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上等人、中等人和下等人,但這並不取決於人的出身、地位、財力等外在因素,而取決於人的素養,做事的方式。這種劃分不是社會階層的劃分,而是精神層次,人生境界的劃分。如果以處理事務的角度來看,中國社會有三等人:下等人,專論是非對錯;中等人,一心解決問題;上等人,格局決定成就。
上等人有能力沒脾氣,中等人有脾氣有能力,下等人沒能力有脾氣,上等人人讚美人,中等人人不理人,下等人人踩人,上等人信念堅定,中等人相信自己,下等人恐懼懷疑。
古人常說「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意思是說:那些喜歡說別人是是非非的人,本身就是一個在生活中經常會挑起「是非」的人,這樣的人是「小人」,一定要遠離,否則他可能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
古人講,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句話,沒有站在對方的位置,是不知道對方的處境的。只有你站到他的位置的時候,才知道對方的處境。祖師大德說,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兩人在閒談的時候,不要談及別人的過錯。而且又說,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來講是非的人的,自己一定處於是非中。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聽是非就好了。
中等人適合幹中等事,通過自己的踏實努力,做好具體工作就好。盡心盡意將每件事情做得盡善盡美,這也是有意義的人生。
聖人可以先知上百幾千年,但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講,那樣的見解沒有什麼用處。像凱恩斯講的,預測準確有時候未必有用,比如從長期來看,人都是要死的。而人壽不過百,能看到五十年之後,就是大格局大胸懷了。不用向天再借五百年,活好這五十年,就已經很好了。
風物長宜放眼量,五十年的眼量,才能成就一個不疾不徐、從容自在的人生。大格局才有大回報。大者如毛澤東,如劉邦,格局大,犧牲大,得天下。小者如普通百姓,凡是捨得付出的,總是回報也多的。大格局,說到底,是大眼界,大智慧,大涵養,大氣度。也因此,小肚雞腸的人,睚眥必報的人,錙銖必較的人,都難有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