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改|抓住交往敏感期,培養社交小能手

2020-11-09 東方蒙特梭利

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是幼兒社會學習的主要內容,也是其社會性發展的基本途徑。由此看出,同伴交往作為幼兒人際交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未來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幼兒自身及外界的許多因素往往影響著幼兒同伴交往的發展。作為一名學前教育工作者,需積極分析影響幼兒同伴交往中存在的問題、掌握提高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的方法,並從小培養幼兒同伴交往技能以推動幼兒長遠發展。

部分幼兒在同伴交往中過分以自我為中心,往往不能站在他人立場思考問題,在交往過程中易因觀點不和等引發矛盾。部分幼兒性格較內向,不喜與周圍交往,不願參加集體活動或與同伴共同遊戲;不願主動與同伴交往,對陌生環境表現出害怕和膽怯;前庭覺發展較弱,理解能力差,語言表達、邏輯思維等發展較慢,影響交往活動的正常進行。

4歲多5歲的時候,兒童終於發現交朋友的一個重要內容來自於我們有相同的東西,比如相同的愛好和興趣,或者我喜歡他,或者他喜歡我或者雙方能夠相互理解。

我問一個孩子:「你為什麼要跟他成為朋友呢?他會很認真地看著我說:「因為他理解我呀,所以我要跟他交朋友。」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成人的狀態,他們都停留在權力鬥爭中,在控制與反控制中做著這種人間遊戲。他們甚至沒有達到我們所說的兒童的這種人的正常狀態。所以讓孩子在愛、自由、規則中成長,會提升和進化人的生命意識和素質。要讓兒童把人際關係的敏感期發展好,就要讓他自己完成這樣一個周期。在這個周期中給孩子空間,讓孩子自己處理問題,直到孩子需要成人才介入。但介入的時候並不是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而是要傾聽孩子讓孩子說出他們的糾紛,讓他們自已找出關係中存在的問題。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兒童擁有權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且設計出解決問題的計策和方案的自由,不能剝奪兒童這樣一個自由。這樣能使兒童人際關係的敏感期順利、完整地達到下一個周期。

遊戲是培養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師應開設如結構遊戲、角色遊戲等具有群體性的創造性遊戲,讓幼兒通過分工、協作共同完成遊戲,在遊戲過程中有意引導幼兒多與同伴交往,讓幼兒在遊戲中感受同伴交往,從而提高自身同伴交往能力。

相關焦點

  • 孩子也需要人際交往,家長巧引導,培養「社交小能手」
    第一階段:我給你吃小餅乾,我們就是最好的朋友了!經過一段時間,寶寶們就會發現:當我沒有小餅乾,或者小餅乾被吃完了,他和「好朋友」之間的連接就斷了。這是不是有點像我們結識的一些酒肉朋友?不同的是,小寶寶們要比成年人聰明多了,他們很快就會發現這個秘密。
  • 3-6歲是娃識字的敏感期,這2個方法,讓娃成為「識字小能手」
    3-6歲是娃識字的敏感期,這2個方法,讓娃成為「識字小能手」有研究表明3-6歲的時候去傳授就能讓孩子成為識字小能手。讓孩子成為識字小能手的2個方法1、抓住時機,提高興趣想要孩子成為識字小能手,不單單靠的是在6歲前,主要要是要讓孩子抓住時機,提高自己對識字的興趣。
  • 幼兒園裡的社交堪比小江湖,把握社交敏感期,避開社交培養的誤區
    如果能夠仔細觀察一下,家長會發現孩子在某個時段會開始特別熱衷於與他人進行正常的社交。如果孩子展現出對於社交的強烈渴望,恰恰說明他們進入了社交敏感期。但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在這一個關鍵階段卻會不自覺地踩中某些育兒誤區。鄰居聞聞的處事方式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 孩子內向不善社交?社交小能手從來不是天生的,看家長怎麼培養
    導讀:孩子內向不善社交?社交小能手從來不是天生的,看家長怎麼培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內向不善社交?社交小能手從來不是天生的,看家長怎麼培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幼兒教育家:在六歲之前,抓住五個敏感期,孩子將來多半雙商高
    這不得不提到,蒙臺梭利提出的敏感期概念: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的某個時期,相對於其他時期更容易學習特定知識和行為,心理過程的某個方面發展最為迅速,這時期即稱為「敏感期」。尤其在孩子六歲之前,父母若是能抓住這五個重要的敏感期,孩子將來多半雙商高!
  • 培養孩子社交力≠出門多見人,4個方法,助力孩子成為社交小達人
    那麼,如何有效培養孩子社交能力呢?文/百變爸媽社交能力越來越重要,玩得轉社交圈的人,人脈資源必然多。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當孩子出現以下現象,父母要引起重視,應該對孩子進行社交能力培養了。
  • 在家能說會道,出門就秒慫:抓住語言敏感期,培養孩子的演講能力
    只是我們常常強調演講的技能訓練,強調灌輸式教學,強調聽話,忽視了孩子的想法,從而沒有及時地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沒有重視孩子的演講能力,讓他們在陌生的環境中羞於表達。 所以,作為父母,與其讓孩子聽話,讓他們失去表達的機會和演講的能力,不如我們做聽話的父母,尊重孩子表達的機會,把表達的機會還給孩子,讓他們在我們的聽話中練習表達能力,助力孩子演講力的培養。 那麼,作為父母,我們可以這樣做,從而抓住孩子的語言發展敏感期,助力孩子演講能力的培養。
  • 培養閱讀習慣是我留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抓住閱讀敏感期的重要性
    必須從小培養,隨著年紀增加,閱讀量才能跟上。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怎麼做才能有效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呢?國際教育機構研究發現,「抓住3~6歲閱讀敏感期,是培養閱讀習慣最重要的一步。」歲心理自助類讀物,讓孩子了解自己,認識自己  幫孩子克服恐懼、焦慮的讀物情節相對複雜的繪本  3~4歲樹立性別意識、傳達生命意義的繪本  幫孩子建立夥伴意識,培養社交能力的繪本
  • 五步法培養好習慣,抓住孩子習慣敏感期
    幼小銜接從小做起,小到幾歲?越小越好,最好兩歲就開始做準備。聽了鄭懿老師的直播,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想讓寶寶以後學習好,就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到生活習慣不拖學習習慣的後腿,好的生活習慣就要從小開始培養,因為一個習慣的建立需要很長時間,而兩到三歲正是孩子習慣建立的敏感期,所以寶媽們要抓住這個機會,好好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鄭老師教給大家一個「五步法」,我覺得很不錯。
  • 抓住孩子關鍵時段的「敏感期」,培養「雙商高」的孩子更容易
    如果家長抓住了孩子關鍵時段的&34;,培養出&34;的孩子會更容易。——首先是口腔的敏感期。嬰兒到小嘴裡吸奶,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反射之一,也為孩子打開了用感官感知世界的大門。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理解並鼓勵這種行為。首先要訓練他吃奶,鍛鍊他用嘴探索世界的能力。同時,通過吃飯的過程,讓孩子得到一種積極的反饋,讓孩子知道探索可以得到&34;的回報。這樣,孩子在以後的成長中就會更喜歡探索。
  • 培養孩子社交力≠出門多見人,4個方法讓他成為人見人愛的小明星
    那麼,如何有效培養孩子社交能力呢?文/百變爸媽社交能力越來越重要,玩得轉社交圈的人,人脈資源必然多。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當孩子出現以下現象,父母要引起重視,應該對孩子進行社交能力培養了。
  • 家長抓住孩子關鍵時段的「敏感期」,培養「雙商高」的孩子更容易
    如果家長抓住了孩子關鍵時段的&34;,培養出&34;的孩子會更容易。——首先是口腔的敏感期。嬰兒到小嘴裡吸奶,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反射之一,也為孩子打開了用感官感知世界的大門。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理解並鼓勵這種行為。首先要訓練他吃奶,鍛鍊他用嘴探索世界的能力。同時,通過吃飯的過程,讓孩子得到一種積極的反饋,讓孩子知道探索可以得到&34;的回報。這樣,孩子在以後的成長中就會更喜歡探索。
  • 無論孩子兩歲還是三歲入園,抓住這四個敏感期,家長輕鬆又省心
    略略在幼兒園工作這麼多年,見過年齡最小的並能適應得很好的寶寶是不到兩歲半,剛滿兩歲四個月。這個寶寶能掌握簡單語言表達,同時能理解老師要求和指令。基本生活能力沒問題,樂於社會集體交往。讓班上老師感覺撿了個寶,都說這個寶寶太好帶了。其實無論孩子兩歲還是三歲入園,抓住這幾個敏感期,家長輕鬆又省心。
  • 社交能力從3歲起培養
    社交能力,從3歲開始培養3歲前,孩子主要和父母、照料者生活在一起,社交關係主要是親子關係。3歲後,孩子開始和越來越多的小朋友交往,社交關係轉變為夥伴關係。3歲前,孩子沒有真正形成「社交」概念。蒙特梭利認為,3-6歲時,孩子進入社交敏感期。抓住敏感期,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事半功倍。育兒專家孫瑞雪把社交敏感期的社交關係發展細分為三個階段:3-4歲:進行一對一交往,通過交換物品實現,有矛盾,但是轉頭就和好。
  • 幫孩子打造「朋友圈」,你的孩子也能成為社交小能手
    如何讓自家孩子成為社交小能手開始成為家長們關心的話題!有這樣一個故事:媽媽帶著妞妞去公園,妞妞看見一個與自己差不多大的女孩正在蕩鞦韆,自己也想玩,但因為只有一個鞦韆,所以她只好等待。社交能力成了每個優秀的孩子必備技能,而社會中有很多孩子都缺乏社交能力,不能與同齡夥伴很好相處。有的孩子性格內向,不與其他人交流;有的孩子缺乏與人交往的技巧,容易和其他人出現矛盾,這些因素都讓孩子很難融人小夥伴之中,在社交能力上停滯不前。
  • 順勢而為,抓住0~6歲兒童敏感期
    父母面對孩子的敏感期,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敏感期,助力孩子成長呢?如何發現孩子敏感期到來?孩子的敏感期彌足珍貴,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孩子吸收的信息特別多,心智水平能得到極大的發展,那麼,如何發現孩子敏感期的到來呢?
  • "這是我的,你不能玩",抓住"佔有敏感期",培養出愛分享寶寶
    可見,敏感期對於孩子的成長意義非凡。而佔有敏感期促進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並將影響他以後的社交和心理健康。①自我意識的崛起孩子私藏某一物,並不是真正為了物品本身,而是為了獲得該物品背後的含義,即能夠佔有及完全支配的快樂。
  • 交際能力對孩子發展至關重要,抓住交際敏感期,別讓娃未來吃虧
    他可能為人熱情、善良,對人也沒有惡意,但是就是無法加入其他團體,和人相處的時候總是有一種分寸感,顯得格格不入,這就是孩子在小時候的人際交往期時,他的交際能力沒有得到足夠的鍛鍊和培養。孩子長大後也會一直處於社會的關係網絡中,不可避免的要與人發生交往。所以對於孩子來說,人際交往對於孩子未來事業的發展,人生的幸福感都起著十分重要的決定作用。因為人際交往的能力對於孩子來說十分重要,所以說家長需要重視起孩子的交際敏感期,才能夠幫助孩子學會如何待人接物,與人相處,避免發生無法融入他人集體的尷尬場面。
  • 如何抓住3-6歲4個關鍵敏感期?培養孩子藝術、閱讀和數學的能力
    3-4歲:抓住敏感期培養正確的審美前陣子網絡上有一篇超火的文章,一個媽媽吐槽她兒子對於「三節蓮藕」的蜜汁熱愛:每天都要去菜市場親自挑選蓮藕,並且:必須是三節,必須完整,斷掉就哭這篇文章在讓人笑到肚痛的同時,也讓我們深深感受到,處於「審美和完美敏感期
  • 掌握幼兒敏感期的特點,輕鬆培養出聰明孩子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有一個聰明的孩子,那麼到底怎樣才能培養出聰明孩子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兒童在其心理發展過程中的某個時期,相對於其他時期更容易學習某種知識和技能,心理過程的某個方面發展最為迅速,這一時期即稱為「敏感期」。正確判斷和抓住孩子的敏感期,能幫助我們更輕鬆培養出聰明的孩子。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判斷和抓住敏感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