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2人世界變成3口之家,你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
從一開始的浪漫幸福到柴米油鹽的瑣碎生活,想必大家都會面臨這樣一些問題:誰主外,誰主內,誰帶孩子,誰做家務等等。
大多數家庭,有了孩子就是婆婆幫忙帶。這個過程中,也就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矛盾。
最近,看到這樣一段視頻:兒子在摘菜,婆婆看到後問兒子:怎麼是你在做飯?兒子說,老婆在帶孩子。
婆婆反問說:帶孩子也可以做飯啊,我年輕的時候都是這麼過來的,沒那麼嬌氣!
這句話從字面理解,沒什麼毛病。以前因為條件有限確實沒有辦法,大多時候都是媽媽一邊帶孩子一邊做家務。
可現在時代不同了,以前也不代表現在。媽媽心疼自己的兒子可以理解,但兒媳婦也是父母的孩子,也需要被理解。對於如何更好地處理婆媳關係,以下有3點建議。
不期望一碗水端平,也不要扎心
婆媳關係是如何形成的?
有句話說,如果沒有老公,婆婆和媳婦就是陌生人。因為共同的一個男人,所以才有了婆媳關係。
本來是大千世界中的陌生人,因為一個男人她們才有了聯繫。
可能在婆婆看來,自己的兒子女兒永遠是自己的孩子,而兒媳婦永遠就隔著一層。
正如莊羽說的:「其實天下的婆婆都是一樣的,她們眼裡只有自己的兒子,可是她們不是壞人,她們只是太愛自己的孩子,卻忘記了別人的感受。」
對於兒媳婦,當然也不會像對自己的媽媽一樣對婆婆。想發脾氣就發脾氣,不開心就哭開心就笑。不管是婆婆對媳婦還是媳婦對婆婆,都是如此,將心比心。
因為緣分,成為了一家人。兒媳可以理解婆婆對兒子的愛,婆媳之間,不用要求特別親密,但也不用冷對。
2.彼此守望,從不越界
兒子成家後,就是一個獨立的小家庭。這個小家庭的女主人就變成了兒媳婦,作為父母,不要過多去幹涉孩子的生活。
即使是有了孫子孫女,也只是爺爺奶奶的身份,不要去決定兒子小家庭的事情。
組建一個家庭不容易,即使只有2個人,有時候都會有矛盾的。人多事也就自然多,矛盾摩擦不可避免,但最重要的是由小兩口自己解決,父母不要插手。
就像周國平說的那般:「我們要親密,但不要無間。」
過好自己的生活,孩子們也有自己的小日子。可以彼此多一些關心,但不要越界。
3.婆媳關係:能側起身子過得去就好
有矛盾很正常,婆媳矛盾也是如此。別說跟婆婆有矛盾,就是跟自己的親媽也有吵架的時候。有矛盾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態。
婆媳之間,不用奢望對方對自己有多好,不要給對方任何的要求,大面上過得去就好。這樣一來,沒有了期望也就沒有失望。不好不壞,不痛不癢,也是一種舒服的相處狀態。
當然也不乏一些婆媳關係很好的家庭,婆媳親如閨蜜,或者親如母女,這當然很好,但我相信大多是比較普通的關係。
不管哪一種,都是為了一家人和睦相處。如果能處理得很好當然會更好,如果覺得有壓力,那就彼此多一些寬容和諒解。
前十年看婆,後十年看媳。誰都會經歷一遭,何必跟自己過不去,笑一笑沒什麼大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