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段艱難的苦逼歲月:我父親曾經是12年的民辦教師

2020-09-18 阿進老師



教師節已經過去將近10天了,我常的夢裡見到父親,他是一個嚴父,也是我的小學老師。

我是1981年在我們村的小學讀一年級的,那時候剛改革開放不久,國家很窮,鄉村小學也窮,我們家也窮,因為我父親是高中畢業,識字較多,學校又比較缺老師,就喊他去學校教書,因此他就成為我們村小學的一名民辦老師,一教就是12年。

01村邊小河遊泳:那小棍子打得狠呀,30多年過去了,到現在還疼



父親剛好教我數學,他對我們是很嚴格的。

記得有一次,是夏天,是午學的時間,我們幾個比較好的同學,急急忙忙的吃完一點稀粥後,離下午上課還有很長的時間。

那麼熱,我們去洗身(方言:遊泳)囉。不知是那個同學的提議。

去就去,大家積極響應。於是,我們6個人,就到村裡附近的小河去遊泳啦。

到了河邊,大家把衣服脫光,然後就跳到河裡去玩了。

抓小魚,摸石頭,拔水草......

快樂的聲音,響蕩在小河周圍。快樂的時光總是很短,我們忘記了時間。

等我們上岸的時候,突然發現放在岸上的衣服不見了。

那個拿走了我們的衣服?我們開始焦急了,怎麼找也找不見,有的同學都哭了。

在那個艱難的時代,村裡的小孩最多有兩套衣服,甚至只有一套,如果光著身子回家,不被父母打死,才怪。

這時候,從小河邊的樹林裡,我們的老師,我的父親走了出來,左手抱著我們的衣服,右手拿著一根棍子,我知道,我的災難來臨了。

父親叫其它五個人,站在一邊,然後叫他們穿上衣服,然後教育了幾句,就先叫他們回去上課了。

留下我,光著身子,站在刺眼的太陽底下,父親拿著 那個小棍子,啪啪啪,狠狠地在我屁股上抽了3下。

屁股馬上沁出血印,那個真的疼下,刻骨銘心地疼,30多年過去了,到現在還疼。那時候真的有點恨父親。

但是,也怪,自從那次教育以後,我們再也沒有曠過課去遊泳。

02成績排在全公社前列:自製教具教學,油印試卷測試,多麼苦逼的歲月



父親雖然嚴厲,但他講的課,總是通俗易懂。

當時國家困難,鄉村小學教學用具嚴重不足呀,畫數學圖形的時候,沒有三角板,沒有圓規。

父親就用木頭自己製作,雖然不是很精美,畫的圖形卻也很不錯。要45度也可,要90度也可,要圓形也可,那蹩腳的教具,都可以完成。

提高我們成績的秘訣,就是父親用心精選他認為要考的考點,然後刻印鋼板,油印試卷出來,對我們進行測試。

就是用這樣的笨辦法,硬是把我們的成績,提高到全公社的前列,我也沒有讓父親丟臉,每次都是95分以上。

03借褲子拍照片留念:你們認為多麼荒唐,我卻經常過著這種日子



有一次,南寧姨媽回來探親,臨走的時候,要拍照留念。

而我卻穿著補丁的褲子,又舊,褪色,本來是黑色的,變成了淺白。

父親是一個愛臉面的人,他就向朋友借來了新的褲子,讓我穿上。

開始我不肯穿,因為借來的褲子有點長,不合適多少。

人,一定要講精氣神,人,可以窮,但志不能短。就是照相,也要照出精神來。父親對我說。

聽了父親的話。我穿上借來的新褲子,進行了拍照。

我牢記父親的話,拍照的時候站得直直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那就是我認為的精氣神了。

很可惜,其它方面都做得很好了,卻忘了手的擺放,左手是緊靠褲子了,右手卻手心向上,手指向前伸,好像問一家要東西一樣。

應該是那段日子太苦了,身體的一種自然反應吧。那張照片是我小時候唯一的一張,跟隨我很長的歲月,很可惜,在一次搬家中,那張照片不見了。

04用稻穀頂交學費:要麼是從父親那微薄的工資裡面扣



我讀小學的時候,學費要麼是用稻穀拿到學校去代替,要麼從父親那微薄的工資裡面扣。

那時候,我不懂事,以為不用交學費呢,其實當時,我們一家四個人讀書,父母送我們,是多麼的不容易的事。

父親總是說,你們只要肯讀,他都送,學費的事情不用我們操心。

直到,現在,我送自己小孩讀書了,感覺送一個都艱難,體會到了當時我們的父母的辛苦與艱辛。

05民辦教師政策沒得落實:好時代來了,父親卻走了



由於國家政策的變化,1992年,父親被學校辭退了。當時,民辦教師辭退後的政策沒有出臺。父親什麼都沒有得享受。

為了繼續能夠送我們讀書,他又去擔任了10多年的村幹部,但也不是正式編制。村委給的工資,加上家裡的收成,也可以勉強把我們送到了大學畢業。

剛畢業,我和二哥也當上了教師。可以,工資也低得可憐,自己生活都過得艱難,有時還得回家要米要油,更不用說補貼家用了,父親也沒有說什麼,只是說,有你們就拿吧,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總之我們留太多,也沒有多大用處。現在想起來,我們工作了,還向家裡伸手,多麼的羞愧。

父親老了後,也不再在村委裡幹,但是,也沒有得到什麼養老政策,但是父親毫無怨言,就在家裡幹農活,一直到去世。平時,父親熱衷於幫忙村裡的大事小事,所以說話有威信,一生受人尊重。

2010年,國家改革開放了30多年,國家政策好起來了,父親卻積勞成疾,去世了,村裡人都為他送行,人很多。父親一生都在操勞,沒有得過好好享受。我曾寫詩,懷念父親。


父親

面前的一座大山

轟然倒下

我粗糙的文字裡

再也找不到

渾濁的雙眼

斑白的雙鬢

以及夕陽裡搖搖晃晃

身軀

父親曾經有力的雙腳

犁在褐色的土地裡

踏出滿滿糧倉

踏深了歲月印痕

而今

只有無人靜謐的黑夜

您的咳嗽聲

一陣陣穿透厚厚的木門

一遍又一遍撞擊在我的心坎


父親,你在天堂那邊還好嗎,想您了。

相關焦點

  • 民辦教師,是基礎教育大躍進的產物,我就曾經當了六年民辦教師
    《教育大辭典》上給「民辦教師」下的定義就是:中國中小學中不列入國家教員編制的教學人員。而我就曾經當了6年時間的民辦教師。1973年2月28日下午,我從地裡幹活回來,一位本家哥哥告訴我:「你的機會來了,知道不知道?」我當時一愣:「什麼機會?」「聽說讓你去學校教學呢!」在我的這位本家哥哥眼裡,去村裡學校當民師就是地位的上升。我還真的不知道。
  • 我那做「民辦教師」的父親:到死也沒有轉正!
    大約是九四年或者九五年吧,所有的七十年代教課的民辦教師都轉了正,農村裡再也沒有民辦教師這一說法了,民辦教師也從中國鄉村的教育事業徹底退出了舞臺。然而我一直想,民辦教師這個稱謂不應該消失,它留在人的心底,就象一個溫暖的符號,一直一直,營養了幾代人。
  • 北師大畢業的民辦教師:追憶我父親的一段人生經歷
    教一天書,掙10個工分,也就是過去人們常說的民辦教師。  剛回到鄉下時,父親一副白面書生模樣,身子骨比較單薄。生產隊長看他不像幹農活利索的,就向大隊推薦他去村辦小學當代課教師。  大隊支書是鄰村人,對我父親的情況比較了解,起初他很贊同。後來,有人提醒他,「老廖要是沒問題能從北京下放回農村?慎重點吧」。支書猶豫了。
  • 張魁:父親——一位鄉村民辦教師
    ,上面赫然寫著月工資5元,按當時物價計算,每月工資只能買100個雞蛋或者20多斤大米,由此我想到了我的父親——一位堅守了四十多年的農村民辦教師。,默默地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生活,直到二十歲時生產隊辦了耕讀小學,村裡人推薦父親當民辦教師,父親喜不自勝,雖然有些力不從心,但畢竟可以與書本打交道了,可以成為一個文化人了,從此當好一名教師成了父親畢生的追求。
  • 我做「民辦教師」的那段歲月
    小學民辦教師每人每月12元,中學民辦教師每人每月14元,後來小學調整到每人每月14元,中學每人每月16元。當時的農村基層組織是生產大隊,上級要求各大隊要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民辦教師屬於副業人員,教育主管部門發放的補助,大隊作為收入,每位民辦教師每月發4元補助(作為吸菸的錢),半年發放一次。
  • 二十年前,初中的那一幫老同學
    初中裡曾經要好的女同學,有一個嫁到我們莊上,沒畢業時,我們曾經一起計劃過養雞,養豬,開一個小農場。父親去世那幾年,我每在家裡過年,她大年初一那天總要抽出時間來陪我半天。她自己做民辦教師,然而錢總是不夠花,沒有錢就從娘家要,每次見了我總說要離婚,然而她的性格總是太懦弱太忍讓了,起訴了幾次,也經了法庭,然而男人幾句好話,又回來了。不久就要了二胎,又生了一個女兒,連民辦也不教了,錢太少,診所也被丈夫的家人們吃光敗壞光了。
  • 父親·第十九章 民辦教師之爭
    於是,就有了「民辦教師」的爭取和較量。 而且任教本村六年,也是一個充滿較量的過程。為了適應和促進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實現教育典基的偉大戰略,一九七八年暑假期間,上級對民辦教師隊伍進行了一次整頓清理。在這之前,國家對民辦教師的任用管理相當隨便和混亂,有鄉上任用的,也有大隊,甚至生產隊任用的。人員素質也參差不齊。在「讀書無用,讀書無望」的年代,局面尚可維持。
  • 萊陽聚焦:我的民辦教師生涯
    民辦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是極度艱苦的,他們上有老下有小,一面教學,一面耕耘著自己家裡的那幾畝「責任田」,為了不耽誤工作,「責任田」裡的那些農活只能利用早晚和休息時間幹,比常人辛苦的多。有時工資兌現不了只能靠地裡收的那點兒糧食來養家餬口。雖然待遇低但在學校裡卻都擔負著重要工作,有時還要面臨著隨時被辭退的窘境,工作起來可謂是如履薄冰。
  • 我的父親是一位人民教師
    細細想來,我們家也算是和教師行業有緣吧,爺爺曾經是村裡小學的民辦教師,後來離開這個崗位,成為村委會的會計。後來父親成為村小學的公辦教師,直到現在已經在這個崗位上任職24年了。我們村的小學承載了父親的大半人生和爺爺的一段人生時光,而我也是從這所小學畢業,現在已經成為國內排名靠前的大學的研究生。
  • 民辦教師那些年
    來源:我在河之東 作者孫宏恩歲月如歌,金風驅走炎熱,九月十日帶著全社會對教育的牽掛和對教師的問候如期而至,作為教師,內心有幾多感慨,幾多興奮,我深知,從教這條路是一條艱辛之路我曾有多次在那「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的婉轉優美的旋律中,凝望斜陽,獨自出神。王老師教書有十六七年的樣子,正當她準備參加上級教育部門組織的民辦教師轉正考試的時候,她的丈夫因觸犯法律而身陷囹圄,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打破了往日的寧靜,也徹底粉碎了她的教書夢想,一時間家破人散,王老師只能拖兒帶女離開了村子,離開了她熱愛的校園和學生。從此人海茫茫,幾十年間我們再沒有相見。
  • 我是已轉正的民辦教師,取得專科證,卻因沒有高中學歷被辭退
    她說:我曾經是廣東邊遠山區地區的一名民辦教師,於1992年9月份參加工作。1994年被評為先進教師和優秀少先隊輔導員。我於1994至1995參加一年制中師培訓順利完成學業,取得一年制中師畢業證,1993年至1996年8月參加廣東省高等師範專科小學中文教育專業自考考試,順利完成學業取得自考專科畢業證書。我於1995年參加民轉公考試,取得優秀的成績(超過分數線30分),於1996年3月選招為公辦教師。
  • 民辦代課教師,功不可沒,教齡補助待遇亟待提高
    凡是當過民辦代課教師,或受教於民辦代課教師的,對於民辦代課教師的從教背景、教學情境、敬業精神、工作態度等等,都會留下深深的記憶,今天,我們再看看曾經的民辦代課教師或受教於民師代課的網友們的留言,讓我們頓生敬意,民辦代課教師,真的功不可沒,值得永遠尊敬和銘記。民辦代課教師工作的情景感人至深。
  • 暖心文案|沒有你在我身邊的日子,我會艱難地熬過一段歲月
    沒有你在我身邊的日子,我會艱難地熬過一段歲月Without you by my side, I will have a hard time我喜歡你,我不知道這段時間會持續多久,但一定不會特別短暫,因為我對你的心是真切的
  • 馮印譜:民辦教師,我單相思的職業
    高中畢業後,我最大的心願,就是在本村學校當一名民辦教師。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文革」後期。我們村是有四千多口人的大村子,學校從幼兒園到初中,有二十多名教師,民辦教師多於公辦教師。公辦教師多為「文革」前中等師範學校的畢業生,一跨出校門,就是名正言順的國家編制內的人民教師,吃國家商品糧,每個月掙幾十元工資,就像進了保險箱一樣。
  • 知青歲月回眸(六)
    學生從小封閉在山村莊裡,對外界的新鮮東西很敏感,有強烈的求知慾,喜歡這種體育教學,看到他們快樂自由的模樣,我也樂此不疲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上美術課可就難為我了,那是一門專業技巧課,要有美術專業水平!怎麼辦?外柔內剛的我&34;,自我感覺力所能及,可能是父親的遺傳基因,父親當過製圖老師,有美術天賦。
  • 那年春節,我們曾經這樣「騙」父親
    後來,老父親得知真相,當場氣昏,送到醫院搶救,醒來後一檢查,血壓220,大罵:呸,考得還沒我血壓高! 」非常狗血的劇情,這是高考異化的悲劇,當事人想必也後悔不迭。我忽然想起小時候,也曾經和妹妹一起「騙」過父親,不過,現在想來,都是溫馨的回憶,有時與父親閒聊提起來,爺倆還會哈哈大笑。
  • 寫在教師節:我的小學,是一個「民辦教師」教的
    還有就是我們這本村的四哥那時候的民辦教師,本分,敬業因為學生們都是本村的孩子我覺得那時候老師對孩子,沒有厚此薄彼,現在想起來還很溫馨燈火搖曳裡,孩子們書聲琅琅頗有三更燈火五更雞的勤奮感一個全部由民辦教師組成的教師隊伍那些年
  • 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致敬我的民辦教師母親
    來源:神州學人 作者:陳浩   母親剛剛過完75歲生日,她在民辦教師崗位上工作了20年之後直接回鄉務農了,把自己最好的年華都獻給了農村教育。從我記事起,她就為村裡的掃盲班、幼兒園、小學各個年級忙上忙下,她還負責過村中心小學的總務工作。
  • 我的小學民辦老師
    1986年,比鑽天猴大12歲的大哥瘦猴初中畢業了,他父親競選成了村裡的書記,瘦猴也接替父親成了村民辦教師班,在我們村小學教學。現在回想起來,以他的學識和能力,都不適宜做教師。我們依舊點上一支煙,他慢慢地說:「中央有政策,民辦教師可以轉正了,我過幾年我也能退休了,還可以拿到不少退休金了。」我替他高興,高興他這幾年的堅持。轉眼間,我來臨沂也快近20年了,2020年在老家過年,由於疫情疫情就在家裡住了好長一段時間,得知黑猴老師大年初一回來給老人拜年也被疫情攔在老家裡了,於是去拜訪他。
  • 當年烔煬小學的民辦教師們
    梁玉老師跟筆者是小學同班同學,估計在十六、七歲就在烔煬小學當民辦教師,那時候我還在放牛。她是個很受同事和學生喜歡的人。她跟上海來的下放學生李水雲走動的很近。2019年秋天我在巢湖,碰巧李水雲也打上海回來看望她在下放期間生活的地方,會一會當年的故交。執意要請我喝酒。我哪裡能夠,畢竟,巢湖是我的家鄉,東道主之誼,還是要盡的。請了梁玉和李水雲等人,點了巢湖的大毛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