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是一天中最後的一餐,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截然相反的是,有的人認為晚餐不重要,經常以減肥為理由不吃晚餐,還有的人認為晚餐和壽命有很大關係。
晚餐可以影響人的壽命?
關於晚餐,大家都知道有一個動物實驗,該實驗通過晚餐上限制食物攝入,達到延長壽命的目的,這裡具體指的是少吃高熱量、高脂肪食物。
還有最新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睡前2~3個小時吃晚餐,可降低乳腺癌、前列腺癌的發生危險。從睡眠質量上來看,和晚上10點以後還在吃晚餐隨後立馬去睡覺的人群相比,9點之前吃完晚餐患乳腺癌、前列腺癌的風險可降低1/5。
可見,晚餐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的身體健康以及壽命。與我國人相比,日本是全世界排名第一的長壽國家,如果你到現在還不知道怎麼吃晚餐,不妨學學日本長壽晚餐的幾個習慣。
睡覺前3個小時吃晚餐:
日本人吃飯習慣很好,他們很少像我國人一樣吃外賣,多喜歡自己做。在吃晚餐時間上,也儘量在睡前3個小時之前吃完。大量科學研究準表明:這樣的飲食習慣不會影響到睡眠質量。
相反,越是吃離睡覺時間越近的晚餐,越容易出現入睡困難、失眠、半夜睡不著等情況。足以證明,吃晚餐時間和機體代謝有關,也希望你能夠按照這個時間點吃。
主食不多吃:
正常主食的標準是在1個拳頭大小,如果是自己製作,還可以添加營養健康的粗糧,如紅薯餡、紫薯餡,或者是摻入玉米面、蕎麥麵等等,每天都可以換著方式吃。
每頓主食的量都儘可能少吃,如日本人每餐吃一碗米飯,同時還搭配了納豆等食材。
半個拳頭的蛋白質:
日本人臨近海邊,多喜歡吃深海魚,每餐還有各種小菜,如海藻、發酵食品等等,在優質蛋白上,首選是白肉,其中深海魚蛋白含量高,脂肪低,不僅適合慢性疾病人群,還能更好地幫助大家控制體重,以及維持身體健康。
兩拳頭綠葉蔬菜:
綠葉蔬菜人們吃得比較少,尤其在晚餐上應以清淡為主。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的建議,每天吃綠葉菜的含量至少要達到蔬菜的1/3,差不多是兩個拳頭的含量,可幫助大家減肥,不用擔心吃晚餐而變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