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很多孕婦都經歷過尿頻,經常出現漏尿情況的也到四成左右了。這是一個孕婦普遍會出現的問題,準媽媽大可不必緊張。生產過後,也經常會有女性有這樣的尷尬經歷,比如在咳嗽、噴嚏、大笑或者提重物時,會不由自主出現漏尿。我們也經常聽到長輩們說「唉!生完孩子漏了一輩子尿啊」。其實,在全國已婚已育女性中,有45%都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礙。隨著年齡的增大,除了尿失禁,盆腔臟器脫垂等症狀也會逐漸明顯。這不僅給女性帶來很多生活上的不便,而且可能使得陰道鬆弛,嚴重影響到生活質量。
漏尿,也就是尿失禁,是由於盆底功能障礙、生育損傷和絕經等因素造成的。
1、孕期隨著不斷長大的胎兒及羊水胎盤等對盆底的壓迫不斷增大;在分娩過程中,胎頭對盆底肌肉的擠壓,使得盆底肌肉延伸拉長,肌肉高度擴張;若遇上難產、助產等操作,又易對盆底肌、尿道及肛提肌等周圍組織造成機械性損傷;從而出現盆底功能性障礙,如尿失禁、盆腔器官脫垂、性生活不和諧等。
2、隨著年齡增長,卵巢功能減退,出現絕經,絕經後女性由於雌激素減退,尿道及膀胱血液供應減少,尿道及周圍盆底肌肉萎縮、鬆弛,使尿道對尿液的控制能力降低,出現漏尿、盆腔器官脫垂等症狀。
3、另外如果盆腔裡長了巨大腫物,如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導致腹壓增高而發生尿失禁;還有慢性便秘、慢性咳嗽、先天發育異常、體重指數過大、腹型肥胖等也是造成盆底肌肉鬆弛的原因。
盆底功能障礙是長期緩慢的過程,而且隨年齡的增長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嚴重的子宮或陰道前後壁脫垂會出現排尿困難、排便困難和性生活障礙等;重度子宮脫垂、重度陰道壁脫垂需手術治療。所以及時有效的控制和治療是十分必要的。
對於輕、中度患者可減輕症狀,即使不能達到完全治癒,也能不同程度地減輕症狀。對於重度患者,非手術治療可以作為其手術治療前後的輔助治療方法。
(1)產後先別急著動,避免強體力勞動(包括提拎和搬動重物)、避免參加增加腹壓的活動等;一般在三周後可正常進行家務勞動。
(2)孕期時,休息最好採取側臥位姿勢,不僅可減輕子宮對輸尿管的壓迫,同時,還具有防治腎盂、輸尿管積存尿液出現感染的情況。尿頻時期,孕婦應該少吃利尿食物,如西瓜、冬瓜、海帶等;不要憋尿。
(3)減輕體重、戒菸、禁止飲用含咖啡因飲料、生活起居規律、同時,應治療便秘、咳嗽等引起慢性腹壓增加的疾病。
(4)膀胱訓練,通過改變排尿習慣調節膀胱功能,記錄每日的飲水和排尿情況,有意識延長排尿間隔,學會通過抑制排尿而延遲排尿。
(5)盆底肌肉鍛鍊,有意識地對盆底肌肉群進行自主性收縮鍛鍊,具體做法是:反覆進行縮緊肛門的動作,每次收緊不少於3秒,然後放鬆,連續做15-30分鐘為一組鍛鍊,每日進行2-3組;每次都盡力達到自身最長的收縮時間,訓練時間致少為6個月。即使症狀已經改善,仍需要堅持鍛鍊,要有意識地訓練情境反射,做到咳嗽、打噴嚏或大笑前,能自主而有力的收縮盆底肌肉,從而預防尿失禁的發生。
對於盆底功能障礙因該儘早預防,儘早修復如果發展到需要做手術了,那就得不償失了~
貝拉田園產後修復中心引進國外盆底肌修復儀器刺激增強肌肉的收縮能力,修復被損傷的盆底肌肉,使盆底功能恢復正常,並增強陰道緊縮度,提高性生活質量。同時反射性抑制膀胱興奮,使尿失禁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