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大物博,各省文化差異大,每個地區之間的飲食文化也有所不同,而在眾多的省份當中,都有著屬於自己的代表美食。提起中國美食,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會提到「八大菜系」,確實從各個特色的差異中,我們能夠總結出八大菜系,而這八大菜系中的區別卻很少有人懂。不過,值得驕傲的是,近些年來,我國的美食文化開始傳播到其它國家,也吸引了不少外國友人,在去年年底,八大菜系之一的湘菜,更是走進了聯合國,受到了一致好評,這也讓不少湖南人感到驕傲。但是,前段時間卻有網友提問,為啥湘菜已經走進了聯合國,卻未被列入「中國四大名菜」之中?答案很簡單,但我們都想錯了!
中國四大名菜是哪「四大」?
中國四大名菜,也就是中國的四大菜系,是八大菜系當中的代表,位列前排。分別是魯菜、川菜、粵菜和蘇菜。而四大菜系的篩選標準,則是在選料、切配、烹飪等記憶方面綜合參考,需要地方經過長期演變自稱體系,且有鮮明的地方風味特色的菜餚流派。而魯菜、川菜、粵菜、蘇菜,則是目前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地方菜,因此也被列入了「四大菜系」行列中。
為什麼近幾年來大火的「湘菜」卻不能夠刷新榜單?
湘菜走進聯合國,確實是一件非常值得高興且驕傲的事情,但這並不代表湘菜卻有足夠的實力將「四大名菜」裡的魯菜、川菜、粵菜和蘇菜成功擠下位。對於這個問題,許多美食家也做出了解釋,主要有3大原因,而這3大原因分別是歷史、知名度以及烹飪工藝。
歷史:首先從歷史方面來看,湘菜顯然是處於劣勢地位。我們知道,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帝王都是將城選址在北方,因此北方的人口相對集中,所以大眾化的口味就偏向了魯菜,也就讓魯菜在八大菜系中有了絕對的發言權。而粵菜是廣東菜,廣東靠海,以海鮮主打,所以粵菜則以「鮮嫩」極大的滿足了當時皇親貴族的需求。而川菜地位的崛起,則是與古時的科舉選拔制度有關,許多皇帝選拔官員,都將重心放到了南方,而南方的一些賢士習慣了自己的口味之後,即使入京為官,也會將川菜廚子帶到身邊,因此川菜則得到了傳播,開始發展並興起。另外,淮揚菜(蘇菜)主要是在江南一帶,多虧漕運鹽商的功勞,再加上皇帝微服出巡喜歡走江南水線,而蘇菜的溫婉精緻也很快受到了宮廷的賞識。最後再看湖南,自古以來都不屬於安居樂業的好地方,或者說是兵家必爭之地,是一個多兵變,多兵災的地方,對於吃方面也就沒有太多的研究了。
知名度:其次,我們從各個菜系的知名度上來看,也能夠分出高低。打個比方,當我們提氣川菜時,腦海中確實可以蹦出非常多的名詞,如火鍋、宮爆雞丁、麻婆豆腐、毛血旺、魚香肉絲、水煮肉片、缽缽雞、夫妻肺片等等,但若我們提起湘菜,大概真的只能說出個辣椒炒肉、剁椒魚頭吧。而且在味道上,其它地區的人大多認為湘菜與川菜一致,沒什麼差別。
烹飪工藝:最後就要從烹飪工藝上來看,也是湘菜入圍不了「四大菜系」最主要的原因。湘菜的烹飪過程,主要是以炒蒸為主,涼拌少,焯水的比較多,因此食材營養損失過多,雖然味道不錯,但卻不能盡大地去保留食材原本的味道和營養價值。另外,湘菜主辣,而辣的程度又太高,基本是處於燥辣香辣的程度,導致辣遮百味,因此其他地區的人只要一提到湘菜,就只能夠想到「辣」。
以上就是湘菜明明已經走進聯合國,卻不能夠與「四大菜系」齊名的主要原因,對此你們怎麼看呢?你喜歡吃湘菜嗎?你認為湘菜好吃嗎?歡迎在評論留言說出你的看法。
(本文由美食攻略100分原創,歡迎關注,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