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鋼建再證:英國1600年前漢字證明英人英語源於中國

2020-12-10 騰訊網

英國1600年前漢字再證英人英語源於中國

杜鋼建

2019年9月1日,英格蘭《每日郵報》報導在伯克郡的村莊裡考古發現羅馬時期的馬賽克壁畫。距今1600年前的馬賽克壁畫非常精緻。與壁畫一起出土的有屬於大湘西古文字的石刻文字。小物品遺物羅恩魯恩上也有一個中國文字。在英國考古發現的1600年前的中國文字引發一些中國人的驚恐,有人試圖加以否定。否定的理由是考古發現的石刻文字屬於簡體中文「吉姆在這裡」,因此認為該考古發現的文字屬於造假。其實,持此言論者沒有認真辨別考古發現的石刻文字。

參與挖掘工作的考古學家馬特·尼科爾告訴記者,馬賽克畫作全幅六米長,繪製的是人物肖像以及各種圖像。在全世界的同類馬賽克畫只有三幅。至於中國文字為什麼在考古發現中出現,英國考古學家沒有給予回答。

在我看來,在英國考古發現距今1600年前的中國文字,一點也不奇怪。在古希臘地區考古發現距今4000年前的邁錫尼文字都源於大湘西古文字。英國伯克郡考古發現的中國文字要比希臘地區考古發現的邁錫尼文字晚1400多年。英國伯克郡考古發現的中國文字屬於公元420年前該地區使用的中國文字。

從英國伯克郡考古發現的中國文字看,公元420年前英國人依然在使用中國文字。不過,當時英國人在使用中國文字時,已經開始使用阿拉米字母和拉丁字母來注音中國文字。英國伯克郡考古發現的兩塊石刻文字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左邊是阿拉米字母和拉丁字母,右邊是中國文字即大湘西古文字。從圖片來看,無論是左邊的阿拉米字母和拉丁字母,還是右邊的漢字文字和古文字符號,都源於大湘西古文字。

不列顛歷史的國王譜系表明,英國各個時期的族群均源於大湘西的地區。英國歷史上第一個歷史時期是特洛伊人佔領阿爾比恩島即不列顛島時期。特洛伊人是來自新疆伊犁河流域的伊犁人。該時期的不列顛國王譜系如下:特洛伊人——埃涅阿斯——阿斯卡尼厄斯——西爾維厄斯——布魯圖斯——羅科裡努斯、坎伯和奧爾巴克圖斯。特洛伊人即伊犁人在英國歷史上成為繼巨人族群以後開闢英國歷史的最重要族群。

英國歷史上第二個歷史時期是羅馬人到來以前時期。該時期秦人即威爾斯人在不列顛佔主導地位。羅馬人到來以前時期的不列顛國王譜系可以分為五王爭戰之前和五王爭戰之後兩個階段。五王爭戰之前不列顛國王譜系如下:格溫德琳女王——馬登——莫姆普裡修斯——埃布羅庫斯——格林希爾德——萊爾——胡迪布拉斯——布拉達——李爾——考狄麗亞女王——庫尼達基烏斯——裡瓦羅——格古斯提烏斯——西西里烏斯——雅各——虢撥達戈。

英國歷史上的五王爭戰以後,秦人和以哥特人為代表的昭武九姓族群等逐漸進入不列顛。五王爭戰時期的五王有秦王、阿爾巴尼亞王、羅王、康王、布王。五王爭戰以後不列顛的國王譜系如下:頓瓦羅——貝利烏斯——格吉特——吉瑟琳——瑪西婭——基納裡烏斯——達尼烏斯——莫威德烏斯——戈爾伯尼亞努斯——阿奇加羅——埃利杜魯斯——英格魯斯——佩雷杜魯斯——埃利杜魯斯——戈爾伯尼亞努斯之子——馬加奴斯——恩尼奧努斯——伊迪瓦羅——魯諾——基爾努斯——卡特努斯——米盧斯——波雷——凱琳——弗格尼烏斯——伊德都斯——安德拉吉烏斯——烏利亞努斯——伊利烏德——克萊達庫斯——克羅特努斯——格金提烏斯——莫裡阿努斯——布萊杜多——卡普——伊努斯——西西里烏斯——貝德加裡德——阿奇梅爾——埃爾多——雷東——雷德奇烏斯——薩穆伊爾——佩內希爾——皮爾——卡普爾——迪蓋埃魯斯——海利——盧德公元前55年。在凱撒到來之前,盧人等族群在不列顛發揮重要作用。

英國歷史上第三個歷史時期是羅馬人到來時期。羅馬人主要族群包括有薩賓人即西伯人、迦勒底人即夜郎人、Luceres部落人即犬戎族人屬於埃特魯斯人即伊犁人等。古羅馬的這些族群的祖先均源於大湘西地區。羅馬人到來以後,羅馬的這些族群也不斷有人進入不列顛。羅馬人到來時期的不列顛國王譜系如下:凱斯維拉努斯——縢瓦提烏斯——辛白林——蓋德裡烏斯——阿維拉古斯——馬裡厄斯——蔻魯斯——盧修斯——謝維魯斯——巴西安努斯——卡勞修斯——阿斯科勒皮奧多圖斯——科爾——君士坦提烏斯——康士坦丁——奧克塔維厄斯——馬克西米恩烏斯——格蘭西努斯。

英國歷史上第四個歷史時期羅馬統治結束以後時期。該時期不列顛國王譜系如下:康士坦丁活動於公元420年前後——康士坦斯——沃蒂根——奧裡利厄斯——大龍頭尤瑟——亞瑟公元500——康士坦丁公元542年——科南努斯——沃蒂彼得烏斯——馬爾格——克瑞狄克——三王時期——卡德溫——皮安達——卡德瓦羅——卡德瓦拉德公元689年。英國歷史上第四個歷史時期即羅馬統治結束以後時期,盎格魯人即源於中國湖北安徽地區古英國人、薩克森人即源於大湘西地區的塞種人以及其他源於中國的族群大規模進入不列顛,逐漸成為英國歷史上的主導性族群。英國歷史上各個時期的主要族群均源於大湘西地區。

從時代背景看,公元420年前後英國人處於羅馬統治剛結束時期。公元395年,提奧多西大帝去世,羅馬帝國分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即拜佔庭帝國。公元410年,阿拉裡克和匈人聯軍第三次包圍羅馬,羅馬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同年,駐守不列顛的羅馬軍團全部撤離,宣告羅馬對不列顛的統治結束。公元420年左右是羅馬對不列顛的統治結束不久時期。公元420年前,不列顛失去羅馬帝國的保護,愛爾蘭人、蘇格蘭人、盎格魯人、薩克森人等不斷大規模入侵。由於這些新的外族人的入侵,不列顛大主教吉瑟林努斯到小不列顛阿摩立卡求援。阿摩立卡是秦人國家,不列顛大主教吉瑟林努斯也是秦人。於是阿摩立卡國王阿德羅努斯派弟弟康斯坦丁去不列顛出任國王。

以上是英國伯克郡考古發現的中國文字時代即公元420年前後的歷史背景。公元420年前後,應該是秦人即威爾斯人在不列顛族群中居主導作用的時期。

公元420年,也是在不列顛著名預言家即源於大湘西卡師族群的大巫師墨林出現之前。墨林經歷了不列顛國王康士坦斯、沃蒂根、奧裡利厄斯、尤瑟、亞瑟等幾任國王的統治歷史。不列顛國王亞瑟大約活動於公元500年前後。

2019年英國伯克郡考古發現的公元420年前石刻漢字:

上片石刻文字中右邊文字最後一行第一個字符單獨見甘桑石刻文QC078-32-31、甘桑石刻文QC039-06-05、甘桑石刻文QC013(2)-02-09、甘桑石刻文QC009-05-07等。

上片石刻文中右邊文字最後一行第一個字符和第二個字符結合形成的文字見甘桑石刻文QC078-35-40等。

上片石刻文字中右邊文字最後一行第二個字符單獨見甘桑石刻文QC120—02-02、甘桑石刻文LB01-11-13、甘桑石刻文QC078-36-68等。

上片石刻文字右邊文字最後一行第三個字符在古彝文中發音為shy。見甘桑石刻文QC071-02-03等。

下片石刻文字中第一個文字是吉字。見甲骨文和甘桑石刻文LB01-09-40等。

下片石刻文字中第二個文字是爻字。見甲骨文和甘桑石刻文QC036-06-17、甘桑石刻文PB01-08-06、甘桑石刻文PB01-03-04、甘桑石刻文PB03-13-03、甘桑石刻文LB02-30-06、甘桑石刻文LB01-21-13、甘桑石刻文LB01-07-03等。爻字在古代的字型也可以為兩個x排成左右形狀。在甘桑石刻文中有此字型,見甘桑石刻文QC036-06-07等。在水書文字中也有此字型。爻字的橫排字型在水書中讀音為can\gan,字義還是爻。

下片石刻文字中第一行第三個文字上部是日字,下部是近似「可以」的可字。此字屬於與天文曆法有關的文字。在古彝文中有此字。

下片石刻文字中第二行第一個字是廿字。見甘桑石刻文PB01-04-06、甘桑石刻文PB01-03-11等。此字單獨成立,與後面的土字距離遠,不屬於二字共體的文字。有人將二者解讀到一起,認為是二字共體的「在」字。此說法過於牽強,顯然是錯誤的。

下片石刻文字中第二行第二個字是土字。見甘桑石刻文LB01-13-08、甘桑石刻文MJ43(1)-05-06等。

下片石刻文字中第三行第一個文字的字型似簡體漢字「這」。其實在大湘西古文字中已經有此字。此字左邊為元字,右邊在元字長捺之上有一字不是「文章」的「文」字。該字模糊,不可識筆畫。

下片石刻文字中第三行第二個文字字型咋一看似簡體漢字「裡」,細看該文字缺少中間一豎。下部文字不是土,而是二。上部文字似四字。此字有待進一步考證。

有人認為下片石刻文字中第三行第一個文字和第二個文字加起來是「這裡」。此說法不符合該考古發現的文字原型。由此錯誤說法導致認為「這裡」的「這」字是1949以後文字簡化運動形成的簡體漢字,因而該石刻文字屬於今人偽造的。此種結論顯然屬於沒有對該石刻文字進行認真甄別而隨意得出的結論。

2019年9月1日,是該考古發現對公眾的開放日。

英國歷史上各個時期的主要族群都源於大湘西地區。在英國不斷繼續考古發現,就會不斷找到與中國文化和文字相關的文物。英國考古學界於2016年在倫敦一座公元4世紀的古墓中發掘出遺骸。經過DNA的檢測和骨相的研究,專家認為其中有兩具屍骸是東亞人種,可能來源於中國。英國考古學界的偏見認為,長顱人是歐洲人,圓顱人是中國人。其實,英國歷史上的長顱人和圓顱人均來自中國。

英國1600年前石刻漢字再證英人英語源於中國。從英國伯克郡考古發現的中國文字看,公元420年前英國人依然在使用中國文字。當時英國的主導族群是秦人即威爾斯人。當時英國人在使用中國文字時,已經開始使用阿拉米字母和拉丁字母來注音中國文字。

相關焦點

  • 港媒:「英國人英語」源於大湘西?杜鋼建學界扔下一顆原子彈
    3月20日,杜鋼建教授在北京的第三屆中國「一帶一路」博士論壇上演講,其觀點「英國人英語都源於大湘西」拋出後,不啻是一顆原子彈爆炸了,引發了社會各個層面的關注和討論。
  • 再訪:西方文明起源與中國,英語英人起源於中國
    2019年8月26日,「西方文明起源與中國,英語英人起源於中國」訪談錄公開發表以來,國內網絡媒體幾乎全部都進行了轉載。南韓的《朝鮮日報》、港、澳、臺乃至世界各媒體也都先後進行了報導。《中國青年報》、《人民日報》也都發聲關注。各大門戶網站與官網閱讀量總計已達數億之多,跟帖評論粗略統計已達百萬。贊同的不少,譏諷挖苦謾罵吐糟者眾。
  • 西方文明起源於中國 英語英人起源於中國
    2019年7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前沿教育高峰論壇上,杜鋼建、諸玄識、王佩良、李國防等教授學者關於「英語、英國人起源於古華夏」、「西方文明起源於古華夏」的學術報告,轟動了整個會場。在這次大會上,還成立了以杜鋼建教授為會長的「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促進會」。
  • 杜鋼建:「英人、英語起源於大湘西」研究成果首次落地應用
    12月30日,在古望國遺址光明村望乘莊園舉辦的「古望國與印第安文化產業園專家研討會」上,錢一團隊帶來「英漢同源雙向教學法」再一次論證英漢同源,使得一年前杜教授扔下的原子彈得以爆炸,中國自由貿易區創新發展研究聯盟金理事長代表劉玉華、湖南辦事處主任李振華、光明村委副書記陳志偉、白箬鋪鎮婦聯副主席夏賽、中國政法文化網總編陳權曉等近70位領導專家參與了此次會議。
  • 英語的母語是漢語:杜鋼建英語快速學習法——文字源頭法學習法即將開班
    杜鋼建教授對英語文字源頭的研究在全球領先。英人英語源於中國的系統理論是杜鋼建教授發明的。杜鋼建教授不僅從比較語言學的研究領域提出英語的母語是漢語,而且從世界文明史的研究領域提出英國各大族群起源於中國,祖先源於大湘西地區。 杜鋼建英語快速學習法——文字源頭法的發明人杜鋼建教授將結合英國各大族群起源於中國的歷史文化親自為世界各地學員授課。
  • 教授說西方文明起源於中國 英語英人起源於中國(開始以為是假消息...
    2019年7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前沿教育高峰論壇上,杜鋼建、諸玄識、王佩良、李國防等教授學者關於「英語、英國人起源於古華夏」、「西方文明起源於古華夏」的學術報告,轟動了整個會場。在這次大會上,還成立了以杜鋼建教授為會長的「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促進會」。
  • 杜鋼建:為何英漢同源——英國人使用漢字的三大階段
    5000年前英國奧克尼群島的居民來自中國。奧克尼群島遺址表明,無論是陰陽文化的建築設計,還是古墓建築的天文設計和精美的龍文化雕塑,抑或是巨石文化和陶器文化,都源於中國人遷徙帶去的華夏文明。最近在英國巨石陣的石碑上發現有象形文字的古漢字。距今6000年至2000年間,英國人使用的古漢字屬於大湘西古文字。
  • 世人記住了杜鋼建「大湘西論」而非「泛滇黔論」,高明者杜鋼建也
    惹人爭議的是這個會議的新聞通稿題目叫做 《西方文明起源於中國 英語英人起源於中國》。其實效果還是蠻好的。馬上就有不少主流媒體轉播了。如下截圖: 杜鋼建無非是把我這個觀點以刺眼的英語的角度表達出來,怎麼就犯眾了呢?我反覆想也不知道原因是什麼。 再者,西方理論家能夠提出印歐語和印歐人的理論,為什麼杜鋼建就不能提出「英人英語起源於中國」呢? 2、yellow為什麼就不能是「葉落」之音的記錄呢?
  • 英國出土1600年前的遺址,有一石塊刻了簡體漢字:吉姆在這裡?
    其實英國也是有出土過文物的,英國也和中國一樣經歷了不同的歷史時期,分別是羅馬時期,中古時期,資本原始積累,專制王權英國,文藝復興再到工業革命,殖民擴張,世界大戰,然後就是戰後時期。其中考古也是英國一直力行在做的事情,在英國整個歷史中佔據了很重要的地位,而且在考古中英國也有所發現,其中最大的發現莫過於是英國出土的1600年前的遺址——巨型羅馬鑲嵌壁畫,而且在這一遺址中人們居然有一重大發現,究竟是什麼呢?
  • 杜鋼健教授:英語源於中國,人民日報:哪來的「迷之自信」
    "英語起源於中國",湖南大學法學院院長,杜鋼建教授在北京演講時說出了這樣的一個觀點。此話一出,也是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不僅僅是因為這位教授的社會身份,還有他的一番言論,如果分開來講,可能人們只會覺得這是隨口的玩笑,但如果加上一個「為人師表」的詞,那麼整場演講的意義都變得十分匪夷所思。
  • 湖大杜鋼建教授:英語起源於中國!中國不是韓國,沒必要「偷」
    英語竟然起源於中國,英國人的祖先竟然來自湖南湘西!你以為這又是某些自媒體的杜撰嗎?錯了!這是湖南大學法學院院長杜鋼建教授在北京演講時提出的觀點。這位杜鋼建教授在2003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意見領袖」之一,學術成就碩果纍纍,其中就包含一本名為《文明源頭與大同世界》的書籍。在這本書中,湘西成為了世界文明的發源地,「無論是古希臘的三大民族,還是古羅馬的三大民族,都是在不同時期,從中國移民到西方的,而且從祖源上來推論,都起源於大湘西地區。」
  • 「英語起源於中國」?英國學者在三百年前也曾有過同樣的結論
    不僅有英語起源於古華夏的結論被得出,湖南大學法學院原院長杜鋼建也在3月20日第三屆中國「一帶一路」博士論壇上演講公布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稱「英國人來自大湘西」。這一成果引起輿論爭議。以杜鋼建、翟桂鋆為代表的這批學者,還發表過「人類文明發源於中國大西南地區,後來遠古華夏人西遷,開創了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等觀點。
  • 「英語起源於中國」:英國學者在三百多年前也曾有過同樣的結論……
    不僅英語起源於古華夏,湖南大學法學院原院長杜鋼建教授也在3月20日第三屆中國「一帶一路」博士論壇上演講公布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稱「英國人來自大湘西」。這一成果引起輿論爭議。以杜鋼建、翟桂鋆為代表的這批學者,還發表過「人類文明發源於中國大西南地區,後來遠古華夏人西遷,開創了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等觀點。
  • 英國人和英語起源於湖南湘西?
    英國人和英語竟然起源於湖南湘西。可能有人說我胡言亂語,我首先聲明,我可沒那個本事發表這個論述。英國人和英語竟然起源於湖南湘西這個觀點,是杜鋼建教授提出的。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杜鋼建是何許人也?
  • 英國出土1600年前的羅馬壁畫,上面刻有5個簡體漢字,怎麼回事?
    2019年9月,英國西伯克郡博克斯福德的一個小村莊中,出土了一幅古老的壁畫,震驚世界。一方面,這幅壁畫本身就具有極大的考古價值。另一方面,這幅埋藏英國地下上千年的壁畫,竟赫然鐫刻著5個漢字,甚至還是簡體中文。據了解,早在1870年,當地的農夫在工作時就曾發現過這個壁畫。只不過當時沒有人在意,自然也沒有人去一探究竟。
  • 「英人英語源於大湘西」——為杜鋼建教授的上古文明研究而贊
    欣聞杜鋼建教授上古文明研究的最新觀點 「英人英語源於大湘西」震撼了世人, 傳遍大江南北,而揚我湘楚之豪氣, (六) 王母聖母人盡仰,盤古開天社稷匡。 《聖經》《古蘭》希伯萊,上溯文明道路康。 先祖中國大西南,向北西遷拓疆場。 皋陶源溯大湘西,湖北英縣出英籍。
  • 英語起源於中國?這位杜教授又火了.....
    ,一名專家爆出驚天言論:「英語起源於中國,只是漢語的一個分支!杜鋼建在書裡面說,白人來自中國、古希臘人來自中國、古羅馬人來自中國;日耳曼、高盧、印第安人統統來自中國。反正全書字裡行間只有一句話:「全世界都是中國的!」要說漢語和韓語、日語等有點血緣關係,大家還能接受。然而把漢語和英語這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聯繫在一起,所有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 漢字源於中國!日本漢字一樣是中國引入的,西方書寫也可用漢字!
    日語是由表意文字的漢字和表音字母的假名(就是類似於中國的漢語拼音)組合而成的語言。一種語言同時具有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書寫體系,這一點不但在東亞地區、甚至在全世界的主要語言中都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通漢字在日本是一種地位的象徵,就如開始在英國上層會使用法語一樣。
  • 英國發現1600年前遺址,考古發現簡體漢字文物,上書:吉姆在這裡
    總想讓人拂了面紗,對她面貌一探究竟。 而考古,便成了人們撩開她神秘面紗,一探究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現代人們是如何進行考古?考古又為人們帶來了什麼?英國對1600年前的遺址進行考古又為何會在其中發現帶有中國簡體字的文物呢?
  • 英國考古發現1600年前文物,寫有中國文字,中國古人去過英國?
    縱觀人類的歷史,許多國家的考古學家都曾有過震驚世界的考古大發現,古代文明總是令人興奮的,而要說在英國1600多年前的文物上,發現了中國文字,想必很多人都不太相信,難不成我國古人一千六百多年前就已經到達了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