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基不牢,地動山搖,太極拳開步大小的決定因素

2020-12-20 道家養生智慧

太極拳的架子不是想多低就多低,步子不是想開多大就多大。但凡要做成一件事跟能量、能力有關,然後還要關照到整個的總體環境。

架子高低,時間上來說,初學者一定是先練高架子,等雙腿承受力更好了,腰胯鬆開了,就練低架子,後期養氣階段又可以回復到高架子,再進一步形與意合又可以低架子,到高手階段有形無相,甚至無形無相、低價高架那都是冷暖自知的事了。

但是初學者的架子高低是相對來說的,這跟個人的步子大小有關。太極拳初期要練貓步和幾個以走步為主要內容的單式,以驗證你對樁功的領悟和身法的初步試煉。

太極拳走步屬於上中下三盤的下盤,在太極拳運動中佔據重要的根基地位,俗話說, 根基不牢,地動山搖。

太極功夫的第一步是練好站樁功夫以及一些基本的步型、步法功夫,比如馬步、弓步、虛步、撲步、丁字步、歇步、跟步、墊步,再輔助壓腿、踢腿等訓練方法,可以加強下盤的靈活性和穩定性。

而開步的大小雖然與這些物理訓練有直接關係,但更多的是「理」上的關係。

尤其是開弓步和轉換到馬步的過程中,開步的大小,要使身體處在正確的結構上,整體結構以樁功的狀態為準。在屈膝沉胯的基礎上保持實腿(支撐腿)的重心膝蓋不超過腳尖,腰椎保持站樁時的豎直狀態,不能塌腰,這兩點一般都知道,但做不做得到跟松腰的程度有關,松腰不到位的可以站高一點,那步子相應就會開得小一點。千萬不要去模仿別人的大步子和低架子,絕對傷腰傷膝蓋。

為什麼腰沒松到位的情況下打低架子會傷腰呢?腰椎之間有椎間盤,就像安全氣囊一樣,沒松腰的情況下,氣囊沒充氣,腰椎一節壓著一節,中間沒有伸縮的彈性空間。沒有氣囊的緩衝和潤滑作用,運動過程中就會直接產生物理性摩擦損失,而且一向前塌腰,骨盆就會往前傾洩掉生殖系統的能量,一探拳打下來沒有增益,反而氣損骨傷,練得越久,人會趕緊越累。但是站樁可以降低重心,使骨盆重力和地心引力像秤砣一樣往下拉開腰椎間盤,使脊柱充滿彈性和可伸展性,就像貓的脊柱一樣,非常靈活。

可以說脊柱是身體第一要位,而站樁是練功第一要位。脊柱沒有鬆開的情況下,向後做深度後仰也是非常危險的傷腰動作,凡是向後仰的動作可以暫時用向上伸展和擴胸運動替代。

另外在開步、進步、橫步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此側坐胯的臀點不能離開後腳跟的正上方,身體的一側始終在一條垂直線上。想像實腿的這一方緊靠著一堵牆,另一條腿出去的時候,實腿的這邊自上而下是不能離開牆壁的,這樣絕對能控制你想開多大步就開多大步的野心。

但是經過觀察發現,實際上不但初學者,某些知名派別的太極拳卻並不遵循臀點坐實的這條原則,腳步下鏟步大開反而是這些太極拳的特色。既然是派別特色,就不予置評了。

在運動過程中要保持堅固的穩定性,這也跟太極拳的「虛實分明」之理有關。只有實腿非常穩定,落地生根,才能解放另一條虛腿開出合理的步伐。如果虛腿出去的一瞬間,實腿的臀點移位跟著出去了,就是「虛實不明」的無理動作,這個時候既要明理,還要在出腿的高度上注意,出腿貼地而行,不要高過腳踝。

總的來說,要想練好太極拳,既要勤加練習,也要明理。在走步這個問題上,初學者從高架開始練,然後抓住時間多練站樁,訓練一下單腿支撐的能力,或練一些放鬆功鬆開腰椎,有一個好的功法是面壁下蹲,是比較好的松腰功法,但是做起來比較吃力,每天循序漸進嘗試一下。

相關焦點

  •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初三學生要明白中考語文基礎知識是高分關鍵
    important}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初三學生要明白中考語文基礎知識是高分關鍵中考語文知識點繁多而瑣碎,往往讓人覺得無從下手。初三學生需要明白,語文基礎知識是語文能力大廈的地基。對待中考語文學習,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初三學生要明白中考語文基礎知識是高分關鍵。
  •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英語學習的基礎究竟是什麼?
    這跟學英語的方法不對,尤其是死摳語法有很大關係。其實中學英語並不難,可以靠努力拿到高分,關鍵是你要知道訣竅是什麼。對於成績差一直不見長的同學來說,一定要記住英語基礎不牢時,千萬不要死學語法。語法只需知道大概就行,細枝末節不需要過多思考。盲目地去鑽研語法,是難以迅速提升英語成績的。
  •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考研物理化學複習經驗談
    牢固掌握基礎知識  俗話說得好「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物理化學的複習同樣需要紮實的基本功。  考生首先要弄清概念,梳理教材中所有概念,對其進行分類。所有概念大致可以分為:重要概念、一般性掌握概念、了解性概念。  對重要概念,考生要理解加記憶,不僅牢固記住,而且要深刻理解。
  • 決定細胞大小的各類因素
    細胞是由各種生物分子和包括水在內的無機分子組成;細胞的大小,一般來說主要是由每個細胞內所含的蛋白質和核糖體RNA的量所決定的,其中蛋白質是更為主要的因素。1、糖類、脂質和DNA、mRNA以及tRNA等有機分子在細胞體積上所佔權重很小,而無機鹽的量對細胞大小更無足輕重。2、水雖然佔到細胞溼重的80%以上,但細胞內水分的量是由細胞內所含有機生物分子的量所決定,水本身並不直接決定細胞的大小(成熟的植物細胞是個例外,它們的大小主要由中央液泡決定)。
  • 楊式太極拳的貓步
    太極拳行拳走架時,凡是涉及開步移動的情況,都離不開貓步。拳經雲「運勁如抽絲,邁步如貓行」,可見貓步是太極拳的腳上功夫。貓步每門太極拳,對貓步都很重視。在練貓步時要求也不同。我只就武當楊式葉家太極拳的貓步做些介紹:貓步其實是「馬步」與「攻步(也稱攻箭步)」相互轉換時的中間動作。因而貓步是一個過程,而並非是一個簡單的步式。一般的情況下,由馬步轉變為攻步或由攻步轉化為馬步時,兩腳較笨重,且身體上下很難協調。特別是開步做第二輪轉化時,初練者身體會搖晃。而貓步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好辦法。
  • 生活條件,決定出行狀態
    物質生活條件的好壞,決定了人們出行方式的有別,其中有例外,老闆的駕駛員可能有突發事情,身邊又無人開車,急於去趕一個酒場。如果是身份比較特殊的人物,就不大有這種可能,每時每刻都能保證自己會有個駕駛員幫他在開車。大部分分工薪階級有三種穩定出行方式:公交車(地鐵、班車)、騎車和少許的步行。
  • 升級你的太極拳,必知「三先」
    腿在身先——開步時,腿腳為先鋒,重心後移動。胯在腰先——胯先動,腰後動。有的拳友可能會有疑問:太極拳不是要求一動皆動,周身一家,渾然一體嗎?怎麼能分先後?老六是不是糊塗了?老六沒少喝糊塗(玉米面粥),但一點都不糊塗。這兩種說法其實並不矛盾。「三先」是練習方法,是渡河之舟。「周身一家」是太極拳的終極目標,是幸福的彼岸。
  • 專訪劉曉明大使談中英關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望英方認真反思涉...
    「在香港問題上,他們不願意承認香港已經回歸中國的現實,以所謂『監督者』自居,慣於對香港事務說三道四。」劉曉明強調,一些英美政客反覆聲稱的「《中英聯合聲明》不能單方面終止、且英國有責任監督《聲明》施行」反映出他們「對歷史的無知」,欠缺歷史「基礎課」。
  • 2020廣東公務員面試模擬題:打牢健康中國根基
    【廣東公務員面試模擬題】為守護校園食品安全,打牢健康中國根基,你單位要深入某中學開展一次食品安全專題的調研活動。如果領導讓你負責此事,你認為調研的重點是什麼?【參考答案】深入中學開展食品安全專題的調研活動,可以提升學校食堂餐飲質量安全水平,排查校園食品安全隱患,確保校園食品安全,打牢健康中國根基。
  • 初學者怎樣在短時間內練好太極拳
    如何能使沒有基礎的太極拳初學者在短時間內練好太極拳?如何能讓一般水平的太極拳練習者得到快速的提高? 首先,理論上要了解太極拳的淵源流派、明白所練太極拳的基本要求、風格特點、運動規律、技術方法和招式動作名稱。各派太極拳的動作要領、拳路安排、風格特點等都各成一體。有拳共同之處,也有著明顯不同的區別,了解清楚所練拳式的手法、步法、身法、勁法等方面的要求與規律必不可少,教練員在教學過程中先言明也很重要。
  • 中考物理知識點:探究決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中考物理知識點:探究決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時,小紅做了如圖9-1所示的實驗。請你根據她的實驗探究,回答下列問題:   (1)比較圖B和C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排開液體的________有關;   (2)比較圖C和E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液體的________有關;   (3)比較圖
  • 一個數學公式 揭秘細菌細胞大小 的決定因素
    該文章以大腸桿菌為模式生物,揭秘了細菌大小的決定因素,推導出了全新的「個體生長分裂方程」,修正了該領域原有的兩大生長法則,並對合成生物學領域生命體理性設計提供了相關建構基礎原理。細菌,是自然界分布最廣、個體數量最多的單細胞生命體。從負責發酵酸奶的乳酸菌到生產胰島素的大腸桿菌,細菌充斥於人類生活和科學研究的方方面面。
  • 臺灣「地動山搖」就在眼前,勿謂言之不預也!蔡英文擦亮眼
    核心提示:習近平曾經講到如果一個中國的原則,一個中國的底線被突破的話,那臺海地區就有可能地動山搖。
  • 「三才」與太極拳
    三才借喻太極三節,三節明而招熟,則勁通勢成。心"是人們共性產物;"意"指的是級太極拳的個性,有特定的意念環境;"氣"這裡概念外延較廣,既能指人們呼吸之氣;"力"也是專指太極拳的勁力。筋與骨全指的是各照本位,隨其自然,這樣能氣血暢通,肌肉豐滿,神經敏捷。反之,背筋錯位,氣血受阻,局部疼痛變腫,神經失靈。
  • 論「三才」與太極拳
    精、氣、神乃生命之根、造化之源,因此,練好太極拳重視練好丹田功。 三才借喻太極三節,三節明而招熟,則勁通勢成。三節是指人的整體或局總均能分為上中下(或梢中根)三節。若以全身而言,臍鼻為中線。頭部為上節,頭頂至咽喉之間,即梢節;胸為中節,咽喉至下丹田之間,即中節;腿部為下節,自大腿根至兩腳之間,即根節。
  • 為什麼有人學太極拳幾年後,卻越來越找不著太極拳了?
    李新方經常聽到有的拳友說,「我剛學的時候覺得太極拳很容易,沒什麼,可學了幾年後,卻越來越找不著太極拳了」,那麼就恭喜你了,你這才是真正學進去了,已經認識到太極拳的實質問題,即「體用」,本體和作用。比如,一個從未實際接觸太極拳的人學了一套24勢,很可能以為這個就是體,即太極拳的本來,待學的時間長了,又接觸到其他很多套路,以及各種流派,反而會找不著太極拳了,不知道太極拳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這個問題很難講明白,我們不妨先從《向愷然先生練太極拳之經驗》這篇文章談起。
  • 北京市武協主席杜德平:太極拳「操、舞、拳」之識
    就太極拳而言,其步驟有三:一是一板一眼太極操:    初學太極拳階段,就是要一板一眼,丁是丁卯是卯,萬不可圖快。慢練是開始,慢練是基礎。我小的時候學習自行車,起初想慢也慢不下來,多次摔倒都是因為快。當時也知道要慢,但是怎麼也控制不住,慢不下來。慢不是目的,慢是要弄清一招一式的要求,是為了遵守規矩。否則,一開始基礎不紮實,日後想追求更高層次,會因根基不牢而無法觸及。
  • 高校24式簡化太極拳分解教與學 第一式:起勢
    24式簡化太極拳,是1956年由國家體委組織太極拳專家編串的。它動作簡練,濃縮了傳統太極拳的精華,但其內容更顯精練,動作更顯規範,很適合高校在校學生習練。當前很多高校都將24式簡化太極拳列為本院校主選體育課程之一,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
  • 教你練習太極拳
    下面跟著凱傑老師一起學習太極拳吧跟隨視頻練習起來1-12式正面1-12式背面預備式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太極拳的練習並不難,但對於整套動作、身型、身法的變化和演練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旦動作熟練以後,後腳經過支撐腿內側時不落不停,連貫穩健地向前邁出。3-前推、下摟的兩掌和弓腿應同時到位,做到上下相隨同步行動,避免推掌過直過遠,上體前俯。擺臂時腰不動,動作生硬機械。4-前推下摟的兩掌快慢不一,上下脫節,腿快手慢。
  • 科普:胎兒大小與孕媽吃多少關係不大,決定因素是這5個
    導讀:科普:胎兒大小與孕媽吃多少關係不大,決定因素是這5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科普:胎兒大小與孕媽吃多少關係不大,決定因素是這5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