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曝光了廣西河池一位鄉村代課教師。這位教師教書幾十年,目前工資只有1300元。可憐的工資自己都吃不飽,怎麼能養活全家呢?感嘆這位代課老師的無私奉獻。
代課老師是沒有編制的臨時老師,以前也叫民辦老師,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時代的產物。後來清退了民辦教師,但當時財政困難過偏遠地區卻老師,地方招用臨時老師填補從而產生了新的代課老師。
代課老師待遇比較差,但幹的工作和在編老師一樣多,他們自嘆:哥幹的是歲月,流失的是青春。是的,歲月滄桑,他們已經不再年輕,找什麼工作不如做代課老師,哥喜歡付出!
時代的車輪碾到了今天,經濟文化發展的年代,代課老師的名詞早該遠去了,但為什麼還頻頻提起呢?因為代課老師的確還存在,有的一幹就是幾十年。
真有此事,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隨著城鎮化的加速,很多農村偏遠學校撤併了,但有的山卡卡,鳥不拉屎的地方,孩子上學比較遠不得不設立分教點,在編老師不想來,即使來了也呆不住要走,自然就要請代課老師了。
現在推行標準化學校,化解大班額,很多學校缺老師,開學找「臨聘老師」不可開交,功課安排不了。特別在經濟落後地區,教師的工資低待遇差,當教師不是熱門的工作,教師的緊缺是自然而成的事情。
代課教師還有存在的必要和價值,他們默默付出不被別人發現。如今,廣西代課老師的曝光,給了我們打了一巴掌,現代社會還有處在溫飽之中的代課老師。
工作不分貴賤,曾經逝去的身影如今還在,關注這些鋼鐵精神之士有賴於政策和社會的愛心人士。不忘初心,為人民服務!感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