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母娘的方言土話

2021-02-18 印象黃梅


黃梅話是分布於湖北省黃梅縣的一種方言,是湖北為數不多的江淮官話,但是受到贛語的影響。黃梅話是最古色古香的,大量原汁原味的古漢語詞彙(楚語)和用法,像"企"(讀ji,站著)、"吃"(讀qi,入聲)、"頸"(脖子)、"冇"(讀mao)(沒有)、等等,讀起來儒雅之至,白話文早就沒人這樣用了,可在黃梅話裡,還大行其道,成為市井坊間的日常口語,使人不禁拍案驚奇。


湖北十大最難懂方言排行出爐 黃梅話第五


舅母娘的方言黃梅話

作者:王耀輝

「浩餵」(我兒子叫王浩)她摟過我四歲大的孩子:「帶伢好吉(聰明),長得真體面(漂亮)。丫地來尿米(尿床),乖不乖呀,東西莫玩託丟(玩壞了),達一高丟(摔一跤)是幣(唄)。浩娃,我問你呦,帶是(這是)麼東西呢,哦,帶是頭毛指伢吶開機波吶,腳管肚指蓬指伢吶背心骨肚細眼螺螄骨直性骨播龍骨,帶是頭,過年了不能說是窟窿殼吶」正在逗小孩玩,我三嘎公來了,還沒進門,就在外面「來」的(大聲音)殘鬥奮(噴口水):


也嘿,哈在戴地誇寒白吶呀,我默譜吶(估計)嗯帶地(你們)會來。巴丟,(還)來了個外許佬啊。哈是黃梅人吧,我說的可是黃梅土話耶,聽得懂嗎?你莫笑,也莫集到,都坐下來,冒得登兒吶酷到(蹲下),困倒都行,莫抵到(擋住)人家。意嗲得(那位爺爺),東西慢點吃,莫(噎)丟,也莫搞拍(撒),哎,搞遭丟(浪費)嗲得。乃個呢(哪個呢),帶個話(這個話)不是鬥個(這樣)說勒。意個外,嘿,你不消得,戳,你莫拆撇(撒謊),設,你嗯媽莫光秋嘴判舌(挑撥)吶,秋萍意假得(姑娘)多待(大)了還不說老闆春生帶個(這個)人幾扎杆呢,又活龍,又戳實日子過的稱咬丟。你女吶要是說客(嫁給他)就梭裡梭撇吶。哈是昂下人(附近),你曉得我灶門口我曉得你柴火籮,幾好哦,你就莫打破腳……


上晝還出日頭,一哈吶(一下子)雲巴就出來丟,又是打雷,有是掣霍,又哈龍門子吶,陶屋的哈是令冰吶。嗯帶地慢慢誇,我要回家腫頸吶嘍,三嘎公回氣了。

天黑了……

舅母娘站在門口來(叫):

伢落石哎,快回來過丫落,真頭(今天)是臘月廿四過小年,嗯帶地(你們)赫(還)在外頭還不回來,狗去哦(狗咬)的落石」。

「艾,嗯斷(罵)個麼是啥,飯還冒舞好。」

「斷,我還要打呢,廿十四的要打伢訥過年。」

「代(大)半筋的,門晝清早嗯跟伢訥(弟弟妹妹)到嘎婆屋的企(去)送節,嘎公嗲得死的早,冒享到福。進屋看到母和舅母娘要叫啊,客帶(他們)地就是鬥個,意個裡申(婦女)幾蹊蹺。戳日臘枝吶(她媳婦名)髖伢(生小孩),我企送粥米,赫(還)說叫我引伢。哈晝夜吶就管(趕)回來,莫玩到斷黑丟,嘎吶(過一下)就會鬼捉來丟。

細伢類,到灶哈企瑪(把)燈關到,嘿有柴虎(火)籮的背搭吶和暖鞋幫我南(拿)出來,架勢(準備)過丫。」

意嗲得到豬稠的企瑪( 給)點吶豬食,豬玀吶切日(前天)才捉來的,還有雞稠的雞啊。茅斯(廁所)的門丫咧丟(歪了,斜了),樂吶(小菜籃子)賢(邊)也嗲(歪)丟,門口寬(坡)太卓丟,江石步又冒搭好,意門早吶(早些時候)昂哈(附近)有許多石頭,到戴門早訥(這時侯)還不卑(搞一下)。就是鬥地大!

明晝,你上街去買點爾流(玉米),流粟(高粱)回來做粑,幫我買件熱褂吶。還要買點狗條,豆官吶和嘗芽菜。團魚末秋(泥鰍)還有胖頭混子都難(拿)點。

門枚(媽媽),客又用腳裝我。兩個小孩在吵架。

戳日務的(那裡)有混子賣,帶地又冒得。你又不曉得買點回來。

母(舅舅)從豬綢回來想掃地,就問:「扎帚冒看到」

舅母娘說:「恩巴,在列架得兜底。」

母瞄了舅母娘一眼:

「你鬥個戶氣,說話多生,將(象)個歌子。真流閒。我左羅不企(去)」

「丟屍的耶,輝伢馬馬(老婆)抱發市吶來,你就要各涅(吵嘴),嘛丟(給)壓細錢米(壓歲錢)」

「我哪有錢,我在外頭秦(尋)一個錢,你就哈南起丟(都拿去了)。等哈吶還有瑪伢落石壓細錢,嗯企瑪」
……

來源:王奶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yy873

□ 黃梅有種「過年」叫荸薺

□ 有一種春節,我們遺忘了很久……

□ 黃梅冬至「交九」與「數九」習俗

□ 黃梅有種「過年」叫炒花生

□ 黃梅有種「過年」叫芋圓

□ 黃梅有種「過年」叫蓑衣圓

□ 黃梅有種「過年」叫元宵茶

□ 黃梅有種「過年」叫苕果吶

□ 黃梅有種「過年」叫糖粑

□ 黃梅有種「過年」黃梅豆粑香

□ 黃梅魚面飄香時,又是過年回家時間

□黃梅有種過年叫「恐歸」:呼喚原味年

□ 春節漸近,我們卻衣錦難還鄉

年關近,猛戳左下角 「閱讀原文」 領取單身福利


《黃梅有種「過年」叫_____》徵文啦


有家有愛就是年!

年是家鄉、家人、親情、美食、團圓…


2015年12月10日至2016年02月26日(農曆丙申年正月十九)面向廣大印象黃梅忠實讀者徵文啦!!題材不限,原創為佳,誠邀黃梅(人)寫年,寫黃梅(人)年。


追尋家鄉年味和童年記憶是印象黃梅近期「勿忘初心」主題歡迎大家投稿和提供素材。

投稿郵箱:736909976@qq.com


群策群力★聚智共贏★★★★★★★★★★

歡迎在文尾點讚和寫評論,留下支持鼓勵足跡

動動手點讚/評論/轉發,是最好支持與肯定

印象黃梅-黃梅人的社群-黃梅人的展示平臺。每個黃梅人都是黃梅大使-我以黃梅為榮,黃梅以我為傲。社群由印象黃梅公眾號/微社區/通訊錄/微信群/QQ群等將嘗試推出的其他的更好玩、更有趣的組織共同構成,邀您一起群策群力,凝心聚智,共贏共享。-聚★智-

❶徵稿題材不限,須為原創,黃梅(人)寫,寫黃梅(人)投稿郵箱:736909976@qq.com

❷社群策劃與建議聯繫周Sir微信 985059515 (接頭暗號:印象黃梅)尋專業人士設計社區旗幟與T恤衫等形象方案。

-共★贏-

❶福利贊助:歡迎贊助免費試吃/玩/用、會員卡、優惠券、打折卡等的社群福利

❷加入微信985059515 (接頭暗號:黃梅社群)審核後邀請加入印象黃梅社群微信和QQ群: 60183686 (接頭暗號:黃梅社群)

相關焦點

  • 語音學文獻《寧波土話初學》最早用羅馬字拼音教學寧波方言
    本報訊(見習記者 顧嘉懿) 近日,在鎮海區檔案館面向社會徵集寧波方言資料的活動中,收到一份珍貴的語音學文獻,即最早的寧波話羅馬字拼音教學文獻《寧波土話初學》的影印本複印件。  著名語言學家遊汝傑曾在《〈聖經〉方言譯本考述》中提到,《寧波土話初學》最早於1857年出版。從內容看,此書是當時洋人學習寧波話的教材。
  • 桐城土話裡的文化味
    這些土話有些為中古遺音,以音指稱物事,僅限於本方言區歷代先民之間交流,如「膝蓋」之土話,大意可繹為「索六坡子」,短褲(文言謂「犢鼻褌」)在桐城北鄉土話叫「麻布找」等,就比較典型,這是其它漢語地區人不講也聽不懂的,屬基礎方言。但有些土話並不「土」,如「把鞋趿(音颯)之」,「趿」就不算土語,是講漢語地區的人所共同使用的,屬民族共同語,這些字,有的在古漢語中稱為「俗」字。
  • 一句土話(二)
    方言也稱「土話」,但簡單地把方言理解成「土」是不對的,千百年來在語言的發展過程中,方言和所謂的官方語言是一個相互融合的過程。
  • 海南日報數字報-長流土話古韻濃
    文\本刊特約撰稿 張惠英  10多年前,老家上海崇明島的方言研究專家張惠英教授,曾經在海南島工作和生活,對這個南方島嶼,有著揮之不去的「海南情結」,她的《海南長流土話》,不僅是一部學術著作,也是海南情結的體現,其方言研究不只是局限於臨高語
  • 石家莊本地方言原創整理
    在這裡搜集整理的石家莊北部縣區(平山、靈壽、行唐等地)一帶的方言土話的文字版,這些都是根據發音意會的,具體字可能不太準確,大部分詞彙網上搜不到什麼意思,但是會讓一些漂泊在外地的家鄉人或許能倍感親切。一、地檔 窠埌 怪點點兒鼓嚕 格欄 寧糝糝兒二、打低溜 落暈暈 一剗裡得哩,打能能 擦光光 真他娘夠嗆。
  • 鄉音土話——溫嶺方言俚語解讀(1-40)
    方言是一個地域的歷史沉澱,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他的存在正如同這個地區的小吃、人文一樣,都是渾然天成,無法或缺的。保護方言,就是保護地域文化。由於缺乏鄉土教育,以前溫嶺話的使用者大半都處於文盲或半文盲狀態,一直以來沒有一個書寫範式。出於方言的保護和考據的目的,我們需要正音正讀,我們需要方言詞彙有規範漢字寫法。
  • 哈薩克族小夥兒用「新疆土話」推介新疆 爆紅網絡
    哈薩克族小夥用「新疆土話」創業 爆紅網絡  【解說】在烏魯木齊一家文化創意園區內,三個小夥兒和一個姑娘用「新疆土話」創業的「XJ土話大百科」受到熱捧。「XJ土話大百科」微信公眾號,是一個用新疆方言配音的視頻網絡平臺,內容詼諧幽默,目前,它的每段視頻日均點擊量達到兩萬多人次,自媒體粉絲量已達50多萬人次,同時以日均一兩千人的速度遞增。
  • 荊州土話,不是荊州人都看不懂什麼意思噢
    用荊州土話講就是 碼子外地人 用荊州土話講就是 外碼用荊州土話講就是 荊州方言之生活常用語篇撒謊,你在日白吧的意思是你在說謊話 用荊州土話講就是 日白把牲口拴著 用荊州土話講就是 縻老鼠 用荊州土話講就是
  • 【摘要】胡乘玲、孔國興:東安新圩江土話精知莊章組讀塞音的現象和性質
    漢語方言中精見知莊章各組聲母讀塞音的現象備受關注,對湘贛語知章組讀如端組塞音的性質討論尤多,主要有三種意見:1)「古無舌上音」的遺留。2)受閩語的影響。3)後起演變。各組聲母的塞音性質是否相同呢?我們可以結合湖南東安新圩江土話的實例做出解答。
  • 浙江徵集純正方言"發音人" 要用方言"翻譯"烏鴉喝水
    方言「發音人」要求身體健康,音色較好,「有門牙」  中廣網北京2月1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從去年年底開始,浙江省開始做起了一項工作,要把各地最正宗的「方言」,通過錄音等方式完整記錄下來。
  • 嘉禾方言的真實含義(寫得太好了)
    本文主要搜集的是嘉禾土話中一些多數嘉禾人「會說不懂」的單詞,試圖從語義和民俗的角度分析這些單詞,找出嘉禾人及至湘南人學習普通話的一些特殊規律,並嘗試挖掘出些微隱藏在嘉禾土話當中的文化傳承。教授普通話,推廣普通話,一定不要把普通話和方言割裂開來、對立起來。否則,不但會丟失方言傳承的民俗文化,連普通話本身也學不好。
  • 厲害了,安慶方言
    我對家鄉土音字的考證又有新發現…… 在上一篇文章《☞望江土話,很有文化》中,我列舉了十七個家鄉土話規範字,獲得不小的反響。除瞭望江縣,還有懷寧、太湖、宿松等縣籍的朋友都說看了這些字很親切。甚至還有安徽近鄰,河南信陽的朋友說,有些字詞與他們的家鄉話也比較一致。為此,從本篇開始,我將所考證的方言字詞,統稱為安慶話。
  • 清湘老道:戲說全州方言
    戲說全州方言文|清湘老道「要修新馬路了,老爬爬的祖遷到了茅祖山。今天掛山大西都來果了,好鬧蛇。全州方言應為湘方言永州地方話。在外地我們全州人和永州人、東安人一說話便會認老鄉。湘西人講話跟俺們也差別不大。但這幾縣人自己卻聽得非常清楚,哪是哪裡人!例如我們愛講「俺」,他們就說「我」;「你」有說你的也有說成「儂」和「攏」;我們叫男孩為「奶崽」他們叫「奶幾」、「伢子」。這裡不談別的,專講全州話。
  • 搶救方言 浙江省檔案館徵集純正「發音人」
    浙江在線2月16日訊 和普通話相對應,不少地方都把各自的方言稱為「土話」。  沒想到吧,如今,會說最正宗、最純的「土話」,也是一項本事。  從去年年底開始,浙江開始做一項工作:要把各地最正宗的「土話」,通過錄音等方式完整記錄下來。  第一批要記錄的,有全省18個地方的方言,而尋找這些方言「發音人」的工作,正在各地悄然展開。  省檔案館資源建設部的朱雁南說,如此大規模地記錄地方方言語音檔案,在全國尚屬首次。
  • 保護傳承桐鄉方言,留住鄉音裡的鄉愁
    然而,不知從何時起,身邊講方言的人日漸少了。近期,一組《桐鄉方言詞語配音朗讀》的微信在桐鄉人的朋友圈激起了漣漪。它的傳播或許是對漸漸遠去的鄉音最好的記錄和傳承。《桐鄉方言詞語配音朗讀》分10次推送,由桐鄉市名人與地方文化研究會會長王士傑撰稿、桐鄉市鳳鳴高級中學語文教師李肇忠朗讀。
  • 李春陽:淺議方言和方言寫作的價值
    [16] 魯迅認為,「其實,只要下一番工夫,是無論用什麼土話寫,都可以懂得的。據我個人的經驗,我們那裡的土話,和蘇州很不同,但一部《海上花列傳》,卻教我『足不出戶』的懂了蘇白。先是不懂,硬著頭皮看下去,參照記事,比較對話,後來就都懂了。自然,很困難。這困難的根,我以為就在漢字。
  • 山東土話罵人用「待死」一詞,是不是言重了?
    (五十八)山東土話罵人用「待死」一詞,是不是言重了?作者 趙元珉嬌嗔在山東土話中,有一句罵人的話叫「待死」。一般來說,是這人被惹惱了,罵對方快要死了。這話是不是有些言重了呢?這句土話裡的罵人,也分「真罵」和「假罵」。「真罵」是把人氣得過火了,罵「待死」是表達厭惡、礙眼的心情,並不是希望對方馬上就死;如果把「待死」理解為「咒死」的意思,那這話的確是有些言重了。還有一種罵是「假罵」,是朋友之間的調笑之「罵」,還是男女之間的嬌嗔之「罵」。
  • 硤石方言語音詞典雛形出爐
    海寧市檔案局以苛刻條件召集海寧硤石方言「發音人」,經過幾個月的層層篩選,沈芸蒼和周幗鳳兩位「老硤石」脫穎而出,成為硤石方言語音詞典的「發音人」。昨天上午,兩位老人正式進棚錄音。說這話的老人是周幗鳳,「我算是個正宗的『老硤石』,我爺爺當年就在硤石當帳房先生,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裡,所以硤石土話可謂是根深蒂固了。」然而,這些平時脫口就是的土白,一旦要這麼嚴肅地給記錄下來,倒讓老人緊張了,所以從拿到文本後,她就開始加緊練習。  和周幗鳳的緊張相比,沈芸蒼就淡定許多,這或許和他的職業有點關係。「把這些快要消失的聲音記錄下來是非常必要的。」
  • 盤點河南老炮兒最常說的土話 去球日他嘚上榜
    最近小剛導演主演的一部電影《老炮兒》裡面給我們展示了各種北京土話,下面跟小編一起也來我們看看河南老炮兒最常說的土話都有哪些吧!有些河南土話說出來滿滿的畫面感這裡面看看有沒有你常說的!真得勁兒[很舒服,爽的意思,全省通用,可謂河南的代表方言]兔孫兒[在河南有一種氣憤叫「兔孫兒」,你聽見這句口頭禪,就代表對方憤怒了,也許你離挨打不遠了!]能吊臺[等同於「得瑟」的意思,如:那個兔孫兒天天能吊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