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博士入職街道辦,商務部今年招的都是名校海歸
哈佛博士入職街道辦,商務部今年招的多半是海外名校留學生,這就是最近正在發生的事。北大清華是最基本配置,倫敦政經伯克利和哈佛也是尋常學歷,你的學歷是什麼?本來以為自己 985 211 的學歷已經算勉強湊合,疫情過去一睜眼,這個世界天翻地覆,怎麼突然之間,就業門檻都沒有到,學歷也突然不夠用啦?到底是一切都在通貨膨脹,國內 985 小本早就不是什麼就業優勢,還是我們對好工作的定義和認知,正在發生變化?
-
哈佛博士任街道辦副主任,清北畢業生應聘街道辦職位
近日兩條熱搜,引起了大家不少的熱議:一條是,一名哈佛博士任職深圳街道辦副主任。而不是去一些基層的崗位就業,比如街道辦這樣的工作,普通本科生就能勝任,甚至是大專生就已經足夠,至於像清北、C9這樣的名校生就不應浪費在這些崗位上。然而,對於這種名校生,去應聘基層崗位,小微認為:這並不是一種教育資源的浪費,而是屬於一種合適的個人選擇而已。
-
本科不是985、211,難道碩士博士就白讀了嗎?
上海交通大學的博士去中國礦業大學任教,因為第一學歷的問題被拒絕了。也引發了人們的思考,第一學歷真有那麼重要嗎?下面就說一說我的看法,可能會冒犯到一些人,這裡先道個歉。第一學歷重要嗎?重要!有多重要?重要到無論你博士考上任何大學,哪怕是清華北大,哈佛牛津都無法彌補你本科雙非的遺憾,只要你在國內混第一學歷的歧視會伴隨你一輩子,除非你出國,也就是要麼換個環境,要麼擺正心態。看到這裡有人會和我爭論,你連第一學歷什麼意思都不懂,還在這說什麼?你去百度看一看「第一學歷」是什麼意思?
-
哈佛博士、清華北大高材生入職街道辦,真的是人才浪費嗎?
中科大本科,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博士後,南京大學物理系副教授羅林姣到深圳南山區桃源街道當辦事處副主任。,是哈佛大學物理系博士後。」,在美國哈佛大學進行科研項目合作)2018年6月至今 深圳南山區街道辦桃源街道辦在一線從事科研教學的物理系副教授, 「跨界」到街道辦,一時讓吃瓜群眾給看懵了
-
不走尋常路的羅林姣:哈佛博士、南大副教授卻到街道辦任副主任?
從簡歷來看,羅林姣從中科大本科、到哈佛博士再到南大副教授,一路順風順水、光鮮亮麗,如果最後沒去街道辦的話,或許會成為一顆學術新星。也正是由於她的選擇使其成為網絡熱議對象,大家都在關注的核心問題是:一個哈佛博士,985大學副教授去街道辦任職會不會大材小用?難道是學術道路不順才轉戰仕途?
-
清華北大碩博士、哈佛大學博士去基層街道辦,公管類專業會不會火
而前幾天杭州市餘杭區轄屬8個街道辦公示的清一色清華、北大碩博士招聘人員信息公告,以及深圳市南山區桃源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是一位海歸哈佛大學博士、南京大學副教授的信息,在吸引各方熱議「清華北大碩博畢業生到街道辦上班是否是人才浪費?」
-
既不是985又不是211,為何分數那麼高,考生搶破頭往裡進?
中國的高校一直以來衡量的標準都是985、 211.雖然近些年提倡雙一流了,但是老一輩的985高校的思想一直也沒有多大的改變。用人單位在招聘時仍舊更喜愛985/211高校的學生。但是有這麼一所高校,每年的分數極高,考生「搶破頭皮」一樣往裡進,但是卻不在985/211的行列。這所學校就是中國科學院大學。
-
哈佛大學博士,985大學副教授應聘街道辦,網友:這也太浪費了
最近深圳某街道辦發了一則任職通知。仔細一看,才發現這位副主任的這位履歷亮瞎了啊。她本科畢業於中科大少年班,這在國內是絕不遜於北大、清華的存在;又去哈佛大學讀了物理系博士、博士後,畢業後回國擔任南大物理系副教授。
-
為什麼哈佛博士不當大學老師?當一個青椒到底有多難?
前兩天熱議,清北的碩博生去杭州餘杭區的街道辦工作。在高校的老師或者博士,都認為這是好事。但有些網友認為,這些博士們白讀書了,浪費了國家資源,對不起國家和人民。在討論中,又扯出了一位哈佛博士,她是南大副教授,去深圳一個街道辦當街道辦副主任。
-
「985」出逃銀行,博士後任職街道辦,基礎崗聚博士,什麼情況
二三流學院畢業的人才,想要進銀行大多是妄想。但是,有些明明擠進銀行的"985"名校畢業生卻掙扎著想"逃"出來。寒窗苦讀幾十載,好容易熬到"博士後",卻前往街道辦事處應聘,這到底是被逼無奈,還是欣然前往?博士去基礎崗位上扎堆,到底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還是設身處地的真實歸宿?
-
不是985,不是211,錄取分數卻遠超眾多「985、211」高校
2、學科實力強悍,堪稱博士搖籃根據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國科學院大學的除此之外,國科大還培養了新中國第一個理學博士、第一個工學博士、第一個女博士、第一個雙學位博士,實力強悍!3、不是985,不是211,錄取分數卻遠超過眾多「985、211院校」中國科學院大學每年要培育8000名碩士,6000名博士,而本科生每年只招收400名,這也是中國科學院大學的一個硬傷,本科生教育評定特別的吃虧,所以在雙一流的評選上未進入教育部的雙一流高校。
-
985博士求職被拒,因為本科不是211,第一學歷真的很重要?
經常會聽到一些新聞,一些重點大學的碩士或者博士,因為第一學歷被拒絕。就比如最近就有一位985名校博士,他已經參加工作三年,辭職後想要招新的工作,卻遭遇了一次打擊。一家知名的公司聯繫到他,當問到第一學歷的時候,因為本科不是211,就委婉拒絕了他。這引發了很多人的思考,第一學歷真的那麼重要嗎?
-
中國非985大學排名,西南大學第3名,第一名連211都不是?
目前國內的大學主要分本科和專科,不過本科也分為普通本科和重點本科,重本就包括我們熟知的211,985大學。全國目前有一百多所211大學,而985大學只有30多所,所以這類重點大學一直是國內的頭部院校,享受最好的資源和最好的生源。那麼除了985大學以外,國內其他大學實力怎麼樣呢?今天我們一起看看這份排名。
-
從哈佛博士到街道辦副主任,是人往高處走還是大材小用?
如果一個人,本科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本科畢業後,去哈佛念了博士。並在博士畢業後,繼續留在哈佛做博士後,最後在2013年,被南京大學以副教授的職務引進回國。你覺得這個人,在當下2020年,應該在幹什麼?正確的答案是:以上履歷的羅林姣博士,現在在深圳市南山區桃源街道辦事處當副主任!相信這麼個情況是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料。畢竟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社會中,怎麼會有人放著好好的大學教授不當,反而去當一個街道辦的副主任呢?但事實確實如此。
-
如何看待哈佛大學博士、原南大副教授羅林姣當街道辦副主任?
堂堂哈佛大學博士,且曾踏入南京大學擔任過副教授的羅林姣,如今居然離開高校,出任深圳某區街道辦副主任,這無論如何都讓人感到驚訝。大家驚訝的點在於——這是不是太大材小用了?畢生所學的科學知識,居然最後要局限在小小的街道辦裡,微妙有點浪費能力。
-
這兩個大學,實力碾壓985高校,但不是985和211
中國的大學,現在基本可以分為雙一流、985和211這幾大類,能夠入選的大學都是實力非常強的。很多大學在全球範圍內,排名都比較靠前。在雙一流高校名單出來之前,985和211大學是國內大學實力的絕對代表。能夠考入這樣的大學,也是不少高考學子為之奮鬥的終極目標。
-
從別人家的孩子到「985廢柴」,名校畢業也不行,是教育無用?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曉安說教育前段時間,豆瓣上出現了一個討論小組叫做「985廢柴引進計劃」,這個小組剛剛成立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這個小組裡的成員大部分是985、211等名牌大學的學生,不過這些「別人家的孩子」如今卻面臨著失學失業的困境,所以用「985廢柴」來自嘲。
-
繼清北碩博生後,哈佛博士後也入職街道辦,普通畢業生出路在哪?
前幾日,杭州餘杭區的街道辦,招聘了8名清華北大的碩士、博士畢業生,消息一出,很多人表示不理解,認為是高端人才的浪費,而就在近日,深圳南山區也出現了類似情況,同樣引發熱議,轄區內的副主任羅林姣竟然是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後!
-
上海很「委屈」的1所大學,手握1個A+學科,卻不是985,也不是211
和211大學,名校的光環非常強,在這種情況之下其他的一些非985和非211大學就顯得暗淡了許多。這所大學手握1個A+學科,但卻不是985,也不是211,知名度一直都不是很高。985高校,也不是211高校,但是學校的實力是不容小覷的。
-
不是985、211高校學歷,怎麼進大企業?給你支招
不是985、211高校學歷,怎麼進大企業呢?記得六叔在《大學生的墳》中提到過,「真正有能力的人,不需要用自己所謂的學歷來證明自己,有遠見的公司也不僅僅是憑用985/211高校的名號來用人。」但是,還有一個普遍的說法是,一般情況下,強大的公司都只要985和211高校畢業的人,如果不是這些高校畢業的人,連證明白己能力的機會都沒有(收簡歷/面試的機會都不給)。那既然這樣的話,我就很糾結是不是應該為了那道門檻而去考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