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5-21 來源:理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理學與信息科學學院王麗麗教授在國際材料類學術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 & Interfaces(《ACS應用材料與界面》)發表了題為「近紅外光碟機動分解水產氫納米平臺實現氫氣介導的級聯放大協同腫瘤治療(NIR-Driven Water Splitting H2 Production Nanoplatform for H2-Mediated Cascade-Amplifying Synergetic Cancer Therapy)」的研究論文。該期刊5年期影響因子為8.694,中科院JCR分區為材料科學大類一區。本研究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島農業大學高層次人才科研基金資助完成。研究生王琦為論文的第一作者,王麗麗教授為通訊作者。
近年來,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呈明顯上升的趨勢,癌症正逐漸取代心血管疾病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探索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療方法和模式意義重大。自1998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授予一氧化氮在心血管中信息的傳導作用的發現以來,氣體療法逐漸開始興起,其中氫氣的治療作用和機制近年來受到了研究者的廣泛關注。理論上,如果可以在癌症部位控制氫氣的持續產生和強力釋放,治療效果將大大提高。
受到可再生能源領域水分解制氫的啟發,王麗麗教授等人將半導體材料引入腫瘤部位通過分解水直接產生氫氣,克服了氫氣在腫瘤組織中溶解度低及擴散速度過快的問題。該項工作設計合成了以葉酸改性的ZIF-8為殼,NaGdF4:Yb,Tm/g-C3N4/Cu3P複合材料為核的核殼納米顆粒用於腫瘤治療,結果表明通過ZIF-8酸性靶向、葉酸受體靶向及EPR效應,該納米平臺能被腫瘤細胞有效地選擇性攝取,並在980 nm雷射照射下產生活性氧,同時材料具有極好的光熱轉換能力,實現了氫氣介導的級聯放大協同腫瘤治療,這一研究成果為探索開發新的癌症治療模式提供了思路和借鑑。
王麗麗是我校2010級研究生,2016年在韓國釜慶國立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同年進入我校理信學院物理教研室,是理信學院首個第三層次特聘教授,現為學院光電功能材料實驗室負責人,主持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一項、學校高層次人才啟動基金一項,已發表SCI收錄學術論文四十餘篇。
論文連結: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ami.0c03852
荷瘤小鼠經靜脈注射給藥治療九天後腫瘤相對體積變化、體重曲線、腫瘤組織切片染色、不同治療組腫瘤組織β-肌動蛋白和caspase-3的Western印跡分析、活體螢光圖像
編輯:薛春燕 閱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