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為什麼這麼好喝?全憑這五點,鮮、香、清、甘、醇!

2020-12-20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看到一段話。

在我們的一生中,每一次吃過的味道,就像錄下的磁帶,由味蕾轉存至腦海。不管過去多久,當味蕾再一次觸碰到這個味道,大腦立刻翻出當年的存儲,那段味道所對應記憶的酸甜苦辣,一股腦地翻湧而至。

感同身受。

我們對於食物的記憶,正是通過味蕾而創造。

味蕾,人人都有,它分布在舌頭表面上的接受味覺的感受器,能辨別滋味。

我們在喝茶的時候,敏感的味蕾將茶湯中的「刺激信號」通過神經元傳達到大腦,大腦再將這些信號進行分析過後,傳達到口腔。

我們滿足不滿足、享受不享受的感覺就是這麼來的。

人體的構造真的是很神奇。

作為六大茶類中最樸素無華的白茶,它帶給我們的喝茶體驗,十分微妙。

形容一款茶的品質好壞,最直接的告白不過是「好喝」二字。

對於新茶友而言,說「好喝」二字未必能打動他們,我們將白茶的「好喝」進行拆解,一款茶能打動人心,無外乎是因為五個原因。

《2》

白茶好喝,源於「鮮」味

國人對「鮮」味的追求,可以說是狂熱狀態。

一道清炒佛手(小海鮮的一種),可謂典型代表,新鮮淘來的佛手,就得趁新鮮吃,烹飪手段不必太過精巧,簡單粗暴上鍋清炒。

等外殼鬆動,就得趁熱享用。輕輕一戳,一汪鮮肉脫殼而出,汁液飽滿,鮮香甜潤。

這鮮味,才叫人饜足。

對於「鮮」的追求,我們也會轉嫁到其他食物上。如飲茶,有的人就貪圖它的鮮味。

作為白茶,尤其是新白茶,鮮味的呈現可謂淋漓盡致,甚至比綠茶還要濃烈上幾分。

為何白茶的鮮味如此優秀?

不為別的,就憑白茶的茶氨酸豐富這一特色。

茶氨酸是白茶中所含有的較為特殊的一種胺基酸,它為白茶的茶湯提供了鮮爽滋味,又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茶葉的苦澀味,甜味壓過苦味,可想而知,茶湯的滋味自然不凡。

同時胺基酸還能與白茶中的茶多酚互相搭配,幹活不累,白茶鮮爽甘爽的口感正來源於此。

隨意喝一款2018年出產的白茶,你就能感受到來自胺基酸的猛烈攻擊。

喏,就說這春壽眉散茶吧,它有絕對的發言權。

110毫升白瓷蓋碗,5克春壽眉,沸水衝泡,快出水……動作行雲流水,一杯玲瓏剔透的茶就衝泡好了。入口仔細感受,鮮爽感即刻傳遞開來。

這些鮮味,我們往往會用一些熟悉的味道來替代。

如喝到春壽眉的鮮味時,忍不住讓人聯想到芭蕉葉的清新。

流光容易把人拋,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又或者令人聯想到夏季農家的藤架下,垂著的那兩根帶著水珠的青瓜,清脆爽口。

鮮味,是一種美妙是味蕾體驗,它似朝陽,穿透力強,能掙脫海平線的束縛,綻放光芒。

《3》

白茶好喝,割捨不了的是它的香。

國人對「香」的追求狂熱程度,絲毫不遜色於對鮮味的挑剔。

從《詩經》、《離騷》到魏晉詠、賦,從唐詩宋詞到《西廂記》、《紅樓夢》,文人們盡情地描繪了「香」的風雅,並將「弄香」推上文化的殿堂。

香,給人的感覺往往是情趣高雅,是一種風雅之事。

從古至今,民間常把麝香、丁香、檀香等裝在精巧的布袋中,別在衣服上或層在居室內,以達到治病驅邪之功效。

香氣的存在,為生活增加不少雅致。

茶,講究「獻茶、受茗、觀色、賞味、聞香」,故有「瓊漿初舉欲沾口,茶兼花香味更強」、「香飄千裡外,味釅一杯中」之說。

喝白茶,最不能讓人忽視的,還是香氣。

白茶的香氣,給人以熨帖、享受之感。

白茶中的香氣,我們將其分門別類,統共有四大類。

第一:花香

是的,一款優質的白茶中,它是有花香存在!且香型還會隨著季節而變化。

春天採摘的白茶,花香隨了春季的特點,花團錦簇、芬芳馥鬱,聞著就像是誤入百花園,奼紫嫣紅的,令人應接不暇。

秋季裡產的白茶,香氣多了幾分清冷。莫不是受了「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的影響?茶香竟也有些高冷。

不論香型如何變化,總歸是給人不一樣的喝茶體會。

不禁好奇:「白茶這一片小小的葉子,究竟藏著多少能量?」

誰曉得呢,衝泡過後才知道。

第二:果香

所謂的果香,香型比較有限,不似巖茶經過發酵後會有各類清甜的果子香氣,水蜜桃、雪梨等香氣,並不會輕易出現在白茶中。白茶中最最最典型的果香代表,便是棗香。

且棗香的出現,條件還極為嚴苛。「品質好」、「壽眉餅」、「保存到位」,這些關鍵詞疊加在一起,才換來了棗香的存在。

餅茶易求,棗香難得。

第三:毫香

毫香,是白茶的品種香,其濃淡程度和白毫數量有直接關係。一般白毫濃密的白茶(白毫銀針堪稱典型代表)所帶有的毫香明顯,而白毫數量少,毫香則變得不再顯著。

這種微妙的關係,也十分有趣。

毫香是一種什麼香氣呢?

似玉米須,又似曬乾的毛豆殼,反正聞著有一種五穀豐登的喜悅。喝一杯2018年的白毫銀針,謎底即將被揭曉。

第四:草本香

這裡所說的草本香,是一種統稱,如藥香、粽葉香等,都是一種草本植物的特有香氣。

這些香氣,共同構成了白茶的氣味王國,使得白茶的香型更加豐富。

正是因為這些豐富的香氣存在,讓白茶更具飲用價值,不斷吸引茶友喝茶。

《4》

對白茶的甘之如飴,正來自於湯水的甜。

甘字的演變,十分有趣。

從甲骨文開始,竟有金文、小篆的演變,活脫脫就像人的舌頭伸出來的形狀,中間含有一小口食物。

倉頡造字時,不知道是否也想到了「甘」字的由來。

看甲骨文,口中含著一食物,便有了「甘」字的存在。能含在口中的食物往往是甜的、美的。

甘,美也。

甘,往往是指帶有甜味的感受,甘甜,甘醇等。又比如芳香甜美,甘芳如飴。

喝一杯品質好的白茶,它入口是甜的,這些甜味它還不膩,喝完後清清爽爽,沒有負擔感。

這些甘甜感的來源,主要有兩處。

一是白茶中高含量的茶氨酸。

二是白茶中的可溶性糖類。

可溶性糖是構成白茶茶湯滋味和粘稠度的重要物質,在感官上即所謂的「甘」。

白茶中的胺基酸、可溶性多糖的累計,與製作工藝密切關聯。

白茶不揉不捻不炒的加工工藝,留下了大量的茶氨酸,這些茶氨酸,為白茶提供了甜的口感。

而可溶性多糖的積累,與萎凋密切關聯。

白茶在萎凋初期,糖一方面因水解而生成,一方面因氧化和轉化而消耗,此時糖處於生成和消耗的動態平衡中。至萎凋後期,當糖的生成大於消耗時,才有所累積,它對白茶滋味的甜醇有著重大的貢獻。

往簡單了說,白茶因工藝的加持,讓這些物質被大量保留下來。因這些特別的滋味物質存在,從而讓我們充分體會到白茶的甘醇與香甜。

《5》

如酒般醇/淳美的白茶,與爾同銷萬古愁。

醇,令人不自覺聯想到美酒。

南有蓼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

鸕鷀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遙看漢江鴨頭綠,恰以蒲萄初醱醅。此江若變作春酒,壘曲便築糟丘臺。……

詩人李白幻想著將一江漢水都化為葡萄美酒,每天都喝它三百杯,一連喝它一百年。詩酒年華,仗劍天涯,踏遍青山,以夢為馬。

美酒的醇,就連李太白都貪戀不已,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也值得。美酒易醉人,可茶不會。同樣有著「醇/淳」感的白茶,怎能讓人拒絕?

白茶,它的好喝還因為湯水的淳/醇。

兩種淳/醇,對應不同的年份。

淳,淳和、淳樸,通常說的是新白茶的特點。

淳,濃也。

意思是茶湯濃度高,湯水滋味淳厚。入口後,茶湯喝著是飽滿的,有內容物,而不是輕薄、寡淡像白開水似的味道。

白茶滋味,主要取決於茶葉中生化物質的多與少,比如胺基酸含量的高低,決定白茶是否鮮爽,胺基酸含量越高的白茶,鮮爽感越強烈;而茶多糖的含量,則決定了白茶的甜度,含量越高的白茶,甜度越好。

這些充足的內在物質,來自白茶生長時的積累以及後期工藝的成就。

單從生長環境上而言,高山的白茶的確佔據絕對優勢。

高山氣候冷涼,早晚雲霧籠罩,平均日照短,導致茶樹芽葉中所含「兒茶素類」等苦澀成分降低,進而提高了「茶胺酸」及「可溶氮」等對甘味有貢獻的成分。

高山地區因長年午後雲霧遮蔽的緣故,使得茶樹的生長趨於緩慢,讓茶葉具有芽葉柔軟,葉肉厚實,果膠質含量高等等的優點。

高山晝夜溫差大,有利於有機物的積累。白茶樹在白天進行光合作用,生成有機物;到了晚上,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但晚上,但高山地區的溫度低,白茶樹有機物的消耗少,一來二去,生產大於消耗,物質積累多。

工藝方面,茶湯淳厚感的強弱,源自於萎凋是否到位。薄攤、日光萎凋才是對待高山白茶最妥帖的方式,如此白茶內在的物質不被大量消耗,能夠得以保留才是最好。

而醇厚的感覺,適用於老白茶身上。它比新茶更成熟幾分,湯水給口腔的醇厚感也更加強烈明顯。

甘醇,醇厚,醇美,都為白茶整天不少魅力。

《6》

越陳越香,為白茶搖旗吶喊。

白茶還有一大特點,能夠長期存放,且隨著存放的進行,白茶還會轉變出不同的味蕾體驗。

隨著陳化的進行,可明顯感受到白茶的香氣、口感都有了巨大變化。

陳化後,白茶的香氣越加成熟。

若說新白茶是小清新的香氣,有著雨打芭蕉的鮮爽。

那麼老白茶的香氣是絕對的成熟派,是穩若泰山的沉穩。

香氣方面,陳放後的白茶漸漸有了藥香,越加地成熟,在冬季裡喝一杯有藥香的白茶,你會覺得特別的踏實,帶著繾綣的暖意,溫暖人心。

在口感上,白茶的轉變也不止一星半點。原本十分鮮爽的口感開始變得五分鮮爽,醇厚感漸漸開始趕超,成為湯水裡的主旋律。

還有的茶友十分偏愛這些變老的白茶,原因也很接地氣——這些變老的茶可以煮著喝。

是的,變老後的白茶衝泡後還十分方便,可以用煮茶法。

在冬天煮茶,不僅僅物盡其用,將白茶中的物質都榨乾,還能保證我們隨時有熱茶可喝,不會因為冬季的低溫而反覆加熱。

有了這些特色的加持,白茶想讓人忽視都難。

《7》

白茶為什麼好喝?

人家這是憑實力說話。

看似簡單不複雜的萎凋和乾燥,實則是最神秘的所在,白茶不過是在水篩上躺上幾天,葉片從油嫩肥壯變得乾癟枯瘦,怎地就有了這些強大的味蕾體會?

這就是白茶的神奇之處,也是它魅力四射的地方。

沒有複雜的加工步驟,不僅僅保留了豐富的營養物質,還鍛造出獨一無二的品格。

就衝著這兩點,白茶都值得一喝。

況且,白茶它還有「鮮、香、甘、醇/淳、越陳越香」的特點。話不多說,泡一杯白茶仔細體會箇中滋味吧!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不鮮、不香、味寡、不醇,對白茶壽眉的4大偏見,是時候該澄清了
    這是一種極狹窄的認知。 就像從來沒喝過好茶,便以為天底下所有的茶都是普通平庸,不過是喝帶點茶味的水。 自己從沒有領略過優質白茶的鮮醇甘爽,便以為所有的白茶都一概如此,寡淡無味。 之前在寫秋壽眉的文章裡,曾有這樣的評論。
  • 關於老白茶的藥香,這五點誤區,你弄清了嗎?
    原來啊,這位茶友,將老白茶的藥香,誤解成了又濃又重的苦藥味。但其實不然,藥香是白茶香氣的一種,嗅聞起來舒適又安神,藥香依舊是香的,而非藥臭味。老白茶身上藥香這樁公案,世人對它的誤解,實在太多了。要想解開這個誤會,我們先來看一下,藥香,在白茶家族中分布情況如何?藥香,是種偏向溫暖、厚實、甘平的香氣,常出現在上了年份的白茶中。以清新鮮爽風味為主的新白茶,在其身上更為常見的是毫香,花香,嫩筍香,或是鮮草藥香等。
  • 選購白茶,既然有方便保存的茶餅,為什麼還要選擇散茶?
    老闆看這位茶友對這餅壽眉饒有興趣的樣子,熱情地給她介紹這餅壽眉餅,香氣有多甜,口感有多好,據說還能陳化出棗香。她問老闆有沒有壽眉散茶,老闆說,只有銀針和白牡丹的散茶,接著又說,白茶餅圓圓一餅多規整,保存也方便,散茶容易破碎,就別執著散茶了。
  • 白茶存放多久好喝?每個愛茶的人都應該知道!
    品新茶,仿佛回到草長鶯飛,春暖花開的季節,喝到嘴裡的每一口茶,都清鮮的、舒爽的,若是品質好的新白茶,還會帶有馥鬱芬芳的花香,侵襲著口腔。品老茶,仿佛是佇立在秋收的田野上,周圍縈繞著穀物豐收的香氣,輕輕吸氣,感覺空氣都是有重量的,陳香、藥香、稻穀香、粽葉香、棗香,都充斥在四周,喝茶的欲望大增。光是村姑陳這麼形容,是不是都覺得心痒痒的,想要喝一杯白茶呢?
  • 三分鐘6個步驟教你煮一壺好喝又有棗香的白茶,建議收藏!
    煮過的白茶是很柔和的,軟軟的,極為舒服。喝在嘴裡的感覺,好像在喝一杯濃濃的牛奶,湯水是醇的,是柔的,是滑的,是溫暖的。如果遇到有棗香的白茶,這煮茶的時候還會有甜蜜的棗香飄出,不僅僅能夠滿足味覺的需求,還能聞香,一舉兩得。有茶友問:煮白茶好喝,為什麼我喝不到有棗香的老白茶呢?白茶的棗香是靠煮出來的嗎?
  • 關於煮茶,這些細節問題請考慮到位,白茶好喝與否全在兒
    根據煮茶的難度,茶湯的口感等方面考慮,壽眉在白茶品類中脫穎而出。不管您是新茶客,還是老茶友,煮壽眉是最不容易出錯的方式。壽眉,為什麼更適合煮?這是因為它「醜」啊!開個玩笑。這也就是為什麼有這麼多茶友喜歡將老茶煮著喝的原因之一。《4》春壽眉和秋壽眉煮著喝,有什麼區別?雖說春壽眉和秋壽眉都適合煮著喝,但二者經過煮茶,口感和香氣上還是略有不同。
  • 不同類型的白茶之間,香氣口感滋味有什麼不同?一次性為你講明白
    從原來像蘆葦,像玉米須般的清香,逐漸轉為稻穀香,甘香沉穩,厚重沉鬱。尤其是現在去打開整件2017白毫銀針的外箱,就能感受到這股如秋日暖陽下被曬乾的稻穀、穀物甘香,確實特別。對於白毫銀針頗有代表性的毫香,茶友們可別認錯了,覺得銀針存老後沒有了毫香。
  • 細數白茶的四種滋味,不只是清甜,還有存壞的酸味,悶泡的苦澀味
    白茶也一樣,內部的茶味物質,當儲存不當時,白茶很容易跑氣受潮,在過多水汽的作用下,在過度的溫度的催生下,香氣慢慢變寡,生出水味、悶味、以及酸味。可笑的是,這種發酸變質了的白茶,居然被人稱作「梅子香老白茶」,還在茶圈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但這「梅子香老白茶」,根本就不值得信賴。
  • 15年陳的正宗新會陳皮 甘、香、醇!|檀生活
    陳皮確實是個寶,陳年越久越香、營養價值也更高。其中,又以「甘、香、醇」的廣東新會陳皮出名。2019年的第五屆中國·新會陳皮文化節上,陳化了57年、總重量166.9g的正宗新會陳皮,以5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相當於1斤=150萬元!
  • 從未喝過如此好喝的高山手工茶!
    白茶,因其奇特的工藝製法,造就了其外形天然素雅,湯色淺黃明亮,滋味清甜鮮爽,香氣素雅芬芳的品質特徵。 其實茶品經過"萎凋"後,便已經可以飲用,現在市面上的白茶大部分也止於這一步,這也是為什麼同樣是白茶,樣子外觀差不多但是口感、香氣、回甘及喉韻會有天壤之別的重要原因之一!
  • 白茶新手入門,該選白牡丹還是壽眉呢?4點教你擺脫疑惑
    因為白牡丹的香氣好,新茶的鮮爽風味凸顯,能代表白茶「鮮醇甘爽」的風味特色。新人選白牡丹入門,一來它的香氣很好喝懂,二來可以直觀感受白茶的魅力。白茶裡面白牡丹以花香著稱,特別香。特別是高山白茶原料的,傳統日光萎凋製成的白牡丹,芳香物質積累特別豐富。茶葉內的香氣物質裡,以芳樟醇、香葉醇、苯甲醇為代表的醇類化合物較高,讓白牡丹的茶香表現上,花香、毫香、竹林香等鮮爽香氣明顯。新茶時期的白牡丹,花香分外濃鬱清長。
  • 一年為茶,三年為藥,七年為寶,白茶存放時間多久才好喝
    白茶是保健價值比較高的一個茶類,如果能夠選購到品質上等的白茶,那麼長期的保存是沒有問題的。而且白茶一直有「一年為茶,三年為藥,七年為寶」的說法,那麼自然就不是憑空而來,必定有它的可取之處。那麼,白茶存放時間多久才好喝呢?
  • 覺得白茶味道淡?不妨先了解這三種滋味,甜、鮮、淳!
    綠茶,重在濃爽高鮮;巖茶,妙在香清甘活;白茶,鮮香醇爽為上。它們的滋味,都不單單只是苦澀而已。偏偏白茶的鮮香醇爽,對於某些重口味的群體而言,都是不能喝懂的淡呢?何其冤屈?白茶中的清甜,同樣依賴於它的品質。唯有白茶的內物質足夠豐厚,茶多糖和茶氨酸的含量較高,才有這滋味分明的甜。簡單工藝下的白茶,保留了大量的內物質。而其中,茶氨酸鮮爽帶甜,茶多糖甜蜜甘潤。
  • 鮮、爽、嫩、甜、香、柔、滑,關於春白茶的七字箴言
    所以,一杯高品質的白茶需要滿足:鮮、爽、嫩、甜、香、柔、滑,這七個字。01鮮、甜鮮,春天就是個嘗鮮的時節,而鮮也正是春白茶的一大特色,一個立足點。春白茶的鮮得利於春天的天氣,所以越是早春的茶越有這「鮮」氣。
  • 我國各地好喝的綠茶,看看有沒有你家鄉特產,你認為哪裡的最好喝
    大悟綠茶經過攤青、殺青、做形、乾燥、精選等工藝加工而成的保持綠茶品質特徵,香氣嫩香持久,滋味鮮嫩爽口,湯色嫩綠明亮。6、雙橋毛尖雙橋毛尖產於湖北省大悟縣的雙橋,其外形條索細緊、顯毫,色澤翠綠,滋味醇厚,湯色黃綠明亮,香氣清高持久,葉底嫩綠勻齊。
  • 沸水衝泡白茶,能消除新茶的青味,白茶的青味可沒你想的這麼簡單
    當新茶做好後的一到三個月左右,伴隨著白茶的自然轉化,這股子青草味就該慢慢退場了。轉變成曬乾的乾草香,不像剛做好時的那種接近鮮嫩青草的氣味。當然白茶作為一種年年喝,年年有新鮮變化的茶,再繼續放下去,原本在杯蓋上鮮明的乾草香,逐漸能變化成一種異常鮮爽的風味,是清爽的茶香。
  • 紅茶巖茶普洱茶重口味,白茶綠茶小清新?老茶客:別以偏概全了
    這是因為,注重頭春、明前、雨前等概念的綠茶,茶葉內部含有的茶氨酸豐富。茶氨酸含量高,會直接影響茶湯的清甜、鮮爽、順滑度。前不久剛去了趟杭州,坐在西湖邊上,用玻璃杯泡龍井。注入熱水後,幹茶漸漸在杯中舒展。
  • 一杯好喝的白茶,茶湯值得哪些讚美詞?分享四種美好體驗!
    泡來一杯2018春壽眉,透過清香鮮潤的茶湯,品味春天的美好。喝茶品茶,遇上品質好的白茶,該什麼形容呢?好喝!是好茶最為直白的讚美詞,但少了點兒具象。就像單誇一個美女長得好看,那是不夠的。紅樓裡,曹公誇迎春的皮膚好看,用了「腮凝新荔,鼻膩鵝脂」,皮膚嫩得像剛剝殼的鮮荔枝,形容傳神又到位。品味白茶,湯水盈盈的茶湯,恰似美人的肌骨。一杯好喝的白茶,該用什麼具象的讚美詞,去形容呢?
  • 綠茶、白茶、紅茶、巖茶的最佳飲用期來了,趁著假期的尾巴喝一杯
    不然等到放到隔年後,綠茶的新鮮勁一過,特色全無。外觀上的綠意青蔥,消失不見,色香味全變。這隔年綠茶麵臨的尷尬局面,不亞於老蘇筆下寫的「明日黃花蝶也愁。」入秋後,雖然主流上歷來提倡溫補。而老白茶,甘香醇厚,藥香陳香盈盈,個性沉穩。從喝茶的選擇面看,飲茶時機不像是綠茶那般緊迫。秋季貼膘進補後,可以泡杯新茶裡的白牡丹、春壽眉,解膩潤口。降溫後,天氣又冷又乾燥,適合多喝老白茶,暖身驅寒防感冒。
  • 小剛匠心講解福鼎白茶
    從安溪的鐵觀音到武夷山的大紅袍,再到這幾年大熱的白茶,對於我們而言日常在家閒來無事也會喝一壺茶看看書消磨時間。而和白茶的故事則是有一次與朋友飲茶時喝到的。那時候白茶還沒有現在這麼火,初嘗時就被他的口感給徵服,淡淡的棗香在舌尖環繞,順滑的茶湯還帶著意思淡淡的甜味,就此開始我的與白茶的不解之緣。我們就來說說白牡丹餅的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