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當前
抗「疫」到了最關鍵的時候
我們仍不能放鬆警惕
儘量不外出
外出不聚集
居家防疫期間
緊張學習的同時
也要有主動防疫、主動健康的意識哦
提高心肺功能
增強免疫力十分關鍵
北大官微將持續為大家分享
由北京大學張銳教授團隊
設計的居家防疫動作
此前為大家分享了
【心肺篇】【腰腹篇】【臀腿篇】【籃球篇】
戳連結,來複習↓↓↓
今天
我們一起來進入【太極篇】的練習
在悠揚的音樂中
感受一招一式帶來的能量
一起科學動起來
指導教師
北京大學張銳教授,中國大學生自行車協會秘書長,北京大學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產業研究基地常務主任。長期從事體育教育及研究工作,開創《安全教育與自衛防身》精品體育課程。
示範教師
馮凱傑,北京大學講師,6歲習武,15歲獲得全國冠軍並獲得國家健將級運動員稱號,第八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冠軍,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冠軍,第三屆亞洲室內運動會冠軍,北京大學第十八屆教師基本功大賽一等獎。
下面跟著凱傑老師
一起學習太極拳吧
跟隨視頻練習起來
1-12式正面
1-12式背面
預備式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太極拳的練習並不難,但對於整套動作、身型、身法的變化和演練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預備式強調的是「自然」兩字,身體自然立直,兩臂自然下垂。動作外形自然放鬆、舒展,必然導致呼吸自然放鬆,同時,也使得精神更加集中。
「兩肩放鬆、收腹斂臀、含胸拔背」,使自己處於一個內在的精神和外形的姿態都平和自然的狀態,同時也避免了由於精神緊張所產生的雙臂緊夾身體,聳肩,身體僵硬,身體前傾、後仰、歪斜、挺胸,凸腹,突臀等錯誤出現。
按身體順序部位來講,預備式的要領為:頭頂懸,眼平視,口微開,頜要收,肩要松,腋要圓,腕要舒,掌要松,胸要含,背要拔,腰要沉,髖要松,腹要腰收,臀要斂,膝要屈,踝自然,足要重。
請看分解動作
第一式:起勢
動作口令:
1. 左腳開立;2. 兩臂前舉;3. 屈腿按掌
動作要點:
1-提左腳時高不過右腳踝,落腳時由前腳掌過渡到全腳掌,起手高不過肩,低不過腹,兩肩下沉,兩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屈。
2-屈膝松腰,臀不可凸出,身體重心落於兩腿中間。兩臂前舉防止緊張、用力聳肩、直臂的毛病。
第二式:左右野馬分鬃
動作口令:
左野馬分鬃:1. 收腳抱球;2. 轉體上步;3. 弓步分手
右野馬分鬃:1. 轉體撇腳;2. 收腳抱球;3. 轉體上步;4. 弓步分手掌
動作要點:
1-轉體和抱球要在轉體的帶動下協調一致地完成。「抱球」是一個形象的比喻,兩臂猶如抱一個球,既要抱得穩,又不使氣球觸及身體,故此兩臂的動作要鬆柔圓滿,不可過緊過松。上手高與肩平,下手與腹同高。
2-「左腳收至右腳內側,腳尖點地」指的是左腳前掌著地,左腿輔助支撐體重。初學時這樣做,有利身體放鬆和穩定,經過一段練習,待動作熟練之後,腳尖不應點地。左野馬分鬃也同樣如此。
3-定勢時,前手掌心斜向上,力點在前臂外側,肘要松沉,掌要展掌、舒指,下按掌要採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朝前。
4-弓腿時:前腿膝尖垂直於腳面,弓步前膝不可過腳尖,後腳不可掀腳、拔根,後腿微屈,圓襠。注意弓步時,前後腳的腳跟要分在中軸線兩側,它們之間的橫向距離應保持在10-30釐米左右。
第三式:白鶴亮翅
動作口令:
1. 跟步抱手 2. 後坐轉體 3. 虛步分手
動作要點:
1-本勢的步型是虛步,步法是跟步。跟步時要輕靈,上體松正,重心要平穩。
2-注意腰部的轉動,保證動作協調完整,手眼的協調配合。
3-隨著兩手右上左下分開應注意頂頭立脊,兩手分成掌,松腰松胯,精神貫注,顯示出定勢時的沉著與穩定。注意虛步時不可以上體後仰,前俯。兩腳橫向距離過大或過小。兩腿虛實不明。兩臂鬆軟,過於彎曲,造成夾腋折臂。
第四式:左右摟膝拗步
動作口令:
左摟膝拗步: 1. 揮臂轉腰;2. 擺臂收腳;3. 上步收掌;4. 弓步摟推
右摟膝拗步 :1. 轉身撇腳;2. 收腳擺臂;3. 上步收掌;4. 弓步摟推
動作要點:
1-弓步兩腳的左右寬度保持20-30釐米左右,切忌兩腳踩一條直線或左右交叉,上體緊張,重心不穩。
2-在上步過程中,後腳收於支撐腿內側,腳尖點地,是為了照顧初學者支撐無力和不穩。一旦動作熟練以後,後腳經過支撐腿內側時不落不停,連貫穩健地向前邁出。
3-前推、下摟的兩掌和弓腿應同時到位,做到上下相隨同步行動,避免推掌過直過遠,上體前俯。擺臂時腰不動,動作生硬機械。
4-前推下摟的兩掌快慢不一,上下脫節,腿快手慢。
第五式:手揮琵琶
動作口令:
1. 右腳跟步;2. 後坐引手;3. 虛步合手
動作要點:
1-注意身法和手法的協調配合。不要身法手法不協調,一是轉體過大,動作散亂。二是轉體過小,手法漂浮,動作呆板。
2-定勢時,兩臂半屈成弧,舒展圓滿。頂頭豎脊,松腰沉氣。兩臂過分彎曲團縮,動作不展。
3-虛步俯身突臀,或仰身挺腹。
第六式:左右倒卷肱
動作口令:
1. 轉腰撤手;2. 退步收掌;3. 虛步推掌
動作要點:
1-前推的手不要伸直,後撤手也不可直向回抽,隨轉體仍走弧線。前推要松垮,兩手的速度要一致,避免僵硬。退步時,腳掌先著地,再慢慢全腳踏實,同時,前腳隨轉體以腳掌為軸扭動。
2-退左腳略向左後斜,退右腳略向右後斜,避免使兩腳落在一條直線上。
3-後退時,眼神隨轉體動作先向左右看,然後再轉看前手。最後退右腳時,腳尖外撇的角度略大些,便於接做「左攬雀尾」的動作。
第七式:左攬雀尾
動作口令:
1. 轉腰撤手;2. 收腳抱球;3. 轉腰上步;4. 弓步前掤;5. 轉腰展臂;6. 坐腿後捋;7. 轉腰搭手;8. 弓步前擠;9. 後坐引手;10. 弓步推掌
動作要點:
1-攬雀尾包括了太極拳中掤、捋、擠、按四種最基本的攻防手法。
2-重視上下肢的配合。掤、捋、擠、按時要與弓步協調一致;捋手和引手要與屈腿後坐一致。前弓和後坐時,重心移動要充分,同時要保持上體松正舒展。弓腿時要頂頭、沉肩、立脊、展背;坐腿時要松腰、斂臀、屈膝、落胯。
3-本勢的步型是順弓步,兩腳間的橫向距離不超過10釐米為宜。第二動抱球收腳,應逐漸做到收後腳尖不點地。
第八式:右攬雀尾
動作口令:
1. 轉體分手; 2. 收腳抱球;3. 轉腰上步;4. 弓步前掤;5. 轉腰展臂;6. 坐腿後捋;7. 轉腰搭手;8. 弓步前擠;9. 後坐引手;10. 弓步推掌
動作要點:
1-轉體分手時,右腿屈膝落胯,左腳盡力內扣,上體保持中正,重心不可升高。右手隨轉體水平向右劃弧,兩手分開約120度。此時左手不要隨之右擺。
2-其餘要點與「左攬雀尾」相同。
第九式: 單鞭
動作口令:
1. 左轉擺臂;2. 右轉擺臂;3. 勾手收腳;4. 轉體上步;5. 弓步推掌
動作要點:
1-單鞭的弓步應斜向左前方,不超過30度。兩腳的左右寬度約10釐米。左臂、左腿的方向一致。
2-身體左右轉動時,重心移動要充分,兩腿虛實要分明。
3-推掌時,隨著上體左轉,左腿前弓,左手邊反掌邊向前推出,到達頂點時,配合松腰,松胯,沉氣,同時沉腕、展掌、舒指。
4-動作熟練時,收腳後 腳尖不需點地。
第十式:雲手
動作口令:
1. 轉體擺掌;2. 左雲並步;3. 右雲開步;4. 左雲並步;5. 右雲開步;6. 左雲並步
動作要點:
1-雲手是防守動作,用前臂或手撥開對方的攻擊。
2-此勢的重點是以腰為軸,轉腰帶手,身手合一。兩手的雲轉擺動要與重心的移動、腰的旋轉和側行步法協調配合,手、眼、身、步完整一體。兩臂的旋轉和腳步的移動要輕柔漸進,同步到位。
3-本勢的並步不是兩腳併攏,而是小開步,要求兩腳平行向前,相距10—20釐米。
4-雲手的步法是側行步,要注意「點起點落」、「輕起輕落」的步法規律,兩腿虛實要分明。移動時要立身中正,上體不可俯仰歪斜或擺晃。
5-雲手手法是兩手交錯向左或向右劃立圓,同時伴隨旋臂翻掌。
第十一式:單鞭
動作口令:
1. 轉體勾手;2. 轉體上步;3. 弓步推掌
動作要點:
與【九式】單鞭相同
第十二式:高探馬
動作口令:
1.跟步收腳 2.後坐翻掌 3.虛步推掌
動作要點:
1-高探馬的攻防含義是:當對方右手出來,我用左掌黏住其腕,順勢向下向後捋帶,右掌乘勢扑打對方面部,又稱撲面掌。
2-虛步推掌應在轉腰順肩的配合下完成。身體保持中正、舒展。
3-本勢和倒卷肱的區別是:本勢虛步為拗步,左腳在前,右手進攻;倒卷肱虛步是順步。本勢右手撲面,左手收至腹前;倒卷肱右手擊胸,左手收於腰側。
太極拳也可以作為自衛防身技能哦~
凱傑老師獨家攻防技擊教學
太極拳實戰應用
堅定信心
同舟共濟
打贏疫情阻擊戰!
一起主動防疫!
相關連結
來源: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
策劃總籌:張銳
動作演示:馮凱傑
文案提供:馮凱傑
技術支持:錢俊偉
原標題:《北大老師親自示範!教你練習太極拳》