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英漢委婉語,你真的懂得如何翻譯嗎?

2021-02-19 人人都是翻譯官

「那些英漢委婉語,

          你真的懂得如何翻譯嗎?

一、委婉語概述

委婉語(Euphemism)是人類語言使用過程中的一種普遍現象,是人們談論那些令人不快或尷尬的事情時所使用的較為禮貌的說法。它是一種修辭格,更是一種文化現象。

總的來講,英漢語言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共同的禁忌,如死亡、生理行為、生理缺陷、職業、疾病、外交辭令等,但由於文化傳統的差異,相同的領域可能又存在著不同的表達或程度的深淺。而且中西方在文化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就導致了委婉語所承載的文化信息有所不同。下面我們將從英漢委婉語表現方法及構造手段的對比入手,進而探討委婉語互譯的技巧與方法。


二、英漢委婉語的一般表現方法

委婉語作為一種修辭格,既是一種「手段」,也是一種目的。大量的英漢委婉語運用了各種各樣的表現手段來達到「委婉」這個目的。

(一)藉助隱喻法

英文中人們常藉助生動而又通俗的隱喻來婉轉、幽默地表達自己的說話藝術。如After three days in Japan, the spinal column becomes extraordinarily flexible. 作者把日本人習慣於鞠躬說成 「the spinal column becomes extraordinarily flexible」, 十分幽默有趣。

在漢語中,「墓地」被比作「人生後花園」。除了把「死亡」比作長眠安息外,漢語中還把「死」比作像神仙一樣「仙逝」、「仙遊」;或用「星隕」、「花落」來比喻偉大人物的逝世,以表達無限惋惜和崇敬之情。「墓地」被比作「人生後花園」。

(二)迂迴陳述法

對於有傷大雅、令人不快的話,人們常借用迂迴陳述法拐彎抹角地來表達,旨在文雅,如:

We have three main difficulties with regard to those terms. 「Three main difficulties」, 實際上是拐彎抹角地說我們「有三點反對意見」。漢語有時為增強語意、文飾辭面或者為了達到諷刺或戲謔的目的,會運用折繞、兜圈子的方式來代替直截了當的表達方式。人們不直說某人「理論水平差」,而說「理論水平亟待進一步提高」;不直說「不贊成某個觀點」,而說「有待商榷」。

(三)降格處理法

人們對於嚴重的事態,有時故意輕描淡寫,降格處理,以達到委婉效果。如:In private I should merely call him a liar. In the press you should use words: "reckless disregard for truth". And in Parliament----that you regard he "should have been so misinformed".把一個liar(說謊者)說成是「reckless disregard for truth」或「should have been so misinformed」,是一種典型的降格陳述處理法。

漢語中也有與其極其相似的委婉語表現手段,比如人們用「青少年失足」代替「青少年罪犯」,用「工讀學校」指代「對有較輕違法犯罪行為的青少年進行改造挽救的學校」。出於禮貌和策略而使用的委婉語大部分運用了這種方法。


三、英語委婉語構造手段的差異 

(一)英語委婉語獨特的構造手段

(1)縮略法

如用WC代替water closet(廁所),用ladies 代替ladies' room (女廁所),用out代替out of work (失業);undertaker 代替funeral undertaker (葬禮承辦者)。甚至有些原本就是委婉語的也一再省略,如B.O.代替body odour (狐臭)。

(2)重音轉移

Laboratory (實驗室)的重音後移是個典型的例子。原來重讀在第一個音節,同lavatory(廁所)的讀音相近,為了避免不愉快的聯想,就把重讀後移一個音節。

(3)字母拼寫。

由於英語是拼音文字,所以可以使用字母拼寫來代替直白地將單詞發出,以達到婉轉地傳達意思的目的,以下的對話便是一例:

A: He's not so smart, I think.(我覺得他不聰明。)

B:Well, S-T-U-P-I-D, actually.(實際上是S-T-U-P-I-D,愚蠢的。)

(4)藉助時態

英語中常通過過去時態來表達委婉,這是因為人們把現在與表達現在的事物和思想等同起來,而使用過去時則模糊了時間,以此來表示婉轉、客氣。如果提個要求,一般不說 I want to(我想要), I wonder(我想知道),而I was wondering則可以使語氣更委婉一些。

(5)藉助情態動詞

英語時常藉助情態動詞would, should等構成委婉語。如 「I would like to hear your views.」 「There's something I would advise you to consider in the program.」

(二)漢語委婉語獨特的構成方式

(1)拆字法。如:張俊氏道:「鬍子老官,這事你作法便了,做成了,少不得言身寸」。(「謝」拆開後即「言」、「身」、「寸」)。(《儒林外史》第32回)

(2)歇後語法。人們在做一些消極評論時,常會藉助一些歇後語來緩衝過於直白的語氣,以達到委婉的目的。例如,某新上任的領導能力比較差,職員對之不滿,於是這樣評價:「孫經理呀,也只不過是豬八戒的脊梁----無能之背(輩)」。

(3)換字法

例如,北方話口語中常說「扯蛋」,書面語轉寫時,換成「扯淡」。

(4)符號替換法。例如:「X 你媽!你怎麼不說話,啞巴嗎?」

(5)反義法。所謂反義就是指與禁忌語的意義相反。例如中國的四川儀隴客家人因忌諱醋字, 於是把「 醋」 說成「 甜子」。再如廣州人把「 氣死我」說成「 激生我」; 把「 笑死我」 說成「 笑生我」。顯然,生與死是反義詞,這裡用「生」避開了「 死」。


四、英漢委婉語翻譯策略探討

(一)直譯法

雖然英漢委婉語存在一定差別,但在兩種語言中存在著大量相同或相近的委婉語表達,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應儘可能採用直譯的方法,力求保持原文的意思與風格。

例如:(鳳姐兒低了半日頭,說道:「這個就沒法了!你也該將一應的後事給他料理料理。衝一衝也好。」)尤氏道:「我也暗暗地叫人預備了。就是那件東西,不得好木頭,且慢慢地辦著罷。」(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一回)

原文中用迂迴陳述法將「棺材」婉轉地說成「那件東西」,以達到委婉效果,因此譯成英文時也可以直接用「that」來代替「coffin」.

譯文:I've secretly sent people to get things prepared. But they haven't found good wood for that yet, so we have to wait.

(二)套譯法

英漢兩種語言中雖然有些委婉語的表達方式有所不同,但卻可能根據彼此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其相對等的表達,此時就可以用套譯的方法加以翻譯。例如當某人的褲子拉鏈忘記拉上,就可以提醒他說:you've lost your license,翻譯成中文,我們可以套譯為「你的前門忘記關啦」。

1.根據不同文化判斷是否有委婉必要

委婉語具有文化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點。不同地方的歷史文化不同,其風俗、禁忌也有所不同,因此在翻譯中也要注意區分。

比如: You're taking it too hard,there's no disgrace in being a love child.

在西方文化中,love child是極具浪漫色彩的「愛情之子」,而在漢語言文化中對「私生子」卻並沒有那麼開明容忍,因此對本例進行翻譯時就應進行如下處理:

譯文:你對這事看得太嚴重了,私生子並不丟人。

2.文體、語體、感情色彩等方面的考慮

在進行委婉語翻譯時,應注意區分委婉語不同的感情色彩、適用的文體語體、說話人的身份及所指對象的年齡、性別、身份、教育程度、職業、習慣等。

如:When I was only 7 years old, my grandma passed away.

原文為非正式語體,若翻譯成「壽終正寢」、「亡故」或「仙逝」等,顯然是不太適宜的。我們應該將它翻譯為:「在我七歲時,奶奶便去世或過世了」比較恰如其分。

另外,同一委婉語在各自的語言中有幾種,甚至多種表達方式,在翻譯中應根據文體、語體、感情色彩等區別對待,正確理解,合理翻譯。比如「死」、「大小便」等在英語中有上百種委婉說法,應該根據不同場合正確理解。

εïз

-GOOD NIGHT-


🌟 或許你會感興趣:

詞彙量三萬+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語言的高級黑,國家的互撕,文化的對掐

你的英文名和脫衣舞娘的重名了!

你總拿一個中國和整個世界單挑

老外的英文姓氏竟如此放縱任性、放飛自我

這本原版英文刊物,我想瘋狂安利給全世界!

和外國朋友談笑風生,你的英文夠禮貌了嗎

為什麼很多學外語的人後來都沒當翻譯了?

國內那套英文寫作套路逼出了我的尷尬癌!

你的英語離準確發音只差一個自然拼讀法

為什麼在國外呆久了發現自己已經「回不去」中國了?

B站學習資源二殺:一線名校的人文社科公開課匯總

這可能是史上最喪心病狂的B站語言學習視頻資源庫

如需更多良心英文乾貨,

請前往知識星球自虐(//▽//)

解英乾貨鋪:喪心病狂的英文乾貨高產秘密基地

😘

相關焦點

  • 英漢委婉語的翻譯,要注意些什麼?
    總的來講,英漢語言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共同的禁忌,如死亡、生理行為、生理缺陷、職業、疾病、外交辭令等,但由於文化傳統的差異,相同的領域可能又存在著不同的表達或程度的深淺。而且中西方在文化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就導致了委婉語所承載的文化信息有所不同。下面我們將從英漢委婉語表現方法及構造手段的對比入手,進而探討委婉語互譯的技巧與方法。
  • 學英語的那些年,被我們忽視的委婉語
    風景建築師(landscape architect)、肉類技術專家(meat technologist)、田野裡的騎士(knight of the field)……你猜對這些究竟是什麼職業了嗎?不了解一門語言中的委婉語,你可能還沒有學好這種語言。幾乎沒有人——包括那些自詡言談最為直截了當的人——能有哪一天不使用委婉語的。
  • 新書推薦 委婉語研究
    委婉語是說話學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熟練辨識和運用委婉語是會說話的一個重要標誌。所以,委婉語備受關注,一直是語言學界研究的熱點,研究成果也很豐富。但委婉語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語言現象,涉及方面眾多,已有研究僅揭示了部分規律,研究深度、廣度、精細度都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具體而言,共有四點: 首先,委婉語是一種普遍的語言和言語現象。
  • 委婉語
    以下是第214期內容,如果你想收聽往期節目,請直接回復「歷史」,或者直接回復字母C加上數字,如「C100」,試試吧!214.委婉語不管使用的是哪一種語言或在哪一個歷史階段,我相信,為了避免一些禁忌、敏感、難以啟齒的話題,人們會採取一些迂迴、含蓄的方式來表達,從而避免交際過程中的尷尬、突兀,這就是在使用委婉語。如:像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今天的這篇是對於我的微課比賽的延伸,和大家分享一下現代英語中的一些委婉語表達。
  • 委婉語研究現狀
    語言學的研究角度雖多,但對於委婉語的研究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兩個方面:一、如何讓自己的話能夠讓聽者接收並且理解,即表達能力;二、如何能夠讓自己聽懂話者的言內之意及言外之意,即理解能力。本項目將委婉語內容的研究與對比語言學的研究結合起來,可以使委婉語的研究更具科學性,彌補以往委婉語研究中,除定義、歷史淵源、類型、表達等方面之外,關於委婉語研究的多角度語言學研究價值發掘方面的空缺。
  • 人稱委婉語 你能準確翻譯嗎?
    委婉語是各種語言中都有的一種語言現象,只不過委婉程度不同,翻譯起來難度也就不同,有的時候千萬別被委婉語的表面意思騙到哦,就像sanitaryengineer 這個詞,你理解它的真正含義嗎?
  • 你了解英漢互譯的前提嗎?
    除政治外,其餘三門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題,所以同學們在準備複習之前一定要通過搜索真題資料,清楚了解你的目標院校各門考試考什麼題型,翻譯考試的文本側重於什麼類型,百科側重於哪些版塊的知識點,然後有的放矢。(我的母校東華大學翻碩考研早些年英譯漢側重於法律文本,漢譯英側重於文學翻譯,漢語百科較多考查中國古代和近代的文學及文化類名詞解釋, 在此供同學們參考。)
  • 「我不是你老婆」:委婉語如同內衣,總有人習慣性裝傻!
    該男士跟她說:「我想我們之間還有可能,你覺得呢?」小寧想了好久,直接回了一句「未來的事誰都說不準,我沒法給你回答」。小寧以為這樣的回答,是一種拒絕。然而,在那位男士看來,卻是另一種形式的希望。或許,用「委婉語」去叫醒一個假裝不懂的人,是最愚蠢的行為。
  • 從英漢翻譯的視角看英漢語言差別
    (續上篇) 二、英漢句法差別 通過以上兩個英漢例句的翻譯可以大致看出,英漢兩種語言的差別更主要地體現在句子結構或語法的不同。
  • 釐清英漢差異,翻譯遊刃有餘
    跨考教育英語教研室李少麗老師認為,這不僅考查學生對英語語法與長難句的理解與掌握,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是否能夠處理英漢差異,進行英漢思維的轉換。英譯漢翻譯過程包括兩個步驟:理解原文和漢語表達。翻譯第一步主要是對英語原文的準確理解,在於準確把握每個單詞的含義、每一層英語語法修飾關係;第二步要把理解準確的英語翻譯成通順、符合表達習慣的漢語。
  • 武峰《十二天突破英漢翻譯》第二版全文批判
    關注本公眾號,帶給你不一樣的翻譯思考,歡迎關注,轉發分享,謝謝!
  • 從英漢翻譯的視角看英漢語言差別(續)
    (續上篇)二、 英漢句法差別通過以上兩個英漢例句的翻譯可以大致看出,英漢兩種語言的差別更主要地體現在句子結構或語法的不同。以下面這句話為例,「你知不知道他知不知道我不知道」,按照傳統語法看似是主謂語的成分,按照主述位來分析的話,就會有不止一種的理解了。
  • 流行語:英語中的委婉語
    英語中的委婉語   英文euphemism(委婉語)一詞系源自希臘語。詞頭"eu-"的意思是"good"(好),詞幹"phemism"的意思是"speech"(言語),整個字面意義是"word of good omen"(吉言)或(好的說法)。
  • 《英漢翻譯二十講(增訂版)》:曹明倫教授的翻譯講堂
    於是有使用本書2013年版的師生來信質詢:既然如此,為何有好幾篇在「自學之友」欄目發表過的講評文章都沒有被編進本書,諸如《從「最接近、最自然」開始》《名正而後言順器利而後事成》《英語報刊新聞的基本特點及其翻譯》和《英語廣告語言的基本特點及其翻譯》,等等。他們認為這些篇目很適合高校學生學習翻譯,並建議我在修訂《英漢翻譯二十講》時能將其收入。
  • 武峰作品集合,小編力薦《十二天突破英漢翻譯》
    喜愛武峰的書友們,TA的這幾本書你都看過嗎?1.《十二天突破英漢翻譯》豆瓣評分:8.2作品簡介:《12天突破英漢翻譯(筆譯篇)》是作者在多年翻譯教學過程中的經驗總結,主要針對英語專業高年級學生和意在通過國家各類翻譯考試的非英語專業學生。
  • 學英語你是學「英漢翻譯」,還是先「掌握」英語?
    學英語你是學「英漢翻譯」,還是先「掌握」英語?Fix it是什麼意思?如果你聽到我把你狠熟悉的英語I fixed it翻譯成「」排除故障」、「故障排除」時,你一定會說:我怎麼就沒想到這麼「翻譯」?其實,這就涉及到一直困惑我們的一個學習問題:學英語過程中,你是學「英漢翻譯」,還是先「掌握」英語?
  • 考研英語輔導:釐清英漢差異 翻譯遊刃有餘
    跨考教育英語教研室李少麗老師認為,這不僅考查學生對英語語法與長難句的理解與掌握,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是否能夠處理英漢差異,進行英漢思維的轉換。英譯漢翻譯過程包括兩個步驟:理解原文和漢語表達。翻譯第一步主要是對英語原文的準確理解,在於準確把握每個單詞的含義、每一層英語語法修飾關係;第二步要把理解準確的英語翻譯成通順、符合表達習慣的漢語。
  • 英漢習語的文化差異及翻譯
    一、英漢習語中所反映的文化差異  朱光潛先生在《談翻譯》一文中說:「外國文學最難了解和翻譯的第一是聯想的意義……」,「它帶有特殊的情感氛圍,甚深廣而微妙,在字典中無從找出,對文學卻極要緊。如果我們不熟悉一國的人情風俗和文化歷史背景,對於文字的這種意義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譯時這種字義最不易應付。」
  • 提升閱讀理解,讀一讀《英漢翻譯對話錄》
    翻譯的前提是徹底理解原文,但是書中對於中英語言特點、理解文本的技巧和實例對我非常有幫助,也推薦給你。以下是我的讀書筆記,主要來自《英漢翻譯對話錄》。有的是按我的理解整理,有的是直接摘錄原文,希望對大家的英語學習也有幫助。
  • 英漢翻譯技巧之語序的調整
    又到了每周一次的學教材時間,之前講過的知識點大家都掌握了嗎?前幾期講的都是關於英譯漢篇章翻譯的內容,今天我們來著重關注一下英譯漢的一個翻譯技巧——語序的調整。大家都知道,英漢兩種語言有著不同的思維表達習慣和語法構成,這一點在兩種語言的語序上體現得非常明顯。一般來講,語序指的是句子單詞和成分的先後排列順序,包括詞序和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