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績不好,為什麼家長總喜歡甩鍋?

2020-08-14 明乾家庭教育

「你自己成績下滑,還在這問我怎麼辦?」

「你自己問問你自己,到底努力學了嗎?」

「連這種基礎題都不會,你的東西都學到哪兒去了?」

...

中國式家長,總是這麼愛甩鍋。

孩子的學習,似乎成了他一個人的工程,而家長只需要扮演監工,坐享其成就完事了。

當然了,家長還會時不時讓這種身份的定位變得魔幻:

「你學習是給我學的嗎?

趕快給我學習去!」

你看,他們總是這樣,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每個家長,都是甩鍋的愛好者。

特別是對於孩子的學習。

在孩子的學習中,他們時而黑雲壓城,時而忽然隱身。

他們總喜歡讓自己的身份,處於一種「拐角處的窺探者」的狀態:

孩子成績好,那都是我教子有方,是我教育最大功勞,你們都來看看啊!

孩子犯了錯誤,學習不好,那都是他自己的問題,他天天玩,能學習好才怪呢,不是我教的;

更極端一點的家長,

「我家孩子都是被同學帶壞的,都是遊戲帶壞的,他怎麼可能自己學壞呢?」


你看看,好話都讓你給說了。

更奇怪的是,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竅不通,也漠不關心,結果卻對孩子的生活充滿控制欲。

等孩子一提出抗議,家長們立刻理直氣壯地說,

「管你是為了你好!」,恨不得揪著孩子提著線讓他行走。

家長這種陣勢,怎麼不用在學習上呢?

在其他地方當能人,一到學習就裝啞巴;

自己逼孩子學習,卻又從來不說理由,不告訴孩子學習的意義,孩子在這種壓迫下,還能正常學習嗎?

而家長這時候跳出來又說,「學習是給你自己學的」。

孩子不是聖人,更不是生下來就懂的學習,你自己作為家長,處處逃避對教育的學習,卻指望能夠收穫的盆滿缽滿。

真是唯利是圖呢。

中國式家長,總是天真地認為,教育子女,是不需要學習的。

等到了自己覺得棘手,對教育束手無策的時候,又開始甩鍋給一切能和孩子扯上關係的東西。

孩子學習不好,那肯定是同學的問題,是老師沒看管好,是國家出遊戲害了孩子。

見識短淺,才會缺乏教育的勇氣。

「教育的勇氣」,這個很重要。

家長生養孩子,是一個自然的哺育過程,是一個穩賺不虧的投資。

但教育孩子就不一樣了。

教育孩子,教育好了,把孩子培養成優秀的人還好說,一旦沒教育好,孩子毀了,家長可就虧大了。不止金錢,時間,連自己人生的一半都砸進去了。

所以,很多家長為了害怕失敗,直接拒絕了承擔責任。

結果好了,還能出來收穫一下,結果不好,根本懶得收拾爛攤子。

至於那些愛甩鍋的家長,已經算不錯的了,畢竟他們心裡還是希望孩子更好的。

家長有了「教育的勇氣」,才會不被失敗嚇倒。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贏有輸很正常,孩子總有考不好的時候,但也總會有進步,有成長。

而一旦家長沒了這種認真下來教育孩子的心力,孩子的學習也就不會有任何動力:

因為教育,學習,都是一家人的事。

家長都不管孩子,孩子憑什麼學習啊。

所以,想讓孩子學習有動力,家長就需要鍛鍊自己的心態,讓自己有敢於挑戰孩子成長中任何風浪的勇氣。

只有在交流,在不斷糾正中調整自己的心態,糾正自己的教育誤區,家長才能對教育的「前方」有所了解,不至於摸著石頭過河。

為了增強孩子的學習動力,為了鍛鍊家長的教育心力,我推薦每個看到這裡的家長,都能參加一次我們的父母訓練營。

在這裡,我們有太多同齡的家長,一起交流和分享教育的體會和心得,每天還會有專業的教育導師對家長們一對一指導和點評,糾正家長們的教育問題,引導家長們向更正確,更有動力的方向前進。

當然,這場訓練營的最終目的,其實是讓每個孩子的學習,都能更有動力。

而我相信,孩子的動力,正源自家長此刻的改變。

相關焦點

  • 孩子經常性甩鍋?面對「不粘鍋型孩子」,家長得這樣激發責任感!
    有些孩子做錯了事,甩鍋多了就成了不粘鍋型孩子,沒有責任感,喜歡推卸責任甚至是說謊找藉口。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這種"不粘鍋"的特質,謹防削弱孩子責任感的行為和思想。一、現在有個流行的詞彙—— "不粘鍋型孩子"!
  • 孩子愛「甩鍋」,究竟該咋破
    是因為「甩鍋」這個詞雖然聽起來不是個好的行為,但其實它是具有積極作用的——「甩鍋」就像給人脆弱心靈罩上了一層保護膜,能使失敗的人免受太大的打擊或創傷,讓人不至於喪失了自信,從而更容易使人從失敗的陰影中恢復鬥志。相反,那種特別喜歡「歸咎於自身」的人,卻總容易陷入自卑、自棄之中,沒有充足的勇氣去追求成功。
  • 對孩子負責任的家長,從不任性「甩鍋」
    甩鍋給學校/老師近日中北大學的學生因作弊被抓跳樓自殺,導致家長怒發微博,表示「學生作弊被抓後有20分鐘的哭泣、無助和不安,而學校和老師沒有及時疏導。」「老師,孩子就交給你了,你使勁管就行。」「老師,孩子不聽話你就揍,我們絕沒有二話。」聽起來是不是通情達理的家長?可我看到的卻是推卸責任的家長,是把孩子的學習一股腦推給老師的家長。
  • 為什麼家長老覺得,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好好學呢,原因在家長身上
    現在都提倡要挖掘孩子的潛能,讓孩子從事自己感興趣的事,全面發展孩子。但孩子在青春期階段,往往容易被外面的花花世界所迷惑,無法靜下心來好好學習,家長們心裡都清楚,孩子們現在喜歡的吉他、街舞和明星夢,都是虛無縹緲的事情,以後很難靠這一時的興趣生活。但面對孩子們對學習的牴觸情緒,家長們也紛紛擺手,表示不知道怎麼辦。
  • 「你這臭毛病和你爸一樣」,父母愛甩鍋,能教育好孩子嗎?
    不同的家庭教育孩子的方式也不一樣,有的家庭採用「西式」的開放教育,有的家庭喜歡傳統的中式教育,我曾經見過一種很奇葩的「甩鍋」式教育。真是令人匪夷所思,教育孩子不是說說他的壞習慣像誰就能解決的,既然都已經發現了他們的問題,重點不應該是如何商量解決嗎?為什麼父母反倒因為孩子的毛病「隨」了誰而吵起來了呢?更有甚者,把責任都「甩鍋」給孩子,卻不覺得自己有一點錯。
  • 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和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之間差了一個優秀的家長
    如題,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和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之間差了一個優秀的家長……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就如同我前面寫過的文章,不學習有千萬個理由,但是作為家長總有一個理由讓孩子要學習。 1、自我放棄的家長 孩子成績不好,一方面是自己懶惰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家長造成的。我接觸過一些學習速度特別慢的孩子,慢到什麼程度? 三個小時只能背誦一首古詩。
  • 為什麼孩子總發揮失常考不好,這3種類型父母需要反思了
    那些父母不管不顧,自身學習也無所謂的孩子考不好沒人奇怪,讓人一直想不通的是有些孩子明明家人很重視其學習,自己平時也努力,但一到考試的時候就容易焦慮,發揮失常考不好。解決問題首先要知道問題產生的原因,為什麼孩子會出現考試焦慮呢?
  • 孩子為什麼總喜歡和家長對著幹?「白熊效應」了解一下
    有些家長就有類似的煩惱,就是孩子無論自己怎麼講,就是喜歡跟自己唱反調、對著幹,這樣的情況也讓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無從下手,因此,不僅親子之間的矛盾加劇,同時孩子的教育問題也變得極為棘手。那麼,如果家長一直處於這樣被動的狀態,任由孩子跟自己的唱自己唱反調,那麼會有哪些不好的負面影響呢,家長不妨了解一下。
  • 孩子摔倒後家長扶不扶?家長態度很重要,甩鍋式育兒對娃沒好處
    而現在有許多家長,因為家裡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對孩子十分的疼愛和保護,不捨得讓孩子受一點委屈,當孩子犯錯後也不會去責備孩子,而是把孩子的錯誤甩鍋給沒有作為的另一方,這就是常見的甩鍋式育兒第一:舉個案例小麗的婆婆非常喜歡自己的寶貝孫子,對孩子很是溺愛,孩子有些調皮,經常在走路的過程中碰到桌子椅子,發生碰傷或者摔倒的情況。
  • 為什麼有的孩子成績不好,父母都不讓孩子學點特長?
    首先,文化成績不好,走藝體路線,確實可以幫助孩子在高考時候走入一個本科學校,也的確有很多的家長還有學生選擇去學藝體,因為在藝體專業中,有些專業可以通過短期的培訓加強訓練達到過線成績,但過線之後呢,甚至說上了一個藝術本科之後,到底以後去做什麼職業,這就成了現階段藝體生的一個問題,除了上學是為了得到一個學歷,對大部分的學生,求學其實就意味著向求生之路的努力
  •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總生病?別總找老師「茬」,家長要好好反思
    孩子上幼兒園總生病的原因1、分離焦慮(情緒病)作為情緒病的一種,分離焦慮是常見的兒童類疾病。當孩子與家長分開後,都會產生一個情緒的過度時刻。而這種情緒多為負面情緒,當負面情緒引起孩子的緊張、害怕時,孩子就會從身體反應上表現出來,這就導致了孩子總這疼或那生病的情況出現。2、體質較弱(身體病)除了情緒病外,身體疾病也是孩子總生病的原因之一。而造成孩子身體不好的主要責任人就是父母。
  • 孩子成績不好怎麼辦?家長有方法有眼界,才能幫孩子做正確的事
    孩子有沒有實事求是的認知習慣,遇到不會的題,是逃避忽略還是能夠想辦法把問題解決?如果孩子沒有堅持學習,那麼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他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時間,他是否願意在學習上持續付出?剛剛問的這些問題,這才是真正改善孩子成績的。 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前,著急給孩子更換機構,尋找名師,得到的結果很大概率還是一樣的。
  • 孩子高考成績不好和黑歷史被扒光,家長應該怎麼辦?
    但是,如果家長的培養方法錯誤,很容易讓孩子過度自信,做事就不夠踏實認真。①父母過度肯定父母不管孩子做得好還是不好,總是給他過度肯定,一點都不捨得批評或指出他的不足之處,如此就會讓孩子誤以為自己能力超群,在各種事情上就會迷之自信。
  • 女孩餐廳玩耍磕傷,家長要求索賠,甩鍋式父母難養出優秀的孩子
    孩子在公共場合跑跳,家長本來就應該阻止,但夏女士當時卻視若無睹。而孩子出事之後,卻將責任怪罪到餐館頭上,所以她的這種行為也是無法被理解和贊同的。但如果孩子犯了錯,家長卻將所有的責任推卸給彼此或者是第三方,一直替自己和孩子遮掩,想要做到&34;。而這樣的父母實際上是很難養出優秀的孩子,甚至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傷害,其中最主要的有兩方面的影響:第一個,孩子缺乏責任感。
  • 那些喜歡甩鍋給原生家庭的孩子們,走出了這步,你的人生才能幸福
    他為人並不差,學習也在中上遊,可對家長會卻異常的反感。後來在一次單獨吃飯的時候,他想到什麼傷心事一般地告訴我,他討厭自己的命運,讓自己生在了農民家庭,所以成績上永遠比不上職工家的孩子。不說他,就是我自己在很多時候也會不斷甩鍋給自己的家庭。同學聚會,大家都在聊駕照,我卻連車都沒碰過,此時我會埋怨父母沒給我安排上駕校。
  • 孩子成績不好,可能是家長方法不對,這幾個方法有效提高孩子成績
    孩子的成績,一直以來都是各位家長擔心的問題,有些孩子還比較省心,他們的成績還算穩定,能夠一直保持名列前茅。但是有的孩子卻一點不讓家長省心,他們的成績很不穩定,時高時低,有的甚至一直處於下滑狀態,這讓家長們都愁容滿面。
  • 別再甩鍋,管管孩子,"救救"遊戲吧
    那假設我是一名家長:我的孩子天天玩遊戲最終導致學習成績下降,不讓他玩,就鬧,甚至還有輕生的念頭,我很著急,我該怎麼辦呢?我要承認這是我教育的錯誤嗎?我承認孩子變成這樣與其他東西無關,是因為我教育失敗導致的嗎?
  • 孩子為什麼很累,學習成績還不好?一句話點醒無數家長!
    「成績比你更好的人,還在比你更努力,你沒資格睡。」 你一定以為我的兒子是學霸,這麼努力肯定是班級前幾名,事實結果卻是, 孩子就算那麼累,成績卻倒數 。媽,你的腰不好,少幹一點重活,叫老爸少抽菸喝酒,對身體不好,向爺爺奶奶問個好,還有那隻小貓咪,它喜歡喝溫一點的水。 看到這裡,我早已泣不成聲,也慶幸孩子只是動了輕生的念頭, 一直以來我的教育方式都是錯的!
  • 暑假把孩子送進補習班,卻讓孩子的成績更差了,老師:家長的差距
    為什麼很多孩子到了補習班以後,也很認真地學習,成績卻一點都沒提高,反而變得更差了呢?不管是在補習班還是在學校,學生之間的差距其實就是家長的教育差距。這裡說的教育差距是教育方法和理念,我們家長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焦慮不堪,學生自己也會對學習感到力不從心。家長的差距都在哪些方面來體現呢?通過我的教育實踐,其實都在對孩子的教育態度上。
  • 為什麼孩子總喜歡憋尿,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
    為什麼孩子總喜歡憋尿,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引言對於很多寶寶在完成如廁訓練之後,身體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尿尿的行為,但是卻出現了憋尿的情況,細心的家長仔細觀察自己的孩子,就會發現2~3歲的孩子在完成如廁訓練之後,經常會在吃飯的時候出現扭動身體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