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藥新用應用於上海臨床研究,約50%病例肺部CT好轉

2020-12-11 瀟湘晨報

4月24日,由上海市科協、中國中醫科學院、中科院上海藥物所、上海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上海科技發展基金會主辦的「中醫藥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作用與傳承創新發展」研討會在科學會堂舉辦。本次研討會採用網絡視頻會議形式,特邀參與武漢、湖北新冠肺炎防控和救治一線的院士和專家,以及有關中醫藥院校的領導和專家從多學科、多角度探討中醫藥在新冠肺炎防控、診治中的臨床實踐和實際效果。

「三個多月,我們運用中西醫結合,制定了上海新冠肺炎中醫方案並形成專家共識。」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建光介紹說。

「通過中藥辦法,能夠激發人體抗病毒能力,阻止疾病向深度、嚴重程度轉化,這就是中藥的特別之處。」上海中醫藥大學副校長胡鴻毅補充說,中醫藥抗疫從古代起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研製了很多有效的藥物,這是此次抗疫基礎。

老藥新用臨床研究方面,徐建光表示,荊銀顆粒用於了上海臨床研究中,臨床研究數據結果顯示,主要症狀改善明顯,約50%病例肺部CT好轉,阻斷普通型向危重型轉變。

「我們還開展了清肺排毒湯的機理研究,特別是在建立了清肺排毒湯跟疾病關聯性進行分析。」 徐建光他們發現清肺排毒湯臨床療效明顯、安全性較好、適應性強較好,對新冠肺炎相關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改善作用。

「從這次中西醫結合對疫情防控的臨床科研工作中,我們深刻體會中醫藥在治療新冠肺炎當中對於輕型普通型可以快速改善症狀,除此之外能夠防止輕型、普通型轉向重症,對於重症、危重症也起到穩定作用。」

【來源:周到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老藥新用!研究發現:治腹瀉的黃連素,還能抗腫瘤,預防腸息肉復發
    與此同時,大會還發布了2020年中國十大消化道臨床研究,傳達了過去一年我國學者在消化道研究領域取得的重大成果,讓國內醫生能夠及時了解到學科領域的前沿。該評選也是為了鼓勵我國消化道領域的醫生和學者開展更多的設計嚴謹、實施規範的臨床研究。
  • 專家:只要臨床、CT特徵符合 就按確診病例管理
    (原標題:專家:只要臨床、CT特徵符合 就按確診病例管理)北京佑安醫院專家回應出現核酸檢測「三陰」患者現象只要臨床、CT特徵符合 就按確診病例管理近期,北京出現一個病例三次咽拭子檢測均為陰性、通過下呼吸道樣本才確診為新冠肺炎的情況
  • 新研究發現排毒期長達49天新冠病例:症狀輕微,或為新亞型
    排毒期長達49天的特殊病例:症狀較輕,密切接觸者無一感染研究人員對2020年1月14日至3月19日在武漢市一家新冠肺炎定點醫院的130例新冠患者(包括出院和死亡患者)進行了調查,並將他們的臨床指標作為參考。除了排毒期超長的這一特殊病例(病例1),研究人員還分析了另一位患者(病例2),即病例1的近親。
  • 老藥新用:吸入劑再開發的主要考量要點
    開發吸入劑型是老藥新用中改善有效性或順應性並增加商業價值的一種方法,尤其是在對於肺部疾病。今天我們編譯了《製藥技術歐洲》雜誌上一篇關於再開發吸入製劑的文章「Key Considerations When Repositioning a Known Drug for Inhalation Therapy」[1] 供大家參考。
  • 科技部:超10個科研攻關項目成果已應用於新冠肺炎臨床救治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4月1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陳鼎 記者 張曼玉)在4月14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科研攻關組已累計部署27個項目,承擔攻關項目的醫院、高校、科研機構以及企業等單位達152家。
  • ...在肌松拮抗效果及術後肺部併發症方面的對比-多中心匹配隊列研究
    為了避免臨床策略和適應症選擇出現的偏倚,將18歲及以上使用甾類肌松藥(維庫溴銨或羅庫溴銨)行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並接受肌松拮抗藥(新斯的明或Sugammadex)的患者進行匹配後納入。Sugammadex的使用劑量1.8—4.4mg / kg。
  • 肺部陰影待查+頑固液氣胸,這個病例太棘手了
    原創 OCRM2020報導小組 醫學界呼吸頻道 收錄於話題#第四屆東方呼吸病學術會議6個這例頑固肺部陰影伴液氣胸病例,病程一波不止三折!肺部陰影待查在臨床十分常見,液氣胸同樣是呼吸科的常見病,反覆出現的肺部陰影且合併頑固液氣胸患者你遇到過幾例?
  • 做肺部ct可以查出什麼病?提醒:檢查前注意這5項
    隨著近些年環境的變化、菸民增多、大氣汙染、霧霾等多個原因的影響,患肺部疾病的人群也越來越多,而臨床上最常用到的肺部檢查就是ct。在眾多影像學檢查中,最常見的一種是ct,它也是臨床普及度較高、且相對簡單的影響血檢查方式,其檢查價格相對合理,容易被廣大患者所接受。
  • 老藥新用 :西咪替丁23種新用途
    基層醫師公社來源:基層醫師公社專欄作家:牛銀朋西咪替丁又名甲青米胍,是基層臨床上常用的一種H2受體阻斷劑,對因化學刺激引起的腐蝕性胃炎有預防和保護作用,且對應激性胃潰瘍和上消化道出血也有明顯療效,因而被廣泛應用於臨床。
  • ...下的中醫藥新觀察】「大疫出良藥」:「三方三藥」起了哪些作用?
    北京佑安醫院對該藥做了一項80例的臨床觀察,結果表明核酸轉陰的時間縮短了2.5天,使患者肺炎滲出吸收好轉的時間較對照組提前了兩到三天,白細胞和淋巴細胞的數值也明顯上升。  蓮花清瘟膠囊:輕症、普通型確切有效  蓮花清瘟由吳以嶺院士開發,也是在治療非典時研製的一張處方。
  • 吉利德的「神藥」瑞德西韋(remdesivir,GS-5734)
    核心提示:正月初八,大洋彼岸傳來消息,美國首例新冠病毒確診病例康復。起作用的關鍵藥物是吉利德公司的廣譜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GS-5734),效果好得出乎意料。   正月初八,大洋彼岸傳來消息,美國首例新冠病毒確診病例康復。
  • 做胸部CT查出陰影,是癌症嗎?哪些疾病會導致肺部陰影
    許多人在體檢時一查胸部CT,不少人的檢查結果都會提示存在肺部結節或者肺部陰影等疾病,不少人會因此陷入恐懼,認為陰影就是肺部的癌變,認為自己得了肺癌,但其實不然,肺部陰影不能和肺部的腫瘤劃等號,因為除了肺部的腫瘤之外,還有許多疾病會引起肺部陰影。
  • 英國大規模臨床試驗證明使用糖皮質激素能降低新冠病死率
    而且由於該藥物價格低廉,將對新冠疾病的治療帶來立竿見影的影響。英國大規模臨床研究項目RECOVERY於6月16日宣布了這一振奮人心的結果,研究者表示他們將儘快把結果發表出來,另外也正在與英國和國際監管機構分享他們的研究結果。截至目前,新冠病毒已導致全球50萬人死亡。
  • 呼吸機肺炎給藥後反覆加重?高手增加潮氣量後好轉……
    某呼吸機肺炎患者,多種高級抗生素狂轟濫炸,治療1月病情反覆加重,高手調整呼吸機參數後,病情很快好轉,為什麼?病例介紹患者為中年女性,既往無肺部基礎疾病,因垂體瘤擬行手術治療。隨後出現呼吸機肺炎,給予碳青黴烯類、萬古黴素等藥,甚至加用抗真菌藥,肺內病灶無好轉,且反覆加重。圖1治療1月,病情無好轉,怎麼辦?當然不能涼拌,只能轉上級醫院。
  • 倆女子肺部CT呈毛玻璃影 只因天天在家做這事!
    而因為患者並沒有發熱症狀,也不是到的發熱門診就診,鄭州市中心醫院的醫生們看到ct後,倒吸一口涼氣。鄭州市中心醫院醫生李鳳芝說:「立即按照那個留觀病人的標準來進行處理,走的那個專門的患者通道,護士和醫生都是全套裝備,CT影像還是比較重的,我們也是比較擔心病人是比較重的。」
  • 專家建議:有希望救急的可能還是「老藥新用」—新聞—科學網
    在新型冠狀病毒尚無特效藥的當下,這些藥物能否擔當重任? 兩位參與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研究工作的專家向《中國科學報》表示: 近期在體外試驗證實有病毒抑制效果的所謂候選新藥,不太可能在這次疫情中馬上發揮作用。目前有希望救急的可能還是「老藥新用」。 同時,他們呼籲科學家、媒體和公眾都能回歸理性。
  • 20秒分析一個新冠病例CT影像!AI診斷已落地數十家醫院
    2月21日,澎湃新聞記者獲悉,目前,阿里達摩院AI已對3萬個臨床疑似新冠肺炎病例CT影像進行了診斷,基於5000多個病例的CT影像樣本數據,學習訓練樣本的病灶紋理,研發了全新的AI算法模型,單個病例影像分析可在20秒內完成,準確率達到96%。
  • 初診不發熱,CT 可正常,新冠肺炎臨床表現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特點?
    研究結果提示: 超過一半的患者就診時不發熱 約 1/5 患者初診影像學無異常 更有一例患者潛伏期長達 24 天 如何理解以上數據,新冠肺炎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臨床特點?
  • 境外輸入病例在滬獲良好療效:上海方案再度得到驗證,精準有效!
    上海今天共有27例確診病例痊癒出院,截止今天累計出院383人。27例出院病例中,共有26例為境外輸入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關聯病例。來自定點醫療機構的數據顯示:截止3月30日24時,上海累計報告境外輸入性確診病例170例。針對抗疫新形勢,上海方案發揮了怎樣的功效?如何為境外輸入病例有的放矢進行幹預治療?記者就此採訪專家求解。
  • 科技部:超10項科研攻關成果被納入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用於臨床救治
    科研攻關組一直堅持「老藥新用」的基本思路,在嚴謹的體外研究和機制研究基礎上快速形成包括磷酸氯喹、法匹拉韋以及中醫藥等主打藥品的基本格局,並且堅持規範、有效的臨床研究,快速明確具有潛在治療作用的藥品,能夠早日進入臨床研究。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為臨床救治提供解決方案。  二是在臨床治療新技術研發方面,取得一系列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