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司法解釋

2021-01-08 中國政府網

寫訴狀確有困難可口頭起訴

 

    在民事訴訟中,如果原告本人不能書寫起訴狀,委託他人代寫訴狀又確有困難的,可以將自己的訴訟請求、事實與理由、相關證據等以口頭表述的方式起訴。

 

    這是最高人民法院9月18日公布的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司法解釋作出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黃松有表示,訴訟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的一項基本權利,不能因當事人文化水平和經濟條件等原因而被剝奪和限制。

 

簡單民事案一次開庭當庭判

 

    最高人民法院9月18日公布的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司法解釋規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一般應當一次開庭審結,並當庭宣判。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黃松有表示,司法解釋把一次開庭和當庭宣判確立為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一般原則,對於減輕當事人的訟累,加快涉訟財產的流轉速度,防止「人情」等不當幹擾,及時公正裁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傳喚當事人不必非得發傳票

 

    人民法院在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時,將不再像過去那樣每個案件都發傳票。原告起訴後,法院可採取捎口信、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簡便方式隨時傳喚當事人和證人。

 

    這是最高人民法院9月18日公布的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司法解釋作出的規定。

 

    「採取形式多樣的傳喚方式更符合簡易民事案件自身的特點。」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黃松有說,中國東部沿海和西部老少邊窮地區存在很大差異,沿海地方可以採取傳真或電子郵件等現代化通訊手段傳喚,而西部和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則可以通過逢集遇會時捎話帶口信等方式傳喚。

 

婚姻家庭糾紛等案應先調解

 

    最高人民法院9月18日公布的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司法解釋規定,法院在開庭審理婚姻家庭糾紛等6類民事案件時,應當先行調解。

 

    這個將於12月1日起施行的司法解釋規定,人民法院在開庭審理下列6類民事案件時應當先行調解:婚姻家庭糾紛和繼承糾紛;勞務合同糾紛;交通事故和工傷事故引起的權利義務關係較為明確的損害賠償糾紛;宅基地和相鄰關係糾紛;合夥協議糾紛;訴訟標的額較小的糾紛。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黃松有表示,司法解釋把這6類民事案件確定為調解前置案件,是根據這6類案件自身的性質決定的。

 

當事人可約定選擇簡易訴訟程序

 

    自12月1日起,公民在參與民事訴訟時,雙方當事人可以按照一致約定選擇相對普通民事訴訟程序更為經濟、方便、快捷的簡易程序。這樣做的直接效果,是使訴訟時限從過去的6個月,縮短到3個月。

 

    這是最高人民法院9月18日公布的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司法解釋做出的規定。這個司法解釋自2003年12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黃松有表示,司法解釋賦予當事人程序選擇權,可以大大加快當事人實現自己民事權利的期限,減輕當事人的訟累,加快訴訟財產的流轉速度。黃松有介紹說,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期限為6個月,這對於諸如因交通事故和工傷事故急切需要搶救治療費用的當事人來說,顯得過於漫長。如果當事人在自願的基礎上選擇簡易程序,就可以在3個月內解決糾紛。

相關焦點

  • 最高法院公布民事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司法解釋
    解讀:百姓打官司不再擔心「贏得起耗不起」了  最高法司法解釋規定 寫訴狀確有困難可口頭起訴  法院審理簡單民事案件將一次開庭當庭宣判  簡單民事案開庭不用發傳票 可捎口信傳喚當事人  司法解釋:婚姻家庭糾紛等6類民事案件應先調解  最高法院公布民事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司法解釋 當事人可約定選擇簡易訴訟程序
  • 《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的理解與適用(上)
    1992年《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68-175條,8個條文)和1993年《經濟糾紛案件適用簡易程序開庭審理的若干規定》(25條)及2002年《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81條),共有34個條文對簡易程序作出司法解釋。這些司法解釋既缺乏系統性,又缺乏可操作性,遠遠不能適應當前基層人民法院審理簡單民事案件的需要。
  • 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操作...
    轉自:濟南中院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操作規程(試行)(2020年4月14日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8次會議通過)為進一步加大簡易程序適用力度,推進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的解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授權最高人民法院在部分地區開展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
  • ——最高人民法院有關負責人就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答記者問
    《解釋》對人民法院適用民事訴訟法的相關問題作了全面系統、明確具體的規定,是最高人民法院有史以來條文最多、篇幅最長的司法解釋,是內容最為豐富、十分重要的司法解釋,是最高人民法院有史以來參加起草部門最多、參加起草人員最多的司法解釋,是人民法院審判和執行工作中適用最為廣泛的司法解釋,是最高人民法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重大舉措。
  • 論非訴行政執行案件簡易審理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機關申請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的案件後,應當在30日內由行政審判庭組成合議庭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並就是否準予強制執行作出裁定;需要採取強制措施的,由本院負責強制執行非訴行政行為的機構執行。
  • 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裁判文書能否公告送達
    【分歧】  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審理過程中發現被告下落不明,在窮盡了所有手段仍然無法送達判決書,能否使用公告送達,對此存在兩種不同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不能適用公告送達,依據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四十條之規定,該條司法解釋簡單明了地規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不適用公告送達。
  •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簡易程序、小額訴訟和二審等
    第二百五十八條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審理期限到期後,雙方當事人同意繼續適用簡易程序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審理期限。延長後的審理期限累計不得超過六個月。人民法院發現案情複雜,需要轉為普通程序審理的,應當在審理期限屆滿前作出裁定並將合議庭組成人員及相關事項書面通知雙方當事人。案件轉為普通程序審理的,審理期限自人民法院立案之日計算。
  • 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操作規程...
    ,凸顯其便捷高效、終局解紛的制度優勢,實現審判資源的優化配置,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的解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授權最高人民法院在部分地區開展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等相關規定,結合我市法院民事審判工作實際,制定本操作規程。
  • 最高法院:新修訂「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規定34條全文發布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1.將引言修改為:「為保障和方便當事人依法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民事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民事審判經驗和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 民事案件審理程序轉換問題之我見
    但民事案件審理程序的轉換在理論和實踐中均存在一定的困惑,制約著程序轉換功能的發揮。  第一,法律規定存在衝突。我國現行司法解釋對民事案件審理程序的轉換是單向轉換還是雙向轉換規定不一。在均認可簡易程序可向普通程序轉換的基礎上,最高人民法院1992年7月發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稱《民訴法意見》)第171條規定,已經按照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在審理過程中無論是否發生了情況變化,都不得改用簡易程序審理;而2003年12月1日起施行《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以下稱《簡易程序規定》)第二條規定,基層人民法院適用第一審普通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問答口徑(二)
    ,主要適用於以下情形:第一,通過書面審查,能夠明顯判斷調解協議符合《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三百五十七條規定的不予受理情形的,或者符合《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三百六十條規定的裁定駁回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作出裁定。
  •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問答口徑(一)》
    答: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授權最高人民法院在部分地區開展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以下簡稱《授權決定》),試點法院可以調整適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條文共六條,與之相關聯的司法解釋條文一併調整適用,具體包括:《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一百三十六條
  • 最高人民法院啟動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 印發改革試點...
    文件規定,合理擴大簡易程序適用範圍,將需要公告送達的簡單民事案件納入適用範圍。進一步明確簡易程序庭審和文書簡化規則,優化庭審程序和審理方式,推行要素式裁判文書,對事實清楚、爭議不大的案件可以適當簡化說理。四是擴大獨任制適用。文件規定,在一審程序中,基層法院可以採取獨任制審理部分民事案件。
  • 淺析民事簡易程序與普通程序的轉換
    一、現有規定的不完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第三條規定:「當事人就適用簡易程序提出異議,人民法院認為異議成立的,或者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應當將案件轉入普通程序審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百七十條規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審理期限不得延長。
  • 最高院:新修訂「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規定34條全文發布
    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1.將引言修改為:「為保障和方便當事人依法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民事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民事審判經驗和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 最高院:​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34條規定(2021.1.1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2003年7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80次會議通過,根據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3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調解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等十九件民事訴訟類司法解釋的決定》修正)為保障和方便當事人依法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民事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民事審判經驗和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 最高法民三庭負責人就侵犯商業秘密民事案件司法解釋及專利授權確權行政案件司法解釋答記者問
    9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商業秘密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授權確權行政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一)》。兩項司法解釋將於2020年9月12日施行。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面對修改後的新商標法,人民法院的商標案件審判工作面臨一系列法律適用和具體實施程序問題亟待解決。2002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案件有關管轄和法律適用範圍問題的解釋》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訴前停止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和保全證據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兩個司法解釋,解決了適用商標法中關於商標糾紛案件管轄、法律適用範圍和訴前臨時措施等亟待解決的問題。
  •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之《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特別規定》《附則》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2014年1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36次會議通過,根據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3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調解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
  • 民事訴訟簡易程序的反思和重構
    尤其訴訟費用改革後,大量案件湧入,人民法院為了化解社會紛爭,提高司法效率,解決人案矛盾,簡易程序的適用頻率越來越高。筆者所在的法院每年80%以上的民事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在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中,調解結案率達到80%,案件平均審理周期約26天,簡易程序所發揮出的效能有目共睹。但由於在審判實踐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導致簡易程序不能正確適用,嚴重製約了簡易程序效能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