說反話的方式加強表達效果。有的諷刺揭露,有的表示親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國留學生)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鑑,宛如小姑娘的髮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緻極了。(魯迅《藤野先生》)
對比
對比是把兩種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的一種修辭。 例如: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臧克家《有的人》)(編錄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
運用對比,必須對所要表達的事物的矛盾本質有深刻的認識。對比的兩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應該有互相對立的關係,否則是不能構成對比的。
20、看圖作文就圖的內容看,有看單圖作文和看連圖作文兩種。
21、看單圖作文,這是看圖作文的一種主要形式。它要求:圍繞圖的中心表達,準確而有層次地寫清楚圖的內容。單圖一般多採用從整體到部分再回到整體的順序進行觀察。
22、看連圖作文,要寫好多幅圖作文也是如此,但要注意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首先,我們應該全面地看,從整體上了解一下,這幾幅圖連起來是講了一件什麼事,基本內容是什麼。接著,我們還應該聯繫地看,看清上圖與下圖之間有什麼關係。畫面什麼變化,如時間、地點,具體的環境,包括景和物,還有人物的動作等,從中了解到事件的發展與變化。最後,我們還應當有詳略地看,寫作時要注意圖與圖之間的輕重之分。
23、看圖:看圖作文也是一種材料作文,只是給的材料是一幅或多幅圖 。看圖的程式也是初讀--精讀--感悟。
24、看圖是寫作的基礎,在小學學習次安排。看圖寫詞,看圖說話,看圖寫話,看圖作文。這是學生的認知先線。也是舊知生新知的線。
以下圖為例:
25、依序看圖 抓住重點(初讀)
看圖的時候,先對圖畫進行整體的觀察,大致知道圖裡都有什麼內容,發生了什麼事,心中形成一個整體的印象。
看圖要遵循一定的順序看,而不是一通亂看,順序一般有:左-右、前-後、遠-近、上-下、中間到四周等。比如看上圖,可以從遠處到近處看。就可從遠處到近處看。這幅圖的場景是孩子們在公園裡玩。孩子們在遊泳划船座搖椅休息遠眺大山仔細觀察,數螞蟻捉蝴蝶等。
找出圖中的重點,有助於理解圖意。圖中重點,一般的是位置顯著,所佔圖幅大,畫的清楚地。如,在上圖中重點是捉蝴蝶的一對孩子。再就是數螞蟻的孩子。
當然,重點也是學生最感興趣的地方,比如學生自己對划船感興趣,也可作為描寫的重點。
26、觀察細節,理解圖意(精讀)
在對圖畫有了整體感知後,就要仔細觀察細節。(在這個環節要反覆告訴學生,「觀察」的「觀」是看清楚細節,「察」是邊看邊想為什麼,怎麼辦也就是要看懂圖意。故「觀察」的內涵就是看清、看懂(即覺察)。)
小學生看圖作文中,畫面的內容一般的就是人物、動物和景物。其主體往往是人物。所以首先從畫面中人物的形體、相貌、服飾等,弄清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比如我們從上圖可以看出是孩子們是小學生,有男孩女孩。從人物的表情、動作,推測人物的思想面貌,以及他在幹什麼;比如從上圖可以看出孩子「笑」著的表情可以看出孩子玩的很高興,從孩子們觀察事物的「專注」的表情可以看出孩子們喜歡學習等等。從孩子拿著網兜的動作就可以看出孩子在捉蝴蝶等等。還要觀察周圍環境,弄清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和事件有關的物品。從綠草、開著的花和孩子的短褲、裙子可以看出是夏天。 從有山有水有塔有船可以看出是在公園。
27、體悟內容,展開聯想(感悟)
給出的圖畫只展示了一件事的部分內容,要從一幅圖的內容,結合生活經驗,大膽合理地想像,以前怎麼樣,以後發生什麼變化。 把故事想完整了。比如上圖,我們看到都是小學生,沒有其他遊客,我們可以想像這是一次郊遊。就想像為什麼郊遊,來公園之前做了什麼準備,比如注意環保,注意安全,郊遊之後孩子們的玩的非常高興,意猶未盡,不忘把垃圾帶走等
體悟出作者想表現出孩子們的童真童趣和環保意識(草地上沒有一點垃圾等)。
通過以上三個步驟,就完成看圖的環節。下來就要把看到的,想到的說出來。
28、說圖 說主要是要把看到的、想到的表達出來,這就要注意能說清楚了。只有說清楚別人才能聽明白。如何說明白?就要把句子搞清楚了。按照「三要素句」,「四要素句」,「五要素句」的句子的次第說。
29、「三要素句」——誰、在哪兒、幹什麼
30、「四要素句」,——什麼時間、誰、在哪兒、幹什麼
31、「五要素句」。——什麼時間、誰?在哪兒?幹什麼?結果怎樣(或心情如何)?
所以,在說時還有個目標是練習句子。比如,上圖,小青和利利在公園裡捉蝴蝶。今天天氣很好,徵徵在湖裡教帶著遊泳圈的玉玉遊泳,玉玉學會了遊泳,非常高興!
32、低年級學生說話應注意了以下兩點:
(1)要求說得有頭有尾,要遵循一定順序;
(2)要有基本內容,不要丟掉重點。
只要把句子說明白了,記下來,就是看圖寫話,看圖寫話做好了才能把作文寫好。
33、詳寫 畫面是靜止的,而且比較單調。寫作文就通過仔細觀察,合理想像,使靜止的畫面動起來,使單調的畫面充實起來,使人物開口說話,做出動作,開展心理活動,使景物具有色彩等。
34、作文要琢磨動詞、形容詞和修辭手法。心理描寫,動作描寫和外貌人物描寫等,把這些儘量多儲備(積累),然後選擇合適的。
35、作文要選擇體裁,順序和詳略,體裁小學生作文一般的是記敘文,這就要搞清六要素。順序一般就是觀察的順序,重點也看圖的重點,要詳寫。在「學」看圖作文時,老師提供範文,以後「習」,絕不提供範文這會限制孩子們的想像。
最後,體悟圖意,把作者的意圖表達出來。
35、寫作提綱:
第一段:寫清楚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
第二段:介紹事情的詳細經過。
第三段:寫事情的結果和從這件事中四、下筆成文,培養書面表達能力。
36、看圖作文的寫法
1、寫完整
低年級寫話是為高年級寫作打基礎的。因此,在低年級的寫話訓練中,就要教學生把握住時間、地點、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把話寫完整。
2、寫具體
學生到了二年級,已經具備了寫完整活的能力,其觀察、想像能力都有了發展提高。這時,就要在寫具體如下功夫,指導學生重點寫事物的主要情節,寫與主要情節有關的人物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要抓住細節判斷人物可能說什麼,有什麼心理活動,人與人之間有怎樣的聯繫,使畫面上的人物活起來。
37、看圖作文的常見表達 練寫「三素句」,「四素句」,「五素句」。
三素句——誰 在哪兒 幹什麼
四素句——什麼時間 誰 在哪兒 幹什麼
五素句——什麼時間 誰 在哪兒 幹什麼 結果怎樣(或心情如何)
38、練寫10種句式
句式
例句
(1)……有……
山坡上有一片果樹林。
(2)……在……
同學們在操場上做遊戲。
(3)……聽……
我聽見了一陣敲門聲。
(4)……看……
我看見他把地上的紙撿了起來。
(5)……是……
我是小學生。
(6)……把……
老師把作業改完了。
(7)……被……
艾樂樂沒寫完作業被老師批評了。
(8)……感……
今天聽寫我全對,我感到很高興。
(9)……想……
我心想:我們班一定要得第一呀!
(10)……說……明白的道理或吸取的教訓。
39、看圖寫話是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圖片中的事物,有憑藉的作文。看圖寫話只要能夠寫出通順的句子,沒有錯別字,基本上就可以拿到滿分。
40、看圖作文就是根據一個主題來寫一段話,所以必須緊扣主題,寫出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