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國教漢語:學生唱歌像「驢叫」,老師批評學生要說sorry

2020-12-15 澎湃新聞

「中文老師在美國」,職業與地點,這是高標在快手的暱稱。頭像也很簡單:一雙黝黑的小手,伏桌寫漢字。這是高標在美國教第一節漢語課時,隨機拍下的照片。

這是位非裔小女孩的手,小學生,在第一節漢語課上,就能寫得有模有樣。高標覺得,這就是件挺有成就感的事。在美國生活已經一年多,從課堂帶學生唱歌,到下班看房東逗孫子,高標在快手上的108個作品,基本涵蓋了這一年時間的酸甜苦辣。

之前二十年,這座城市僅有一位中文教師

平頭,圓臉,黑框眼鏡,不滿三十的高標,已經有了豐富的海外教學經歷。從廣西民族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畢業後,高標在菲律賓做了一年志願者。2018年5月期滿回國之後,不到兩個月,他又參與了「漢辦美國大學理事會漢語教師項目」,經過層層篩選,成為一名留美中文教師。項目為期三年,目前已經進行到一半。

高標的任課學校是一所小學和一所中學,都位於美國東海岸的薩凡納市(Savannah)。這座海港城市,人口約37萬,相當於中國普通小縣城的規模,卻是喬治亞州第四大城。

高標租的房子,位於學校附近七分鐘車程的地方,每天開車上下班非常方便。房東是一位剛退休的老太太。老人十分友好,廚房設備都提供給這位陌生人使用。「我燉肘子把屋裡搞得都是味兒,房東也沒說什麼」他在快手上自嘲。

眾所周知,漢語是一門極其複雜難學的語言,西班牙語和法語是美國大部分地區的第二學習外語。與國內媒體頻繁報導的「漢語熱」不同,因師資力量單薄,加上本身複雜難學,漢語並沒有在薩凡納市流行。「我來的時候,這裡好多孩子第一次聽說中國。」在他之前二十年,薩凡納市僅有一位中國臺灣過來的漢語教師。而現在,漢語才剛剛受到重視,他能過來任教,就已經是個標誌性的事件。

在美國,漢語教學分為「沉浸式教學」與「興趣班式教學」兩種,前者適用於專門的語言學校,需要有足夠的師資與配套設備,除了英語文學課,數學與科學都採用純漢語教學。這種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語言能力較強。而高標的教學模式屬於「興趣班式教學」,通常適用於普通學校,漢語課在小學的課程表裡是每周一次,在高中則是選修課。學生的學習任務也很簡單,學生會幾句日常問候,了解一下中國文化即可。

「我為孩子說中文感到自豪」

第一節課,配合手勢和表情,高標教給孩子最簡單也是分量最重的三個詞:「你好」、「謝謝」、「不客氣」。第一節漢語課,小學生只需掌握這三個問候語。而其中的禮儀文化,也隨風潛入,課後在走廊裡遇見同學老師時,孩子們也現學現賣用漢語打招呼。

那節課上,他教了一首《你好歌》:「你好你好早上好……你好你好晚上好」。簡單的歌詞和旋律,一次就能洗腦,孩子們學會之後到處傳唱。另一節戶外課,體育老師還沒來及打招呼,就被孩子們一陣《你好歌》給唱蒙了。

小班教學、設備齊全,學校裡時常還有中國戲劇表演,美國普通小學的教育資源非常豐厚,教學方法也多種多樣。在高標的一個作品裡,可以看到小朋友學習身體器官的詞彙時,在小教室裡「指手畫腳」。這種唱唱跳跳的課堂,除了增加趣味性,還能動用學生的各種感官,全方位「體驗」式學習。

「雖然我們中國小學生學英語也差不多是興趣班式的,但根據我個人經驗,比較下來,美國小朋友學的還是比較快。」他還能感覺到,美國小朋友並不拘謹,學到什麼張口就來,哪怕發音不是那麼準確,他們也非常喜歡表達。

有一位班主任走在路上,聽到剛上完漢語課的孩子們唱歌,驚詫之餘,問高標:「孩子們是不是發錯音了?怎麼聽起來有點像驢叫?」,從此傳為笑談。當地有家中餐館,老闆和服務生都是福建人,也因為高標的第一堂課,收穫了很久都沒有人說的中式問候。「我為孩子說中文感到自豪」,帶孩子去中餐廳的是一位白人女士,當孩子用剛學的簡單中文和服務生打招呼時,她高興地給高標發郵件說。

差異與磨合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漢語課其實就是文化交流的窗口。在課堂也最容易感受到兩國差異。

教育體制的差別是最直觀的,在美國小學,小班課堂是常態,每節課學生大概一二十人,除了早上在一個叫做homeroom的固定教室裡奏國歌之外,大部分時間,他們都要去不同學科授課老師的專門教室。那裡的牆上貼滿了花花綠綠的海報、字畫,布局也更像一間客廳。每節課堂除了授課老師,還有一位助教全程陪伴。

文化差異則體現在某些細節上。有一天,高標在辦公桌上收到一沓道歉信,字跡和語氣稚嫩,上寫著「高先生對不起,我為自己的粗魯感到抱歉。」原來這是前一天,在小學四年級的漢語課上,一群「特殊孩子」不停搗亂,課後被助教要求寫信賠禮。

在美國,這些「特殊學生」可能有心理問題,受特殊照顧,有的需要服藥,有的需要助教隨身呵護。但是在待人禮儀上,任何人都不得含糊。美國老師在學生很小的時候,就培養他們學會尊重。老師說話時,孩子如果只說「Yes」是不行的,而要說「Yes, Sir.」、「Yes, Madam.」老師在課堂上也會平等地稱呼學生「先生」、「女士」。高標目睹過很多這樣的場景,「他們這種意識真的太深了,哪怕老師非常生氣,吼學生時還會一個勁兒說『excuse me』和『sorry』。」

「美國老師從來不會把孩子和孩子拿來對比,但我教學時還會有這種意識。」教育理念的差異,需要更久的時間才能適應。在美國,學生放學之後跟老師幾乎從不交流,但高標卻罕見地收到了美國家長的邀請。有對美國夫婦的三個孩子,都在高標執教的小學。漢語課開始後,每天孩子們在回家路上爭著講漢語,「他們問我能不能給孩子當家教。」雖然因為時間緊,這一願望並沒有實現。但大女兒升入初中後,依然選了漢語課。

「要知道他們以前都會選西語和法語的。能影響這些孩子,激發他們的興趣,我的任務就達成了。」而實際上,高標影響到的不止是孩子。一位中文老師的到來,讓很多人都多了對漢語和中國的興趣。

隨著教學的推進,本校教職工的孩子回家,也頻繁跟他們父母講述漢語課的種種奇妙經歷,這些老師也慕名前來聽課,感受新的語言文化。他與同事的關係,也在這種交流中日益加深。作為本校為數不多的男老師,高標在同事們的節日party上成了才藝表演的擔當。

深秋一個早晨,他收到了同事送來的柿子,快手上有老鐵問他「為啥美國柿子長得跟中國一樣?」另一位老鐵跟評:「因為它們沐浴著相同的太陽。」

原標題:《我在美國教漢語:學生唱歌像「驢叫」,老師批評學生要說sorry》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美國學生不願在中國學漢語?|漢語|美國|中文|對外漢語|高校
    在中國的漢語班,上課只是老師放幻燈片,沒有提問也沒有討論,布置的作業不用交。而美國的大學辦的漢語班,更像集中營:入學會籤一個「語言誓約」:保證在上課期間不說自己的母語。如果被發現說漢語以外的語言,會被開除,學費也不退還。
  • 在美國大學當老師,學生竟把我「扔進垃圾桶」,學生都這麼牛?
    小言是對外漢語教師一名,在美國一邊念研究生,一邊教美國大學生漢語。拿著美國人的錢念美國人的大學,順便普及中國字。因為教的都是漢語初學者,課堂就是前線,時時刻刻跟學生鬥智鬥勇。我在美國近兩年教的都是大學生。
  • 外國人學漢語,如何教他們查字典?丨我的學生「愛追問」
    我一聽叫 「下雨」,就和他開了個玩笑說,看來有人要改名叫「打雷」了。愛追問沒聽懂我的話,就問 「打雷」是什麼意思?於是,我把「打雷」和「下雨」的漢字給他寫出來,並順便講解了一番。他糾正我說「下」字錯了,應該是這個「夏」,意思就是「夏天雨」。愛追問還手捧詞典指給我看,只見詞典的扉頁上寫著透出幾分脂粉之氣的漢字「夏雨」,看得出來姑娘是用心一筆一畫工工整整地寫的。
  • 為何美國學生不願在中國高校學漢語?
    這位老師同樣提到「語言誓約」:「在開班之前每個學生都要寫一個保證書,籤上名字,保證在普北班期間不說自己的母語。如果被發現說漢語以外的其他語言,會被開除,學費也不退還。教師也一樣,雖然沒有保證書,但是被發現用英語教學或談話也會受到嚴厲的批評。」       「語言誓約」的執行嚴格到了什麼程度呢?
  • 香港孩子的故事,漢語老師海外傳遞中國聲音,美國學生秒懂,痛快
    我是用語言走遍天下的小言,此次停留在美國教漢語。除了語言,文化也是我教學的重中之重。這個夏天,小言在教美國青少年們漢語,其中一個活動就是從不同的角度看香港,小言分享的正是中國的年輕一代的視角。其實在海外,中國的聲音,往往淹沒在西方主流媒體的報導之中。像我這樣的留學生或者一些在美國的華人個人的力量可能很小,卻也可以影響一部分人。
  • 鍾美美模仿老師,批評學生,離開教室,老師:我不敢
    他模仿的老師被網友稱為模仿神,他鄙視貧困生,鄙視音美和形體美,諷刺和諷刺課堂上心不在焉的學生,他奉承導演……,他使人們想起了他學習時老師批評他的日子。我想說的是,現實生活中的老師並不像鍾美美和鍾美美視頻中的鐘美美那樣傲慢,他們中的大多數已經被無數生動的案例磨到了不稜角的地步,他們真不敢罵犯錯誤的孩子。
  • 美國學生:我的漢語試卷,中國學生也不會
    看到這裡後我突然產生了好奇,中文難道真的比枯燥無味的英文更難學嗎?然後我在網上找了一個學習中文的美國學生,他用中文寫出了自己的學習心得從他的學習心得,我能看出他心中的絕望,而這種絕望和我之前學習英語的時候很像。
  • 抖音學生唱的英文歌叫什麼名字 thatgirl學生唱歌視頻
    抖音學生唱的英文歌叫什麼名字《that girl》。最近抖音上一個學生唱英文歌的視頻火了,收穫了不少點讚和小心心。其實本來唱英文歌沒什麼特別的,但這卻是全班英語最差的學生唱出來的,而且因為這首歌很好聽,所以突然就走紅,引發網友熱議。
  • 老外學中文《老師敢教,學生敢學系列》東北版
    近日,在美國大學語言課上,老師請美國學生念亞洲學生的名字...結果大家念法和口音五花八門,笑得根本停不下來,就連老師也說自己念不了……緊接著「美國學生念亞洲學生的名字」這個話題就上了熱搜榜。有網友也回復,中文真的很難,我都沒學透,哈哈哈。
  • 日本學生的漢語課:老師,他「迷惑」我
    一起參加出題工作的同仁,了解到我學日語的煩惱,說「年輕人找個男朋友學日語的方法你是行不通了,那就找些老太太們吧,你教她們漢語,她們教你日文」。在他們的幫助下,這些大媽們成為我在日本的第一批學生。我在日本教漢語的經歷,從側面反映出中國迅猛的發展,以及逐漸強大的國際地位。開始教的那些大媽們,她們學漢語的目的很簡單,作為閒暇時的調劑,或去中國旅遊時會砍價、能說幾句問候語就行。
  • 用中文歌曲打開「漢語之門」 快樂中學說中國話
    剛開始學中文時,老師曾在課上教過他們中文歌《甜蜜蜜》,她至今還記得。「是首挺簡單的歌曲。」她回憶道,「歌裡也有大家不認識的字詞,老師補充解釋一下,就會了。」筆者追問:「不會的字詞學了歌之後就會了?」維奧萊給出了肯定答案,並舉了例子:「其實我們還學過一首歌,叫《來得及的明天》,這首歌裡有好多詞都不認識,學了歌之後就記住不少。」
  • 我和漢語學生的故事
    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她坐在班級的第一排,我叫她的中文名字,她絲毫不理會我。不做課堂筆記,也不完成任何漢語作業。漢語課對她來說就是畫畫時間,而我對她而言就是透明的。第一次找到她談話,是因為我發現她交給我的課堂筆記裡面,畫了我生氣的樣子,甚至還特別畫了我臉上的痘痕。
  •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最早是誰說的?過時沒?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最早是誰說的?過時沒?「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本身沒錯,錯在被人誤讀。 其實,「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最早是由我們近代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提出的。陳鶴琴先生是二十世紀中國最傑出的教育家,與陶行知、晏陽初、黃炎培並稱中國教育界有四位聖人,他被譽為「兒童教育的聖人」。
  • 外國學生:漢語成長之路感謝有你——我的漢語老師
    在漢語學習的道路上,學生與老師彼此互相成就,而這一切只因對語言的熱愛、執著。但學習成長之路,能遇到一位耐心、有教學方法引導的老師也是非常值得學生珍惜感謝的。本周即將到來的感恩節,讓我們一起來看他們的成長感言吧!
  • 我的唱歌老師羽若雪兮
    在這群人裡,我好像是一個局外人,看著她們唱,看著她們跳,看著她們笑,我只有開心的笑。還不時遭到同學的小批評,小時候能唱能跳,怎麼就啥都不會了。有一天,有朋友為我介紹了全民K歌裡的教唱導師羽若雪兮。朋友會寫歌詞,會譜曲,最擅長古風歌曲的譜曲,我就經常唱她的歌,每一首都得現學。羽若老師經常去唱朋友的歌。
  • 呂玉蘭:我教老外學漢語之——流年與時光
    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在美國網上搶某個歌星演唱會的票,有美國朋友好心發電子郵件告訴我說:一定要盯緊了,12:00PM開始搶票,手慢無啊!聽後我也就摩拳擦掌,暗下決心要熬夜搶票。沒想到下午一點左右朋友就打過電話來問我搶到票沒有。我當時覺得她也太性急了,這還有十一個小時呢。哪想到,她大吃一驚地說,我不是郵件告訴你是12:OOPM嗎,這都過去一個小時了呀!這次輪到我驚訝啦,什麼?
  • 我教老外學漢語之:流年與時光
    了解了這一切,終於明白了魯迅先生的《故鄉》裡那一句「舊曆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原來是多麼意味深長啊:好在咱們的春節畢竟是千百年的第一大傳統節日,在與元旦的較量中,最終還是贏了。    官方的曆法實行公曆,給漢語教學帶來的方便是不可估量的。想像一下,如果中國還實行農曆,使用幹支紀年或者年號紀年,還是子醜寅卯計時,那估計咱們在教漢語的時間系統時就把外國人給嚇跑了。
  • 漢語學習者:請叫我中文名字
    羅馬尼亞錫比烏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志願者小王說:「我所教的班裡,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漢語名字,一般是由他們的第一任漢語老師根據他們羅馬尼亞名字的諧音給起的。」   其實,外國學生更願意將自己所喜歡的人或事物融入中文名字中。筆者認識的一名留學生,因為喜愛熊貓這種中國獨有的憨態可掬的動物,他的中文名字就叫「熊貓」;還有愛吃餃子的外國學生,就乾脆把自己的中文名字起成了「餃子」。
  • 我教老外學漢語之:你好
    對熟人不說,即使對生人,對年長者恐怕也得改成「您好」(據說南方人不習慣說「您」,所以他們使用「你好」更多一些),所以,想來想去,作為老師,我可能只在第一次與學生見面時說「你好」,或者在對初次見面的小孩子或晚輩時有時候用,這樣算下來,使用的場合的確是屈指可數。這種分析的確讓人沮喪,因為我們還是得孜孜不倦地教外國人學習「你好!」
  • 我為什麼說二流的老師教不出一流的學生
    怪象:高考成績好的學生很少報考師範院校,畢業以後也基本很少去從教,二三流人才支撐著中國教育的發展。一次物理課上,當我像傻子一般的問老師:「電阻為什麼都是正值,有負電阻嗎?」老師一臉淡定,一本正經的回答:你問這個幹什麼,高考又不會考。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