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觀察丨美國當下社會動蕩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2020-12-25 東方網

  當地時間5月25日,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一名46歲的黑人喬治·弗洛伊德,因被懷疑用假鈔購物遭多名白人警察按倒在地,其中一名白人警察德裡克·沙文用膝蓋將其「鎖喉」長達數分鐘,最終導致喬治·弗洛伊德窒息而亡。這一事件引發了美國幾十個城市強烈的抗議示威活動,也再次將種族歧視這一美國社會根深蒂固的頑疾曝露在全世界面前。  


  圖片說明:5月31日,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示威者被警察逮捕。(來源:新華社安格斯·亞歷山大攝)

  美國建國已有200多年,但是美國種族主義的幽靈始終伴隨著美國社會的發展。早在建國之初,美國的權貴階層就繼承了源自歐洲的種族主義思想,認為奴隸制是天然神聖與正當的。美國19世紀南方種植園經濟正是建立在對黑人奴隸極為殘酷的壓榨與剝削這一基礎之上的。1964年美國頒布的《民權法案》,儘管在選舉、就業和公共場所等方面為「消除種族歧視」、改善黑人的權利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普遍的種族歧視卻並未消失,馬丁·路德·金的「美國夢」直到今天依然只是一個「夢」而已。美國警察對有色人種粗暴執法的行為在美國是見怪不怪的家常便飯,那麼,為什麼喬治·弗洛伊德致死案竟然會導致如此激烈的社會動蕩呢?

  事實上,與近年來美國種族歧視的諸多劣跡斑斑的案例相比,本次事件並無特殊之處,但是,美國社會日益激烈的內部矛盾已經到了爆發的邊緣了。正如有學者指出,自1980年代以來,美國政府一個重大戰略失誤就是完全順應資本的需求,過度依賴金融領域的霸權地位與高科技產業的相對優勢,導致製造產業被迫向海外遷移,大量勞動就業崗位外流。調查顯示,美國中產階級在過去二十年的收入沒有出現增長,而中產階級的規模卻大幅縮水,一些歷史上的製造業中心城市中產階級嚴重縮水,部分城市甚至出現了「斷崖式倒塌」的現象,直接淪為美國社會底層。白人藍領階層成為過去二十年美國現代化進程最大的受害者,作為失敗者被稱為沼澤居民(Swamp people)、紅脖子(Rednecks),失去了生活的尊嚴與信心。伴隨著日益嚴重的社會民生問題,非白人群體與少數族裔成為首當其衝的「替罪羊」,當下美國社會的族裔矛盾日益突出,白人至上主義與極右翼思潮大有捲土重來的趨勢。在美國社會日益走向分裂的時代背景下,一個小小的火星就可以點燃積蓄已久的社會矛盾的火藥桶。

  客觀而言,川普政府根本沒有能力應對當前美國社會的基本矛盾,因為川普正是受益於美國社會日益分裂的社會現狀,才得以入主白宮的。四年前的大選,論個人資歷與政治能力,希拉蕊無疑優勢明顯。然而,川普看準了美國政治文化中日益明顯的民粹主義傾向,一味迎合失落的白人底層民眾的訴求,旗幟鮮明地反對「政治正確」,獲得了極端保守勢力與右翼社會勢力的支持。上臺之後,川普在事關族裔平等、族群和解等一系列社會衝突事件中態度極為曖昧,甚至以羞辱的語言嘲諷國會中有色人種議員,被貼上了極右翼保守主義的標籤。毫不誇張地說,最大程度地營造社會共識,根本不是川普本人的興趣所在;如何保住擁戴自己的選民基本盤為連任創造條件,才是他最為重要的政治利益。美國反對美國,這就是美國政治文化的遊戲規則,當今美國只不過是這一規則的極端形態而已。  


  圖片說明:5月31日,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國民警衛隊車輛駛向市區。(來源:新華社安格斯·亞歷山大攝)

  必須指出,族裔衝突是本次喬治·弗洛伊德遭遇暴力執法致死案的表象,這一事件的內在根源是美國社會底層民眾日益深重的民生問題。如果說很多美國白人是墜入了社會底層,大多數美國有色人種群體則是生來就處在社會底層。一直以來,美國有色人種的生活境遇距離自由平等的「美國夢」相距甚遠。據數據分析公司(statista)的一項數據顯示,佔少數族裔最大多數的拉美裔美國人只有16.0%擁有學士學位,是全國大學平均比例32.0%的一半,其收入僅為所有藍領工薪階層中位數的76.9%。根據羅伯特·伍德·詹森基金會和哈佛大學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居住在美國的西班牙裔和拉丁美洲裔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在申請工作時受到歧視,黑人裔始終是美國貧困率最高的族群。根據布魯金斯學會民主黨選民的調查分析稱,54%的黑人工人和63%的西班牙裔或拉美裔工人從事社會底層低薪工作。耐人尋味的是,連新冠疫情似乎都「欺負」美國弱勢群體,據統計,由於一些原有慢性病的困擾,非洲裔和西班牙裔最易受到病毒攻擊,而他們恰恰又在從事最危險的一線工作;密西西比州8日公布的數據也顯示,非洲裔佔確診人數的56%,佔死亡病例的72%。然而,由於受反移民輿論的影響,一些拉美裔居民寧願自救也不願尋求醫療服務。

  在社會資源豐富、經濟蛋糕分量充足的時候,多元文化主義這種「政治正確」的漂亮話是可以講講的;一旦社會資源緊張,主流白人族群對自身社會現狀大為不滿的時候,有色人種往往成為美國社會危機的「替罪羊」、轉嫁矛盾的「發洩口」。

  本次美國社會動亂已經持續一周時間了,就目前態勢看大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有人認為,從美國二十年來的歷史經驗看,動亂最終會被強力鎮壓,社會終將歸於平靜。然而,如果冷靜審視本次美國社會動亂的內在機理與社會現狀,特別是結合美國政府抗疫失敗的客觀現狀,有理由認為,本次美國社會危機將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持續存在。

  (作者高漸離為東方智庫研究員、上海外國語大學學者)

  東方智庫原創稿件受法律保護,轉載請聯繫電話即微信號19916759390。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東方網立場。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相關焦點

  • 環球深觀察丨全球戰「疫」兩個月 美國「成績單」為啥不好看?
    環球深觀察丨全球戰「疫」兩個月 美國「成績單」為啥不好看?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新冠肺炎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1日4點32分,美... 環球深觀察丨全球戰「疫」兩個月 美國「成績單」為啥不好看?
  • 底層的動蕩與壟斷的禍患,說到底大多是因為這個根本原因
    多事之秋,什麼最重要?民生與安穩!所有的歷史都在不斷地警醒與告誡今世之人一些真理與應該恪守的規則,卻被大多人忽視或無知,於是,歷史重現,世事輪迴。看歷史劇或史書,會產生出一些感想:底層動蕩的根源是什麼?壟斷之後的禍患又會有哪些?
  • 觀察:這就是美國頹敗的根本原因嗎?不可逆轉,徒勞掙扎!
    美國著名政治家亨廷頓悲嘆:如果新移民不能融入支配美國的歐裔文化,我們所知道的美國,將不復存在,而將隨歷史上其他思想體系不同的大國,被扔進歷史的垃圾堆。——2020年5月持續至今的"黑命貴"運動,已經充分證明,新移民與歐裔白人根本不是一夥的,他們彼此,離心離德。美國現任總統川普,為什麼能獲得那麼多支持者?
  • 環球深觀察丨少數族裔屢遭歧視 美國抗疫放大社會不公
    來源標題:環球深觀察丨少數族裔屢遭歧視 美國抗疫放大社會不公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最新實時數據統計,截至北京時間24日19時,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62萬例,病亡超過9.7萬例。
  • 秦朝滅亡,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
    秦始皇最近,我想專門談一談中國歷代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作為通史研究者,我不得不站在政治史、社會史、文化史、科技史、經濟史、外交史等多個維度探尋其滅亡的根本原因。這篇文章屬於無稽之談,因為周朝的土地是國有的,秦朝土地改革實行的是私有化,而非國有化,因此這種說法根本站不住腳。那麼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別著急,我們一起根據史料分析。我所採信的史料,是呂思勉的《秦漢史》。
  • 美國社會分裂,源於南北戰爭
    導讀:美國社會的裂痕被逐漸體現出來,而此裂痕從美國建國開始就已經存在,《日本經濟新聞》刊載的《美國為何會撕裂?》中,從歷史發展的進程全面剖析了美國社會出現裂痕的主要原因。而美國民眾想要「自由與平等」的理想卻與之越來越遠,雖然奴隸獲得了相對自由,但是從根本上來說,與白人還是存在著根本上的區別,種族歧視依然存在,這也是南北戰爭所遺留歷史問題。
  • 北美觀察丨富人「逃離」美國為哪般?
    「國際生活 (International Living)」是一家有四十年歷史、專注於為美國人提供海外養老信息服務的企業。該公司網站數據顯示,從五月份以來,關於「如何搬出美國?(How to Move Out of the U.S.)」的搜索量激增了1676%。「搜索量增長16倍,證明更多的美國人正尋求在國外更好地生活。美國人正在尋求逃離」——該公司如此解讀。
  • 美國人開始意識到,美國「離不開」中國
    在聖誕節來臨之際,美國人開始了瘋狂購物模式,有很多來自中國的產品,如電子商品、醫療防護用具等都成了美國的搶手貨。在美國最大的貨櫃貨運港,來自中國的進口貨物已經堆積成山。碼頭管理層表示,訂單規模之大是他們從未見過的。大家都意識到,美方對於來自亞洲和中國產品的需求在不斷增加。
  • 金鷹基金:海外疫情擴散致全球市場動蕩 未來之路將向何方?
    來源:新浪基金金鷹基金:海外疫情持續擴散致全球市場動蕩,未來之路將向何方?昨夜,作為全球股市重要風向標的美國股市再次出現熔斷。道指大跌近3000點,並迫近2萬點整數大關。迄今為止,本月美股已先後出現3次熔斷。縱觀美股歷史,總共也只發生過4次熔斷的情形。
  • 蔡英文又玩什麼花招?
    蔡英文這一舉動,又要玩什麼花招?渲染危機局勢隨著臺海地區局勢的逐漸動蕩,島內街頭上也不時地會出現各種軍用武器的身影。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臺防務部門在加緊部署他們的所謂戰備任務訓練,但是這種訓練所能達成的成果很明顯十分有限。這對臺灣民眾的正常社會生活卻毫無疑問是一個幹擾,這也引起了部分島內民眾的恐慌。
  • 【社會觀察】中國是典型的「低智商國家」嗎?
    【社會觀察】參觀自貢恐龍博物館胸中塊壘如鯁在喉作者 張傳彪 自參觀自貢恐龍博物館後,總覺得胸中塊壘如鯁在喉此乃當今亞洲首屈一指,堪與美國與加拿大國立恐龍公園相媲美的世界頂級恐龍博物館啊!它不知道凝聚了多少中國古生物學家和考古工作者的心血!據海外報導,這裡展出的恐龍化石標本門類最全,幾乎囊括了距今2億至1億四千五百萬年前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的種類。並且還是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不但被學界譽為「世界侏羅紀恐龍研究的聖殿」,更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
  • 中芯國際管理層動蕩背後:不能簡單定義為內訌鬥爭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 者丨倪雨晴編 輯丨林虹12月16日晚間,上交所發布關於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有關事項的監管工作函,涉及對象為上市公司、董事、中介機構及其相關人員。
  • 美國經濟危機化,美國社會右傾化
    第三,美國種族歧視,尤其是針對華人的種族歧視暗潮湧動。透過現象看本質,美國社會右傾化的根本原因是經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正面臨最嚴重的問題美國經濟的衰退,在疫情開始之前就已顯現。根據1948年以來觀察到的情況,其中只有18%的的年份美國經濟增速低於1.2%。在這18%的年份中,94%的情況下美國經濟在一個季度之內就陷入了衰退之中。如果歷史數據真的能給我們指引的話,再加上此次疫情影響,那麼美國經濟將很快遭遇衰退。而且衰退到來的速度一定會比我們預期的早。
  • 北美觀察丨竟與抗議者合影 美國警察什麼情況?!
    對此,《華盛頓郵報》指出,美國警察和右翼勢力的相互支持正在腐蝕著美國。 △《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警方和右翼勢力的相互支持正在腐蝕美國 「白人至上主義」深植於執法系統此外,國會山遭抗議衝突事件中,抗議者以白人為主,也是警方態度溫和的另一大原因。媒體認為,美國執法系統中存在著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
  • 環球深觀察丨當「偽專家」換成了真專家,美國抗疫還缺什麼?
    △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截圖事實上,無數有關疫苗的謠言早已搞亂了美國人的頭腦。就在上周,臉書公司宣布將刪除該社交媒體平臺上與疫苗相關的虛假信息以及各種「陰謀論」。對此,有美國網民諷刺說「這個行動來得有點晚了」,並批評臉書「在過去10個月裡什麼都沒做。大錯已經鑄成,擠出來的牙膏收不回去了」。
  • 3位海外市場行家,告訴你中美營銷差距的根本與外相
    本文結合三位海外市場行業的思考與分享,分析了中美營銷的差距的原因。聶小欠 前途風北美市場經理,旅美華人,《總有一天會抵達》作者,旅遊達人1,美國的人力成本比較高美國的公司會比較傾向於把偏制定策略這樣的角色放在美國本地的公司裡,而把偏執行的工作放在其他國家,這是在美國運營從業人員少的一個根本原因,因為會傾向於選擇更自動化擺脫人力的方式來做運營,另一方面會即便運營的人力需求比較大
  •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陽光之州」竟伸「黑暗之手」
    作為美國知名的地理學家和數據科學家,瓊斯曾擔任佛州衛生部地理信息系統經理,也是佛州新冠肺炎疫情數據採集和發布平臺的創建者和管理者。這一數據平臺因其可訪問性曾受到白宮疫情應對工作組官員的稱讚。△《今日美國報》展示的瓊斯個人疫情數據平臺截圖被頻頻「點名」的佛州州長德桑蒂斯究竟是何許人?作為美國現任總統川普的忠誠政治盟友,這位共和黨人可以說是川普「重啟政策」的最堅定支持者之一。
  • 國家安全視域下的社會思潮觀察(筆談)
    其中文化安全居於更為基礎、更為根本的地位。因為文化屬於思想和精神層面,影響著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指導著人們的決策和行為。文化安全的堤壩坍塌了,其他領域也就不安全了。    講文化安全,就不能不講社會思潮。社會思潮是反映一定歷史階段、一定社會階層利益要求和政治訴求的思想傾向。
  • 環球深觀察丨他們的命也是命……
    △《華盛頓郵報》以「是留還是走」為題發文說,面對肆虐的疫情,在美國的非法移民正面臨兩難選擇。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凱文17歲那年為逃避國內幫派衝突來到美國,迄今已經在美國非法移民拘留中心待了三年。不料,美國暴發新冠肺炎疫情後,這些拘留中心成了重災區,當初一心想留在美國的他現在做夢都盼著能被遣返回國。凱文不無絕望地表示,即使他在自己的國家被幫派分子追殺,至少還能逃走;但在美國非法移民拘留中心,他根本無法躲開病毒,「我從來沒這麼害怕過」。
  • 新浪出國丨與指南針·海外聊聊移民美國那些事兒
    而在話題進行時,張總也向新浪出國首次曝光了指南針海外與美國創業區域中心推出的第11期EB-5項目——紐約曼哈頓哈德遜花園公寓項目。,給美國創造了那麼多的就業機會,將會極大地支持美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打造自己的特色服務,積極整合資源,和海外投資機構進行深度合作,目的就是為客戶提供一條龍的整套服務,為客戶提供美國移民、歐洲移民的諮詢服務,同時也和海外投資基金共同合作,為客戶提供海外的資產配置和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