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卜 [wèi bǔ]
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展開
未卜,漢語詞語,讀音wèi bǔ,意思是沒有卜佔。
中文名
未卜
拼音
wèi bǔ
類型
漢語詞彙
注音
ㄨㄟˋ ㄅㄨˇ
出處
解釋
沒有卜佔;引申為不知,難料。[1]
出處
《左傳·莊公二十二年》:「﹝ 敬仲 ﹞飲 桓公 酒,樂。公曰:『以火繼之。』辭曰:『臣卜其晝,未卜其夜,不敢。』
唐 李商隱 《馬嵬》詩:「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四遊記·太子被戲下武當》:「弟子往日,自覺心靜,晝夜不寢,未卜今日為何自覺睏倦,一些不省?
魯迅 《書信集·致韋素園》:「較可注意的倒是《幻洲》,但第二期已不及第一期,未卜後來如何?
參考資料
[1] 未卜的意思 - 漢語詞典 - 千篇國學.千篇國學 [引用日期2020-10-01]
《列子·湯問》
原文如下:
殷湯問於夏革曰:「古初有物乎。」
夏革曰:「古初無物,今惡得物。後之 人將謂今之無物,可乎。」
殷湯曰:「然則物無先後乎。」
夏革曰:「物之終始, 初無極已。始或為終,終或為始,惡知其紀。然自物之外,自事之先,朕所不知也。」殷湯曰:「然則上下八方有極盡乎。」
革曰:「不知也。」
湯固問。
革曰:「無則無極,有則有盡;朕何以知之。然無極之外復無無極,無盡之中復無無盡。無極復無無極,無盡復無無盡。朕以是知其無極無盡也,而不知其有極有盡也。」
……湯又問曰:「四海之外奚有。」
革曰:「猶齊州也。」
湯曰:「汝奚以實之。」
革曰:「朕東行至營,人民猶是也。問營之東,復猶營也。西行至豳,人民猶是也。問豳之西,復猶豳也。朕以是知四海、四荒、四極之不異是也。故大小相含,無窮極也。含萬物者,亦如含天地。含萬物也故不窮,含天地也故無極。朕亦焉 知天地之表不有大天地者乎。亦吾所不知也。然則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媧氏練五色石以補其闕,斷鰲之足以立四極。其後共工氏與頹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